丹阳市历史人物介绍5
陈恒和
  陈恒和(1883~1937),祖籍丹阳,清光绪九年(1883年)出生于江都杭集(今属邗江),后定居扬州。古籍鉴定专家,现代扬州图书出版业的代表人物。他生性敏毅,幼时便能通文字。时杭集雕版印刷发达,以刻书为业者很多,他深受影响,走上了从事书业谋生之路。18岁起从其舅父学习目录学。逐步通晓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掌握目录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学会修补古书的技术。30岁时,到上海以版本学闻名的李紫东开设的忠厚书庄,一方面专事古书
(18831937)
张丹子
  张丹子(1910~1990),回族,江苏丹阳人。民国14年(1925年)为上海英文大陆报部练习生。民国15年为《密勒氏评论报》见习记者。民国26年,在上海开设光艺照相馆。民国36年,担任上海市照相业同业公会常务理事。上海解放后,参加中国民主建国会,先后任市饮食服务公司照相业顾问、市商业二局民建工商联经济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市旅游学会和协会理事。张在《密勒氏评论报》工作时,与埃德加·-共事。有天-将自己的1张英文名片交给张
(19101990)
费祥娣
  费祥娣(1933~1990年) 费祥娣,女,原姓袁,江苏丹阳人。自幼读过两年书。1949年来沪,婚后改随夫姓。1958年,参加生产组。翌年,任弄东中心食堂负责人。1962年起,先后任周家桥第三居委会副主任、主任。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选为党支部书记。 费任居委会干部后工作勤奋,默默奉献,为居民分忧解难,关心居民疾苦,对孤寡老人,更是关心备至,送暖问寒,并广泛听取干部和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有“居民贴心人”之称。费
(19331990)
祖可
   祖可 俗姓苏,字正平,丹阳人,苏庠之弟。(庠为澧州人,与祖可里居不同,未知何故)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崇宁初前后在世。住庐山,与善权同学诗,气骨高迈有癞病,人称癞可。与陈师道、谢逸等结江西诗社。祖可著有瀑泉集十三卷,《文献通考》及东溪集传于世。吴曾称“正平工诗,其长短句尤佳。”
[] 宋朝词人
蔡隐丘
  蔡隐丘,曲阿人。缑氏主簿,善书。
[]
丁仙芝
  丁仙芝,字元祯,曲阿(今江苏丹阳市)人,唐开元十三年登进士第,仕途颇波折,至十八年仍未授官,后亦仕至主簿、余杭县尉等职,好交游,其诗仅存十四首。
[]
蔡希寂
  曲阿人,希周弟。为渭南尉(一云济南人,官至金部郎中)。诗五首。
[]
张潮
  张潮(一作张朝),唐代诗人。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人,主要活动于唐肃宗李亨、 代宗李豫时代。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五首。《唐诗纪事》和《全唐诗》说他是大历(766—779)中处士。《闻一多全集·唐诗大系》将他排列在张巡前,常建后。张潮(一作张朝),唐代诗人。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人,主要活动于唐肃宗李亨、 代宗李豫时代。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五首(其中《长干行》一首,亦作李白或李益诗)。张潮的诗,除了一首《采莲词》是写采莲女的生活,其余
[]
谈戭
  谈戭,唐诗人。曲阿(今丹阳)人。玄宗开元二十年(732)进士及第,官至长洲尉。戭有诗名,殷璠将他与包融、孙处玄、樊光、沈如筠等十八人编为《丹阳集》,并称其诗“经典古雅”。
[]
慧偘
  慧偘(524-605),隋高僧。俗姓汤,晋陵曲阿(今丹阳)人。住蒋州大归善寺。《续高僧传》有其小传,传末云:“以大业元年(605)终于蒋州大归善寺,春秋八十有二”。《全唐诗》收录其《听独杵捣衣》等诗二首。终其一生,并未入唐,《全唐诗》误作-收入。
[] (524605)
邹绍先
  邹绍先是一位唐朝时期人物,据考证擅长绘画书法。邹绍先,工书,笔格坚劲,甚有古风。蔡隐丘、韩覃之流。
[]
周瑀
  周瑀,唐诗人。开元、天宝时(685——762)在世。曲阿(今丹阳)人。曾为吏部常选。瑀善诗,当时就有诗名。殷璠汇集其与包融、丁仙芝、蔡希周、沈如筠、孙处玄等十八人诗为《丹阳集》,并评周瑀诗曰:“窈窕鲜洁,务为奇巧”。《全唐诗》录存其诗三首。
[] (685762)
王瓒
  王瓒,男,[唐]太宗时人,丹阳尉。工书,焦山有其一诗刻,字画全类瘗鹤铭。董逌云:“王瓒书,自贞观(六二七至0九)至今亦无譌缺。
[]
陶翰
  陶翰 唐代诗人,男,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官宦之家出身,字号不详,生卒年亦不详,开元十八年登进士及第,连登博学宏词、拔萃二科,授华阴丞。天宝年间,思陟大理评事、太常博士,官终礼部员外郎。代表作品有《古塞下曲》《燕歌行》等。约唐玄宗开元中前后在世。开元十八年,(公元七三o年)擢进士第,次年又擢博学宏词科,授华阴丞。以冰壶赋得名。天宝中入朝任大理评事等,官礼部员外郎。所作诗文,以五言为主,写有一些边塞诗,多古意苍劲的悲壮风格,与当时诗人高
[]
储嗣宗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
[] 唐朝诗人
皇甫曾
  皇甫曾(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润州丹阳人,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卒。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 唐朝诗人
吕凤子
   吕凤子(1885~1959),原名吕浚,自号凤先生,丹阳县城人。童年勤奋好学,爱好诗词书画和拳术。15岁考取秀才,后考入苏州武备学堂。不久改攻美术,考入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图工种。毕业后,历任宁属师范、常州五中、长沙师范等校教师。民国6年(1917年)应聘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任教授兼专科主任。民国8年任公立上海美专教授兼教务主任。民国16年秋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画组教授。民国17年被聘为大学研究院画学研究员。 吕为了发展教育,
(18851959)
唐邦治
   唐邦治(1875~1953),字子均,号思岘庐,丹阳全州厚诚村人。幼年随父至镇江读书,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取秀才,在镇江梳儿巷陈公祠设学馆授徒,客居镇江。光绪二十年补为廪生。光绪三十年岁试考入江阴南菁学堂,三十二年毕业,任南京学堂教员。宜统三年(1911年)聘为吴淞复旦监学。民国初佐治丹阳、溧水办理狱案。民国4年(1915年)考取县知事,经推荐派往山西吉县。后又觉宦途“弃材”,遂于民国6年辞职闭门辑述清代史事。民国10年聘为清
(18751953)
林立山
  林立山(1881~1951),原名懿均,字力山,丹阳后松卜村人。14岁考取秀才。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入南京江南陆师学堂学习。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因与章士钊等对学校顽固派提出异议而被开除学籍,后即率领全体退学学生40余人,到上海加入中国教育会创办的爱国学社,投身于反清活动。光绪三十一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光绪三十三年加入同盟会。 宣统元年(1909年),江苏咨议局成立,林被选为江苏咨议局议员。11月,加入柳亚子等发起的
(18811951)
林树森
  林树森(1897~1947),丹阳后松卜村人,京剧名演员。幼年从师上海名净王益芳习武生,故艺名“小益芳”。倒嗓后演文武老生兼红生。清末曾到北京,附学于嘉连成科班,后长期在上海演出。林演唱京戏嗓音高亢,唱腔朴质苍劲,别具一格。他戏路极宽,文能演唱《空城计》,武能演唱《金钱豹》,尤以演唱《华容道》、《战长沙》、《走麦城》等红生戏著名。又曾与王鸿寿(三麻子)同台,受其教益。《徐策跑城》等高拨子戏,均得自王亲传。北方京剧演员南下后,常与其合作,
(1897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