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历史人物介绍3
戴敦元
  戴敦元(1768-1834),字士旋,号金溪,开化县华埠镇孔埠人,少有神童之称。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仅十六高中浙江乡试举人,五十五年(1790),恩科会试举贡士,因患痘疹而误殿试。癸丑科(1793)补行殿试,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嘉庆元年(1796),任礼部仪制司行走主事,二年(1799)补武昌部湖广司主事。时,有太史杨某-嘉庆帝,评议朝政,触怒龙颜,下旨重治。敦元不计个人安危,冒死上谏,秉公处理,感悟皇帝,赦免杨某死罪,从轻处
[] (17681834)
詹咏梅
  詹咏梅(1913—1976),城关人。为本县第一个女大学生。 父詹成熙,县城名教师。咏梅幼年随父读书,先后于开化女子小学、杭州女子中学求学。民国25年(1936)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小央政治学校经济系。28年毕业后.任国民政府财政部所得税重庆办事处查帐员。29年,调任四川万县水电厂总务处会计员。33年,任重庆宋庆龄办的中国儿童保育院主办会计。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浙江大学会计员。1953年,调北京水电勘察院.先后任机电室预算员、水电
(19131976)
应刚梁
  应刚梁(1902—1977),华埠镇华东村人。中-员。抗美援朝时带头送子参军,但从不接受政府和群众对军属的优待,还主动承担军属徐桂兰老人和军人徐贵田继母的代耕任务。1951年,应被选为中共淳安县妥桥乡总支委员,出席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并任外应村农业合作社社长。在此期间,他发动社员清理荒塘15处,新挖储水塘5个,开挖排水沟5华里,改造烂糊田120余亩。1952年冬,应被评为县级水利、农业模范和拥军模范。1955年,出席群英大会,被评为省甲
(19021977)
吾绅
  吾绅(1381-1441),字叔缙,号纳斋。自小聪颖,经书过目不忘。明·建文四年(1402),考中举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及第。是岁,廷策进士四百七十人,被选优秀者二十九人为翰林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唯绅年龄最小,且质伟才硕,博览群书,为文立论鲜明,言辞激励,滔滔然无所凝滞,深博皇帝朱棣的称赞。被任命参与修撰《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及《四书五经》、《性理大全》等。同事者四十余人,撰辑之功,吾绅居多。九年(1411),成祖改绅为刑
[] (13811441)
汪荣和
  汪荣和(1905—1980),马金镇杨和村人。中-员。 土改后,汪积极组织互助组,为村里缺劳力者解决耕种问题。1952年2月,成立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称“汪荣和合作社”),任社长,披星载月为集体培育秧苗,不要工分补贴,使入社的300多亩水田能及时插秧,结果粮食增产40%。是年清明节前后,他带领社员去齐溪运来杉木苗数万株,绿化荒山200多亩,现已成林1000多立方米。次年,为解决杨和片耕地的干旱问题,他组织发动社员建造水塘、水库
(19051980)
徐文溥
  徐文溥(1480-1525),字可大,号梦渔,开化县芹阳镇(今城关镇)人。明·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南京礼科给事中。九年(1514),南昌宁王朱宸濠请复护卫屯田职。文溥上疏历数宁王勾结刘瑾,结党营私,以招护卫为名,行篡权乱国之实,及“剥削商民,挟制官吏,招诱无赖,广行劫掠,致舟航断绝,邑里萧条,万民莫不切齿”等罪。严肃指出:“及今止之犹恐不逮,顾可纵之加恣,岂非假翼于虎乎?”请求朝廷“裁以大义,勿徇私情,罪其献谋之人,逐彼侦事之使
[] (14801525)
程石根
   程石根(1894—1984),-乡下庄店前村人。 民国18年(1929)冬,程往江西德兴县做油漆,在苏区加入共产党。此后,他以油漆业为掩护,往来于德兴与开化之间,传递消息,侦探军情,宣传革命,组织贫雇农参加革命斗争,并动员兄长和儿子参政参军。 21年4月16日,红军第二次攻打华埠前夕,程与潘吉友潜入华埠。战斗打响后,程、潘率领驳壳枪队里应外合,重创敌军。缴获轻重机枪10挺、步枪50余支、子弹10箱。下旬,赣东北白沙关建立
(18941984)
江景房
  江景房(915~987),宇汉臣,桂岩渥溪(今属封家镇)人。吴越国时,任镇海、镇东节度判官、侍御史。太平兴国三年(978)五月,吴越除国版图归宋,景房奉文书图籍赴汴梁。景房素感吴越十三州田赋,每亩超3斗,民负担过重。途经扬子江,因思销据冀能减赋,于是将文书图籍悉沉江中。至汴京,诡称遇巨风翻船。太宗欲治以重罪,经群臣申述获免。吴越归宋后,旧官大都加封,唯景房降职,任沁水县尉。不久,以病辞退,居开化桂岩渥溪,躬耕终老,绝口不提沉籍之事。人物
周双鸯
   周双鸯(1937—1984),封家镇封家村人。1952年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5年入党,任乡妇联主任、县妇联委员。1956年,爱国大队建造县第一座水轮泵,周在工地上一个多月,双脚泡在水中,脸部浮肿,不肯休息一天,被称为“不知疲倦的人”。1958年,周回到大队任妇女干部,尔后20多年,周带领妇女创办“三八妇女林场茶场”。周认真调解夫妻、婆媳、兄弟、邻居之间的种种矛盾,曾被评为县公安调解战线上的先进工作者。 1972年,周
(19371984)
张道洽
  张道洽(1205~1268),字泽民,号实斋,开化中村乡人。历官池州佥判。一生爱梅成癖,爱梅成痴,写有梅花诗300余首,这在中国古代诗坛实属罕见。元初《瀛奎律髓》作者方回,对张道洽的咏梅诗曾作如此评论:“圆美精熟,无语不平淡,而豪放之气,自不可掩”。又说:“至清洁而无埃,至和平而不怨”,“横说纵说,信口信手皆脱洒清楚”,这就是其咏梅诗的风格之所在,故有“梅花诗人”之雅称。
[] (12051268)
汪庆百
  汪庆百(?一1652),字元履,号生洲,芹阳镇(今屈城关镇)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04)进士。初授行人,天启初,就职礼部,遇大事则秉公决断,侃侃直陈,不知瞻顾,满朝-敬佩不已。天启二年(1622),汪病退乡里。崇祯三年(1630)主纂《开化县志》。次年复官,志成,赴任,始补太常寺少卿,转轶廷尉。七年,提升吏部-。后因对战事调兵增援不力,自劾告退,回乡待罪。崇祯十二年,南京缺员。崇帧帝选汪为南京工部尚书。翌年,汪拜谒明太祖陵,途中坠马伤
[] (?~1652)
陈宝銮
  陈宝銮(1873—1953),宇鼎丞,桐村乡华山村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拔贡,曾任邮传部主事。辛亥革命后,曾任审计院协算官、会计科长,兼清史馆校勘。民国16年(1927),经陈宝琛、赵世骏推荐,偕同溥仪之弟溥儒、溥叔明赴日本讲学,与日本国朝野文化界名流交流学术。陈在日本期间,应酬唱和,著有《瀛痕草》200余章,并在日天皇皇后老师入江为守80寿辰纪念册中留“墨兰”一幅,珍藏皇室。 陈一生酷爱书、画、篆刻,尤善画兰。其墨兰独具风
(18731953)
龚壮甫
  龚壮甫(1887—1977),原名龚澜,城关镇人。1909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巡警学堂。辛亥革命后,任开化警察署长。民国19年(1930),考入内务部模范自治讲习所。结业后,任金华道调查自治专员。22年,任北京图书馆馆员。24年后,在钟峰、崇化等小学及县简易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35年秋,开化县修志馆成立,龚任馆长兼总纂。在经费不足情况下,筹资开馆,于38年初纂成民国《开化县志》稿12册、24卷。 解放初,龚将《开化县志》稿呈交县人民政
(18871977)
林田发
   林田发(1910—1965),苏庄乡大坂湾村人。 解放初,林积极参加反霸斗争。土地改革时,被群众推选为村长。1952年,联合11户贫雇农民组织全乡第一个互助组。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带领全村群众进螺蛳坑种杉木500余亩。1954年,组织全乡第一个农业社。3月,在红庙坞辟山造林时.遇大树倾倒,为救护12名乡亲而负伤。冬,发动群众引种紫云英,改一熟制为二熟制,提高粮食亩产,由解放前的亩产287斤增至1954年的574
(19101965)
余建隆
  余建隆,号熙廷,开化北乡人。为人简朴刚直,处事方正不苟。由万历丁酉(1597)恩贡,吏部考选第一,择优录用为黟县知县。按照旧规,知县的日常生活,都归里总负责供应。每月初一,照例还有礼物馈送,称为“月旦礼”。建隆莅任之后,为减轻地方经济负担,认为这种供应方式不妥,应适当予以修改,月旦礼劳民伤财,则更不应该收取,即下令取消了它。第一个孙子出世时,有个丞史因公往府办事,为讨好上司,特意带着银钏、彩裳前去贺喜。建隆办完公事回寓所休息,发现这些东
[]
叶渭清
  叶渭清(1886—1966),字左文,城内人。清末举人,史学家,曾任浙江文史馆馆员。光绪三十三年(1907),分广东候补盐运使。叶候缺期间,师事历史学家陈汉章,由是转研史学。并经陈介绍与马一浮为友,共同切磋。 民国初年,在本县钟峰高等学堂任教,并着手《开化丛书》,获宋张道洽梅花诗30多首,于民国7年(1918)出版。因缺经费,《丛书》未成。10年,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师。17年,随马叙伦去教育部任职。后马叙伦兼北京图书馆馆长,
(18861966)
张嗣溥
  张铭轩(1659~1718年),讳嗣溥,字天如。华埠镇玉川(今下界首村)人。清代两浙著名学者。清康熙十四年,耿精忠叛军过玉川,年仅十五岁的张铭轩负母避入常山原谷,由于烈日熏蒸,其母卧地呕血,口渴思泉水,嗣溥提瓢往返于山径之中,取水为母解渴,不幸母病猝死,贼兵追至,避难者皆惊走,唯铭轩独守母尸号泣。贼兵感其孝,舍之去。张铭轩遂负母尸归家安葬。 张铭轩幼颖异,读书过目不忘。十三岁游庠,丙寅年(1686年)相国太仓王公视学浙中,
[] (16591718)
林则瑞
  林则瑞(1895—1998年),字浩然,马金镇人。少时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入杭州中学,成绩名列前茅。民国9年(1920年)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获政府选派赴法国勤工俭学,留学期间,特受知于国民党元老吴稚辉先生。是时,留法的共产党员有周恩来、李富春、任卓宣、陈毅、邓小平等,林则瑞经常与他们往来,并多次与周恩来、李富春作主义上之论争。嗣后,入里昂大学学习机械工程,学成返国时,适逢国民革命军北伐,激于爱国爱党之热忱,投入军中宣传队,著力
(18951998)
朱玉锟
   朱玉锟(1834—1909),字梧冈,厚山(今徐塘乡厚山村)人。咸丰五年(1855),榜列第四名邑庠生(秀才),十年,参加太平军,任某部文案,随翼王石达开部6年。石达开部失败后,朱只身从四川回故里,被革除秀才。同治年间,他更名应试,重游邑庠,以教书为业,负笈从学者数以百计。光绪十六年(1890),考充恩贡。
[] (18341909)
程宿
  程宿(公元971-1000年),字萃十,开化北源(今长虹乡北源村)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戊子科,年仅18岁的程宿状元及第,成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之一。百年勃发据《开化县志》记载,开化的程姓有两支,原籍都是安徽歙县。一支于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60年)定居龙山霞关(今开化县-镇下江),后散居蕉川、东坑口等地。另一支于唐中和三年(883年)从歙县迁至常山县北竹(今长虹乡北源村)落户。程宿属于后一支。据传,程宿先辈程青为避战
[] 文状元 (97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