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历史人物介绍10
沉绍藩
  沉绍藩,号述仲,1902年10月19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北山向家坝村。父亲沉树棠在长沙城经商,对他管教甚严,每晚回家,必查功课。严厉的父教,使沉绍藩从小养成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学业、品德进步,特别在1917年考入长沙师范学校后,成绩常列前茅,受到师生好评。从长沙师范毕业后,沉绍藩先后在长沙周南女中、广益中学、楚怡小学及长沙第一高等小学任教。因父亲年老多病,他开始担负起了一家生活的重担,除教学外,还时常卖文卖字,挣点收入维持家计。沉绍藩目睹
革命烈士 (19021930)
谭子嫂
  谭子嫂,原名明秀,1906年2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火田乡洲陂村(今红色农场)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因家庭贫困,她8岁时,被父母送到田头村周家作童养媳。然而,婆家也同样贫穷,因此,幼小的谭子嫂除了担负繁重的家务,还得经常去富人家帮工。生活的艰辛、繁重的劳动铸就了她坚毅的性格。1930年5月,工农革命军湘东独立师在陈韶率领下来到三区火田、洲陂一带,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谭子嫂的哥哥带头组织农民成立洲陂乡苏维埃政府,并任主席。在哥哥的影响和
革命烈士 (19061931)
唐士谦
  唐士谦,1902年2月22日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北乡关王庙的一户贫农家庭。7岁就帮家里割草放牛,因上不起学,常站在私塾窗外偷听先生教书文,时间一久,竟能把整段整段的书文背诵下来。这事被好心的塾师喻先生知道后,破例不要学费收下了他这个学生。后来,喻先生担任了醴陵北二区高级小学校长,14岁的唐士谦也考入了这所学校。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每到假日,他就回家下地劳动,将种好的菜卖给学校,抵作伙食费。1918年夏,他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本县渌江
革命烈士 (19021928)
汤福林
  汤福林,原名汤伏林,1905年6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汤家湾。1929年3月在湖北鹤峰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担任贺龙的警卫员,后任红四军连长,参加巩固发展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随部队转战荆门、当阳、远安地区,后任红三军荆当独立团团长。参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1933年夏任红三十九师师长,率部转战湘鄂边地区,后参加开辟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任常委兼军事部部长。同年底任红二军团第四师参谋长,
革命烈士 (19051936)
王岳斌
  王岳斌,湖南省衡南县松柏乡人,1899年4月1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他小时候只读过两年私塾,后到衡州中学当校工,利用工余时间读书自学,学业很有长进。1920年,他入湖南第一纱厂当工人,与工友团结互助,并参加了黄爱、庞人铨组织的湖南劳工会,成为早期工人运动的参加者。1922年,由郭亮介绍,加入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奉命回衡阳开辟工人运动。王岳斌回衡阳以后,先到立达纺织厂当工人,与厂里的中共党员刘子直一道开辟工运工作,发展工人骨
革命烈士 (18991928)
吴谦
  吴谦,字庭山,1903年9月生于湖南省常宁县吴家湾。多少年来,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舂陵水,从保山,最苦吴家湾。”他的家乡就是这样一个穷得出了名的山村。幼时的吴谦,便亲身体验到下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他的父亲吴鸿宽是个草药郎中,家境虽苦,但一心巴望儿子有出息,勒紧裤腰带,供儿子读书。吴谦先入本村私塾,后进衡头清溪书院,再到县城合江学堂,继而考入衡阳成章中学。他在衡阳求学的几年间,因积极参加学生的各种活动,成为湘南学生联合会骨干分子,加入了中
革命烈士 (19031927)
王月贞
  王月贞,又名悦贞,1905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县城。曾就读于常德育德学校,后考入长沙稻田女子师范学校,1923年她在长沙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王月贞被公推为常德旅省学友会回乡宣传团委员。回到常德不久,她和一些进步学生协助共青团常德特别支部,成立了“湖南雪耻会常德分会”。王月贞广泛发动常德各校学生积极投入反帝宣传,揭露英、日帝国主义公然枪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沅水河沸腾了,常德沸腾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很快在常德市
革命烈士 (19051928)
王静成
  王静成,原名少球,1902年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大光乡光华村一户贫苦农家。因是独子,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父亲送他读书,希望他将来出人头地。然而,王静成读书十几年,未见有成,于是改业从商。23岁那年,他开办光华酒糖作坊,成为一位年轻的小老板。他把这作坊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希望,每天起早贪黑,核计引进原料,筹划安排人手,费心寻找销路。诸事繁多,每必亲躬,既苦且乐。空暇之余,他就忍不住狂想,也许光华有一天会成为全浏阳县最大的酒糖作坊。1926年湖南农
革命烈士 (19021935)
王和生
  王和生,1885年7月3日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官渡区官渡乡金塘村。他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长大后与胞兄合伙做生意,阅历丰富,秉性谦和,颇受邻里敬重。他虽为生意人,但十分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与进步人士的频频交往中,王和生的思想得到飞跃、升华。1926年,经张启龙介绍,王和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秋,王和生在浏阳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后被选为达浒乡农协委员长。不久,他又任国民党达浒区党部自治委员会主任。长沙发生马日事变后,他于1927年7月率本区
革命烈士 (18851934)
熊迪
  熊迪,号秋园,1900年5月出生于湖南华容县胜峰乡排山村。熊迪聪明伶俐,从8岁到15岁,就读于乡间的一家私塾,深得塾师蔡瑞芝的赏识。因熊迪家贫,塾师免收他的学费。熊迪读书很用功,领悟力强。后来,他自己也在乡间办了一所私塾。年纪虽轻,却受到邻里的尊敬。熊迪想,自己教私塾,虽然替乡里父老做点事,但并不能改变穷人的命运。于是,决定投笔从戎。1924年秋,他告别母亲、妻子,到长沙投入了唐生智的部队。半年的部队生活,使他目睹了许多腐败现象,更加感
革命烈士 (19001927)
谢昭
  谢昭,1868年1月31日生于湖南省浏阳永和镇金桥村一个贫苦农家。父母早逝,她15岁嫁给农民刘径发,生有6子3女。丈夫刚过中年,就在贫病交困中去世。她为养活众多儿女,忍痛把吃奶的小儿子丢在家里,到富人家去当奶妈。1916年,虫灾旱荒严重,她家租种的田地大多颗粒无收,无法交清租谷,地主竟以抗租为由,逼她退佃。从此,她只得带领儿女,上山砍窑柴,历尽千辛万苦,养育子女成人;她自己也磨炼出刚毅倔强的性格。1926年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浪潮席卷浏
革命烈士 (18681928)
熊为华
  熊为华,字延辉,号有光,后改名辉玎,湖南省浏阳县镇头乡熊家湾人,1903年5月27日生。1917年秋,考入长沙师范读书。熊为华生性正直,富于同情心和责任感。1917年秋天的一个黄昏。长沙市区育婴街口。夕阳西下,一缕落日的余辉映照着西边的天空,显得分外壮美。马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正赶着回家,14岁的少年熊为华踩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前行。突然,不远处传来“救火”的叫声。只见街边一陈旧的木房冒出条条鲜红的火舌,无情地吞噬这间木房,房内传出一位老大娘
革命烈士 (19031928)
萧采其
  萧采其,又名奉藻,1906年6月6日生于湖南省华容县三封寺镇八叶堂村。小时在父亲任教的私塾读书,聪明活泼,纯朴热情,深受乡间邻里的喜爱。1925年,萧采其考入湖南省立农村师范,结识了同乡同学、共产党员刘祥林,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思想,抨击时弊,畅谈理想。在刘祥林的影响下,萧采其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新书刊,追求进步,积极地参加革命活动。这年底,萧采其在学校经刘祥林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马日事变后,革命形势急转直下,萧采其由党组织派遣回华
革命烈士 (19061928)
寻子才
  寻子才,名英,湖南省平江县人,出生于1888年8月。他的父亲寻资顺,以蒸酒磨豆腐为生。他兄妹3人,哥哥是护国军连长,作战阵亡;妹妹亦向往革命,后与共产党员欧阳桂生结婚。寻子才小时读私塾,后入县城国民小学。辛亥革命时,毕业于省立第三联中,后应聘到平江县城国民小学任教。寻子才的一生和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教学中,他也曾提出过一些革除积弊的建议。例如,过去学校所收学生送的“贽仪”,都是按例分送给老师,以示敬意。而他却提出了“贽仪”取自学生
革命烈士 (18881926)
熊琼仙
  熊琼仙,化名陈觉,1904年7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龙阳县(今汉寿县)城关镇文昌巷的一户贫民家里。父亲熊书生很早就去世,家里生活全靠母亲维持,含辛茹苦,将琼仙四姐弟抚养成人。熊琼仙0岁时入东岳宫小学读书。两年后,转入县立女子小学。由于她秉赋聪明,不满15岁,即以文才见称。1919年学校组织春游,校长易瑜要她以《游西竺山》为题,赋诗一首,她略加思索,当即吟道︰“春风拂拂拭芳菲,雨后青山滋翠微,百啭流莺如唤我,徘徊江畔乐忘归。”这年秋天,熊琼
革命烈士 (19041928)
李端
  李端,字宗正,号栗山。明代兴宁县南乡渡头洁隅(今资兴市白廊乡洁隅村)人。生卒年月不详。李端天性通达敏捷,学问渊博。明景泰元年(1450)考取举人,天顺元年(1457)考中进士,授顺天府固安县(今河北省廊坊地区固安县)知县。上任后,首先查询百姓的疾苦,进而扶弱锄强,兴利除弊。当地有甄家等地水道缺口,前任们都未能治理好。他想方设法组织人力修理疏通,砌固堤坝,水害终于消除。以前,该县的官吏给百姓的负担过重,使平民石青等人为徭役所困而逃离家乡。
[]
姚炳南
  姚炳南,1898年5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山口乡木茶村一个农民家庭。他7岁开始读私塾,17岁前后,受到一些进步思想影响,开始萌发反帝反封建的思想。1915年,当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签署-的“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到学校时,姚炳南义愤填膺,与同学们组织声讨会,控诉袁世凯-求荣的可耻行径,会后又到县城各商店清理销毁日货,进行反日斗争。1921年夏,姚炳南考入长沙县立师范学校。他的思想愈益进步,不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而且担任学生会主席,
革命烈士 (18981928)
杨子达
  杨子达,1892年生于湖南省宜章县城南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2岁才上学,读了八年书之后,就去谋生养家糊口。但多年的努力,却没有给他带来富裕、安康。社会的黑暗使他渐渐从迷惘中醒悟过来。共产党员高静山热情为他指路,使他30多岁的时候终于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为穷苦大众干事谋利益。1924年6月,由高静山介绍,杨子达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7月他担任了中共宜章地方执委会委员,1926年8月担任县农民协会委员长。全县农民运动在他的全力促进下蓬勃
革命烈士 (18921930)
杨发秀
  杨发秀,1900年9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常宁县杨家湾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为了生计,杨发秀不满11岁便与哥哥一起进了离家不远的水口山铅锌矿当了一名敲砂童工。他每天工作13个小时,所得工钱不够买半斤大米。随着军阀混战,水口山矿生产每况愈下,资本家便大批裁减工人。1913年,杨发秀因反对工头-童工,愤怒地从工头手中夺下皮鞭而被解雇。生活无着,倔强的杨发秀流浪到江西西华山钨矿做工,在这里一干就是八年。1921年,他因忍受不了监工和把头的辱骂鞭打
革命烈士 (19001931)
袁三汉
  袁三汉,1904年5月生于湖南省资兴县桃源乡一个农民家庭。先后就读于资兴郴侯学校、县立中学、衡阳省立三中。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之时,青年学生这个思想最活跃的群体最早接受了进步思想,并身体力行地参加了不同形式的进步斗争。袁三汉受到湘南学联革命斗争的积极影响,在反帝爱国宣传活动、编演革命短剧中表现了觉悟和才华,得到共产党员黄义藻等人的热情帮助,成为一名进步学生。北伐战争开始后,袁三汉从衡阳毕业回县中任教,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革命烈士 (1904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