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名人录
高尔俨
  高尔俨(1604~1653),字岱舆,直隶静海人(今河北)。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科魏藻德榜进士第三人。高尔俨少年时即应童子试,郡邑皆夺冠。督学左大人,看到高尔俨的试卷后惊喜地说:“此宰相才也。”天启七年(1627),高尔俨乡试中举,但会试落第,高尔俨并不气馁,更加发奋读书。十余年后终于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同馆蒋德瞡特别欣赏高尔俨器识宏远,特赠以手评《资治通鉴》、《经世八编》两本书。第二年,母亲去世。高尔俨闻讯,哀毁?节,病几殆流血。但在父亲面前又要强作欢颜,以示安慰。崇祯十六年(1643),服孝期满,回朝。当时“礼闱”改在八月,高尔俨被任命为分校官,他以服丧刚满,不易参加而辞。甲
[] (16041653)
张兰德
   张兰德(1876-1957),原名张祥斋,字云亭,天津市静海县南吕官屯人。清朝末代太监总管。清光绪二年(1876)生。出身贫寒。光绪十四年(1888),因被富人奚落,冒险自宫净身。光绪十七年(1891),入清宫“茶坊”当太监,拜太监“哈哈李”为师。在内宫太监里排兰字辈,序号张兰德,慈禧太后赐名“恒泰”,宫号小德张。在宫中不堪忍受-,曾装疯卖傻。光绪十八年(1892),被派入宫内南府升平署戏班学京剧武小生。小德张五官端正,技艺精湛,19岁时成为宫内闻名的武小生,多次和杨小楼、王瑶卿、杨小朵等京剧名家配戏,深得慈禧宠爱,遂青云直上,3年连升5级:太后宫小太监,敬事房打寝宫吏、回事,御前近侍,御前
清朝末代太监总管 (18761957)
曹福田
  曹福田(?-1901)天津义和团首领。天津静海县人。1900年6月中旬,带二千义和团民进入天津,领导在津二万多团民。他不准焚毁洋货,打击商人,但坚决反帝。天津保卫战开始,他率部在老龙头火车站(今天津东站)与八国联军展开拉锯战。17日挫败骚扰陈家沟的俄军。18日二千余俄军开到娘娘庙轰击义和团,他率数千团民与练军合力,打死打伤俄军五百多。21日阻击从廊房败下的西摩尔攻。27日练军至车站诱敌,敌军逃跑,曹部尾追痛杀。28日张德成率“天下第一团”进津。与他联合发出文告,约攻租界。曹部与马玉昆的武卫左军联合几次攻进车站。7月12日曹、张等率部向东路进发,与租界敌军接火。13日,帮办北洋军务大臣宋庆代替马
[] (?~1901)
杨瑞符
  杨瑞符(1902—1940),字节卿,天津市静海县人,著名抗日英雄。1921年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先后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1937年8月13日,日军侵略上海,同年11月26日杨瑞符与副团长谢晋元亲率524团八百壮士留守闸北,以四行仓库为依托,抗击日军。1939年5月,九死一生的杨瑞符携妻儿及负伤的内弟来到大后方,在合川铜梁洞二仙观养伤。1940年,杨瑞符在淞沪会战期间所受枪伤复发,送往重庆抢救无效牺牲,终年38岁。人物事迹1937年8月13日,日军占领上海。同年11月26日,杨瑞符率八百壮士在完成掩护“大部队西撤任务”后,留守闸北,坚持抗击日寇,在一天深夜开入四行仓库构筑工事。
著名抗日英雄 (19021940)
孙良诚
  孙良诚,1893年出生,字良臣,天津静海人,少投军伍,入冯玉祥军幕,历直奉,国奉,北伐多役。为冯军“十三太保”,又号“五虎将”之一。及冯败,投国府,命为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抗战军兴,时为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兼游击总指挥,三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率所部万余,投汪精卫。授第二方面军总司令,移驻扬州。倭乱平,归正,出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官兼第一零七军军长,徐蚌会战,于江苏睢宁率该军军部及一师共五千八百人投诚。并自请命往蚌埠说降守将刘峙,事败,解金陵,囚狱中。红朝立鼎,得脱,隐沪上。复囚。旋以病卒,年五十有八。政治生涯陆军大学特别班第3期毕业。1912年入冯玉祥部当兵。1921年任北京政府第11师21旅41团团
(18931951)
董健民
  董健民,女,1923年出生于河北省静海县(今属天津市)。1939年春,16岁的董健民在她的叔父、中共地下党员董秋斯的引导下,与两个姐姐一起渡海南下,辗转参加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中。1940年,她们姐妹来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相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董健民调到中共中央社会部机要科任机要员。她怀着满腔热情,努力工作,0完成各项任务。她乐于助人,在同志们中间很有威信。1942年,她和在机要科一起工作、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共产党员钟琪在枣园一间普通的窑洞里举行了婚礼。在喜庆的日子里,他们俩发誓,为了千百万人能够得到解放,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决不能泄露党的机密,“
(19231946)
郑大章
  郑大章(1891—1960)号彩庭,河北静海人,汪伪军事参议院上将院长。西北军后五虎之一。早年入冯玉祥部当兵,曾历任排、连、营、团长诸职。1926年任西北军骑兵第二旅旅长,后参加五原誓师与北伐作战。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骑兵第一军军长。中原大战时率骑兵突袭归德(商丘)机场,烧毁飞机十余架,蒋介石险些被擒。1937年任国民党政府军第二十九军骑兵第九师师长。七七事变时,率部参加北平(今北京)南苑大红门抗日战役。被佟麟阁骂他“四条腿跑得真快”。1938年任第1集团军骑3军军长。1940年在刘郁芬劝诱下投敌,任汪伪军委委员,7月任政务次长兼点编委员会委员长,赴河南商丘等地点编伪和平军第一军张
(18911960)
于树德
  于树德,1894年生,字永滋,笔名王希夷、王斌、于振一。河北省静海县(今天津市)唐官屯村人。1917年毕业于直隶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18年东渡日本,在京都帝国大学攻读经济。1921年回国后,在母校担任教员,与老校友李大钊往来密切。不久,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结识了罗章龙等一批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同年9月,天津工余补习学校正式开学,于树德任校长。1922年1月,经李大钊推荐,于树德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他将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向师生进行介绍,从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久,他受北京的中共党组织指派,在天津开展重建团的地方组织工作;1922年3月,任
(18941982)
郑汝成
  郑汝成(1862—1915),字子敬,直隶静海人。1881年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水师学堂建成招生,郑汝成应考入选,为第一届驾驶班学生。十年(18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上威远舰实习。十二年(1886年)三月,作为清政府选派的第三批海军留学生,赴英国深造,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理论。毕业后,奉派往英国地中海舰队,上“额格士塞兰德”号军舰实习。在英期间,郑汝成主修-及铁甲舰,考试“屡列高等”。十五年(1889年),留学期满回国,先在北洋兵船候补,擢蓝翎五品顶戴千总。不久,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以郑汝成“年富力强,于船学、操务讲求精熟,堪以升署精练左营守备,充康济船大副”,呈请李鸿章
郑汝成 (18621915)
胡文臣
  胡文臣(1888~1938),字相卿。清直隶静海县(今属天津市)人。抗日烈士。历任国民政府财政部两淮盐务管理局盐警大队排长、连长。民国18年(1929年)任税警第三区中校区长。民国27年任由税警团改编的陆军第八军三十三师游击第三团团长,驻防东陬山。当时日军已逼近其防地,为勉励部属抗战士气,胡题诗“倭寇犯我边疆,飞机到处逞强,为免轰炸殃及,依山筑室壁将”,刻于防空洞石壁。9月,率部镇守云台山。24日上午,日军在4架飞机掩护下从高公岛一带分三路进攻胡的防地,胡文臣与士兵生死与共,固守阵地,激战中日军伤亡惨重。战后,胡晋升为少将。民国27年底,胡文臣奉命率部开赴泗阳县洋河镇增援被日军包围的三十三师,
(18881938)
杨德春
  杨德春(1892 -- 1965年)祖籍河北省静海县杨城庄。8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寄养在叔叔家里。家境贫寒,16岁就给地主打零工。18岁孤身去天津制瓶厂学徒。不久,又租用黄包车,当人力车夫。经常受到官绅、警察毒打。1926年,杨德春一家4口逃荒到突泉镇,给地主青。1941年迁居到本县杨树屯。1946年被推选为平胜村农民会长,此期间,境内多兵灾匪患,他冒着风险带动村民开展清匪反霸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县早期共产党员之一。1948年,杨德春按着县委、区委指示,起早贪晚深入村民,组织互助组并亲任互助组长。互助组吸引了附近4个自然屯的农民,纷纷请求加入他的互助组。1953年1月,互助组转为农
(18921965)
董秋斯
  董秋斯 (1899~1969)笔名求思。河北静海人。中共党员。1925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1927年参加北伐,在11军政治部工作,1930年参加左联和社联。历任广州协和大学教师,《民主》周刊编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理事兼宣传部长,《翻译》月刊主编,出版总署编译局编审处长,人民出版社编译室主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编审。曾任上海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文协理事,上海中苏友协理事,全国文协理事。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长篇小说《杰克伦敦传》、《战争与和平》、《士敏土》、《大卫·科波菲尔》、《红马驹》、《跪在上升的太阳下》、《卡尔·马克思》、《佳作》、《马背上的水手》、
(18991969)
刘魁立
  刘魁立 (1934~)河北静海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研究生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历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民族文学研究》主编,研究员、教授、哲学博士。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民俗学论集》,主编《原始文化名著译丛》、《中国民间文化》丛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神话新论》(合编)、《维吾尔木卡姆研究》(合编),译著长篇小说《序幕》、《列宁年谱》(一、二卷)等。
萧恩霖
  萧恩霖(1900~1961) 字承培,满族,河北静海(今属天津市)人。民国10年(1921)毕业于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随即在该校附小任教。此后,二师附小校名虽几经变更,萧恩霖一直在该校工作。22年升任教导主任,后又担任校长,直至1959年退休。他工作勤奋,治校严谨。 抗战期间, 为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采用单元教学法以改进语文教学。如以“保卫大武汉”为一个单元教学的主题,组织教师自编教材、研究教法并付诸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解放后,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与先进的教学经验,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使该校逐步办成在广西颇负盛名的一所小学。1955年,被评为桂林市教育先进工作者。先后当选为桂
(19001961)
徐治中
  徐治中,男,汉族,1926年生,天津静海县人。1944年12月参加革命,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十二团连文书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二团营书记、连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华东第二纵队六十师一八三团司令部侦察参谋、作训股股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教导团教育股股长,军司令部作训处参谋,师司令部作训科代科长,军司令部作训处副处长、团长、师副参谋长、副师长,军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军长。1983年1月至1983年5月任兰州军区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代军长,1983年5月至1985年8月任兰州军区副参谋长、军顾问。1985年8月离职休养。曾被授予
(19262012)
张秋生
  张秋生 (1939~)天津静海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曾任《少年报》总,编审,《童话报》主编,《好儿童画报》主编等职。上海作协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1958年开始发表儿童诗。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儿童诗集《校园里的蔷薇花》、《老树墩和小蘑菇》等20多种,童话集《小巴掌童话百篇》、《新小巴掌童话》、《0里的童话》等作品集60多种。作品曾在港、台地区及美国、日本等国发表、出版。曾两次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全国叶圣陶奖等。
冯志
  冯志 (1923~1968)原名马禄祥。河北静海人。中共党员。1938年春参加冀中抗日人民自卫军(八路军第3纵队),曾任勤务员、警卫员、班长、排长、武工队小队长、文工队长、剧社社员。1947年到华北大学中文系学习,后历任《河北日报》记者,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文艺部副主任。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保定外围神八路》、《敌后武工队》等。
(19231968)
刘万鸣
  刘万鸣 (19682—)天津静海人。擅长中国画。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后任教于天津师大美术系;1991年在天津社会科学院美研所任助理研究员;后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现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室副主任。作品《清闲逸趣》入选 第九届全国美展,《秋林澄杯》获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铜奖,《秋月浩荡图》获世纪— —中国风情中国画展优秀奖。合作编著《工笔重彩草虫谱》。
侯幼珍
  侯幼珍 (1940.5—)别名李凤,女,天津静海人。擅长中国画 。1963年北京艺术学院国画系毕业。 曾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作品《鲁迅先生》、《山花》、《橘颂》、《易水寒》、《爱莲图》、《空了歌》、《高山流水》、《三顾茅庐》等参加国内外美展,并在刊物上发表。部分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出版有《侯 幼珍画集》。
全部静海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