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区名人录
刘皇后
  宋真宗刘皇后,章献明肃皇后刘氏(968-1033),益州华阳(今四川省成都市华阳镇)人,又名章献皇后,宋真宗赵恒皇后。名不详,民间戏曲中将之称为刘娥,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完成宋政权从真宗时代到仁宗时代的平稳交接,为宋在仁宗时期的繁荣打下基础,辅佐宋仁宗创下“仁宗盛世”。常与汉吕后、唐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刘氏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与赵恒年貌相当,很快如胶似漆。然而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认为刘氏出身寒微,劝赵恒不要亲近刘氏不果,只好报与宋太宗,太宗大怒,圣旨一道下来,命逐刘氏出京。并为十七岁的赵恒赐婚,此时赵恒被封为韩王,新娘为忠武军节度潘美的八女儿,十六岁的潘氏受封为莒国
[] 宋真宗赵恒皇后 (9681033)
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1079~1146年)初名宇文黄中,字叔通,别号龙溪居士,成都府广都(今成都双流县)人,宋朝爱国大臣、诗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宋徽宗赐其名为”虚中“,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历仕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迁为黄门侍郎。南宋建炎二年,出使金国被扣押。金熙宗继位,加授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封河内郡开国公,加特进,后因图谋南奔而被杀。宋孝宗淳熙六年,追赠开府仪同三司,予谥肃愍。人生履历宋徽宗执政末期的宣和年间,为了收复在五代时期被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地区,在朝中大臣王黼、蔡攸、童贯等人的策划下,准备联合东北地区崛起的新兴国家——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对辽国进行南北夹击。时任中书舍人的宇
[] 宋朝爱国大臣、诗人 (10791146)
张群
  张群(1889.5.9-1990.12.14),字岳军,四川省华阳县(今属天府新区)人,国民党元老。早年就读保定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赴日本,就读振武学堂,与蒋介石为同学,其后曾参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0运动等。1927年起先后任国民政府兵工署长,上海市长,湖北省主席,国民政府外交部长(1935.12-1937.3);之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行政院副院长(1938.1-1939.12),四川省政府主席等职。抗战胜利后作为国民党方面-之一参与国共谈判。1947年4月到1948年5月任行政院长,后任重庆绥靖公署主任,西南军政长官,行政院政务委员。1990年12月14日病逝台北。1889
(18891990)
孙元良
  孙元良(1904—2007),四川成都人 ,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四川成都华阳,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曾任国民革命军88师师长、第22集团军司令官、国民军第5绥靖区司令官等职;1944年,率29军在独山阻挡猖狂的日军,这里成为了日军侵华的终点站;1949年后去台湾,2007年在台北去世。1990年,参与录制22小时大型抗日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即日后的《国殇》);其子孙祥钟,是台湾电影明星,艺名秦汉;其孙为偶像剧演员孙国豪;周镇寰是他的机要秘书。
(19042007)
陈志潜
  陈志潜(1903年9月10日—2000年9月27日)出生于四川华阳,祖籍江苏武进。公共卫生学家,他提倡公医制度,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先后参与陶知行和晏阳初分别在南京郊区和河北省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农村卫生实验区建设。在定县创立了他构想多年的农村三级保健网,开展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抗日战争期间,他除组织领导战伤救护外,在四川省建立市县公共卫生机构80余处,并创办了重庆大学医学院。他为我国的卫生事业,尤其是农村社区保健和公共卫生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书香门第1903年9月10日出生于四川华阳(今成都市双流县)。祖籍江苏武进,祖父辈早年入川经营小生意,遂在华定居。陈志潜4岁时丧母,所幸继母马氏待如己出
(19032000)
曾咏
  曾咏,谱名曾璋恒,字永吉,号仲撰,自号吟村,榜名泳,系秀英公三子,祖父是曾惠超,曾祖父是曾冠万(字国学,号廷珠,为入川始祖)。华阳县仁和乡石马村一队(今新都区木兰镇石马村一组)地名兰家堰人,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初三日戌时。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科三甲23名进士,官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兼贵州司行走。题补云南司主事,福建司员外郎,云南司郎中,京察一等记名道府用简放江西省吉安府知府。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岁,太平军攻城时弃城逃跑,被免职,后受曾国藩之邀到军中任襄理,办理安庆军务。同治元年(1862)壬戌闰八月初二日巳时,因积劳成疾卒于太平军次,享年50岁。赐恤赠太仆寺卿。褒一子曾光煦
[]
宇文绍节
  宇文绍节 [生卒]?-1213 [籍贯]成都广都(今双流县)人 [朝代] 宋朝 [小传] 宇文虚中族孙。因虚中及其子师瑗皆以使北死难,无子。孝宗愍之,命绍节为师瑗之子以为后,补官仕州县。乾道九年(1173)进士。累迁宝谟阁待制、知庐州。宁宗朝召还,除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寻以宝文阁待制知镇江府。开禧三年(1207),入权兵部尚书。未几,除华文阁学士,湖北京西宣抚使、知江陵府。升宝文阁学士,试吏部尚书,复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安丙宣抚四川,或言丙有异志,绍节审而上言“愿以百口保丙”。时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谋虑周密。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赠少师,谥忠惠。博学能文,
[] (?~1213)
张洪沅
  张洪沅,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字佛宁,1902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成都市)。他对接触法制硫酸的反应速率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参与或主持创办了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的3个应用化学研究所,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他是我国化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重庆大学第四任校长,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化工原理》教材,培养了几代学子。他毕生热心学会工作,是中国化工学会和中国化学会的创办者之一。早年经历1902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成都市)。童年时,父母早逝,家境清贫,由伯母抚养。1916年,张洪沅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在校期间,对化学实验特别感兴趣,常同时做两项实验,全学期的实验不到一半时
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 (19021992)
张大受
  张大受(?~?),字号不详,四川华阳(今成都双流县)人。大西国大顺年间(1644~1646)武科进士第一人。大西国武科考试武生时,采取特地挑选狞劣马数百匹,使应考者骑上劣马,同时命呜放巨炮、营内士兵大声喧噪,往往马惊人堕。大西国开科取士,会考得武进士120人。从这些人中选拔出状元张大受。张大受中状元时,年未30,正在壮年,身强力壮,身高七尺,擅长骑马、射箭。张献忠得此良才,十分喜悦。大西国的文臣武将都赞不绝口,称陛下武举得人,张献忠也非常高兴,赐张大受金币、弓刀,还把他召进宫中赐宴,拿出宫中的金银器赏赐他。第二天早晨,张大受入宫谢恩,大西国的文武-再次祝贺大西国得了一位奇才,奏请图绘他的相貌,
[]
曾兰
  曾兰(1875-1917),字仲殊(纫秋),号香祖,四川华阳人,蜀中名士曾阖君之姐。1890年,她15岁时就嫁与吴虞为妻,曾参加南社。1893年,吴虞被封建家庭逐出,携妻带子前往成都西北约50里的新繁县(今属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西郊龚家碾乡居数年。曾兰能文善书,常为吴虞誊写文稿,题写书名,为乡邻书写对联。吴虞说她:“嗟予不善书,弗识临池趣。君思补予阙,弄墨兼朝暮。”曾兰幼年学习篆书,以20年时间苦练《周易》中的《谦卦》,造诣甚深,人称她“千载笔法留阳冰”。吴虞则“始觉夫人之篆,上揖斯、冰,突过前辈,不易得也。”曾兰受吴虞影响较深且勤奋好学,他们不仅是夫妻,还是知音。曾兰“每日午前从先母理箴线,
(18751917)
郭印
  郭印[约公元一一二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号亦乐居士,成都双流人。生卒年均不祥,亦乐居士,约宋钦宗靖康初前后在世。年在八十岁以外。宋徽宗政和年间进士。任仁寿、铜梁等地县令,左朝请大夫等。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刺史,年八十余卒。与秦桧虽曾同窗,然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山水,工诗,与曾慥、计有功、蒲瀛(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等交游甚密,诗存七百余首。《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才地稍弱,未能自出机抒,而清词隽语,瓣香实在眉山”。佳作有《舟中遇雨》、《归云溪》等。著有《云溪集》十二卷传世。
[]
孙震
  孙震(1892.2.5-1985.9.9),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1939年),谱名孙定懋,后改名孙楙,再改名孙震,字德操,别号梦僧。中华民国军事家、教育家,原籍浙江绍兴杨家垅(今齐贤镇),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生于四川华阳。他是秦汉父亲孙元良的叔父。个人履历孙震生于1892年2月5日(清光绪十八年正月初七)。四川华阳人,原名孙定懋,字德操,号梦僧。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肄业。1911年7月参加四川保路运动,后任四川陆军模范营区队长。1912年9月考入保定军校第一期学习。1913年10月因参加“二次革命”被学校开除后回乡赋闲。1915年出任四川陆军第2师(
(18921985)
费著
  费著,元代华阳(今成都双流县)人,进士出身,授国子助教,曾任汉中廉访使,后调重庆府任总管。官至太史院都事、翰林学士,编有大量史著。经费著整理编纂的《岁华纪丽谱》《蜀锦谱》《笺纸谱》《褚币谱》《氏族谱》《器物谱》《蜀名画记》等,详细记述了唐宋时期成都的人文历史、民情风俗、娱乐游宴、土特物产、饮食文化、书画艺术等,流传至今,成为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成都风物民情的重要史料。其中,《岁华纪丽谱》是记述唐宋成都民情风俗、游乐景观的专志,它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了从正月元日至岁末冬至的各个节庆中,成都官府、百姓游乐庆贺的过程,记叙生动而细致。由于影响很大,历代关于唐宋成都社会民俗的研究著作,无不引用其中的记载。《蜀
[]
曾懿
  曾懿 [籍贯]华阳(今双流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曾咏、左锡嘉夫妇之女。懿幼承母训,读书习字,兼及绘画、诗词。书专篆隶,画擅山水。并以丹青运于丝绣,精细入微。长适湖南提法使、阳湖袁学昌,夫妻同好金石。收集汉隶各碑,朝夕校勘、临摹,书法益进。相夫教子,子皆成才。闲时与女友结社吟诗,颇有佳作。著有《古欢堂全集》及《浣月词》一卷。又著有《医学篇》、《女学篇》、《中馈录》,俱有裨实用。近人徐世昌《晚晴诗汇》选录懿诗二十一首,以古风写酬唱、感怀之作居多。律诗不多,亦颇见功力。缪荃孙曾为其《古欢堂全集》作序,略云:“伯
[]
叶毓荣
  叶毓荣 [籍贯]华阳(今双流)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任景山官学教习。入资,为工部郎中。同治四年(1865)进士。朝考优等,特旨以郎中留部补用。署屯田司郎中。乞假归里完婚,时论荣之。后因父老留养,遂不复出。主讲成都芙蓉书院垂三十年。又与克树棠创立□嫠局,购庄田百余亩,月用谷人,颁给贫妇丧夫而不能自存者。数十年来,全活者逾千百人。光绪二十年(1894)入京,其子宝昌时为山东蒙阴令,迎之至署。俄而旋蜀。年六十三病卒于家。平生酷嗜金石,尝撰《全蜀金石志》二十四卷。吴县潘祖荫序之,略云:“我朝乾隆时李调元著《蜀碑记补》,因王象之《舆地
[]
卓秉恬
  [生卒]1782-1855 [籍贯]华阳(今双流县)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年十九入县学。嘉庆六年(1801)举人,联捷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丁母忧。服除,十八年(1813)改山东道监察御史。升吏部给事中。擢鸿胪寺少卿。顺天府知府。丁父忧。服除,授太仆寺少卿。历迁大理寺少卿、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兵部吏部户部尚书、拜文渊阁大学士,晋武英殿大学士。咸丰五年(1855)病卒。秉恬性孝友,待诸弟友爱。与人交以诚。历仕三朝垂六十年,由科道荐仕至宰相,持身清正,群吏肃然。凡列九卿会议,必侃侃正辞,封事无虚月,往往不为用事者所喜,而始终无易行。精于衡
[] 沧浪七友 (17821855)
邹功甫
   邹功甫(1916-1996)四川华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四川大学及上海光华大学,1940年从艺,师承溥侗、陈彦衡、王颂忱、莫敬一等,工京剧文武老生。任中国京剧院艺术室导演,一级导演。中国戏曲研究院艺术委员。曾赴朝鲜、日本、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国访问演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饰有京剧《定军山》、《战太平》、《战宛城》、《探母》、《碰碑》、《打棍出箱》等主要角色和其他角色;导有京剧《刘兰芝》、《罢宴》、《敬德装疯》、《大闹天宫》(合作)、《回春记》、《凤凰二乔》、《卧薪尝胆》、《凤冠梦》,京剧现代戏《白云红旗》、《安源大-》、《夺印》、《千万不要忘记》、《节振国》、《南方来信》、《春到喀龙湾》,
(19161996)
梁介
  梁介(?~?),字子辅,成都双流人。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丁丑科王十朋榜进士第三人。该科进士426人。梁介官至沪南安抚。生平事迹不详。
[]
邓绍先
  邓绍先(1898~1971),名续成,男,四川省华阳县(今双流县境内)人。自幼聪颖好学,青年时期,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仰慕新学,崇尚科学,遂立志以科学救国。1916年考入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专攻化学。1919年毕业,任四川实业制革厂技师。1926~1929年,先后辗转于四川南溪、温江,崇庆等地的实业所和技术学校工作。1929年任峨眉县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兼理化教员。因自幼体弱,早在工业学校学习之时,便开始自学中医。后来,又受到长亲谢勋吾老中医的指导,学习兴趣日隆。后因其次子患惊风为医所误,促使他下定了以医为业的决心。30年代初,开始在成都市中西顺城街、玉泉街行医,医名日盛。1936年,四
(18981971)
全部双流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