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历史人物介绍3
杨佑廷
  杨佑廷(1839—1906年)字翊宸,今地方镇东固村人。自幼敏而好学,13岁应县试,名列前茅,受到费县知县王庚青睐,题扇相赠,有“碧天相望在瀛洲”之句。1875年(清光绪元年)乡试中举,十一年就恩县教谕职,十二年中进士,因淡泊吏禄,乐育英才,乃归故里主讲于崇文书院。参与重修、增修、续修《费县志》,著有《费邑古迹考》,并取志书所不能备载之艺文,辑成《费邑艺文存》。因功绩卓著,受通志局褒奖。后由铨选知县入水会局,授予同知衔。
[] (18391906)
曲友三
  曲友三(1928.1~2014.9)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北马镇。1946年10月参加解放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2月任胶东区北海武工队班长,5月进胶东军政大学学习,1948年4月后历任13纵队38师276团副排长、连副政治指导员,团司令部军务股股长。1951年4月后任301军92师干部处助理员、处长,1957年后进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2月后任31军92师司令部军务科科长、276团副政委。1967年4月后任长泰县“支
(19282014)
王丙申
  王丙申,男,汉族,山东聊城人,1921年5月生,193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王丙申同志1937年11月至1941年6月八路军129师386旅补充团先后任文化教员、副队长、参谋;1941年6月至1945年11月延安抗大俄文学校学习;1945年11月至1946年12月华北联大外语学校俄文研究生班学习;1946年12月至1948年6月鲁豫大军区警卫团作战参谋、军政处队务参谋;1948年6月至1950年3月中原
(19212019)
王一民
  王一民(1919~1947)原名王福寿,化名王振寰。招远人。1933年入读招远中学。1936年入读益都(今青州)师范学校。1937年12月到寿光参加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受八支队司令员马保三指示,返回招远组建招远县抗战独立大队。1938年9月到八路军胶东五支队军政干校学习。其间加入中共。结业后任招远县大队政委。1941年任县武工队政委。1942年调任胶东军区青年独立第二营营长。后调胶东军区敌工部工作。1945年5月,以胶东军区政治部
(19191947)
高小岩
  高小岩(1919~2011)字谦斋。潍坊人。书法家。曾任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山东省书法协会名誉主席、青岛市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自幼习书,以隶魏为长,兼擅甲骨、篆、小楷、行书。作品曾参加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曾为曲阜孔庙重修《孔子事运图》书图解3000言,已立石并出版。著有《高小岩书法集》。
(19192011)
谭抒真
  谭抒真(1907~2002)曾用名书祯。青岛人。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幼年学民族乐器,14岁学小提琴。1927年参加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任小提琴演奏员,兼任上海艺术大学、新华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小提琴教师。1947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小提琴教授。1949年后历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轻工业部乐器研究所所长、上海音乐协会副主席。1982年被美国旧金山音乐学院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83年获美国交响乐协会荣誉奖。从事音乐教育76年
(19072002)
陈志藻
  陈志藻(1902~1993)别名陈工夫。黄县(今龙口)人。曾赴日本留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42年回国。历任青岛任斯谊药厂厂长、寿康医院院长、博济医院院长、青岛市公安医院院长、青岛市卫生局局长。1955年2月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8年后,历任民革青岛市第二、三届委员会专职主委,第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委,第六届委员会名誉主委,民革山东省委常委、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民革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民革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8年
(19021993)
傅炳昭
  傅炳昭(1865~1946)黄县(今龙口)人。民族实业家。章高元驻防胶澳时期,在总兵衙门附近经营源泰商号。善于经营,德国侵占青岛后自学德语,把源泰号改为祥泰号,专为德国洋行采购棉纱土产,推销五金洋货,生意越做越大,成为青岛本地绅商巨富。曾和胡存约等绅商力阻殖民当局拆移天后宫。1907年发起创办青岛第一家行会齐燕会馆。1910年当选青岛商务总会首任会长。面对洋行大鳄,带领黄县帮雄踞青岛商界,纱布业大商号如“振昌”、“泰昌”、“裕大”等抱团
(18651946)
李秉政
  李秉政(1920~1990)曾用名李均赢、雷贯宇。泰安人。1939年加入中共,曾任泰安县公安局科长,新泰县公安局副局长、局长,淮北县公安局局长、县委委员,西海专署公安局局长,滨北专署公安局局长等职。1950年6月后,任胶州专署公安处长、地委委员、副专员。1954年11月任山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文革”中受摧残,被关押7年。1975年10月奉调青岛,历任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代主任。1980年7月任青岛市人
(19201990)
刘特夫
  刘特夫(1910~1990)原名卢冠洲。德州人。1931年在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 员。曾任共青团济南市委主要负责人。1933年2月被捕入狱。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后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指导员、组织干事兼总支书记、教导员、卫生处政治委员,中共莒北工委书记等职。1944年9月任中共青岛工委书记兼滨北城工部部长。长期领导青岛城市地下工作。1949年6月青
(19101990)
李慕
  李慕(1915~1984)蓬莱人。营口师范学校毕业。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共。历任蓬莱县政府民政科长、县长兼县大队队长,北海专署副专员、烟台市政府秘书长、胶东行署财政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粮部部长、青岛市人民政府财政局局长、青岛市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副市长、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青岛市人民政府市长。1963年任山东省财贸办公室副主任。1978年后任山东省财贸委员会副
(19151984)
赵琪
  赵琪(1882~1957)字瑞泉。莱州人。年轻时来青求学,并留学德国。回国后历任德胶澳总督府德文翻译、淞沪 厅督察长兼高等外交顾问、龙口商埠局局长(总办)、山东督军公署顾问、山东省长公署参议、鲁案善后督办公署顾问、中俄交涉事宜公署顾问、两湖巡阅使署顾问、交通部咨议、外交部顾问等。1925年张宗昌任山东督军后,改胶澳商埠管理体制由中央直辖为省辖,改督办公署为商埠局,任其为总办兼山东全省- 高级执法官,直至1929年4月南京中央政府接管青岛
(18821957)
耿义兰
  耿义兰(1509~1606)字芝仙,号飞霞,又号灵应子。明高密人。嘉靖年间进士。弃家入道,从师崂山太清宫道士高礼岩。曾去华山北斗坪挂单10余年,拜赵景虚学道说法。后入京都白云观丛林,参访道理玄学。返归崂山后隐居慈光洞、黄石宫等处静修。万历十七年(1589),与贾性全、刘真湖、张复仁、谭虚一等道人上 书 县、府,控告憨山和尚在道院建佛寺。万历十九年(1591)秋,赴京城上诉。万历二十八年(1600),朝廷降旨毁海印寺重建太清宫,敕封其为“
[] (15091606)
孙玄清
  孙玄清(1496~1569)号紫阳。明寿光人。幼年双目失明,出家为僧。嘉靖元年(1522)辗转到崂山,创道教全真金山派,并以明霞洞为祖庭。嘉靖三十七年(1558),朝廷差官诏取天下玄文秘录商洽研究。赴京后被敕封为“护国天师府左赞教”,驻北京白云观,掌管真人府事。隆庆年间(1567~1572),重修崂山明霞洞,建三清殿一处。
[] (14961569)
王沪宁
  王沪宁,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东莱州人,1977年2月参加工作,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教授。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文明委主任。1972-1977年上海师范大学干校外语培训班学习1977-1978年上海市出版局干部1978-1981年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19
黄福
  黄福(1362年-1440年),字如锡,号后乐。中书省益都路潍州昌邑县(今山东省昌邑县)人。明朝名臣。黄福在明太祖时以太学生出任项城、清源主簿。后迁为金吾前卫经历,以言政受赏识,被擢升为工部右侍郎。明成祖时任工部尚书。安南属明时期,黄福任首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在安南十九年,威惠兼行。离任时,百姓号泣送别。他立朝四十余年,在两京任尚书三十九年,督漕运、议兵屯,老成忠直,刚正廉洁,史称其“操节之正,始终一致”。晚年
[] (13621440)
费直
  费直(生卒年不详),西汉后期著名易学家。《汉书·儒林列传》有简单记载:“费直,字长翁,东莱人也。治《易》为郎,至单父令。长于卦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琅邪王璜平中能传之。”据此可知,费直以研究“易学”著名而出任郎官,官至单父县令。他的治学特点是:擅长于卦筮之学,没有解经的章句文本,专以《易传》来解释《易经》。琅邪人王璜是其传人。在西汉的《易学》传承体系中,“费氏易”晚出,未立于学官。另据《汉书·艺文志序》
[]
侯登岸
  侯登岸(约1787-约1860),字穆止,号华楼山人,今莱州市文昌路街道南关村人。为人闲静寡言,不慕荣利,惟以读书为事。他一生喜欢游览山水,曾两次游泰山、崂山,历览龙洞、云门诸胜景,凡是所到之处,都纪以诗文。生平撰述甚富,尤其留心地方文献,著有《掖乘》、《掖海杂志》、《海岱人物志》、《国朝海岱文士小纪》、《乡里景芳集》、《莱郡经籍考》等,皆可备掌故,成一家之言。道光二十三年(1843),曾出任《再续掖县志》主编。
[] (17871860)
赵士喆
  赵士喆(1593-1655),字伯浚,号东山,今莱州市文昌路街道西南隅村人,“东莱三凤之一”赵灿之孙。明崇祯五年(1632)孔有德叛军围攻莱州城时,曾起草《讨贼檄文》,文辞激切,语言流畅,受到时人称赞。后来,为响应江南复社,赵士喆与胶东的一些文人名士组织了著名的山左大社。崇祯十七年(1644)明亡后,莱州府知府挂印归乡,赵士喆组织人搭建灵棚,哭祭崇祯帝。不久,李自成往莱州府派来官吏,被赵士喆率人逮捕杀死。后来,赵士喆避兵燹于登州松椒山,
[] (15931655)
宋启福
  宋启福(1800-1882),字向五,号桂堂,今莱州市永安路街道西关村人。清道光贡生,后以弟尹东贵,赠汉蓝翎侍卫。宋启福精通真书、行书、隶书和篆书,其中尤擅隶书。同时,他还兼通绘画,最拿手的是画竹子和兰花,作品颇有逸致。宋启福一生曾收藏有春秋鲁公鼎、西晋《郛休碑》、唐代《王庆墓志铭》等文物。道光年间,官府在维修城西濠沟时,在瑞莲亭旁边发现了汉武帝时期的《白麟歌石刻》,上面有“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21个字,宋
[] (1800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