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名人录
杨素蕴
   杨素蕴(1630~1689),字筠湄,号退庵,宜君县石堡村人。清顺治九年(1652)中进士,初任直隶大明府东明县(原属河北,现归山东管辖)知县。后历任四川道、川北道、湖广提学道、军务参议道、下荆南道(湖北境内)、山西提学道御史职务。继被举荐为通政司参议、都察院右副都循史,奉天(今沈阳)府丞,顺天府(今北京)府尹,安徽和湖北等省巡抚。 素蕴出生于农民家庭。其父杨清,为早年恩科贡士,性刚直,一贯痛恶官场丑行,隐居治家。他自幼受父亲的严正教诲,又受农村艰苦生活的磨练,目睹邻里百姓的疾苦,因而刻苦攻读,立志做一个清廉正直的人。 素蕴中举之后,虽身居封建王朝官臣,但不同流合污,每到一处,总
[] (16301689)
杨铭源
  杨铭源(1878~1926),字西堂,宜君县西村乡石堡村人,是辛亥革命陕西省的发起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幼年时,在本村私塾念书,以后就读于三原宏道高等学堂。自幼聪明好学,才智过人,曾受到陕西省学使沈卫(淇泉)的赞赏。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陕西省派遣30名官费生到日本留学,其中从宏道学堂选拔的有杨铭源、张季鸾、宋相宸、李述膺等15名。到日本后,杨铭源被分配到早稻田大学就读。 当时,孙中山先生在东京团结各方革命力量,将光复会、兴中会、华兴会联合起来,于是年8月20组成了同盟会。自己任总理。杨铭源遂加入了同盟会。 1906年秋,杨与在日本加入同盟会的陕西籍留学生井勿幕、赵世
(18781926)
胡树清
  胡树清(1890~1943),字松山,宜君县五里镇胡家塬村人。他为人侠义,赞助革命,对后代关心,是本县集资办学的名人之一。 树清童年时,家境贫寒,赁居佃耕。双目失明的父亲因遭年馑,无法养家糊口而服毒自尽。一家人哭离村庄,逃到五里镇街。母亲作针织度日月,讨豆渣作年食。年仅11岁的胡树清也-挑起了生活重担。他打柴、卖菜、拉短工,有时还挑起货郎担走村串户,以微薄收入奉母养家。但他人穷志坚,还刻苦自学文化,钻研中医学,逐渐成为颇有名气的中医。后来又开了个小药铺,只要是穷人请他看病,不论有无牲口,还是刮风下雨,都随请随去。1932年瘟疫流行,他不顾个人安危,到处为群众治病,为当地群众赞颂。
(18901943)
强自修
  强自修(1903—1988),字琢为。宜君县偏桥乡西云阳村人。 强自修出生在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庭,12岁开始进私塾读书。上小学后,开始接触-,想以之解决“社会公道”问题。13年(1924),在五里镇小学任教期间,发现学校名义上是公学,而实际上一切被大地主“韦半县”(韦秉绅)所操纵,成为韦家的私学。于是,他写了一份告白,揭露韦家操纵学校办事不公的行为,仅教书半年便不辞而别。正当他思想苦闷彷徨不定时,经进步青年介绍,他开始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和其他进步书籍,从中受到很大启示,终于找到了革命道路。从17年(1928)起,他就积极联合当地有进步思想的人开展反对-污吏、土豪劣绅的斗争。宜君县县长张守顺
(19031988)
杨植
  杨植(1915~1948)又名文昆,宜君县西村乡石堡村人。 杨植少年时代就奋发上进,1934年以优良成绩毕业于宜君县立高小。1936年春赴陕甘宁边区参加了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革命后,先在中共关中地委宣传部工作,后任关中地委组织部人事科长、赤水县委宣传部长、淳化县委组织部长、淳耀县委书记、关中分区、民政科长等职。 1936年8月间,中共陕甘省委派杨植回乡,协助中共红宜县委作国民党地方武装的团结争取工作。经县委研究,具体分配县委书记王清廉和组织部长冯茂清给保安队第十分队长赵世杰做工作,杨植作县保安队队长郭有让的工作。在争取、说服教育过程时,适遇西安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双
(19151948)
张致中
  张致中(1902~1957),字本初,宜君县五里镇榆舍村人。毕业于县立高等小学校,进入青年后,奋发自学,博览群书,为国为民严谨执教,是本县人民群众推崇的名流良师之一。 致中为人刚正,厌恶旧政,胆略过人。1931年,他与同窗好友杨兆荣在五里镇初级小学任教时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他两不顾当局禁令,带领学生与来镇宣传的中部(黄陵)县高小师生,组织反对日本侵略的-活动,影响宜君县城高小师生亦举行--。1932年起,他受红军革命思想影响,树立了“为革命育才”的思想。1935年,他常从在石堡村初小任教的中共地下党员杨培源那里,借来激励革命斗志的《画眉鸟》、《女囚》、《一个军官的笔记》、《三十之夜》等
(19021957)
杨星海
   杨星海(1891—1969),原名杨逢源。宜君县西村乡石堡村人。幼年家境贫寒,直到17岁时始上学。 辛亥革命后,他追随堂兄杨铭源去北京、上海读书学习,受到-及爱国思想的熏陶。在上海街头,他目睹外国人横行无忌,任意欺侮中国人,极为愤慨。一次,他碰见日本人无故痛打一位拉黄包车的中国人,即上前一拳将日本人打倒在地。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爆发,上海学生积极响应,杨星海组织学生上街-,抵制洋货,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行为,被推选为上海学生联合总会副干事兼澄衷中学学生代表。 回陕后任教,他时常给学生讲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中国人民的罪行,启发学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思想。23—24年(193
(18911969)
白俊亭
  白俊亭(1902~1967),又名怀德,宜君县偏桥乡东云阳村人。他青年时代投身到国民党井岳秀部下李相九(共产党员)营当兵,受李的影响,倾向革命,被李提升为连长。民国二十年回乡后,他先后任国民党偏桥区区长、联保主任、县财委会主任、县参议员等。其间,他和本县革命先驱、同窗挚友强自修及共产党员王生廉等秘密交往,加深了对革命的认识,便以其合法的政治身份,暗中主动支持资助革命。抗日战争初期,他遂被县的国共合作抗日-组织“抗敌后援会”推选兼任了偏桥区抗敌后援会主任,后又为中共组织邀请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 1937年,他按照八路军驻店头办事处主任、宜君县抗敌后援会共产-表、副主任孙润华的授意,动
(19021967)
韦秉绅
  韦秉绅(1883~1938),宜君县五里镇街地主,用剥削掠夺的方式占有大量土地,分布全县各地,外号“韦半县”。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其祖辈因生活贫困由陕西省韩城县西彭村来到五里镇定居。初时,靠开荒种地维持生活,几年后,买了五里镇背街一块地基,盖了三间厦房,正式安了家。此后,开始以剥削为生。清道光年间,已在县城、雷塬镇、五里镇等地开设当铺、百货、烧坊、染坊、粟店、药铺多处,并到处购买土地进行地租剥削。民国初期,其家已占有土地25000多亩,房窑1000余间,年收租达1000余石(折合18万公斤)。 韦秉绅少时曾中秀才。1911年,总管家务。利用权势,采取强占、购买、出租、放账等形式进
(18831938)
强自珍
  强自珍(1913~1984),偏桥乡西云阳村人。1932年,他在西安中山中学就学期间,在进步老师的熏陶下,树立了革命思想,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宣传抗日,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不久,由于-,党的组织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所破坏。校方以“闹-”为由,又将他开除。他回到家乡后,在农村继续进行革命宣传活动。 1933年至1935年5月间,他在家乡从事教学工作,经常给学生讲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故事;给学生批改作业时,常常批上“打倒土豪劣绅”、“反对-污吏”等批语,以此宣传救国的道理,激发学生的革命热情。1934年春,红二十六军刘廷选来到学校后,他们和其他进步老师一起,给学生教唱红军斗争歌谣,宣讲红
(19131984)
王生廉
  王生廉(1913~1971)。宜君县偏桥乡安子塬人。幼年在宜君县上小学,1936年毕业于西安民立中学,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县后,国民党县政府留他在县高小任教,他为了革命工作,毅然到农村拔头塬、东村等小学当教员。在此期间,他担任中区(偏桥)一带的中心区委书记,以教书作掩护,以学校为阵地,秘密进行党的工作。他经常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和革命思想教育,组织学生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带领师生走村串乡,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在他的鼓动教育下,一些青年报名应征,奔赴抗日前线;一些老师学生加入了共产党,仅东村学校就发展了学生党员10余名;同时在农村亦发展了一批党员。 1940年国民党掀起了-0。在-下
(19131971)
张守愚
  张守愚(1915~?)又名义仓,宜君县西村乡云辉村人。他少年时就智勇超群,见义勇为。民国初期,本县东部洛河畔一带,常遭流窜黄龙山区的一些军阀残余分子的抢掠,百姓屡受侵扰。民国十五年春(1926)的一天,匪首杨谋子带三四十人窜到云辉村。年仅12岁的守愚正在学堂念书,听说来了土匪,就奋不顾身,在同学的扶持下,攀椽登上丈五高的房顶,又爬到垂在房顶的一棵树上潜出村外,一口气跑到相距十里的五里镇,叫来当地驻军赶跑了匪徒,夺回群众被抢的牲口、财物。当地群众对此一直赞美不绝。民国二十二年(1933)后,守愚就读于宜君县立高小和西安师范,蒙受本县革命先躯、老师强自修和同学挚友、共产党员刘邦显(60年代曾任陕西
革命烈士 (19151945)
田维平
  田维平(1908~1947),原名明儿。宜君县西村乡北文兴村人。出身农民家庭。8岁开始上学,在宜君县高级小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员,教书期间,阅读过一些进步书刊,初步接受了马列主义革命思想。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在石堡村召开的中共红宜县委员会的成立大会。 1936年末,“抗日义勇军独立第三团”组建时,他加入了这支队伍,并任四连指导员。后来这个连在洛川被打散,连长王彦春牺牲,他进入陕甘宁边区,在边区独立团工作。 1939年春,因受敌特人员陷害而受审查。1946年问题被澄清。此后组织派他和共产党员杨建舟一起到宜君一带,宣传组织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他担任雁门支队二大队三中队指导员,
(19081947)
赵振南
   赵振南(1904~1951),宜君县焦坪街人,初中文化程度,是罪恶累累的国民党特务-分子,在1951年镇压-运动中被处决。民国十九至三十六年(1930~1947),赵历任宜君县焦坪区区长、-乡长、镇长、玉华中心小学校长、宜君县财务委员会委员、宜君县临时参议会议员、议长,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等职。民国二十八年(1939),由孙耀南介绍加入“青帮”。民国三十三年三月(1944),加入国民党CC组织,并任西安调统室特派焦坪情报员。 赵振南竭力为国民党反动统治效命,搜刮民财,欺压百姓。民国二十一年(1932)曾-区公所马一匹。民国二十九年(1940)任乡长时,借给国民党军队八十军征交木材之机,
(19041951)
薛志仁
  薛志仁(1908—1965) 曾名薛志超,陕西宜君人。 志仁幼年在私塾、高小就学,后在西安民主中学等校上学。他在学生时期就接受了革命思想,开始了革命活动。民国21年(1932)加入“互救会”和“反帝大同盟”,同年六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2年(1933)5月因闹-被开除回家,时地下组织遭破坏,失掉了党的关系。但他在家继续联络进步知识分子,从事革命活动,遂于民国25年(1936)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这时起直至陕甘宁边区自卫反击战争爆发前,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一直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地下革命斗争。期间,曾任中共红宜县店头区委书记,中宜县委组织部长、县委
(19081965)
杨子珍
  杨子珍(1915~1984),宜君县西村乡石堡村人。 1932年至1935年,他在宜君县高小上学期间,就热爱阅读进步书籍,随后参加了强自修组织的秘密“读书会”。通过学习,认识到反动统治的黑暗、腐败,痛恨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立志要进行革命斗争,推翻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他在学校进步师生的组织下,经常利用逢集过节,走上街头进行革命宣传。1935年春节,他在自己家大门上贴了“当当当红军,杀杀杀豪绅”的对联,劳苦群众称赞他“有胆量、有骨气”。1935年6月,他高小毕业后,即和“读书会”的杨昆山、刘培植、刘世明及强自珍一起,悄悄地奔赴陕北参加了革命。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19151984)
杨昆山
  杨昆山,男,汉族,1916年出生,陕西省宜君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秘书处文书,陕甘省委军事部抗日支队政治处主任,军组织干事兼宣传队长,教导队政治指导员。带领部队在陕东韩城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参加了直罗镇、山城堡战斗和东征,为保卫和发展陕北革命根据地做出了贡献。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团政治处股长,八路军第129师旅直属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带领部队参加剿匪作战,同国民党顽固派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反磨擦斗争,并组织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团政治委员。
(19162001)
强自刚
  强自刚(i914~1948),小名康柱,偏桥乡西云阳村人,他是宜君县马列主义最早传播者强自修的胞弟。 1937年自刚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2月,他和同村地下党员刘树林一同到陕甘宁边区党校学习。他文化程度不高,但学习刻苦认真,提高很快,深受学员和老师的赞誉。毕业后,曾在中共黄龙特委、富县-工作,后被派到国民党统治区搞地下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他任雁门支队同富大队第八中队指导员,经常活动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白水、宜君、黄陵和同官(铜川)等县。在困难的环境中,从不考虑个人的安危。身先士卒,坚强勇敢地同敌人斗争,想方设法消灭敌人。 1948年元月,宜君、黄陵、同官等县的敌人倾巢出动,
(19141948)
杨培源
  杨培源(1912~1953),宜君县西村乡石堡村人,少时,在家乡学校就读,后来考入西安二中,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积极从事党的活动,1935年,在本村小学任教三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时,给学生专门讲授一些革命小说,如:《女囚》(描写一位女共产党员在上海做党的地下工作时被逮捕入狱,在狱中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使学生受到革命启蒙教育。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初步的认识。 1936年7月进入陕北苏区。1938年为边区政府派住庆阳分区教育特派员。1939年8月调任中共延安党校秘书长,全国解放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机关党委副书记。1953年1月因病在西安逝世。1983年,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19121953)
全部宜君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