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历史人物介绍
李宏锟
  李宏锟(1889-)国民党陆军中将。字剑鸣,四川三台县人,生于1889年。早年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历任四川边防军旅长、师长,国民革命军第22军师长、21军副司令,成都卫戍司令、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参谋长等职。1936年2月15日,授陆军中将。同年4月继张必果之后任重庆市市长,1938年8月去职。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0~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涧文集》十卷、《北涧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净慈
[] (11641246)
陈开沚
  陈开沚(1855—1926),字宛溪,号愚溪,四川省三台县西亢金乡任家寨(今三台县西平镇朱君办事处红梁村)人,三台裨农丝厂和乐山华新丝厂创始人,创立“双鹿牌”著名商标,厂丝畅销欧美,先后在“世界物产公赛”和“万国博览会”获奖,为四川近代蚕丝实业家。16岁时,陈开沚考取秀才,并挑起家庭担子,辍学入私塾教书。洋务运动兴起之时,陈开沚认为惟有振兴实业才是救国良策。他见玉皇庙僧众栽桑养蚕,收入甚丰,远非教书收入可比,于是在清光绪三年(1877)
(18551926)
李友勋
  李友勋(1887-1922),滇军将领。四川三台人。云南讲武堂毕业。历任滇军队官、护国军支队长、靖国军旅长、云南第二卫戍区司令、驻桂滇军第一军军长兼前敌总司令。1922年随唐继尧返滇,遭广西自治军狙击而身亡。
滇军将领 (18871922)
王涣
  东汉京师洛阳,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集中的地方,历来是难治之地。洛阳县作为管理京城的地方机构,级别低但责任重,若非具有非凡魄力的县令,很难有所作为。但京师这个人人犯难的位置上,却留下了两位名人,一个是东汉初期的强项令董宣,另一个就是“神算”王涣。王涣(?年—105年),字稚子,东汉广汉郡郪县(今四川三台)人,其父王顺曾任安定郡太守。青年时期的王涣,其实是个纨袴子弟,他性情乖张,不受约束,常打架斗殴,甚至与一些不良子弟-。后来,王涣浪子回头
[] (?~105)
王庆容
  王庆容,1941年出生在四川省三台县紫河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家几代都是佃户,靠租种地主的几亩薄地和打短工维持生活。王庆容一生下地就饱尝着人世间的艰辛。两岁那一年,父亲被抓了壮丁,一去杳无音讯。母亲为了找条活路,不得不撇下他和5岁的哥哥,到地主家当佣人,不久又抱病身亡。婆婆不忍心眼看着小孙儿活活饿死,忍痛把王庆容送给本村贫农王治安。王家子女多,无力扶养,不到3个月,又把王庆容送给开香蜡铺的王成之家,王成之把王庆容当着孙儿收养下来。194
(19411969)
肖龙友
  肖龙友(1870.2.13-1960.10.20),医学家。四川三台人。1897年考中清朝丁酉科拔贡。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名誉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1892年川中霍乱流行,与陈蕴生医师用中草药救治,控制了疫情的蔓延重视辩证论治,主张四诊合参,治愈了一些疑难病症1934年,与孔伯华共同创办了北京国医学院,培养了数百名中医人才,对我国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设立中医学院的议案,被政府采纳留下了大量
(18701960)
勾春平
  勾春平 (1954~)四川三台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后历任绵阳地委办干部,广元市委办科长,广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综合处长,中共南充市委党委宣传部长。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萧绪华
  萧绪华 (1964~)笔名萧习华、习华等。四川三台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成都教育学院中文系。1981年到煤矿工作,历任采煤工、采煤区材料员、矿党委宣传干事、党委秘书、党委办公室主任、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四川省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四川日报》、《工人日报》、《四川文学》、《北京文学》、《报告文学》等报刊发表多篇作品。著有诗集《鸽子与鹰》,散文集《生
王思宇
  王思宇 (1938~)原名王继光,笔名史愚、季光。四川三台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室、副主任,编审。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先秦两汉诗选讲》、《文言小说名篇选注》、《中国文言小说经典》(合著),编著《苏轼词赏析集》(主编)、《恋情诗》,长篇历史人物传记《李商隐》、《李煜》,长篇民间故事诗《芙蓉花》,编校《西游记》、《水浒传》等。新版《红楼梦》(责编)获
李佳俊
  李佳俊 (1938~)四川三台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历任西-民广播电台、记者,西藏文联研究人员,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处长,西藏自治区文联期刊部主任,《西藏文学》杂志主编,西藏日报社副总。西藏作协副主席、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西藏民族学院客座教授。著有散文集《在雪原上》,大型话剧剧本《冈底斯英雄》,中篇小说《娅冬姆》等。散文集《西藏游记》获西藏文学创作一等奖,大型话剧剧本《雅隆之恋》获西藏第二届珠穆朗玛
邓仪中
  邓仪中 (1937~)四川三台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历任《青年作家》文学月刊副主编、主编,《四川文学》杂志常务副主编、主编,编审。四川省作协党组成员,四川省作协第四、五届主席团委员。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沙汀评传》、《周克芹传》等。文学评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塑造问题》获1984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专著《十二诗人之路》(合作)获1992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
萧龙友
  萧龙友(1870—1960),原名萧方骏,字龙友,号息翁、不息翁,四川省三台县人,中年弃官从医,并被推崇为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童年时,由于母亲长年患病,萧龙友便自主学习中医知识,经常翻阅古医典籍,到药店求教医药常识,并去中药市辨别药物。光绪十九年(1893),川中霍乱流行,省会成都街头一片凄凉,棺木销售一空。很多医生因惧怕传染,不敢医治。萧龙友挺身而出,约同医生陈蕴生沿街巡治,用中草药进行救治,使很多病人转危为安,人称“万家生佛”。经此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 (18701960)
王崇
  王崇(约公元220年-?),字幼远,广汉郪人。东汉将作大匠王堂后裔。祖父王商,字文表,州牧刘璋时担任蜀郡太守,有懿德高名,名在《耆旧传》。父王彭,字仲,官至蜀汉巴郡太守。王崇兄弟四人,年轻时并有令望,名闻益州。崇博闻广识,学识渊博,性格高雅广弘,被称为贞士。蜀汉时,王崇官至东观郎,负责国史修撰,校定文字。蜀汉亡后,被梁州征辟为别驾从事,又另外举荐他为秀才,升迁为尚书郎。王崇与蜀汉名臣寿良、李宓、陈寿、李骧、杜烈一同入京都洛阳,被称为是梁
[] (220~?)
吴方松
  吴方松 [籍贯]三台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少孤,事母以孝称。为人守朴存真,廉洁自守,士林咸仰之。乾隆四十四年(1779)副贡。尝馆于前邑令徐丹庭署。有以百金嘱介绍者,却弗受。邻里有侵其土地者,戒子弟勿与较。时人皆服其雅量。匡居授徒,四方之士,翕然从之。后卒于家。学者私谥端节先生。著有《□□》(一作《□索》)二卷、《青园文集》四卷行世。《四川通志》有传。
[]
萧鸿吉
  萧鸿吉 [籍贯]三台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道光五年(1825)拔贡。在甘肃靖远署幕,有以五百金求一言者,立叱还之。襄校试卷,有以非义干托者,复峻拒之。咸丰间官雅安县教谕,课士谆谆。授徒二十八年,门下多知名士。所入修俸,悉数分给宗族之贫者。年八十三卒于家。鸿吉
[]
姚希得
  姚希得 [生卒]?-1269 [籍贯]潼川府(治今三台县)人 [朝代] 宋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授小溪县主簿。改知蒲江县。再改通判太平州、福州。居官抑强扶弱,政声著闻。理宗初立,召为国子监丞。迁太府寺丞。擢著作郎。复除秘书少监。入对,言君子小人之辨,至为详审。未几,迁宗正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寻以论罢。后知庆元府,为沿海制置使,广募水军,造战舰
[] (?~1269)
张革之
  张革之 [籍贯]潼川府(治今三台县)人 [朝代] 宋朝 [小传] 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仕历不详。宁宗开禧二年(1206),吴曦降金,据蜀叛乱。时合江仓官杨巨源倡议讨逆,旋与随-运使安丙合谋诛曦。继而丙与巨源争功,以事杀巨源。革之从旁目击,愤然不平,遂作《诛吴录》,因直书其事以昭后世。是书尚存,收入《四库全书》。《续文献通考》、《四川通志・著作》有载。
[]
张肃
  张肃 [籍贯]潼川(今三台县)人 [朝代] 元明朝 [主要著作] [小传] 由举人授湖北承天府通判。洋堤溃决,委肃监理此事。堤长一百八十余丈,不三月告成。楚人感其德,为立生祠。后升普安(今剑阁县)知州。肃为官清正,不乐宦途。请归后,以读书自乐,后卒于家。著有《鹿峰集》。《四川通志》、《潼川府志》有传。
[]
张正道
  张正道 [生卒]?-? [籍贯]潼川,今三台县)人 [朝代] 元明朝 [主要著作] [小传] 聪敏好学,工古文辞。授丰城(今属江西)县令,改东明县令,历升福建佥事。值武林(今浙江杭州市)兵变,调镇台州(今浙江临海县)。整饬纪律,核实军饷,卓有成绩。后以劳成疾,卒于官。著有《张观察文集》十二卷行世。《四川通志》有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