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历史人物介绍8
卢文钦
  卢文钦,又名文清、文卿,1905年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城北的垄坪山乡。黄梅县位于鄂东边陲,南临长江,北依大别山,与安徽、江西接壤。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黄梅是全国较早成立党组织、燃起无产阶级革命烈火的县份之一。1923年,19岁的卢文钦,风华正茂,他不安于封闭的山乡生活,看不惯地主豪绅作威作福,决心驱除黑暗,追求光明,但找不到正确途径。开始只凭着朴素的阶级感情,与同村学友卢伯雄、商味书等组织世儒学会,联络当地知识青年与恶势力斗争。1924年,
革命烈士 (19051936)
梅玉珂
  梅玉珂,1904年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城关镇一个破落地主家庭。3岁的时候,母亲病故。撇下她们姊妹三个,幼小无依。在汉口当律师的爸爸,只好另娶安徽寿州的王氏抚养三姊妹。梅玉珂刚刚懂事的时候,就甩着燕子尾巴式的辫子,跟着一个塾师读了四年的书。梅玉珂一家五六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微薄的薪金来维持,生活十分艰辛。1925年,梅玉珂的父亲在汉口扩大了营业,增加了收入,梅玉珂的两个姐姐出嫁后分别去世,父亲便把她和继母王氏接到汉口生成里128号来住。一到汉
革命烈士 (19041927)
明安楼
  明安楼,1910年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三溪口镇一户佃农家庭。因家境困难,未能入学读书,自小随父务农,受尽豪绅地主的剥削和欺凌,饱尝生活的艰辛。1928年1月,中共阳(新)大(冶)县委领导了震惊阳大二县的刘宣堍暴-动,镇压了阳新大劣绅、国民党政府湖北省参议员刘慧臣和大冶巨富罗巨舫。这一消息传到三溪口,明安楼兴奋不已。于是,他告别父母,以打短工为名,四处奔走,秘密寻找共产党人。同年冬,他找到了中共凤山区委书记彭裕霞。经彭介绍,参加了中共阳新县
革命烈士 (19101937)
宁崇溪
  宁崇溪,湖北江陵人,原是沙市一家工厂的工人。1926年3月,中共武汉地方执行委员会派方予矩到沙市发展组织,宁崇溪在方予矩的教育影响下,参加了产业工人联合会。他在中共沙市党支部领导下,积极参加罢工斗争和反对军阀、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土豪劣绅的--。北伐军进军湖北前夕,方予矩因工作需要调回武汉,中共湖北区委又派向克诚、李炼年两人来沙市,组织和领导荆沙地区的革命斗争,组建了中共江陵特支。宁崇溪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荆沙地区大革命运动的骨干
革命烈士 (19261930)
何子述
  何子述,别号健周,1901年出生于湖北省应山县吴家店(今广水市吴店镇)一个工商业兼地主家庭。其父何云门为晚清秀才,后就读于湖北两湖师范,1909年毕业应聘为应山高等小学堂教员,举家迁居应山县城,历任应山县教育会长、劝学所长、应山县教育科长、应山永阳中学校长等职。何子述自幼在父亲开设的私塾读书,1909年随父就读于应山高等小学堂,1915年考入武昌第一中学,1919年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预科,次年转入本科英文部学习,1923年毕业留校
革命烈士 (19011931)
石海山
  石海山,又名石继民,化名石怀瑾、刘海山,1903年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龙山区(今属大冶县)石应高村。1922年考入湖北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此时的武汉,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战斗洗礼,一批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迅速觉醒,走上革命道路。石海山同一切有志青年一样,很快卷入了这个时代的革命洪流,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开始意识到︰光靠学业是救不了中国,也救不了人民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团结起来,万众一心
革命烈士 (19031935)
沈建华
  沈建华,原名沉传勋、沉木火,化名宋家珍。1904年10月7日出生在湖北省黄梅县沈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父亲沈祖照因积劳成疾,于1908年去世。1910年母亲张氏因生活所迫改嫁他处。6岁的沈建华和4岁的童养媳张金娣与瞎子祖母在一起,祖孙三人相依为命。他们家里只有两间茅屋,一亩多薄地。祖母不分昼夜帮人纺纱、推磨,年幼的童养媳一年四季提着破竹篮到处捡柴禾,勉强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他们一家省吃俭用,供沈建华在村里读了四年私塾。放学后和假期中,沈
革命烈士 (19041930)
石炳干
  石炳干,字奎生,名显徇,1902年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黄梅镇。1922年,石炳干从黄梅县八角亭高等小学毕业后,就读于南通纺织学校,中途因眼疾休学。1923年,他入武昌师范大学社会系当旁听生。1924年,他赴上海报考汽车专科学校,因家境贫困,考取而不能就读。出于对当时腐朽-制度的不满,石炳干转而专门从事革命活动。当时,他与黄梅旅沪学生梅电龙(龚彬)、梅中林,旅宁学生宛希俨、吴致民等党团员往来密切,活动频繁,并由在沪同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国
革命烈士 (19021928)
田靖武
  田靖武,字庆光,又名进武,土家族,1901年2月生于湖北省长阳县。其父田凤藻,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部试探农科举人,官职于北京,居住在武昌,因为公务及其他活动常奔波于北京与武汉之间。田靖武在这书香门第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的幼年岁月。辛亥革命后,田靖武随母离汉回到故乡长阳,先后在长阳县立高等小学堂和宜昌商业中学读书。1919年,受伟大的五四-的影响,田靖武萌发了军事救国的思想,在宜昌商中毕业后投考湖南陆军讲武堂,练军习武。结业后,因父亲反对从军
革命烈士 (19011931)
王达强
  王达强,名镜清,号士豪,乳名百发,1901年7月3日(农历五月十八日)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古角山王安仁村。这里群山环抱,路转峰回,青松绿竹,飞瀑流泉,风景十分秀丽。然而在旧中国,这秀丽的山山水水,却和贫苦百姓无缘。住在这里的劳苦大众,长年累月为地主豪绅当牛做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那些朱门大户,不稼不穑,却饱食终日,挥金如土,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这种强烈的反差,在年少的王达强心灵深处投下了一片阴影。王达强的父亲王海舟是前清的儒生,思想守旧
革命烈士 (19011928)
宛希俨
  宛希俨,字畏如,笔名斯年,1903年2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独山宛大屋。父亲宛瑶峰是前清廪生,以教书为生,思想比较开明。宛希俨自幼随父攻读,1917年考入武昌启黄中学,并任学生会主席。五四运动时期,他组织同学积极参加武汉和黄梅的-,走上街头,唤起民众,共同反对-贼。他还加入林育南、谢远定、李书渠等人发起的“健学会”,并与陈学渭等发起成立“武昌人”社,经常与恽代英、林育南等人一起活动,阅读进步书刊,讨论社会问题在他们的影响下,逐渐
革命烈士 (19031928)
王显德
  王显德,又名王贤德,1894年1月8日生于湖北省阳新县永章里​​(今太子镇)王官山。他为遗腹子,父亲的遗产仅茅屋一间,薄地一亩。母亲体弱多病,无力耕耘。孤儿寡母只好过着沿门乞讨的悲惨生活,这样熬过了13个春秋。1907年,王显德才13岁,为生活所逼,不得不告别母亲,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他先后到炭山垸、袁华等煤矿当矿工。在煤矿干的是牛马活,吃的是猪狗食,还经常受资本家和工头的打骂和-。十余年的矿工生活,把王显德锻炼
革命烈士 (18941934)
卫祖胜
  卫祖胜,又名李祖生,1889年生于湖北省孝感县刘家营的一个贫农家庭。父亲以教书为业。卫祖胜兄弟4人,他是老大,大弟祖荣,二弟祖兴,三弟祖汉。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卫祖胜的一家同千百万贫苦农民一样,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卫祖胜7岁起,就同母亲下地劳动,而不能到父亲的学堂里去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地懂得了,在那-,穷人家的孩子哪有受教育的权利!他期待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个平等的人而生活于世。父亲的薪水入不敷出,母亲的身体日渐衰弱,家庭
革命烈士 (18891934)
王君恩
  王君恩,1909年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县黄龙--胡家嘴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王明山早年去世,母亲独居,家境贫寒。王君恩在兄弟俩人中居长,幼入乡塾读书,1923年入黄龙江西会馆公办学堂。这年,曾参加湖北省第二师范学潮的张百芳回乡在该校任教,积极在学生中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列主义,王君恩接受了进步思想。1926年春,王君恩因家贫辍学,回乡从事农耕。当时襄阳一带军阀混战,匪霸横行,百姓屡遭不幸,生活苦不堪言,王君恩无限愤慨。面对黑暗的现实,他极度
革命烈士 (19091933)
王绍之
  王绍之,字德生,名临川,化名曾德安,黄应龙,1906年2月17日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古角山王敬湾的一个地主家庭。他于1925年武昌启黄中学毕业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由组织推荐到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步兵科学习。北伐时,他任国民革命军营长。1928年春,王绍之奉命脱离国民革命军,回鄂东协助中共鄂东军委书记周为邦领导黄广暴-动,担任中共黄梅县委军事部长。县委考虑他是古角-团总王焕廷的儿子,利用这一特殊身份,以开中药铺做掩护,恢复组织,准备暴-动,
革命烈士 (19061935)
萧作舟
  萧作舟,1901年6月2日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祖父在龙港镇开一爆竹铺,生意兴隆,家境颇殷实。父亲萧学儒,虽饱读经史,但屡试不第,遂在本地开设私塾,课读蒙童。萧作舟7岁入乡塾,9岁便读完了《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幼学琼林》等书。在学校里,他见有些家庭贫寒的同学无钱购买纸笔,便常常向祖父要钱,周济那些贫寒学友。萧作舟5岁那年,祖父病故。不久,地方恶棍见萧学儒懦弱可欺,便制造事端,霸占萧学儒店铺。当时,萧学儒正卧病床上,受此打
革命烈士 (19011927)
夏沛亨
  夏沛亨,1903年4月6日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筠山乡夏清村一个佃农家庭。他9岁就随父亲上山挖葛根、下湖摸鱼虾,饱尝生活的辛酸。10岁时,父母节衣缩食送他进本村私塾。1917年,夏沛亨以优异成绩考入阳新高等学堂。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思想、新文化迅速在阳新高等学堂传播开来。夏沛亨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21年,他在阳新高等学堂毕业后,回乡务农。在劳动之余,他又研读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日趋强烈。他常
革命烈士 (19031934)
熊映楚
  熊映楚,号厚丰,1903年8月15日生于湖北黄梅县濯港镇五沙坡一个农民家庭。他幼读私塾,1918年入县八角亭高等小学堂;1921年考入湖北省第一中学。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成立总工会举行罢工,他积极组织同学-,声援工人,并参加工人-,奋不顾身与镇压工人运动的反动-搏斗。为此,学校令他退学。他转入中华大学附中就读,1924年毕业。是年暑假,他应好友宛希俨、吴铁汉之邀,到南京东南大学补习,并于秋天考入上海大厦大学理科。是时,大厦大学
革命烈士 (19032000)
熊传藻
  熊传藻,号复之,乳名南阳,又名焕藻,化名刘仁镜、杨家华等,1900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洪湖岸边一个中农家庭。其父熊光明,是一个富有强烈爱国正义感的乡村私塾教师,熊传藻在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下,从小就养成了坚定的品格。1917年7月,孙中山首先在上海发动了反对张勋复辟的“护法”运动,斗争浪潮席卷全国。新堤各界人士举行-,熊传藻以三高小学学生代表的身份,在-上发表了声讨误国蟊贼的长篇演说,并当众咬破食指,血书“护法讨贼”四个大̴
革命烈士 (19001929)
叶开寅
  叶开寅,1907年出生于一个铁路工人家庭。原籍湖北孝感东小河聂家场,本姓聂。清朝末年,其祖父举家迁居广水,在纳水河定居下来。纳水河一带,姓叶的是大姓,因怕孤门独姓受人欺侮,故将“聂”姓改为“叶”姓。叶开寅岁丧父,7岁时母亲把他送到纳水河一所私塾读书。纳水河位于京汉铁路广水车站的入口处,交通便利,消息灵通,私塾先生常向学生讲些时事。15岁那年,叶开寅辍学,到广水铁路机修厂当工人。时值二七大罢工爆发,广水车站成立了工人俱乐部。2月4日上午8
革命烈士 (1907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