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历史人物介绍4
王福山
  王福山(1901~1942),原名王贤卿,即墨县兰东村(今属北安街道)人。1939年春,王福山结识了在当地开展抗日活动的共产党人马金铭。交往中,王福山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他明确向马金铭表示要参加共产党,走抗日救国道路的决心。1939年12月,王福山接受中共九区区委交给的建立兰东地下交通站的任务。他将自己开设的扎纸铺作为联络点,先后发展了兰东村的王贤章、黄永贵,长直院村的何心俊,姜家村的姜后香等人为地下交通员,正式成立了兰东秘密交通站,王福
(19011942)
周居宾
  周居宾(1907~1941),龙山街道大留村人,青年时经亲友介绍,到青岛公民报社当排字工人,经常参加党领导的一些革命活动,多次在工厂、码头、街巷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揭露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军阀政府的-行径,并在斗争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1930年春,经陈迈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周居宾被逮捕。敌人对他进行刑讯逼供。周居宾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周居宾获释出狱,被党组织派往家乡开展
(19071941)
李兆岐
  李兆岐(1904~1940),又名李鸣岗,环秀街道李家西城村人。李兆歧14岁时,进入青岛钟渊纱厂(今青岛国棉六厂)工作。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受中共青岛地下组织派遣赴广州参加第六届“农-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任中共青岛市委执行委员、农运部长。1927年春,被派回即墨开展农运工作。1929年,在济南被军阀部队逮捕入狱,因而与党失去联系,直至1934年出狱。1938年3月4日晚,李兆岐与田世磊等人在李家西城村外王家茔内召集抗日青
(19041940)
朱建运
  朱建运(1936~1994),即墨市鳌山卫镇高戈庄人。1959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即墨市-检察长,1987年被授于“山东省检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6月被山东省委授于“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朱建运16岁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公社党委委员、-、即墨市人民-检察长、市委政法委书记等职务。他在农村工作期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经常深入田间,进行实地调查,寻求农民脱贫致富门路。为了不增加农民负担,他平时一般不在村里吃饭,实在避不了时,也是
(19361994)
邵庚泉
  邵庚泉(1923~1992),潮海街道南杨头村人。邵庚泉六岁时就跟其叔父邵化南学习绘画和书法,后来入塾学,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了许多古典诗词知识。同时,对当地农村妇女的剪纸、刺绣等颇感兴趣,上学之余,经常向左邻右舍的老妪、村姑学习剪纸、刺绣技艺。青年时期,邵庚泉还涉足民间乐器和京剧,由于颇具天赋,加之刻苦习练,他不仅能操京胡,还登台表演过青衣花旦。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熏陶,为他从事绘画艺术打下了坚实基础。邵庚泉18岁时,任小学教员,
(19231992)
修德
  修德(1921~1992),字石竹,著名书法家,潮海街道新建村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协会理事,曾当选为第十届青岛市人大代表。1921年10月,修德出生于即墨城一个农民家庭,叔祖父修景清是个民间中医,善画兰竹,尤长书法。在叔祖父的熏陶下,开始学习书画。1937年,修德考进青岛公华印刷厂做装订工人,业余时间坚持练习书法。抗日战争爆发后,工厂倒闭,修德返回家乡。1945年修德第二次来到青岛,进中纺公司化工厂当书记工,抄写工厂的各类
(19211992)
马金铭
  马金铭(1918~1991),又名马坚、王一民,1918年3月生,灵山镇泉上村人。1937年3月,在青岛市立中学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家乡泉上村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先后在灵山、泉上、三泉庄等村秘密发展民先队员10余名,成立了即墨县第九区民先小组。1938年9月,根据胶东民先总部的指示,在泉上村成立了即墨县民先大队部,马金铭任政委。他率领民先队员积极宣传组织群众,开展救亡活动,并为中共即墨地方组织的建立奠定了
(19181991)
黄劭显
  黄劭显(1914~1989),潮海街道新生村人,地质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1932年,黄劭显参加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此后,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毕业后,黄劭显主要从事野外区域地质工作,曾与著名地质学家许杰、孟宪民等人合作进行云南东川铜矿区及其外围地区的地质调查与测量工作,并出版了《云南东川地区图及报告》。1944年,又与著名地质学家王曰伦等人首次赴祁连山区进行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41989)
张渐九
  张渐九(1894~1987),七级镇东七级村人。16岁进胶州达材学堂求学。期间,他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带头剪辫,踊跃参加支援辛亥革命的募捐活动。1913年毕业,先后在青中埠小学、哈尔滨三育小学任教师,后转入哈尔滨邮政局、青岛港务局供职。1928年,在青岛参加中国国民党。抗日战争爆发后,胶县和即墨相继沦陷。1938年3月,他与姜黎川等5人发起成立抗日游击队——山东人民抗日救-,姜黎川任司令,他任军需处长。1941年冬,在中国共产党-政策的感
(18941987)
孙举京
  孙举京(1900~1986),王村镇南王村人。16岁时跟随叔父孙德朋学整骨、接骨术,22岁开始行医。历时63载,为远近闻名的骨科医生。孙举京开始行医时,大部分药物自采自制,为人治病用药,分文不取,有时遇上生活艰难的穷苦人,还周济他们食宿。1933年4月,宫家大丈村宋氏带着儿子宫子到王村讨饭,宫子被财主家的两条黄狗追咬得跌进路沟,折断了腿,恰逢孙举京锄地路过此地,当即将宋氏母子接到家中,给其整骨服药。母子二人在他家一直住到宫子腿伤痊愈。1
(19001986)
杜世询
  杜世询(1929~1982),普东镇杜家庄人。杜世询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即墨县灵西区粮库会计、代理主任,县粮食局购销公司副经理、购销股股长、秘书股股长、副局长,中共刘家庄公社委员会副书记,中共前进大队支部书记等职。1959年10月,杜世询调任中共刘家庄公社委员会副书记,当时正值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人民群众挣扎在极度饥饿之中,杜世询一边满腔热忱地努力工作,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自救,一边深入群众,调查研
(19291982)
黄象崙
  黄象崙(1906~1982),字崑山,潮海街道新建村人。1921年小学毕业后去青岛同文印刷厂当学徒工,出徒后,又留厂当了4年工人。因其勤奋好学,熟练掌握了印刷技术,从铅印的检字、排版、印刷、校对到裁纸、装订,无一不通。1928年,他买了一台石印机,回即墨城开办了新民石印局。由于他善于经营,新民石印局规模不断扩大。1932年前除承接印刷业务外,兼营笔墨纸张等文具。此后,相继增添了小六页铅印机、“老虎嘴”、印卡片机、八页印刷机、手摇裁纸机等
(19061982)
于兴邦
  于兴邦,1955年出生于山东省即墨县城关镇中山街。1972年12月参加工作,在张店铁路工务段当工人。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党团组织的教育下,于兴邦认识到养路工作也是革命的需要,决心继承铁路工人的优良传统,做一个铁路线上的螺丝钉。他在入路的决心书上写道:“我要求到最艰苦的岗位上去工作,党把我放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干好。”刚入路时,于兴邦学的是锻工。每天早晨,他总是提前到车间,推煤、点火,做好开工准备;下班时,他抢着清点工具,整
(19561981)
辛宗山
  辛宗山(1948~1980),移风店镇小坝村人。1964年参加工作,任青岛市房产局第一住宅建筑公司第四施工队维修班班长,曾先后7次获“先进生产者”称号,11次被评为先进民兵和民兵积极分子。1980年3月17日傍晚,辛宗山在巡逻执勤中,发现一偏僻处三个手持凶器的歹徒正在拦劫一名女青年。辛宗山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同三名罪犯进行搏斗。由于寡不敌众,他的心、肺、肝多处被歹徒刺伤。虽经抢救,但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为了表彰辛宗山的模范事迹,山东省人民
(19481980)
王本清
  王本清(1906~1978),丰城镇里疃村人,全国民兵模范。1945年王本清参加八路军,冬,负伤复员回家。1946年1月,被推选为村民兵基干团副团长,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王本清任基干民兵团副团长后,在全区带头组织贫雇农向地主开展减租减息和反霸斗争。他带领民兵多次打退国民党地方武装的偷袭,经常深入敌占区埋设地雷-打击敌人。1947年,他带领民兵执行任务,先后两次被还乡团包围在炮楼上,但都巧妙突围。11月,国民党地方武装100余人乘船在
(19061978)
卢忠溪
  卢忠溪(1887~1971),移风店镇荒洼村人,即墨“手拿花边”创始人。卢忠溪幼年家境贫寒,仅读了三年私塾就辍学务农。17岁时,他去烟台英国商人创办的仁德洋行当花边(棒锤花边)工人。经过几年苦心钻研,熟练掌握了“棒锤花边”的编织技艺。同时,利用晚上时间,向老艺人求教,又学会了钩针花边的编织技术。1918年,仁德洋行从意大利引进一套花边新样品,其制作工艺非常精湛,洋行老板把这套花边样品交给他研究仿制。卢忠溪集当时烟台、威海等地各类花边工艺
(18871971)
王裕昌
  王裕昌(1930~1969),社生后街(今属温泉镇)人。中-员,爱兵模范。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班长、司务长、连长、空军某部管理员等职。王裕昌对同志有着真挚深厚的感情,在战友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刻,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进行抢救。在1957年一次实弹投掷训练时,一位新战士失手将一枚拉开导火索的手榴弹丢在身边,在手榴弹即将0的一瞬间,王裕昌猛冲过去,抓起手榴弹投了出去。1962年夏天,他在高炮连当副连长。一次,他
(19301969)
周至元
  周至元(1910~1962),原名周式址,又名周式坤,号懒云,即墨城坊子街人。周至元自幼嗜书成癖,十余年的苦读,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如他在《自述》中所写:“总角年华渐喜书,苦攻坟典事三余,痴情更较蠹鱼甚,灯火常亲子夜初。”周至元酷爱山水,经常徜徉于崂山之中。每次游崂山,他总要把所见所闻整理成篇,然后与前人所论一一核对,从而发现前人记述与实际不符之处,以及曾未有人记载的景观、胜迹。为纠谬补缺,他于1934年写成《崂山小乘》和《游崂
(19101962)
江崇京
  口述人:江崇京整理人:李梦艳第一部分:人物简介江崇京,1929年11月生人,山东即墨人,1947年10月入伍,参加了解放高密、莱阳,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之后参加了解放浙江、解放舟山等战役,1952年赴抗美援朝战场。1948年10月2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底,江崇京复原回到家乡。回村后,他成立了村里的第一个党支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至今在东辛城村务农。第二部分:正文我出生在山东即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47年,国民
于黑丁
  于黑丁(1914~2001),即墨市丰城镇苏口村人。1930年,在青岛市立中学读书时,接受著名作家王统照的指教,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第一篇描写乡情的短篇小说。1933年,经中-员乔天华、俞启威的介绍,在青岛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投身左翼文艺运动。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这期间,他一边主编《青岛民报·副刊》,联络各个文艺小组,开展各种活动;一面从事写作,通过文学作品揭露日本的侵华罪行,讴歌中国人民的-精神,先后发表了小说《愤起》、《野居之
(1914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