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名人录
师旷
  师旷,字子野,春秋时著名乐师、道家。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他艺术造诣极高,民间附会出许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他还是位杰出政治活动家和博古通今的学者,时人称其“多闻”。他艺术造诣极高,民间附会出许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明、清琴谱中说《阳春》《白雪》《玄默》等琴曲为师旷所作,当属依托之辞,但可见后世对他的推崇。人物生平师旷(公元前572年—532年),字子野,又称晋野。春秋时期晋国羊舌食邑(今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师村)人,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师旷是盲人,常自称“暝臣”、“盲臣”。其为何
[] 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 (前572前532)
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为右将军,于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总评 徐晃一生俭朴,对自己约束很严,病死前还特别嘱咐叫埋葬他时敛以时服。而且他每战有功,但很少邀功请赏,所以在曹操的军队中流传着一句话“不得晌,属徐晃。”徐晃用兵作战都把斥候派到很远的地方。先做出打不赢的样子,然后再奋勇作战,追杀敌人夺取胜利,兵士们常常忙得没有空闲吃
[三国] 十七史百将传 (?~227)
陈力为
  陈力为(1917.08.30-2001.12.26)计算机与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专家。山西省洪桐县人。1940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电子工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兼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曾任国家计算机工业总局总工程师。主持并参加了7种不同型号的军用计算机的研制。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近10余年来,解决了计算机中文处理的若干关键性和基础性问题。主持制订的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制订的国家标准“信息用汉语分词规范”为中文信息处理进入词处理阶段创造了条件,积极倡导并研究“拼音-汉字转换”的键盘输入技术,为计算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172001)
郅都
  郅都为官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敢于捶扑家强权贵;对外积极抵御外侮,使匈奴闻名丧胆。后人对他评价皆很高,并把他与战国赵国的廉颇、赵奢等名将并列,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郅都,西汉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汉景帝时期,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名臣。汉文帝时,郅都踏入仕途,初任郎官,为文帝侍从。汉景帝继位,郅都被晋为中郎将。他性格耿直,“敢直谏”,也能抛开情面,“面折大臣于朝”。很快便得到汉景帝的重视。郅都成名,是从镇压豪强开始的。汉初,汉政府倡行“无为而治”,豪强地主势力迅速膨胀,有的居然横行地方,蔑视官府,不守国法。如济南郡的
[]
刘秉恬
  刘秉恬(?-1800)字德引,山西省洪洞县苏堡村人,清朝大臣。乾隆二十一年举人。二十六年,明通榜,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再迁郎中。三十二年,考选福建道御史,转吏科给事中。大学士傅恒督师讨缅甸,以秉恬从,擢鸿胪寺少卿。师还,超擢左副都御史。迁刑部侍郎,调工部,再调仓场。三十七年师征金川,大学士温福出西路,总督桂林出南路,授秉恬钦差大臣,督西路粮运。寻以南路径僻站长,挽运尤艰,命改赴南路。秉恬以西路需饷急,请暂留料理,上韪之。又奏:“南路运粮,人俱畏其难。臣非敢言易,然天下无必不可办之事。”上谕令勉为之。寻奏:“师自甲尔木进攻小金川,道路险阻,唯羊可陟。乃招蛮民贩羊至军,以六羊当米一石。”又奏
[] 清朝大臣 (?~1800)
徐生芳
  徐生芳,又名来生,1914年5月8日生于山西省赵城县(今洪洞县)小李托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只求学六年,但聪明好学,品学兼优,22岁便在大李托村小学任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入中国,国民党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丧权辱国。徐生芳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联络进步青年,阅读进步书籍,立志为国雪耻,经常在群众中宣传抗日,在青年学生中影响很大。1936年红军东征时,徐生芳散发一军团各种传单100多份,配合红军扩军。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参加牺盟会,配合小李托编村村公所动员群众交出手枪一支,还收缴了部分散兵0。9月份他与进步青年们在明姜村号召青年报名参军。不到一个月,就为八路军扩军100多名,其
(19141947)
薛克忠
  薛克忠(1914—1988)山西省洪洞县淹底乡北卦底村人。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八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牺盟会分会特派员,稷王山工委书记,决死第三总队组织科科长,第二一二旅政治部副主任,第五十五团团长,旅参谋长,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第四纵队军政处处长,第二十四旅参谋长,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二旅旅长,中原军区第十九军兼陕南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陕西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参谋长,志愿军工程兵指挥所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系主任,工程兵工程学院副院长兼训练部部长,工程兵工程学院政治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41988)
白云
  白云,山西省洪洞县人。 1937年参加山西新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 任山西新军政治保卫队第一大队大队长, 八路军一一五师晋西独立支队第二团副团长, 鲁西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司令员, 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 任华北军区第十四纵队二旅参谋长, 第七十军二一0师参谋长, 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六航空学校参谋长, 空军后勤部参谋长,东北军区空军副参谋长, 空军学院训练部部长、教育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参谋长。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南汉宸
  南汉宸(1895~1967)原名汝箕,化名王剑秋。洪洞人。1911年参加太原起义,1912年入太原高级工业专门学校读书,1915年回乡任小学教员,还经营过煤炭、纺纱、轧棉等实业。1924年北京政变后,任国民军第三军军需官、训练处处长等职。1926年五原誓师后任国民军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旋赴苏联参观访问。1927年6月返回西安时,国民军联军已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东出潼关参加北伐,冯玉祥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豫陕两省正在“清党”;南因身份没有暴露,被委任为河南省政府秘书。同年冬奉中共河南省委指示赴皖北传达中共“八七”会议精神,被杨虎城留在太和第十军工作。他与先期到达杨
(18951967)
关康之
  关康之(415-477年),字伯愉,河东杨县(今洪洞)人。南朝宋学者,隐逸名士。少而笃学,姿状丰伟,不近官场,禀性清约,尤善《左氏春秋》。曾与臧荣绪隐居京口,世号二隐。南朝宋顺帝升明元年,卒于家,时年六十三。
[南北朝] 南朝宋学者,隐逸名士 (415477)
董林哲
  董林哲(1906—1975),原名武杰,山西省洪洞县石止村人。 民国14年(1975),董林哲在太原同寺师范读书时,加入国民党。15年(1926),和纪秀川、胡廷然一起组织西北革命同志同盟会。是年,经纪秀川、薄一波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6年(1927),国民党在太原清党,董林哲被开除,并被通辑。19年(1930),因反对李立三盲动主义,没有参加孝义起义而-。但此后,仍然以党的同情者、支持者的身份接受党的指示,坚持参加革命活动。 29年(1940),董林哲来到同官县开办煤矿,以搞实业掩护革命志士,援助党的事业。后应陕西省煤经处经理贾泽生、营运组长高馥宇(解放后任省外贸局副局长)的邀
(19061975)
张秉彝
   张秉彝(1909~1968)山西赵城(今属洪洞)人。幼年丧母,少年丧父,由当店员的兄长供养他到中学毕业,又以半工半读方式在山西省立医学专门学校攻读医学。1931年医专毕业,开始在山西临汾医院行医,五年后考入北平协和医院放射专业学习。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抗日战争兴起,张毅然放弃学业,冒险离开北平,先到广州,后又辗转长沙、汉口,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负责指导遍布各抗日战场上的20多个医疗队的工作。期间,他说服同行,冲破阻力,带领医疗队由长沙奔赴晋东北八路军一一五师驻地,为八路军伤病员疗伤医病;他还只身越过日军-线到延安,为八路军培养医务人员。1943年,张由中国红十字会X光队调入重
(19091968)
张瑞玑
  张瑞玑(1872~1928)字衡玉。山西赵城(今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三十二年(1906)后,曾在陕西韩城、兴平、临潼、长安等县任知县。所到之地,均有政声。辛亥革命前加入中国同盟会,西安光复的第三天,受命组织民政府于咸宁县署。10月29日,民政府与参谋处合并为总务府,张与王锡侯共同主持总务府下的铨叙局。共和建立,辞归太原,任山西省军政府财政司司长,1912年12月曾署理民政长。1913年初令他正式担任山西省民政长,他弃印不就而去西安,被推举为陕西省军政府顾问。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一方面借南方革命党的势力威逼清朝皇帝退位,一方面又挟北方势力向南方讨价还价,不惜集重兵向革命党领导的
(18721928)
王世英
  王世英(1905-1968)洪洞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参加了省港大-。1927年后在国民党政府军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后在上海、天津等地从事党的情报工作。曾任中央军委上海办事处政委、中共中央华北局联络处处长。1938年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后任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处长,十八集团军延安总部副参谋长兼敌工部部长,晋冀鲁豫军区、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兼敌工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部部长,山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山西省省长。是中共七大代表、中共中央监委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19051968)
李元明
  李元明(1912~1959),山西省洪洞县人。李元明自小学唱蒲剧,始攻小生,转唱须生,辗转山西、甘肃等地。日寇侵华时,血气方刚的李元明毅然从戎参战。日寇投降后,结束戎马生涯,重操旧业,以唱戏为生。1951年,李元明来到延长,入广夫子举办的私人剧团,在延长县东部的雷赤、南河沟及宜川县北赤一带巡回唱戏。1952年夏历8月15日,延长县蒲剧团成立。李元明加入蒲剧团,改唱须生,成为团里的骨干演员。李元明唱腔宽洪粗犷,韵味浓厚,扮相大方,神态自怡,观众印象深刻。他主演的剧目有传统戏曲《金沙滩》、《回头关》、《大报仇》、《美人图》以及现代剧目《梁秋燕》,堪称延长县蒲剧团的“台柱子”。李元明做戏一丝不苟,从
(19121959)
段捷智
  段捷智 (1949~)笔名捷夫。-人。中共党员。1978—1981年就读于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历任陕西秦川电站仪表厂党办主任、综合开发公司经理,陕西电力设备成套厂厂长,省电力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西北电力工委《西北电业职工》部主任,陕西电力诗词学会理事,中国电力作协副秘书长等。高级经济师。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歌集《在梦与醒的边缘》,散文集《击浪生命河》以及《电力常用仪器仪表》等,执行主编《西北电力文学丛书》17部、《西北电业职工文学作品选集》(4卷,400余篇)。作品曾获陕西电力职工首届文化节文学作品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电力文学作品大奖赛优秀著作奖、全国
陈广斌
  陈广斌 (1943~)笔名晨雨。-人。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获文学学士学位。1964年应征入伍,历任北京军区坦克1师2团战士,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干事,《草原》杂志主编,内蒙古文联组联处处长,中共内蒙古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诗词学会副会长,内蒙古作协专业作家。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孔雀与仙鹤》、《飞吧,科学之鸟》、《绿色的游牧》、《智慧的翅膀》、《游牧者的恋情》、《节日朗诵诗》、《红草莓》,评论集《文苑觅香集》,传记文学《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英雄传略》等。诗《雪羔》获内蒙古文学戏剧电影评奖二等奖,组诗《用符号写成的
尚素子
  尚素子,1915年生,洪洞人。1936年9月加入山西省军官教导团,同时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5月参加牺牲救国同盟会抗日决死队。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赴延安抗大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干事,冀中警备旅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冀中六地委敌工部副部长,先后参加掩护新兵营正太路抢夺路口战斗、伏击大陆村歼敌战斗、包围束鹿汉口之敌战斗、深磨公路战斗、百团大战、冀中五一反扫荡等战役战斗。1941年底被评为模范营级干部,荣获冀中军区“建军骨干”奖章。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干事、科长,晋察冀中央局联络部干部室主任,华北军区政治部敌工部科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天津
(19152014)
孟伟哉
  孟伟哉同志1933年12月生于山西省洪洞县,1948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太岳区第八纵队军政干校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9月考入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1958年9月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等职。1965年7月调中央宣传部文艺处任干事。1973年7月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先后担任、部副主任、副总编、《诗刊》杂志部主任、《当代》杂志部副主任、副主编等职。1984年6月调青海省委宣传部任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党组书记。1985年12月调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社长兼《当代》杂志主编。1987年1月调中央宣传部文艺局任局长。1987年12月调国家新闻出版署任
(19332015)
全部洪洞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