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历史人物介绍5
鲁厉公
  鲁厉公,即姬擢,为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六任君主。他为鲁魏公儿子,承袭鲁魏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37年。前任:鲁魏公,前923年-前887年,继任:鲁献公
[西周] 鲁国第六任君主
鲁魏公
  鲁魏公(?-前924年),即姬沸,史记作姬晞,为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五任君主。他为鲁幽公的弟弟,杀鲁幽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50年,由鲁厉公继位。
[西周] 鲁国第五任君主 (?~前924)
鲁幽公
  鲁幽公(?─前973年),即姬宰,为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四任君主。他为鲁炀公儿子,承袭鲁炀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14年,后其弟鲁魏公弑君自立并于当年改元。
[西周] 鲁国第四任君主 (?~前973)
鲁炀公
  鲁炀公,本名姬熙,又名姬怡,是鲁国第三任君主。他为鲁考公的弟弟,承袭鲁考公担任该国君主。一共在位6年,一说在位60年(根据《汉书律例志》),死后由鲁幽公继任。
[西周] 鲁国第三任君主
鲁考公
  鲁考公(?―前993年),姬姓,名酋(《世本》作就,邹诞本作遒),鲁国第二任君主,周公之孙。鲁考公是鲁君伯禽的长子,承袭伯禽担任该国君主,公元前997年即位,一共在位4年。 谥号“考”,是为考公。是年即周康王十七年,周康王十七年为考公元年。于周康王二十年薨,考公无嗣,传位给弟弟熙,是为鲁炀公。
[西周] 鲁国第二任君主 (?~前993)
伯禽
  伯禽,生卒年不详,姬姓,名禽,伯是其排行,尊称禽父,周文王姬昌之孙,周公旦长子,周武王姬发之侄,周朝诸侯国鲁国第一任国君。当时周公旦受封鲁国,但因周公旦在镐京辅佐周成王,故派伯禽代其受封鲁国。伯禽在位四十六年去世,死后其子鲁考公继位。伯禽在位时期,平定徐戎叛乱,坚持以周礼治国,使鲁国政治经济出现新局面。其辖区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阳谷一带,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
[西周] 鲁国第一任国君
少昊玄嚣
  玄嚣,又称青阳,姬姓,黄帝之长子,黄帝娶嫘祖生二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其二是昌意。 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玄嚣即少昊 。《路史卷十四》:(黄帝)子二十五别姓者,十二祈酉,滕、箴、任、苟、、结、儇、依及二纪也,馀循姬姓。元妃西陵氏,曰儽祖(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昌意就德,逊居若水,有子三人,长曰乾荒,次安,季悃。《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
[上古] 少昊
孔鲤
  孔鲤(前532年-前481年):男,汉族,山东曲阜人。字伯鱼,孔子的儿子。因其诞时鲁昭公赐孔子一尾鲤鱼而得名。孔鲤先孔子而亡。孔鲤之妻于夫死后改嫁。所有正统孔家后代都是孔鲤之子孔伋的后裔。周景王十三年,即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十九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为孔子生下一子。孔子当时是管理仓库的委吏,得到鲁昭公赏识。鲁昭公派人送来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孔子以国君亲自赐物为莫大的荣幸,因此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公皙哀
  公皙哀:公皙氏,名哀,字季次;一说字季沉、季沈。春秋末年齐国人,生卒年不详。《史记·游侠列传》说他是“闾巷人也,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据此推测,他出身于平民之家,一生潦倒。家境不富裕。鄙天下人多污身以事大夫家,不愿屈节做人家臣。孔子特叹赏之。《孔子家语》作“公皙克”。孔子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于都;唯季次未尝仕。”历史记载《史记·游侠列传》说他家境贫寒,“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但认真读书,“独行君子之德”,不肯屈节事贵
[春秋战国] 孔门七十二贤
黄孙懋
  黄孙懋进士及第后,受翰林院编修。同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乾隆四年,黄孙懋任会试同考官。据记载,乾隆初年,文和公张廷璐夜里梦见他的父亲文端公张英,张廷璐问:“今科状元”?他的父亲张英用他的左手指了指玉,用他的右手持金,然后放在自己的头顶上,说:“你知道了吗?”张廷璐醒来以后,还是不解梦中所说的是什么。等到金榜揭示出来,他得知状元叫金德瑛。金在右,玉在左,姓名中的德,是“得”字的谐音字。此科榜眼是曲阜的黄孙懋,官至内阁学士;探花金匮秦惠田,官
[]
颜舒
  生卒年不详。曲阜(今属山东)人。天宝时登制举。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二七。《全唐诗》存诗1首
[]
孔巢父
  孔巢父:唐朝冀州(今河北冀县)人,字弱翁,孔如珪次子,孔岑父之弟,孔子三十六世孙。生年不详,卒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少时与李白、韩准、张叔明、陶沔、裴政隐居徂徕山,称“竹溪六逸”。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由李季卿推荐,授左卫兵曹参军,累官至给事中、河中、陕、华等州招讨使,兼御史大夫。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受命为魏博宣慰使,前往劝说藩镇田悦及其将士归顺唐朝,田悦从弟田绪杀田悦归唐。不久,李怀光盘据河中,巢父又往河中劝说其归顺
[] (?~784)
孔戡
  孔戡:孔子的第37世孙。孔如珪之孙。孔岑父的长子。孔巢父的侄子。孔戡,卢从史镇泽潞,辟为书记。从史寝骄,阴连王承宗、田绪欲效河朔事以固位。戡每秉笔,至不轨之言,极谏以为不可。从史怒。遂谢病归。从史复疏请贬逐。宪宗不得已,授卫尉承,诏下,给事中吕元膺执之,上令中使慰喻元膺,制书方下,戡不调而卒,事详《唐书》本传。
[]
孔戢
  孔戢:孔子的第37世孙。孔如珪之孙。孔岑父之子。孔巢父的侄子。孔戢,字方举,孔戣胞弟。以季父巢父死难,唐德宗嘉其忠,诏与一子正员官,因授孔戢修武尉。以长兄孔戡未仕,固乞回授。举明经登第,判入高等,授秘书省校书郎、阳翟尉,入拜监察御史,转殿中,分司东都。时昭义节度判官徐玟,以狡慝助成从史之恶。从史既得罪,孟元阳为昭义节度,复欲用玟为宾佐,孔戢遂牒泽潞收玟以俟命,然后列状上闻,竟流玟播州。转侍御史、库部员外郎。初,泾师之乱,朱泚署彭偃为舍人
[]
孔温业
  孔温业(?─857):孔子的第38世孙。字逊志。籍贯不详。唐冀州[一说兖州曲阜(今山东曲阜)]人。孔戢之子。唐穆宗长庆元年(821)登进士第。唐文宗大和六年(832)任御史,历礼部、吏部二员外郎。开成元年(836)兼知制诰,二年参预校正石经。唐宣宗大中初任御史中丞,四年(850)任吏部侍郎。不乐居朝,求外迁。五年出任宣歙观察使,八年入朝,历检校户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十一年分司东都。约未久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 (?~857)
申培
  申培公,姓申名培,亦称申公,“公”乃尊称,西汉时鲁(郡治在今山东曲阜一带)人,其生卒年月已难详考,约当在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西汉初期儒家学者,经学家,西汉今文《诗》学中“鲁诗学”之开创者。申培(约前219-前135)名培,亦称申公、申培公。鲁(今曲阜)人,西汉今文诗学“鲁诗学”的开创者,少年时代跟浮邱伯学诗,前201年,任楚国中大夫。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刘邦过鲁时,申培等人随师浮邱伯在鲁南宫受到召见。吕后执政时,浮伯在长安,申培
[]
孔纬
  孔纬,字化文。曲阜(今属山东)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孔子第四十世孙。唐两朝宰相。孔纬(约830-895),字化文。曲阜(今属山东)人。孔子第40代孙,唐代僖宗、昭宗两朝宰相。少年丧父,有弟孔缄、孔纁,兄弟三人皆由叔父养大。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己卯科状元,授秘书省校书郎。大弟孔纁为咸通十四年状元;二弟孔缄为干符三年(876年)状元;其子孔崇弼亦进士出身。生平孔纬为孔子后裔。少年丧父,兄弟三人皆依于叔父。其弟孔纁
[] 唐朝宰相
郭允礼
   郭允礼 字节之,明代山东曲阜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任无极知县。天性淳厚,谨慎处事,遴选得人。志向远大,颇有才干,处理政务井然有序,使黎民百姓定居乐业。娴熟史学,触类旁通。讲求礼仪,注重教育,修建校舍,创建社学(地方文教机关),撤销那些不在祠典的祠庙,斟今酌古,创建名宦祠、乡贤祠。最为突出的是主持整修县城,治政有方,为人叹服。尤其注重为官清廉,修养正身,曾于嘉靖三年(1524)十月在任所题书“居官座右铭”一则,镌刻于石,传
[]
子贡
  端木,字子贡,(前520~前456)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相传,孔子病危时,未赶回,子贡觉得对不起老师,别人守墓三年离去,他在墓旁再守了三年,一共守了六年 司马迁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其传记就篇幅而言在孔门众
[春秋战国] 中国历史上二十大富豪 (前520前456)
南宫适
  南宫适,名韬,字子容,又称南宫括、南容,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南宫适言语谨慎,崇尚道德,能做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论语·公冶长》)。孔子称赞他是“君子”、“尚德”之人,并把自己的侄女(孟皮之女)嫁给他。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郯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龚丘侯,政和六年(1116年)改封汝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南宫子”。《史记索隐》认为他是南宫敬叔,但很多学者不以为然。记
[春秋战国] 孔门七十二贤 (前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