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历史人物介绍
丁荣锦
  丁荣锦同志生平(1944-2005)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指挥学院原副院长丁荣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月26日21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丁荣锦同志1944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东台市沈灶乡一个农民家庭。195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7月应征入伍,历任铁道兵一师组织干事、干部干事、干部股长、纪检干事,武警部队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武警指挥学院副院长等
(19442005)
周巍峙
  周巍峙,原名周良骥、何立山。男,汉族,江苏东台人。1916年6月生,1934年参加上海左翼歌咏活动,任中国歌曲工作者协会执行干事,《读书生话》出版社出版部主任。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全民通讯社》、前线记者,中国歌曲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八路军驻临汾办事处秘书。曾任西北战地服务团指挥、主任,1938年赴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晋察冀边区音协主席、边区参议员,延安鲁艺助理员、文工团副团长,中共张家口市委文委书记,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团
(19162014)
葛天民
  葛天民(生卒年不详),号田纯,字无怀,东台台城人,明朝抗倭英雄。其父葛雷,是一名秀才,他曾联合地方人士,上 书请筑城池,以御从海上来的倭寇。初未准,后继续力争,直到明隆庆三年(1569年),才获准筑一座土城及环城河道,可见他的爱国热忱。葛天民曾任福建福清县丞、山东经历等职。明万历年间,倭寇从通州港口登陆北犯,侵入东台县境。葛天民挺身而出,发动并组织盐民、农民和城市居民数千人,在地方兵丁配合下,对入侵的倭寇进行了阻击。当时,倭寇使用的倭刀
[] 明朝抗倭英雄
朱钢
  笔名北乔。江苏东台人。中共党员。200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6年入伍,先后任文书、排长、干事、股长、教员等职。现任武警森林指挥学校图书馆馆长。199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当兵》,散文集《太阳雨》、文学评论集《103后花园》等。系列散文集《营区词语》获第十届解放军文艺奖,小说、散文和文学评论先后6次获武警文艺奖。9次荣立三等功。
黄逸峰
  黄逸峰(1906~1988年) 黄逸峰,原名承镜,又名黄澄镜,江苏东台人。民国13年(1924年),离乡到上海读书,先在中国公学大学部,后转入复旦大学商学院。民国14年,参加五卅反帝-。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复旦大学团支部书记。民国15年9月,中共酝酿举行武装起义,急需大批干部,中共-区委书记罗亦农安排黄到上海工人集中的中共闸北区委任宣传委员,并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任第一区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委。
(19061988)
王泰山
  王泰山(1897~1979年) 王泰山,曾用名王岱,外号啸东,江苏东台人。幼年自学祖传医学,民国8年(1919年),乡里瘟疫流行,受民请求,毅然开诊治病。民国18年,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废除中医提案,王组织东台县中医协会,并派代表赴上海参加对当局废除中医的抗争大会。民国25年,毕业于中国针灸专科学校,后任中国针灸研究社东台分社社长。民国35年,任南通中医专科学校教授。翌年,在上海开业。1955年后,任闸北门诊部、闸北区中心医院中医
(18971979)
王家训
  1958年生于江苏东台,号水夫,斋名听风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主任。作品参加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美展及中国美协主办的一系列画展。同时参加上海中国画国际邀请展、第二届中国画学术年展、香港中国当代名家水墨画精品展、中国画名家提名展、杭州行-当代人物画家邀请展等。作品被选为国礼赠送给国外首脑收藏。多家专业煤体,以及荣宝斋、嘉德、中国名家书画收藏对画家及作品均进行过专题介绍。出版有《中国实力
周粉英
  周粉英(1927~1948),女。东台市溱东镇人。烈士。8岁父亲去世,9岁母亲改嫁,此后随姨父生活。民国35年(1946年)参加游击队。不久,担任紫石县沙岗区解放乡妇女主任。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乡长。她带领群众斗地主,分田地,分浮财,在主要交通河道打坝,阻拦国民党军和自卫队下乡骚扰。民国37年1月5日,周粉英奉令监管20多名-犯。为预防“还乡团”偷袭,她与农救会长周长桂、儿童团长周长宝连夜将犯人转移到周家舍河东三面临水、地形隐
(19271948)
马广山
  马广山(1924~1947),东台县唐泽乡(今广山镇)人。烈士。自幼勤奋好学,但因家境贫寒,不久辍学。民国30年(1941年),日军侵占时堰,马广山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后回唐庄组织民兵,开展武装斗争。民国3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廉贻区联防队长、武工队长,溱潼县溱北区区队长等职。民国35年,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唐庄、张纪庄、郭家堡被“还乡团”占领。马继续坚持斗争,夜间到“还乡团”控制地区贴标语、散传单、掷手榴弹、放冷枪,迫使驻
(19241947)
沙杨氏
  沙杨氏(1897~1946),女,婚前名杨玉珍。东台市时堰镇人。烈士。民国19年(1930年)嫁孟家垛(今东台市后港镇沙杨村)贫苦农民沙四和为妻,人称沙杨氏。民国33年参加革命,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减租减息运动中积极与地主斗争,痛斥地主:“你们这些大地主,一样活儿都不干,粮食却堆积如山;我们种田的,天天做农活,常常没粮吃。这不是我们命穷,而是你们收的租太多。你们不减租,我们吃不饱,哪来心肠做军鞋支援‘联抗’打鬼子?鬼子打不走,你们
(18971946)
王朝福
  王朝福(1925~1944),东台唐洋人。烈士。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民国29年(1940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1年,担任民兵副中队长。他动员青年参军,带领民兵深入敌占区破公路、拆桥梁、割电话线、刺探情报,搞得日伪军日夜不安。民国32年5月,唐洋区开展减租减息,他主动将自己从减租减息中得的租息,转送给本村的军属。同年秋,为了保卫秋收,区委要求民兵从政治上瓦解敌人,王朝福接受任务后,带领民兵到敌据点周围张贴标语,散发传
(19251944)
龚午亭
  龚午亭(生卒年不详),原籍东台,久寓扬州。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扬州评话艺人。早年在扬州读书,爱看稗官野史、通俗小说,阅后即能复述,且妙趣横生,引人入胜,遂对说书产生兴趣。后不顾家庭阻挠,外出寻师访友,学习说书。曾从浦琳传人张秉衡、陈天恭学说《清风闸》,但非全依师传,而是将平日所见社会各式人物的嘴脸和言行,巧妙地纳入书中,不断丰富、发展书情,增强生活气息,说书时“遇事能发,无不酷肖”,使听众喜怒哀乐随之转移而不觉。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
刘桂英
  刘桂英(1918~1946),女。生于东台县(今东台市)洋桥口的一个贫农家庭,后随父迁居盐东县方强区大祜乡(今射阳县盐东镇)。烈士。民国30年(1941年),盐东县民主政府建立后,方强区组织了农救会并办起了农民识字班,她第一个报了名。白天和姐妹们一起磨军粮、洗军衣、做军鞋,支援前线;晚上,又带头进农民识字班,刻苦学习革命道理。民国32年,她参加地方工作并担任乡妇救会主任。次年,参加方强区大祜乡妇女干部培训班学习,结束后被分配到方强区任妇
(19181946)
汪同尘
  汪同尘(1891~1941),原名家材,又名恸尘,字同尘。东台台城人。清末举人,学者。得其师丹徒人刘铁云(鹗,《老残游记》的作者)的悉心指导,熟谙许慎的《说文解字》及诸文学著作。青年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南洋水师学堂,学习海军专业。从学期间加入同盟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民国3年(1914年)至民国4年任北京《民苏报》主笔。他才华横溢,以舆论反帝倒袁,与蔡锷等著名人士时有过从。北洋军阀统治期间,他几受袁世凯之害,乃南下南京,先后任国立暨南学
(18911941)
卢秉枢
  卢秉枢(1902—1942),男,字玉衡,革命烈士。“菊花台九烈士”之一,前国民政府驻菲律宾马尼拉总领事馆主事。1942年1月2日马尼拉沦陷后,卢秉枢被日军所拘,威武不屈,同年4月17日,卢秉枢被日军杀害。人物生平1902年5月9日,卢秉枢在这个院落出生,他的父亲希望他“匡扶乱世,解民倒悬”。 但靠家里十几亩田地的租金,难以支撑卢秉枢的求学之路。卢秉枢不得不数次中断自己的学业,然后又重新开始,12岁时,卢秉枢开始学医。1917年,他来
(19021942)
戈公振
  戈公振(1890.11.27-1935.10.22),名绍发,宇春霆,江苏省东台市人。 中国现代著名新闻学家、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学拓荒者。 戈公振的著作《中国报学史》,最早论述了中国新闻史,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泛论新闻学,开创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国新闻发展史的先河,成为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一个重要文献。 戈公振对中国新闻事业的最大贡献,就是他第一次确立了报学史的研究是一门学问。人物生平1890年11月出生在东台城里的一
(18901935)
冯道立
  冯道立,字务堂,号西园,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殁于咸丰十年(1782-1860),享年七十九岁。淮扬一带系冲积平原,每逢淮水泛滥,河湖四溢,一片汪洋。水乡人民饱受水患之苦的惨烈情景,给少年时代的冯道立留下极深的烙印。他从小聪慧好学,博览群书,胸怀大志,要做李冰、郭守敬那样的水利家,服务桑梓,为国效力。他阅读了很多有关水利方面的著作,研究了前贤在水利事业上的成败得失 。如明代治黄(河)水利家潘季训的专著《河防一览》等,
[] (17821860)
周法高
  周法高(1915.9-1994.6.25) 字子范,号汉堂,江苏东台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早年读中学时,曾寄居姑父著名学者王伯沆家,受其影响,对国文产生浓厚兴趣。高中时参加全校作文比赛,获第一名。1935年高中毕业,同年考入中央大学中文系,在小学和文字学方面用力甚勤。1937年抗战爆发,随中央大学迁至重庆沙坪坝。1939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西南联大之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导师为著名音韵学家罗常培、丁声树。1941年毕业,获文科
(19151994)
杭行
  杭行 (1925~)笔名罗飞。江苏东台人。中共党员。1943年因战争辍学,肄业于东台中学。1949年前在上海第八民众学校和第八十四民众学校任教,曾任《未央诗刊》,1951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文艺处干事,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总编室秘书、出版室代主任、校对室科长,上海教育出版社,宁夏农村中小学俄语、英语教师,宁夏人民出版社部主任,《起点》文学,《文艺书刊》月刊主编,《女作家》季刊编审。宁夏文联第三届委员,中国作协宁夏分会理事。1943
方铭
  方铭 (1934~)江苏东台人。195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苏北治淮指挥部政治处干事,淮南盐区特委宣传部内勤干事,安徽大学校刊组长、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四、五、六届理事,安徽现代文学会会长,安徽散文学会副会长。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鲁迅论文学艺术》、《文学成才之路》、《现代文学作品教学必读》、《现代散文选析》、《明清散文选析》、“中国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