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名人录
黄培
  黄培(1603~1669),字孟坚,号封岳,即墨城里人。其祖父黄嘉善,明万历年间兵部尚书、赠太保衔。黄培16岁入朝班,官至钦差提督街道、锦衣卫指挥、都指挥同知,极受明廷器重。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六日,李自成已兵临京畿,黄培想以身殉明,但因母柩在京不能立行。黄培原配为邑绅蓝再茂之女,因产病早卒;崇祯皇帝赠宫女安氏为副室,生黄贞明,时六虚岁。先使安氏自缢后,携子贞明投鹫峰寺削发为僧,寻机护母柩于十一月回到即墨。葬母后,他以子托其三叔父宗庠,准备自尽。经其叔父再三开导,打消殉节念头,但仍蓄发留须,不着清服,在忧郁悲愤中度日。1652年(清顺治九年),黄培的二姐夫宋继澄客居即墨,与黄、蓝诸
[] (16031669)
王吉
  王吉(?—公元前48年),字子阳,西汉时琅琊皋虞(今即墨温泉镇)人,官至博士谏大夫。少年好学,以孝廉补授若卢县右丞,不久升任云阳县令。汉昭帝时,举贤良充任昌邑王中尉。敢于直谏昌邑王刘贺贪酒好色,喜欢游猎,不问政事,致使百姓劳役过重,怨声载道,王吉上疏力谏,但未被采纳。汉昭帝死后,大将军霍光执政,刘贺被迎立为皇帝。王吉再次上疏规劝刘贺要敬重大臣,勤于国政,但仍被拒绝。刘贺在位仅27天就因-被废黜。他为昌邑王时的臣僚大多受株连被处死或下狱,唯有王吉与郎中令龚遂因屡次进谏,幸得免死。汉宣帝时,王吉被起用为博士谏大夫,他针对当时皇室奢侈糜费、任人唯亲等时弊,上疏劝宣帝选贤任能,废除荫袭制度;提倡俭朴,
[] (?~前48)
张步
  张步(?―32年),字文公,琅琊郡不其县(治今山东省即墨市西南)人。王莽末年,天下大乱,乘机起兵,割据齐地十二郡。公元29年(建武五年),刘秀派大将耿弇讨伐张步,张步兵败投降,公元32年(建武八年),张步想乘刘秀西征隗嚣之机,重如旧部,东山再起,被琅琊太守陈俊捕杀。割据自立张步平素喜欢结交各方人士,有一定威望。公元22年(地皇三年)冬,刘縯、刘秀兄弟在舂陵起兵后,天下豪杰纷纷起兵反对王莽,张步也乘机聚集了数千人马,举旗造反,攻略附近县城,接连攻下了几个城池,声威大振,于是自称五威将军,独霸琅琊郡。 公元23年(地皇四年,更始元年)二月,绿林军拥立刘玄为皇帝,继承汉统。刘玄称帝之后,派遣使者到各
[] (?~32)
黄嘉善
   黄嘉善(1549~1624),字惟尚,号梓山,明朝即墨城里人。 黄嘉善从小聪慧,渐大学习勤奋努力,就读于崂山石门山西麓上、下书院,1576年(明万历四年)中举人,翌年中进士。 黄嘉善初授河南叶县知县,他按明廷“一条鞭法”的规定,勘查户口,重新丈量土地,使当地一些隐瞒土地、偷漏国税的富豪得到惩罚。同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黄嘉善转升南直隶苏州府同知,因父母相继去世,在家守制。1590年(明万历十八年),调任山西平阳府府丞,时值“大同缺守,需干练者补之,众议非黄丞不可。”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黄嘉善升山西大同府知府。大同是明朝北部九边重镇之一,常受鞑靼侵扰。他到任后,执
[] (15491624)
秦竑
  秦竑(1408—1488年),字世缨,山东单县人。明代著名政治家。他长期在西北和南方边区担任巡抚和总督,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为明代边疆地区稳定,尤其是西北九边重镇的巩固做出了极大贡献。秦竑明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授为南京御史。他性格刚直,勇于任事。初到南京,便捕治了横行不法的太监傅锁儿。又上疏谏止朝廷去江南采集翠乌毛、鲜鱼。因此受到权贵的忌恨,不断有人以恶语中伤,后来,被贬为湖广驿丞。天顺初年,秦竑被荐担任雄县知县。王府奉御杜坚在雄县横行不法,秦竑将其爪牙捕获予以杖责。结果被杜坚诬陷,捕下诏狱。雄县百姓2千余人到北京为他讼冤,秦竑调知府各县。宪宗即位,屡迁葭州、秦州知州,巩昌、西安知府,
[] (14081488)
李廷扬
  李廷扬(?~1853),字拱辰,号对坡,即墨七级镇西南村人。李廷扬自小聪明过人,体格健壮,除攻读“四书”、“五经”外,还喜欢阅读兵书,研究谋略,舞枪弄棒。李廷扬的父亲李友仁便顺其所好,高薪聘来武术教师,置办马匹、刀枪、弓箭等练武器械,并在村西南边开设了跑马场,让其习练武艺,专攻武科。嘉庆初年,李廷扬考中武生员(武秀才),1800年(清嘉庆五年)中庚申科武举人,1801年(清嘉庆六年),得中一甲三名武探花,赐“进士及第”。李廷扬初授二等御前侍卫,不久即选授四川达州营从三品游击之职。未及,调提标左营游击。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年),擢阜和协副将。1818年(清嘉庆二十三年),四川总督蒋攸贤,以军
[] (?~1853)
杨盐
  杨盐(1523~1621年),字尔贡,号炼庵,系杨良臣第三子,出生于山西黎城。杨盐自幼聪敏,4岁即能诵诗,14岁时,不仅文章有成,且洞晓声律,在县内颇有名声。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考中辛酉科举人,然而后来屡试不第。明万历八年(1580年 )任山西吉州学正。杨盐重视教育,鼓励读书人上进,使吉州士风大变。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考选南直隶沛县令。临走时,吉州百姓攀辕号泣,车不能行。任沛县令期间,爱护百姓,力除弊政。曾积羡金数百两,及以治漕河功所受鋈金,分别用于赈济贫苦百姓和填补前任所留库府亏空。杨盐为官清正耿直,不媚上官。一次,巡仓御史杨鸣凤至沛县,向杨盐索取银两,被杨盐拒绝,因而怀恨在心
[] (15231621)
即墨大夫
  即墨大夫(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齐国人,姓名失传。 即墨大夫在齐威王时治即墨,政绩卓著。他廉直勤政,使即墨地方田野广拓,居民生活富裕,社会秩序安宁。由于他为人刚正不阿,不去贿赂讨好齐威王身边弄权施威的-污吏,所以经常遭受谗言诋毁。公元前347年,齐威王在推行改革、整顿吏治的过程中,派员在全国调查了解地方官治理情况,澄清了是非。一日,齐威王上朝理政,嘉奖即墨大夫,齐威王语之曰:“子居即墨,田野辟,民人给,东方以宁”,遂封之万家;并烹了弄虚作假、求誉害民的阿大夫,痛斥了那些弄权受贿者。从此,齐国国威大振,转弱为强,即墨也得以进一步开拓发展。即墨之名遂彰显天下,昭诸史书。旧时即墨地方建有“九贤祠
黄宗昌
  黄宗昌(1588~1646年),字长倩,号鹤岭,即墨城里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授雄县(今广东省雄县)令。黄宗昌到任后,立即将雄县境内横行不法的宦官魏忠贤的党羽一一正法。后调任清苑县(今河北省清苑县)令。时京城附近各县官吏纷纷为魏忠贤建造生祠,独清苑县不建。崇祯时,官授御史,曾上《纠矫伪疏》,-魏忠贤余孽黄克缵、范济世等61人。上《纠无行词臣疏》,-周延儒等“淫嬉无度,欺罔擅行,受贿卖官,贪赃枉法”数罪。明崇祯二年,黄宗昌奉旨巡按湖广,时岷王朱禋洪被校尉彭侍圣和善化王的长子朱企鋀等杀死,参政龚承荐等不具实上覆,迟迟未能结案。黄宗昌到任后,很快查明案情,惩办了凶手,同时上疏-龚承荐等
[] (15881646)
刘懋德
  刘懋德(1885~1912年),字勉斋,太祉庄(今属移风店镇)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入潍县广文学堂求学,后就读于青岛礼贤书院。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次年春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被派往陆军第五镇任陆军九十三标一营右队排长,驻昌邑县南部重镇丈岭。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刘懋德联络陆军第五镇部分官兵,准备响应武昌起义。1912年1月下旬,清军两名军需书记押送军火赴莱州,路过丈岭时,刘懋德等将枪械强行截住,准备用以补充即墨、高密两县起义军的武器装备,并随即派人去即墨联络革命党人促其起事。清军协统张树元获悉刘懋德截留枪械,立即率一营兵力
[] (18851912)
李毓昌
  李毓昌(1771~1808),字皋言,号荣轩,即墨城西阁里人。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李毓昌中戊辰科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江苏候补。是年,黄淮泛滥,江苏淮安一带洪水成灾,清朝廷发放赈银救济灾民。李毓昌等10人受两江总督铁保委派赴山阳县查赈。山阳知县王伸汉-赈银,中饱私囊,恐事情败露,便对前来查赈的-一一贿赂。被派去山阳查赈的其他8名-均接受贿赂,沆瀣一气,知情不举,李毓昌则拒受贿赂,谢绝王伸汉为其安排的馆舍,独住于善缘庵。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李毓昌带领仆役亲赴农村,深入民宅逐户查核人口及领取赈银数目,登记造册,与原山阳县所报之放赈名册逐一核对,至十月底即查完两个乡。李毓昌掌握了王伸汉虚报户口、
[] (17711808)
王垓
  王垓(生卒年不详),字汉京,即墨人。少年时家境贫寒,然而读书非常刻苦,曾以教书授徒养家糊口。1649年(清顺治六年)考中进士,授行人,掌传诏、册封等事宜。1663年(清康熙二年),曾奉旨出使琉球,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并著有《使琉球记》。琉球在福建泉州府东海中,面积约4600平方公里。14世纪时,琉球分中山、山南、山北三个小国,后来为其中最大的中山国国王尚巴志所统一。尚巴志随即派遣使节,远涉重洋,向中国进贡,请求中国保护。1425年(明洪熙元年),明政府派使臣册封尚巴志为中山王。此后,每次国王易位,都要求明政府予以册封,颁发印信。1646年(清顺治三年),琉球国使臣金应元至北京请求清朝皇帝对中山王
[]
尤淑孝
  尤淑孝(生卒年不详),字孟仁,大兴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尤淑孝被任命为即墨知县。在任十几年间,为即墨地方兴利除弊,政声显著。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他将位于县城南偏西的龙王庙移建至南门外偏东处。当时,位于县城西南的淮涉河(今墨水河)大坝,由于年久失修,经常被洪水冲溃,不能预防河水泛滥。为使百姓免受洪水之灾,尤淑孝组织民工,重新修建了大坝。同时,由于位于城北部的北大河(今龙泉河)桥年久失修,早已倒塌,为方便地方百姓,1760年,对其进行重建。尤淑孝还十分重视地方文化建设,在任期间,他组织人员,搜集整理地方史资料,甄别真伪,确定体例,重新编纂了《即墨县志》,共计12卷,保存了大量珍
[]
徐子兴
  徐子兴(1899~1931年),原名徐国祥,大吕戈庄(今属刘家庄镇)人。1916年考入青岛明德中学,善英语。1922年考入青岛邮局任邮务员。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和在电话局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赵鲁玉等一起创建了中共青岛邮局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1927年,徐子兴担任中共青岛市委委员、宣传部长,仍直接领导邮局工作。当时,他月薪80多元,经常把节省下的钱作为党的活动经费。1929年上半年,为铲除叛徒王复元,打入敌人内部,提供情报,保护组织和同志,协助组织成功铲除了王复元。1931年4月25日,中共山东省委、青岛市委机关遭破坏,文件被窃,徐子兴因受牵连被捕,身受酷刑。8月19日在济南被杀害。
[] (18991931)
初彭龄
  初彭龄(1749~1825年),字颐园。原籍莱阳北黄村,后随祖父迁居即墨海堤村。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任江西道御史。以耿直敢言引起朝廷注目,升任工部侍郎。清嘉庆四年(1799年)出任云南巡抚。后调任陕西巡抚,由于参劾前山西巡抚金应琦时有误,被降职为四品京堂。不久,改任顺天府尹。因清查洪泽湖边高堰厅河堤溃决事有功,升任工部侍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调任江南河防总督,不久调任仓场侍郎,驻通州,管理南北漕运。后又升为兵部尚书,兼署江苏巡抚,查办各府县亏空。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遭两江总督百龄诬告被撤职。清道光元年(1821年),又
[] 清朝兵部尚书 (17491825)
许铤
  许铤(生卒年不详),号静峰,明代武清人(今属天津市),进士出身。明万历六年(1578年),许铤独身赴任即墨知县,到任伊始,他不辞劳苦,跋涉全县,勘察地理,了解民情,从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施政大计。他在《地方事宜议》一文中,针对即墨的实际情况,从“海防、御患、弭盗、垦荒、通商”等五个方面陈述了自己的施政见解并逐步付诸实施。在任期间,他积极整顿部属陋习,清除吏蠹;勘定户口,招募-百姓,开垦荒田;在沿海建筑堤岸防止水患。同时主张开放通商海口,发展贸易,活跃地方经济。另外,许铤重视文教,在任期间,兴办教育,主持编修了即墨历史上第一部县志,并亲自作《即墨志·序》,为发展即墨的文化事业和保存地情资料做出了
[]
黄鸿中
  黄鸿中(1659~1727),字仲宣,号海群,即墨城人。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侍读学士、提督湖南学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1723年(清雍正元年)任山西省正主考,1724年为会试同考官。黄鸿中为政廉勤,治学严谨。担任翰林院编修时,曾闭门谢客,潜心读书,写出了很多好文章。雍正当皇帝后,重用黄鸿中,“擢国子司业,旋授侍讲,转侍读,遂晋学士,口讲官,起居注”。1723年乡科典试三晋,九月为会试同考官,所甄拔皆名宿,而山右联捷者八人,此前未有也;1725年,出任湖南分设学政,到了武昌后,湖南的-看到他行李简陋,匆匆而来,就劝他说:“你来提督湖南学政,需
[] (16591727)
黄作孚
  黄作孚(约1516~1586年),字汝从,号讱斋,即墨城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进士。黄作孚为官清廉,不依附权贵,正气凛然。任兵部观政时,正值奸相严嵩当权,利用权贵,网络爪牙。黄作孚洁身自好,对这种坏风气愤恨不已。黄作孚出任山西高平县知县时,严嵩亲自设宴为他送行,被他毅然拒绝。在高平任知县二年,“伦谊平居,冲寂自好。乃遇应事时,不辞焦劳,有就厥功”。《高平县志》谓其“临政宽缓,任人不疑”。后来,严嵩的党羽刘某到山西巡视,策动黄作孚属下对其诬告,终被罢免。回乡后,他乐善好施,誉满乡里。1583~1584年,即墨大灾,颗粒不收,黄作孚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设粥棚,使几千人免于饿死。
[] (15161586)
蓝田
  蓝田(1477~1555),字玉甫,号北泉,即墨城人。自幼勤奋好学,七岁时即能赋诗作对,为名学者所叹服。1492年(明弘治五年)中举人,1523年(明嘉靖二年)登进士,官授河南道监察御史。 蓝田为官刚正敢言,曾在“廷议”中逆鳞强谏,连上七疏,结果触怒皇帝,挨了“廷杖”,几乎丧生。此后,他又先后-礼部尚书席书、给事中陈洸、冢宰乔宇、宗伯汪俊等权臣。这些“豪贵”对蓝田恨之入骨,千方百计进行报复打击。他们罗织罪名,加害蓝田,使他遭贬罢归。蓝田回到即墨故里后,在自家后院筑了一个名为“可止轩”的小书房,闭门读书,绝口不言时事,后友人荐他出仕,他谢绝说:“我数十年老妇,何可与红颜争艳!” 蓝田
[] (14771555)
全部即墨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