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历史人物介绍3
王则
  王则(?~1048)涿州人。原为农民,逃荒至贝州(今河北清河西北),卖身为牧羊人,后来应募到宋朝宣毅军中当了一名小校,参加了弥勒教,利用弥勒教的传说,传布变革世道的舆论,并利用弥勒教和德州、齐州的士兵、农民取得了联系,为起义精心部署,准备在庆历八年(1048)新年元旦,乘官吏们庆贺新年之时,各地同时起兵,攻取河北。教徒潘方净带刀往见北京(今河北大名)留守贾昌朝,想迫其投降不成,于是提前在庆历七年(1047)十一月冬至节发动起义。在州官们
[] (?~1048)
邵伯温
  邵伯温(1057~1134)字子文。涿州范阳(今涿州)人,迁居洛阳,郎邵雍之子。少年时受教于司马光、吕公著等,并与之为再世交。见闻广博,熟谙世务。北宋元祐二年(1087),由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尹推荐,授大名府(治今河北大名东北)助教,调潞州(治今山西长治)长子县尉。又为西京(今河南洛阳)教授。绍圣初年(1094),移监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铸钱监。宰相章惇大兴党狱,伯温劝其勿结仇怨,不听,遂至环庆路帅幕任职,以躲避祸患。建中靖国元年
[] (10571134)
乔惟忠
  乔惟忠(1209~1264)字孝先。涿州定兴人。从张柔起兵,保卫西山的东流埚。金行台授他为定远大将军、恒州(治今曲阳)刺史。张柔投降蒙古军,招降乔惟忠,他不从。张柔攻克东流埚,乔惟忠被擒,张柔赞赏其义气,释放他,他归顺蒙古。正值投降蒙古的金将武仙又杀蒙古将领归金,张柔会诸将讨伐他,使乔惟忠摄元帅事。武仙迫于形势,想放弃真定(今河北正定),聚兵自保于狼山寨,乔惟忠对诸将说:“他想归巢穴,我们阻止他,必然与我死战。不如开其归路,他得归,无斗
[] (12091264)
张懋
  张懋(1218~1280)字子美。涿州范阳(今涿州)人。其父张子良,官至昭勇大将军、大名路总管,兼府尹。张懋有父风。从元丞相阿术军,镇归德府(治今河南商丘),知归德府事。李璮据济南发动叛乱,张懋奉命守蔡州(治今河南汝南)。不久,改授泗州(治今江苏盱眙)军总把,佩金符。至元七年(1270),擢济南诸路新军千户。九年(1272),从攻襄阳有功。十一年(1274),丞相伯颜统兵南下攻宋,用铧车弩列阵前。以张懋勇鸷,将弩前行。凡过山川险隘,架桥
[] (12181280)
邓璋
  邓璋(?~1531)字礼方,号烟村。涿州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中进士,授南昌府推官,又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智勇公勤,敌人畏之,辽东人呼为“邓铁面”。后巡抚河南。迁右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当时哈密陕巴死,其子害怕属夷谋害而出走吐鲁番,吐鲁番派兵戍守其地,且致书甘州镇抚官:哈密金印在我处,给我锦缎1万匹,我将退出其城,否则我将率兵马进军汉人居住地区。邓璋认为吐鲁番纯属恫吓,万不可答应,并请求派兵经略此地。吐鲁番犯陇州,邓璋
[] (?~1531)
史道
  史道(1485~1554)字克弘,号鹿野。涿州人。明正德八年(1513)中解元。九年(1514),会试中式为贡士,未及殿试,其父去世,遂回家料理丧事。十二年(1517),赐进士出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改授兵科给事中。史道性格刚毅,遇事敢言,上疏弹劾江彬等谋为不轨,宦官张忠、谷大用等专权乱政,兵部尚书王宪党恶通贿;谏止大学士杨廷和等封爵共40余事,疏救王琼等死刑,章疏有上百封,多被世宗嘉纳。嘉靖元年(1522),奉命出使朝鲜,馈赠一无所受
[] (14851554)
顿锐
  顿锐(生卒不详)字叔养,号鸥汀。涿州人。明正德六年(1511)中进士,出任江苏高淳知县,任职3年考绩以廉直称。巡按以顿锐守正不阿,特荐入为科道官,因不满30岁,没能选补户部主事。顿锐不乐于仕途,乞归乡里,历十余年。后晋为本部员外郎,补代藩右辅人。又乞归怀玉山,构亭浚池,吟咏自适。少负诗名,时称“涿郡有才一石,锐得八斗”。在高淳任职时,曾赋诗礼赞固城湖:“疑是洞庭秋色里,欲将瑶瑟吊湘灵。”他信奉佛教,作有多首谈禅咏寺的诗,如《逃禅室》、《
[]
刘芳躅
  刘芳躅(生卒不详)字增美,号锺山。涿州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授编修。十六年(1659),迁侍讲,旋升内宏文院侍读学士。康熙五年(1666),充任《明史》纂修官,迁内秘书院学士。六年(1667),充任会试副考官,又任《世祖实录》副总裁。七年(1668),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出任山东巡抚。上任后,遇地震,上疏请格外免除秋税和丁徭,部议决定受灾最重之三州县,免本年钱粮十分之四,另有30余州县各按受灾轻重
[]
卢坤
  卢坤(1772~1835)字静之,号厚山。涿州人。卢坤幼好读书,但对科举不感兴趣,而醉心于诗词古文。21岁时,其父赴山东游幕,临行时,卢坤问父亲归期,其父说:“我以家累幕游,除非你科举为官,我哪有什么归来的日期!”卢坤听后泪流满面,从此一心专攻举业,清嘉庆四年(1799)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嘉庆六年(1801)散馆授兵部主事。嘉庆十六年(1811)随皇帝木兰秋狩,校射布靶,连中三箭,赏戴花翎,次年升郎中。后曾任粮储道,广东惠潮嘉道,
[] (17721835)
荣起
  荣起(?~1900)涿州城关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初,义和团运动发展至涿州,他和二师兄慈二庆等在涿州城内设坛,发展到州境各村镇。5月率团众前往涞水县石亭镇、高洛村一带助战。5月27日在房山、涞水等地义和团配合下,集聚涿州城,聚众达万人,缉捕清廷派来的聂汝康、张锡恩等17名官军。这是义和团对涿州城的首次控制,为义和团进驻北京创造了条件。后被清政府杀害。
[] (?~1900)
王贵人
  王氏,蜀汉后主刘禅册封贵人。原本为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家奴婢,侍奉张飞长女,即后来的敬哀皇后。章武元年(221年),张氏被册封为太子妃,王氏作为陪嫁丫鬟进入宫中,后被宠幸。建兴二年(224年),王氏为刘禅诞下了第一个孩子----刘璿。延熙元年(238年)正月,十五岁的刘璿被册封为太子,母凭子贵,王氏也被册封为贵人,继续受到刘禅的宠幸。景耀六年(263年),蜀汉灭亡,第二年(咸熙元年),钟会于成都作乱造反,太子刘璿被乱兵所害,同年,年过五
[三国] 蜀汉后主刘禅册封贵人
蜀汉后主张皇后
  张皇后,涿郡(今河北涿州)人,蜀汉后主刘禅第二任皇后,敬哀皇后张氏之妹 ,三国蜀汉名将张飞之女。早年就入为贵人。其姐死后,刘禅选中妹妹为继后。238年正月立为皇后。蜀汉灭亡后,刘禅逊位,张皇后也降为安乐公夫人,随刘禅到洛阳。人物生平建兴十五年(237年),张氏的姐姐、蜀汉后主刘禅第一任皇后敬哀皇后去世。 同年,刘禅将张氏纳入宫中,封为贵人。 涿郡,下策书说:“朕承嗣皇位,君临天下,执掌国家社稷。现册立贵人为皇后,特派行丞相事左将军向
[三国] 蜀汉后主二任皇后,张飞之女
敬哀皇后张氏
  敬哀皇后张氏(?-237年),涿郡(今河北涿州)人,车骑将军张飞长女,蜀汉后主刘禅第一任皇后。 221年作为太子刘禅的妃子入宫;223年被立为皇后。237年逝世,其妹成为刘禅之皇后。她通常被称为敬哀皇后,其妹则被称为张皇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张氏嫁给时为蜀汉太子的刘禅,成为太子妃。 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禅即皇帝位,立张氏为皇后。 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六月,张氏去世,谥号敬哀皇后,死后葬于南陵。 而张氏的妹妹在她去世
[三国] 张飞长女,蜀汉后主刘禅第一任皇后 (?~237)
卢循
  卢循(?~411)卢循,字于先。东晋范阳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其妻舅孙恩于东晋隆安三年(399)发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卢参与其事,在义军中颇有威望。元兴元年(402)起义军战败,孙恩投海死,余部推卢为首领。东晋朝廷为缓和局势,任卢为永嘉(今温州)太守。翌年,卢与姐夫徐道覆再举义旗,进攻东阳(今金华),被东晋下邳太守刘裕击败,于是率部数千人从晋安(今福州)浮海南下,于元兴三年(404)夏进抵广州,围攻三个多月,破城俘广州刺史吴隐之。后继续
[] (?~411)
李惟岳
  李惟岳(?-782年),河北范阳人(今北京)。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本为成德军行军司马。李宝臣死后,被推为留后,占据河北七州之地,后上表求袭父位。德宗不准,李惟岳便举兵谋反。德宗以张孝忠为成德军节度使,与朱滔联兵征讨。建中三年正月,朱滔、张孝忠破李惟岳于束鹿(今河北辛集)。成德兵马使王武俊倒戈,生擒并缢杀李惟岳,传首京师。求袭父位李惟岳的父亲是李宝臣,原名叫做张忠志,本为安禄山的义子,安史之乱平定后归顺大唐,被朝廷任命为成德军节度使,
[] (?~782)
张仲武
  张仲武(?—849年),范阳(今涿州)人,祖籍清河。唐朝中晚期藩镇。其家族自祖辈起世代于幽州军中任职。张仲武自幼博览群书,尤精《左氏春秋》,后投笔从戎,官至蓟北雄武军使。会昌元年(841年),张仲武率军讨平卢龙军变,获朝廷承认,担任卢龙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等职,封兰陵郡王。 张仲武在任期间,大破回鹘、契丹与奚族,并任检校兵部尚书、东面回鹘招抚使,降服回鹘,累官至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中三年(849年),张仲武去世,获赠太尉,
[] (?~849)
张直方
  张直方(?~881)范阳(今涿州)人。幽州节度使张仲武之子。大中三年(849),张仲武死,张直方袭任父位。喜好游猎,不遵法度。其伯父之子张得(一作德)辅欲夺其位,发动兵变猛攻其寝处。张仲武之甥潘好问执掌宿卫,奋力抵抗,血战多时,兵变暂平。张直方畏惧变乱再起,在潘好问劝促下,假托出去打猎,率领宗族径奔京师。唐宣宗派人至郊外慰劳,授金吾卫大将军。因其族人众多,又给检校工部尚书俸禄用于赡家。后累迁检校右仆射。张直方性情暴率,因小罪笞杀属下,被
[] (?~881)
宋太祖延庆公主
  鲁国大长公主(?—?),宋太祖次女,母孝惠皇后贺氏。开宝五年(973年),封延庆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石保吉。宋太宗即位,进封许国公主。淳化元年(990年),改晋国公主。宋真宗初年,进长公主(晋国长公主)。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进大长公主(晋国大长公主)。逝世后,赐谥贤靖。元符年间改封鲁国大长公主。政和年间改贤肃大长帝姬。
[]
昭庆公主
  魏国大长公主(?-1008年),为北宋宋太祖嫡长女,母孝惠皇后。开宝三年(970年),封为昭庆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承衍,赐宅第于景龙门外。宋太宗即位后,进封为郑国昭庆公主。淳化元年(990年),改封为秦国昭庆公主。宋真宗即位后,公主以真宗堂姐的身份,在至道三年(997年),被进封为秦国昭庆长公主。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逝世,赐谥贤肃。哲宗元符年间改封魏国大长公主。徽宗政和年间,改谥贤肃大长帝姬。
[] (?~1008)
全祝明
  全祝明 (1932.10—)别名竹鸣,河北涿州人。 擅长中国画。  历任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石家庄市艺校、河北省美术工作室美术干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副主席。作品有《永不生锈》、《练硬功》、《柏坡岭上》、《群言堂》、《朱总在太行》、《太行百驴图》等。年画《欢欢喜喜过个年》获全国年画评奖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