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名人录
赖春山
  赖春山,又名赖远荣,号笑如,字子野,大竹镇隔滩溪人,出生于1836年三月。其父名赖万升。赖春山为赖万升长子。赖春山五岁时,其父就聘请赋闲在家的进士庞之举到家教孩子们读书。赖春山勤学好问,学业有成。咸丰六年(1856),22岁的赖春山参加童子试,首次应考即中,名列第一。庞之举非常喜爱他,称赞他为难得的人才。赖春山提笔为文,豪放奔驰,不落俗套;诗词歌赋,极力效仿李白、陆游的文风;且生平喜欢格拿擒斗,扬眉示剑;风流倜傥,生性耿直。咸丰十一年(1861),赖春山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中举后的赖春山在省城逗留期间与学院大人对弈,二人-三局,赖春山以三比○取胜,赢得了学院大人的玉手镯,这使学院大人大失颜面。
[] (18361864)
张必禄
  张必禄(1777—1850),字培斋,号寿轩,四川万源中坪乡大中坪村(道光二年,即1822年前,属于巴州太平乡)人。清嘉庆元年(1796),以乡勇入巴州营随川北镇总兵朱射斗剿白莲教徐天德、王三槐两部。嘉庆二年(1797)二月,攻克东乡县(今宣汉)。四月,攻克金峨寺,捣毁白莲教徒营寨。随即,率部进攻王家寨,连续攻克茨姑梁等白莲教防御隘口,擒获斩杀众多白莲教教徒。因杀敌有功,授六品顶戴。随后,破白莲教方山坪营寨,剿冉文俦、罗其清于巴州。嘉庆四年(1799),率兵攻克麻坝寨,活捉冉文俦。又剿万县康家坪、石峨山白莲教包正洪部,斩杀白莲教徒上千人。再追击包正洪部于开县九龙山,冒雨追击包于云阳县小毛坪,杀
[] “励勇巴图鲁”、太子太保云南提督 (17771850)
程怀山
  大巴山深处的沙滩乡钟家湾有一个农家子弟,他叫程怀山,1918年生,原名程崇林。他家后的新寨子山林木苍翠,屋前的白沙河碧水长流。这里虽然风光秀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贫苦农民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程怀山有一个哥哥和四个姐妹,靠租几亩薄田瘦地耕种,除交完地租和苛捐杂税,一年多半靠野菜野粮充饥,一家人在饥寒交迫中熬煎着。程怀山很小就和哥哥姐姐一起帮父母在地里劳作,辛辛苦苦劳动一年,交了地租后,家里仍然无粮度日,靠帮长工、打短工度日。他父亲叫程尊浩,是巴山中一个标准的爱劳动又极其俭朴的农民。他对子女教育非常严格,除了说教,在他气极时,还用烟杆敲打、罚跪,俗话说:“人穷气大”嘛。因此,程怀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获得者 (19182007)
马升
  马升,生于1827年,字级三,四川太平县官渡玛瑙溪(今万源市官渡镇玛瑙溪村)人。马升“由太平营兵丁从征粤匪,转战两湖大江南北、陕、甘各地,积功至记名提督、山西太原镇总兵、大同镇总兵”(民国《万源县志》),官阶振威将军。马升幼年时,家贫,在家放牛,砍柴卖。少年时,沉毅有志略,好技击。十五六岁时,力气过人,为家庭生计,开始当背0。花钱买了大刀、弓箭,练武强身。二十岁时,箭法超人。其母要送他入学习“八股”求“功名”,亲戚都愿资助他深造,但马升说:“男儿志在四方,今天下方乱习文不如从武,我将手握大刀长枪纵横九州,怎能效仿书生寻章摘句?”马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并在师傅指导下,熟读《武经七书》。后入太平
[] “冠勇巴图鲁”总兵 (1827~?)
廖胜敬
  廖胜敬(1915.1-1970),出生在万源市石塘乡长田坝村廖家老房子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廖祖顺(1957年12月15日万源县人民委员会批准为烈士),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农民,母亲胡氏出生于农民家庭,勤劳俭朴。廖胜敬六岁时,母亲因病无钱医治离开人世。一家人靠租种的一亩水田、两亩旱地无法生活,于是他父亲又去当“背0”。廖胜敬七、八岁时,就被父亲送到财主胡传先家放牛。他在胡家,每天放牛时还要割三四十斤草,草割得少了,就不给饭吃。给财主放牛是没有工钱的。十二岁那年,廖胜敬回到家里跟着父亲运木炭、矿石、生铁,当起了背0。1929年,万源爆发了李家俊领导的固军坝农民起义,廖胜敬的父亲廖祖顺和叔父都加入
老红军 (19151970)
杨芳
  杨芳,字以德,号济寰(一说济宁),生卒不详,四川太平县(今万源市)旧院桫椤坝(今旧院镇堰湾)人(一说巴县人,但今万源市旧院镇有地名官地坪,杨氏族谱记载有杨芳事迹,光绪《太平县志》也记载为太平县,即今万源市人。疑“巴县”为“巴郡”之误)。杨芳是万源走出的第一个文人。历官鄞县知事、山西布政使、广西巡抚、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职。明朝神宗万历丁丑(1577)进士。初任浙江宜黄县县令。戊寅年(1578),因治理有方,县内社会安定,百姓乐业,调任鄞县县令。其时,浙江东部一带不服官府管辖,势力渐大,向东一直发展到海边,沿海又时常有海盗出没。县内许多巨宗大族与官府为敌,大族声势相依,且与海盗亡命之徒
[] 明代文兼武略的巡抚
邹映兰
  邹映兰,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万源县石窝乡。父亲是佃农,是个好猎手。邹映兰从小对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不满,富于反抗精神,她又跟父亲学到一手好枪法。乡亲们都称赞︰“兰子这女娃,胆子大,心眼细,长大了一定有出息。”1934年3月,红军攻下了四川省宣汉的鹿成寨,消灭了刘湘的一个旅。军阀王陵基调集人马,准备重新向红军开战。正是这个间隙时机,红四方面军徐向前总指挥来到了万源庙垭场的石灰井,在这里举行了全军连以上干部射击比赛。21日这一天,天空碧蓝,石灰沟一带的山花格外芬芳。清脆的打靶枪声打破了山野的寂静,把野兔、山鸡赶得无踪无影​​。忽然从火峰山跑下来一位姑娘,辫子卷起一股春风,脚
(19151935)
张正化
  张正化,明代生员,万源城北张家湾人。胸襟开阔,有正义感,注重品行、节操,于学文时兼习武艺,武功修为较高。清朝顺治三年(1646),农民起事军的一股杨秉荫率其部进攻万源(时称太平)城。城内军民奋力抵抗,最终因力量悬殊,万源城被攻破,城中百姓纷纷逃出,避乱乡野。农民军进城,放火烧城,全城房屋几乎被烧殆尽。张正化与乡勇丁壮撤离县城,隐蔽于城北山上的铜城寨(今人多称护城寨)中。城内逃出的和乡间避乱的人都纷纷归附张正化,以寻求保护。张正化将寨中所备粮食分给避乱的人,还叫大家互相照顾,共同抵御农民军的进攻。张正化在避乱百姓中挑选强壮骁勇的青壮年组成一支护城队,亲自指挥保卫铜城寨。张正化率领这支临时组建的队
[]
钟山切
  钟山切,原名钟三转,1920年9月出生在沙滩镇龚家坝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三岁时,父母双双去世,遂先后到外婆、大姐、大哥家生活,八岁就放牛、割草、拾柴、干杂活。1929年冬,不满十岁的钟山切跟随五哥参加川东党领导的童子团,初受闹革命求翻身的思想影响,成为四川最早的工农红军第一路红军游击队中的小战士。1933年,红四方面军打到万源,十三岁的钟山切参加了红军,成为红四方面军第四军12师34团1营一名勤务兵。钟山切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悲壮惨烈的反“六路围攻”及万源保卫战。他个子高挑,被领导看中,让他当掌旗手。1934年8月,在万源保卫战-前夕,钟山切火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在万源保卫战中战斗首次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获得者 (19202000)
张由庚
  张由庚(1815—1864),字补诗,云贵提督张必禄次子,安陆知府张由基的异母弟。张由庚生性忠厚诚实,拜张可山为师,极爱读四书五经。因为其父张必禄的功劳而得以进国子监学习,三年,学习期满被朝廷录用,授予员外郎官职。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国侵略军入侵广东,其父张必禄奉旨率川军飞驰广东,抗击英军,1851年卒于军中,张由庚从北京赶赴浔洲奔丧,扶灵柩回故乡安葬。他痛念乃父宿怨尚未完成,要继承父亲的未竟事业。于是,同弟弟张由庠投笔从戎,到南京后,请教于陈大伟。后来,陈大伟奉旨入川,由陈大伟引荐,遂改授张由庚为长沙府。长沙同知一见张由庚,看中其才,十分器重。张由庚奉命赴湖北剿贼,平息贼寇后,张由庚
[] 陕西榆林兵备道 (18151864)
张开基
   张开基(1913-1990),石窝乡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就给地主放牛割草,受尽艰辛。1932年12月参加工农红军,被编入红89师267兵团5连当战士。他作战勇猛,多次受到嘉奖。在反敌“六路围攻”的万源保卫战中,他已成为一名干练的连队指挥员,被誉为“能征善战的猛张飞”。在长征路上,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率连队参加战斗40余次,他9次负伤。长征结束,他编入西路军,为掩护西路军政治部转移,与战士们战斗到最后一刻,弹尽,大家都倒下了,唯他死中逃生。1939年3月,他抗大毕业,被派往晋南游击大队任参谋长。次年1月,改任八路军115师游击大队参谋长。同年12月任山西新军决死二纵队6团2营营长、代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121990)
吴朝祥
  吴朝祥(1918—1998.7),女,祖籍湖北麻城,1918年出生于竹峪蕨村坝。吴朝祥当过童养媳,她性格泼辣、刚烈、果敢。1932年参加革命,吴朝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中共川陕省委妇女部长。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的万源保卫战,1935年春,任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1营营长。9月,任中共大金省委妇女部长、红四方面军党校妇女部女生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1938年8月任中共中央党校医务所政治指导员、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校务处副处长等职务、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校务处副处长。在陕北大生产运动中,吴朝祥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一天中午,吴朝祥从中央领导种的试验
(19181998)
张乃谦
  张乃谦,生卒时间不详,字号养拙山人,生长在石窝乡五显庙村席帽山下,清代进士。青年时,读书刻苦,善书法。在成都参加考试,主考官批语“文章略通,字赛四川”。他读书已达其旨,克已以淑其性,悠游泉石乐天,随意诗酒恃趣,身体矍铄,年七十而建寿藏,自撰自出碑文:“山也胡以拙称也,盖其拙实甚。少读书颇不钝,然根柢经史,从不剽窃词章而拙于学术;来弱冠补弟子员,九入棘围,三鹰鹗荐,不悄黄绿而拙于进取;恬静寡营,自甘淡泊而拙于谋生;守愚以自晦,惟柔以自全,恂简默而拙于应物;近年来,竞趋捷径子若孙,非碌碌者惟课归业,不羡新犹;应正朋来,尽力攻错,必求心之安,教人教子不亦拙乎。其拙殆性成哉,愿人拙而民已拙,无以养之,
[]
李家俊
   李家俊(1902-1931),固军坝人。家富裕,幼聪慧,喜爱读书,思想活跃。1919年就读于绥定联合中学。“五四”运动后,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同万源旅外学生一道创办《萼山钟》报,倡导改革,抨击时弊,被校方以“言论激烈,违章肇事”为由开除。1922年秋,赴上海考入同济医学院学习。1923年春,他认为读书和学医都不能救国,遂停学离校,先后在上海、北京、山东等地进行社会考察,参加革命实践。1924年因病返回家乡。他回乡后接办了厚坪小学,一面从事教育改革,一面带领学生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固军坝、厚坪一带,他鼓动人们毁神像,剪长辫,不缠脚,主张男女平等,宣传民主自由,在封闭的乡村蓬勃兴起,学校面貌焕
土地革命时期的坚强战士和杰出代表 (19021931)
张国礼
  张国礼,原名张国田,1921年7月出生于八台乡五村天池坝一个农民家庭。天池坝东越八台山可达城口县的双河镇,北通白沙,无关隘阻隔,可长驱直入,南接堰塘、旧院。1929年,李家领导的川东红军游击队在八台开展革命。张国礼还不到十岁,听大人们说这是“闹李家俊”。他不知道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共产,只觉得这些人来了后发财人不再欺负穷人了,他心里觉得这些人好,好在哪里,他也说不出来。1933年,张国礼听大人们议论,“闹张国焘”了,他不知道什么是闹张国焘。不久,红军到了八台,张国礼看见这些头戴五角星的人和李家俊的人差不多,打土豪分田地,发财人有的外逃,有的藏匿财物,他还看到别人参加了红军,看见他们穿上红军军服、
三过草地的老红军
范少白
  范少白,本名范应中,白果乡马家坪人,出生于1903年。范家世代行医。他的祖父范瑞林,又名范元,父范兆雄早亡。范少白自幼随祖父生活,从小就跟祖父学习医术。受其家风影响,有通过祖父的悉心教诲,范少白医术提高很快,20来岁就开始独立行医。1927年,范少白在花萼山一带行医时,结识了项宗诗。其时,项宗诗在官渡湾花萼山开办造纸厂。二人相识后,交往甚密。他们经常在一起谈各自是事业,谈时事,都觉得时事艰难;当谈到官府、豪强欺压、鱼肉百姓时,都愤然不平。他们商议决定联合起事,抗捐抗税。自此后,范少白行医的范围更大了,主要在铁线坪、马家坪、曹家沟、河神溪一带。他行医不收“脉礼”(诊费),行医时,向农民宣传起事宗
(19031932)
王发明
  王发明同志生平(1920-1991)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原海军旅顺基地副司令员王发明同志,因病于1991年4月20日在旅顺逝世,终年71岁。王发明同志1920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万源县的一个革命家庭。1932年12月入伍,从此走上了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斗争的戎马生涯。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四军卫生员、警卫员,八路军129师副指导员,冀南军区六军分区连长、营长、参谋长等职。1940年1月入太行抗日军政大学参训队学习。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参加和指挥了山城铺、响堂铺、阳明堡、平汉、夏津等战斗。他英勇作战,不怕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
(19201991)
项宗诗
  项宗诗,官渡乡项家坪人。父辈弟兄3人,成德、成纪、成献,项宗诗的父亲排行第二。宗诗一辈弟兄6人,宗诗、宗书、宗执、宗礼、宗统、宗绪,人多田地少,加上军阀连年混战,军款奇重,苛捐杂税,名目繁多;生活无法维持,迫不得已,项成纪带起一家从官渡湾街头搬上花萼山花熊坪。花熊坪地广人稀,谋生容易。花萼山纵横百里,竹林繁茂,可设槽勺火纸卖。初不懂技术,请来渠县张永成当师傅,宗诗兄弟6人学艺,几年间,宗诗父子11人,生意红火,生活渐好,又带动30多家上山开荒种地,设槽勺纸。花萼山,向北可到水码头大竹河,向东可至白沙河,下山可达太平镇。山民每逢集日,成群结队,下山赶集卖纸,买回日用品。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半(民俗中
覃意
  覃意,约出生于明朝正德初,今曾家乡覃家坝村人。“明嘉靖时诸生,两举不第,绝意进取,遨游湖海间。久之,得异人传授归隐罗市烟霞山,自号物外子,苦炼四十九年,羽化飞升”(民国《万源县志·仙释》)。少年覃意天资聪颖,记忆力超群,先生当天教的课文,第二天他倒背如流,所写文章,更是出类拔萃,超乎群童,立志求学考状元。平常他不但尊敬师长还很关心人。一次,他见临居的老太婆来他家借米,又在生病,他就给妈妈说:“多给她点吧!太造孽(可怜)了。”又跑到屋里拿了两个鸡蛋塞在老太婆的衣襟里,妈妈见状,笑着对老太婆说:“拿着吧!这娃儿长大了。”老太婆逢人便讲:“覃意是个好娃娃!”覃意焚膏继咎晷,读完十三经,院试录为生员,
“啸傲林烟”的物外子
全部万源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