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历史人物介绍5
谢钢
  谢钢,1951年1月出生于广东番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北京华艺映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演员。1985年,拍摄老舍著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四世同堂》。1995年,在清代四大冤案之一改编的作品《淮安奇案》中饰李毓昌。1997年,参演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作品《红岩》 。1999年,主演《共和国之旗》。2004年,在战争题材电影《风起云涌》中饰陈云 。2007年,在老舍话剧改编的作品《茶馆》中饰秦二爷 。20
叶侣梅
   叶侣梅(1919~1984) 名松,字鹤年,一字侣梅,广东番禺人。自幼爱好绘画,民国23年(1934)考入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受业于黄君璧、冯湘碧等。28年毕业后,曾在肇庆、 桂林等地从事抗战美术活动。35年9月以后定居桂林,致力于桂林山水画创作。37年首次举办其桂林山水画展, 此后, 又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不少作品在国内外展出。作品《阳朔碧莲峰》 、 《漓江好》、《山城丽》、《普陀真境》等,曾获得国内外行家好评。1951年
(19191984)
冯健辛
  冯健辛 (19345—)广东番禺人。擅长中国画、美术教育。1955年毕业于东北美专绘画系,留校任教。1978年调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任基础课教研组组长,1983年任学院教学科研处处长、美术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教授。曾获广东省高教局颁发的优 秀教学奖,1972年参加我国第一部医学《人体结构图谱》获国务院颁发的重大科技发明奖。 作品有《渤海渔民》、《工农一家喜迎春》(合作),连环画《铁人》、《钢铁钻工》,油画 《鲁迅肖像》等,作品曾多次
黄景
  黄景 (1927.1—)  广东番禺人。擅长绘画、美术设计。1944 年入上海美专图案系。1949年后历任中国幻灯公司编绘室美术兼创作,中国农业电视 电影中心高级美术设计师。作品有壁画《鹤乡春晓图》,中国画《懒汉》获第一届青年 美展三等奖,出版有彩色连环画《懒汉》、《长发妹》、《西游记》等。
胡毅生
  胡毅生(1883—1957),出生于1883年,广东番禺人。1903年东渡日本留学,加入兴中会。1905年7月30日参加讨论组建中国同盟会的预备会议,为中国同盟会最早会员之一。1907年参加钦廉起义、镇南关起义,1908年与朱执信一起在广东进行发动会党的工作。1911年广东独立后任广东军政府军务处长、海军司长。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协助朱执信在广东声讨袁世凯。1917年随孙中山南下护法,任广东士敏土厂总办。1921年任大
(18831957)
李士儒
  李士儒,生于20世纪四十年代,六十年代经5年系统的专业学习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八十年代中期至21世纪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评为副教授。是首批国家颁发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的雕塑家。其中大理石雕《烛光》首批入选广州雕塑公园的广场内,被广东省美术馆收藏。另外《烛光》及《三龙鼎珠》(广州市海珠区标志)收入《中国城市雕塑50年》和《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大型画册。有关业绩已入编《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
李朝华
  李朝华 (1958.2—) 女,广东番禺人。擅长油画。1978年入上海戏剧学院油画进修班,1984年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留校,现任油画系 副教授。作品《栖》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正午》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静物》参 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昨日的风》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夜歌》参加全国女美术家 作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大水》参加中国艺术大展。
黎鲁
  黎鲁 (1921.7—) 广东番禺人。擅长版画、美术史论。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肄业。上海出版社编审。曾任上海新美术出版社副社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上海书画出版社总。作品有《告别》、《刺杀》、《满江红》 、《明末群雄》等。论著有《心源与自然美》、《生机在自然美之中》、《史官文化及其绘 画审美观》、《董其昌与史官文化》;出版有《八山十七水》、《速写十五省》。
虞婉华
  虞婉华(1929.7—)  别名彩华,女,广东番禺人。擅长书籍装帧设计。1950年毕业于广州市立艺专美术系师范科。 历任广东省西江文工团美术组、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北京公司宣传科美术组美术员,北京大众出版社、北京出版社美术。作品有装帧设计《水产品商品知识》、《城市交通概论》、《妇女保健顾问》等。
张拔
  张拔(1928.9—) 别名长水,广东番禺人。擅长中国画、剪纸艺术。1948年毕业于广东省立艺专。曾在解放军部队从事美术工作,后任浙江人民出版 社美术,广东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所工艺美术师。   作品有中国画《九寨飞瀑》、剪纸《春满南粤》等。  
徐进照
  徐进照(?—1911.4.27),广东番禺人,同盟会员。近代民主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早年在马来西亚槟榔屿谋生,后来认识孙中山,参加了同盟会。1910年底孙中山等人策谋发动广州起义,徐进照赶往香港,参与前期的武器弹药准备工作。广州起义惨遭失败,徐进照被乱枪打死。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1)
史坚如
   史坚如(1879—1900),原名文纬,广东番禺(今广州)人,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后裔。1899年,加入孙中山创建的兴中会,从事革命活动。1900年10月,为了配合郑士良在惠州三洲田起义,他挖地道谋炸两广总督德寿未遂,不幸被捕,于同年11月9日壮烈就义,时年仅22岁。
[] (18791900)
徐绍桢
  徐绍桢(1861~1936),字固卿。祖籍浙江钱塘(今杭州),寄籍广东番禺。幼承家学。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历任广西藩署幕僚、江苏候补道员,旋奉派赴日本考察军事。光绪三十年,任两江兵备处总办,负责新军训练。后成立江南第九镇,任统制(相当于师长),驻军江宁城关。后简授江南绿营总兵官,仍兼统制,并兼江北提督。他反对清廷统治,倾向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因而擢拔、重用赵声、陶骏保、林之夏等具有革命思想的官佐,让他们在扩军时尽收苏皖广大革命青
(18611936)
仇智杰
  仇智杰 (1933~)笔名翔风、穆小菱。女。广东番禺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文学系,后又结业于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第三期。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秋征、剿匪、土改工作队队长,华南文联、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干部,《作品》、《南方文学》、《广东文艺》杂志及小说散文组组长,广东省文艺创作室青年文艺干部培训班教员,广东鲁迅研究小组专业研究员,广东文学院副主任。广东省文联第二、三届委员,省作协第二、三、四、五届理事,广东革
何楚熊
  何楚熊 (1936~)女。广东番禺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50年参军,曾参加抗美援朝,历任解放军珠江军分区卫训班学员,空军18师卫生队护士班长,中南军区转训团学员。1955年转业后任粤中地区农业干部训练班教员,广西艺术学院助教、讲师,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广东作协第四、五届理事、文学评论委员会委员、顾问委员。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美学专著《美》、《中国画论研
淩鸿勋
  淩鸿勋(1894—1981),字竹铭,广东番禺人,铁路工程专家、教育家。1915年毕业于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科,旋即由交通部派往美国桥梁公司实习。1918年回国,任职于交通部,参与黄河新桥的设计审查和国有铁路建筑及车辆规范的拟订工作。同时,还借调至南洋大学授课,担任过代科长、代理校长。1924年11月被交通部任命为南洋大学校长,在任四年,建树颇多。1929年后,先后主持修建陇海、粤汉、湘桂、宝天、天成、津浦、广九铁路等重要干线,负
(18941981)
欧家礼
   民国24年(1935)1月出生,广东番禺大岗人,高中学历,195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1年4月后,任中山县财政干事、财粮助理、组织干事、中共中山县委员会宣传部干事、文教部主要干事、三角大乡党委副书记、黄圃公社党委副书记、小榄大公社党委副书记、县文教办副主任、大涌公社党委书记。1962年5月至1968年4月任中共中山县委员会组织部主要干事、组织部副部长。1968年9月后,任中山县龙山中学革命委员会主任、南蓢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党委书
黎柏洪
  黎柏洪(1916~1987年)番禺县人。历任韶关市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理事、韶关市科协副主席、市卫生局技术顾问小组副组长、广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广东省第四届政协委员、韶关市第六、第七届人大常委。民国24年(1935年),黎柏洪医师以优秀成绩从广州市师范学校初中部毕业后,仅凭自学高中课程直接考入了前国防医学院(现第四军医大学前身)。民国29年(1940年)毕业后,任国民党军军医。民国35年(1946年)返乡开业
(19161987)
卢岳
  卢岳(1919.6-1998.7),曾用名卢动,广东番禺人,大专学历,1949年10月参加工作,在南海县沙头乡中心小学任副校长。1956年8月,自愿报名到从化县工作,被分配到从化中学任历史教师。1958年3月,调良口小学附中任教。1959年2月,调回从化中学担任高三毕业班主任兼历史科教师。当时从化中学经常停课去劳动,他便把当时学校的情况写信向广东省委领导反映。省委随即派出检查组到从化中学调查研究。 1960年1月12日,由南方日报以本报
(19191998)
张竹君
  张竹君(1876-1964),女,广东番禺沙湾螺阳乡岐山村(今龙岐村岐山自然村)大巷人,居于穗城西关。清末民初女权先驱者,著名女医师。光绪二年(1876)生,出身显宦豪富之家。其父张世蒸,为三品京官,擅书法、词画,精算数,著有《弧三角法》、《测量备要》等书。张竹君七八岁时患“脑气筋病”,半身麻木,当时的名中医均对之束手无策。家人将其送进博济医院(即今广州孙逸仙纪念医院前身)调治,经较长时间治疗竟然痊愈,遂学习西医。光绪二十三年(1897
清末民初女权先驱者,著名女医师 (1876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