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历史人物介绍4
沈保靖
  沈保靖(1827~1903) 字仲维,号品莲,生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武进人,原籍江阴,建宅邸及家祠在区境内东下塘乌衣桥东首。沈早年随李鸿章,后调曾国藩军幕僚。同治十一年(1872年)授江西广饶九南道。其时英使臣威妥玛在北京订约,拟以江西湖口开埠,沈以有碍九江税收,向总署力争以为不可,故未开埠。光绪四年(1878年),沈擢升江西按察使。光绪七年擢升福建布政使。光绪十年法越开战,贸易停止,民心骚动,沈挺身而出,拨款30万两接济周转。
[] (18271903)
盛康
  盛康(1821~1902) 字勗存,号旭人,晚号留园主人。盛宣怀之父,家住周线巷口(区境内)。早承家学,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进士。后外放,历任铜陵知县,庐州、宁国府知府。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被清廷派往安庆、江宁任督粮道,协助广西提督向荣,尾随镇压。旋被调往湖北,配合兵备道胡林翼镇压太平军,一度负责山海关海防转运事务。同治二年(1863年)父卒,辞官回常奔丧。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法舰侵扰宁波
[] (18211902)
史致谔
  史致谔(1802~1872) 字士良,号子愚,生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武进人,原有宗祠在区境内打索巷北口,1983年拆除。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兼国史馆纂修,方略馆提调,道光二十八年擢江西广信府知府。咸丰元年(1851年)调任南昌府知府,积极组织抗拒太平军北上。咸丰八年随清将军福兴、左宗棠、李鸿章等转战于浙江慈溪、宁波、奉化、上虞、嵊县、新昌、萧山、诸暨、金华一带,会同洋军华尔部攻打太平军。同治三年(
[] (18021872)
陶珙
  陶珙(1868~1932) 字矞如,又字希泉,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武进人,世居区境内青果巷。陶珙捐官授河南沈丘、永城、祥符等县知县。辛亥革命后,曾任上海江海关总督,民国4年(1915年)任河南省政务厅长,民国9年任山东烟酒公卖局长等职。民国16年,陶被推为武进县修志局编纂委员。陶珙离职后,专心校刻图书,每得善本,必钩稽参校,并较早使用西法,影印《辍耕录》、《太平乐府史会要》等善本。《三国志评校》为陶的力作。曾校《世说新语》过半
(18681932)
陶瑢
  陶瑢(1870~1925) 字宝如,又名剑泉,号心庄,别号见南山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武进人,与陶湘为孪生兄弟,世居区境内青果巷。陶喜爱书画,勤奋好学,初临摹《芥子园画传》,继学于季桧、李善翎,凡山水、人物、花卉临摹之作,无不逼肖古人,而画松尤为特长。且工书法,尤擅铁笔。陶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补博士弟子员。时盛宣怀有别墅愚斋,收藏古书甚丰,聘陶为秘书,进行整理鉴别,因此,陶得以博览群书,造诣更深。光绪三十四年,陶
(18701925)
陶湘
  陶湘(1870~1940) 字兰泉,又字涉园,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武进人,世居区境内青果巷。陶氏同胞兄弟6人,湘与为孪生。陶湘补顺天学附生,官直隶道员,历任海军学堂办事官、颐和园轮船委员、京汉铁路监督等职。辛亥革命后,历任上海三新、天津裕源、山东鲁丰纱厂经理,天津中国银行、北京交通银行经理等职。陶湘致力于版本目录考订之学,著有《涉园考正书目》、《武进陶剑泉涉园藏石》及《金石韵府涉园藏石目》,另有影印《宋元书影》,与周韬甫合辑
(18701940)
屠博渊
  屠博渊(1889~1938) 又名春霖,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武进人,世居武进城内西庙沟。中医大方脉,受业于同邑儒医张兆嘉,后又师事无锡邓羹和,与名医邓星伯、周小农等为同窗。民国6年(1917年)学成,应苏州苏纶纱厂董事会之邀,任该厂厂医。归里后,经名医金子绳推举,至“寿安”、“长年”药局施诊,列席内科首席“仁”字座号,同道中盛赞其为“少年辈之佼佼者”。医名颇大,自设诊所于西庙沟敬节堂口,就诊者络绎不绝,与北门屠士初(名中医屠
(18891938)
屠寄
  屠寄(1856~1921) 又名庾,字敬山,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武进人。11岁从师读书,勤奋好学。后曾在北京等地任教。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人,3年后应两广总督张之洞邀到广州,任广雅书局校阅兼广东舆地局编纂。光绪十八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五城团练局总稽查、黑龙江舆地局总办兼镇边军务处差事、京师大学堂正教习、浙江淳安知县、巡抚府幕僚、南通国文专修馆馆长等职。宣统二年(1910年)回县,被选为第一任武阳农会会
(18561921)
汪赞伦
  汪赞伦(1839-1921) 字作黼,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武进人,世居区境内青果巷。咸丰十年(1860年)夏,太平天国改江苏为苏福省,举行科举考试。汪在县试中莠士;在省试中博士(又称约士)。武进、阳湖两县考中的约士有徐、包、杨、汪四人。相传其中的汪即汪作黼。光绪十至十二年(1884~1886年)间,汪应台湾刘铭传之聘为幕宾。光绪二十一年中进士,任工部主事。光绪二十四年厉行新政,汪上奏兴修水利,改革币制事。翌年选任安徽泾县知县
(18391921)
闻兰亭
  闻兰亭(1870~1948) 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原籍泰兴,光绪九年(1883年)来武进,先在西瀛里裕大义布行当学徒,后在经营煤铁油麻和纱布的协大升号当店员。民国初调申庄(即驻沪办事处)后,闻的眷属曾长住在区境内青果巷八桂堂、前北岸等地。闻常由沪回常度岁。闻在上海曾参与筹组纱业公所。民国2年(1913年)被列为筹建常州旅沪同乡会发起人之一。“五四”运动后,闻曾会同常州工商人士吴寄儒、费镐泉等集资在织机坊开设振华国货公司。民国8
(18701948)
吴中行
  吴中行(1899~1976) 著名摄影家。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武进人,世居武进城内东直街,青年时即酷爱摄影艺术,19岁时用极简单的照相机拍摄了江南水乡风光,两年后,上海《新闻报》画刊就刊出了他拍摄的《常州文笔塔雪景》,后购得柯达相机,摄《雪花冻断杏花树》参加上海《摄影画报》第一届摄影比赛,获得第一名。吴中行在经商之余,奋力从事摄影活动,他总是以乡村自然景色为创作题材,摄得较多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格的照片,有“乡土摄影家”
(18991976)
伍玑
  伍玑(1864~1928) 字琢初,号卓周,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武进人,居住区境内前北岸。出生官宦家庭。壮年时期随父绍庆在湖北治理水患,后被保荐为知县、知府等,又承修京汉铁路南段工程,创办汉口警察局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调江苏负责江淮水灾赈务。民国5年(1916年)退隐回常。武进公款公产处成立,伍当选为经董之一,主持所属育婴堂、寿安堂、普济堂等慈善机关工作。民国12年,伍玑与冯晓青倡议办常州贫儿院小学校,伍捐资2500
(18641928)
谢觐虞
  谢觐虞(1898~1936) 号子楠、字玉岑。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年丧偶后,别署孤鸾。早年以弟子兼女婿从钱名山读书于东门寄园(今天宁区境内),曾执教于温州第十中学、上海南洋中学。20世纪30年代结识著名书画大师张大千,过从甚密,大千作画,玉岑题诗,一时传为美谈。中年以诗词知名,其所写骈文雅澹典丽,近似小仓山房诗人袁牧的风格。书法以篆隶专长,造诣精深,并擅长绘画,偶作杜梅山水,冷淡幽秀,风格别致。民国25年病逝于境内观子巷
(18981936)
徐菊溪
  徐菊溪(1879~1951) 字铁庵。生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武进人,19岁即继承父业,在姑母(阳湖县南宅金家)的帮助下,重振徐正源木行。清末又投资元丰盛木行,后改组为永丰盛木行,被推为经理,木行兴旺发达,分利巨万,使徐氏发迹致富。武进绅士冯晓青、伍琢初等创办常州贫儿院,徐菊溪也积极捐助该院经费,是该院董事之一。民国14年(1925年)被推为武进县0会董,民国22年继郭次汾为0会长。徐氏为纪念他父亲(品瑞、字瑞照)兴办培熙小学校于
(18791951)
阎海如
  阎海如(1889~1938) 2011-11-25 10:45:45 作者: 来源: 浏览量:4 字号:〖大 中 小〗法名恒海、清华法师。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河北莱水县人。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参加辛亥革命,曾任革命军大队长。军阀混战中,提升旅长,后见国事不可为,出家为僧,曾任常州天宁寺监院之职。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时在宜兴龙池澄光寺任方丈。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职”,翌年初,动员学僧组织抗日游击武装,自任队
(18891938)
羊牧之
  羊牧之(1901~1999)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生,武进县人,家住在区境内麻巷,因母亲在-家帮佣,故幼时长期寄食瞿家,后因家庭经济困难,在育志小学读至五年级即失学在家自学,后师从钱名山、吴作铭两先生,并在武进乡间任小学教师。民国14年(1925年)经-介绍入上海大学读书,并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及中央驻武汉联络处工作,后因组织遭到破坏,失去组织关系。其后在常州辅华中学、上海景平中学、湖南湘乡中学、湖南国立十一
(19011999)
杨守玉
  杨守玉(1896~1981) 女,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武进人,居住武进城内北后街顾家弄。自幼学刺绣,就读于武进女子师范图工班,受班主任吕凤子(后任中央大学教授)赏识。民国5年(1916年)女师毕业,吕凤子聘请她到自己办的丹阳正则女子中学担任绘绣课教师,她在教学中总结历代刺绣名家经验,主张“善刺绣者,必善画绩”。又受西洋画素描、钢笔画启发,采用长短交叉的线条、分层次加色的手法来表现画面。民国22年,她试绣了以水粉画为绣稿的《
(18961981)
杨天笑
  杨天笑(1912~1971) 2011-11-25 10:48:37 作者: 来源: 浏览量:5 字号:〖大 中 小〗原名徐长福,艺名杨天笑,生于民国元年(1912年),江阴人。幼年丧父,后随上海继父生活,改姓杨。民国16年,入上海大华书店当学徒,后转大东书局。民国19年被辞退,随继父到汉口做小生意,后重返上海,在小菜场摆摊维持生计,空暇哼哼小曲,拉拉胡琴。不久拜上海独脚戏演员王啸天为师,改名杨天笑,在小世界学唱独脚戏。民国24年,随师
(19121971)
杨文照
  杨文照(1861~1945) 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武进人,世居区境内青果巷东口。民国9年(1920年)起,杨任荫沙义渡局经董。从事地方救济事业多年,经办修桥、铺路、劝捐、放赈等。杨负责重修新坊桥,桥面、栏石、望柱、石碑均整修一新。翌年至民国12年,水灾严重,杨负责发放急赈,全力以赴。杨关心坊厢用水,早年城区有公井多处,均系他经办其事。杨历任救济院委员,于民国22年辞职。后仍为旌孝乡全赈会募捐。晚年还捐资重修仁育桥,有地方人士
(18611945)
冶开清
  冶开清(1852~1923) 俗姓许,江苏江都人。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从小出家。12岁削发镇江九华山。19岁入常州天宁寺,得方丈定念赏识,收为嗣法弟子。5年后,外出云游,38岁再回天宁寺。为师报恩,把募修天宁寺当作最好的报恩。他不畏艰辛,四处化缘,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化得巨额钱财。任方丈期间,陆续重建大雄宝殿、金刚殿、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地藏殿、罗汉堂、法云堂、三合堂、藏经楼、储利楼、开觉楼、渡迷楼、宝光楼、慈普楼等,使天宁
(185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