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区历史人物介绍3
张延川
  张延川(1919-1947)原名孙远修。蓬莱县(今蓬莱市)孙家庄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入伍。1945年,任师长。他英勇善战,身先士卒。1947年,在摩天岭战斗中牺牲。被记一等功。
(19191947)
张英
  张英(1916-1948)蓬莱市安香丛家村人。1938年参加蓬莱县大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蓬莱县大队排长。1943年离开蓬莱,先后任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七连连长、十三纵队三十八师营长等职。张英素以作战勇敢著称,1944年荣获胶东战斗英雄称号。1948年任营长时,率领全营指战员参加解放海阳城战斗。他冲锋在前,与敌展开生死搏斗,肠子被打断,仍顽强地指挥战斗,后因伤口严重感染,医治无效而牺牲。
(19161948)
张超
  张超(1923-1968)蓬莱县(今蓬莱市)张家窑村人。1938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胶东蓬黄战区青年干事,黄县青救会组织部部长、副主任,蓬莱县青救会主任,胶东南海区各救会副会长兼青救会主任。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即墨县委书记、中共南海地委宣传部部长,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书记。1956年8月任共青团中央-部部长,全国青联副主席。1960年起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968年去世
(19231968)
张永兴
  张永兴(1896-1937),又名张新生,化名张惠民、张裕国、焦若愚、王立川。山东蓬莱北沟村人。幼年随父母移居辽宁宽甸县。1915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开始接受新文化运动启蒙。20年代初,张永兴参加了国民党,在安东(今丹东市)组织工人夜校,启发工人积极参加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8年,他积极参与组织安东各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敌人为此多次企图逮捕他,但都被他巧妙躲过。1931年,张永兴为反抗日本的经济侵略,在安东又领导2万多名
(18961937)
张林屋
  张林屋(1871-1945),名时宗,祖籍山东省蓬莱县,清道光年间迁居复州长兴岛(今瓦房店市长兴岛镇),后定居三台乡。书法艺人。清同治十年(1871)生。家境贫寒。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以红土泡水作墨,自制麻笔用烧纸练小楷、书大字,苦练成才,终成为远近闻名的书法艺人。早年曾进京朝考知县,考取功名后,任直隶保定道某县知事。上任后,发现-污吏与土豪劣绅勾结,鱼肉乡民,诸多讼案难以秉公裁断。他厌恶官场的龌龊,仅做几天知县便悬冠而归。回家后依旧读书
(18711945)
吴运坤
  吴运坤,1931年生,1950年毕业于北京育英中学。同年与余益慧女士结婚。先后在冶金部驻津办事处、天津近代化工厂工作,1991年退休。生二子:长子吴昀,次子吴暐。吴昀,1958年生,1975年天津耀华中学毕业后参军,1978年复员后到工商银行工作。1989年天津河西职工大学金融专业毕业,2003年获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任工商银行天津分行南开支行行长、高级经济师。1983年与邢瑛华女士结婚,1984年生一子吴岩泽。吴暐,1965年
吴运乾
  吴运乾(1929-2006),1949年毕业于北京育英中学,1956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1951年与张亚男女士结婚。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先后在天津师范学校、第六干部中学、河西业余大学、天津市广播电视大学任教。1988年任副教授,1990年退休。2006年因突发脑血栓去世。生三子:长子吴晞,次子吴晔,三子吴星。吴晞,1955年生,1972年天津九十中学毕业后到河北省广宗县下乡,198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系毕业。先后在北京大学、
(19292006)
吴道时
  吴道时(1909-1950),字智中,1909年农历8月12日生。19岁曾被授予少将军衔。1932年到北京,侍奉吴佩孚膝下,不再任军政职务。1939年吴佩孚被日寇杀害,吴道时谨遵“不当汉奸”遗训,赋闲在家。1946年冬,扶吴佩孚灵柩安葬于北京玉泉山。1948年,患心脏病并发肝硬化,卧床两年余。1950年农历7月15日在北京病故。育二子:长子吴运乾,次子吴运坤。
(19091950)
阎崇年
  阎崇年,山东蓬莱人,汉族,现任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北京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蓬莱市戚继光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清史、满学,兼及北京史。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宫”系列讲座,在国内外引发强烈社会反响,被誉为《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论文集有《满学论集》、《
著名历史学家
徐惠滋
  徐惠滋(1932.12.09-2005.01.05),山东蓬莱人。汉族。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195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曾任副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等职。物生平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此后加入解放军。1948年10月参军,任第4野战军战士、连文书,营中心文化教员。1950年任陆军连副指导员。1951年任陆军连指导员。1954年任陆军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团政治处青年助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322005)
高扬文
  高扬文1917年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1937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沁县县委书记。1940年任太岳一区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1944年调《解放日报》任评论组组长、评论部和国内部主编。1949年任团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部长。1952年,高扬文被选为团中央候补书记。同年任中央有色金属工业局局长。1955年任重工业部部长助理。1956年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65年任国家经委副主任。1966年任
(19172004)
贺进恒
  贺进恒(1919-2005),字月亭,又名柳克欧。山东省蓬莱市北沟镇北林院村人。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兼外事委员会委员。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2005年1938年9月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胶东军政干校学员队政治委员,胶东鲁迅剧团政治委员、团长,福山县大队政治委员,胶东军区炮兵营教导
(19192005)
林乎加
  林乎加,男,1916年12月生,山东长岛人。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高中学历。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至1939年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路指挥部中队政治指导员、大队政治委员,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政治部青年部部长,胶东区党委青年部部长、民运部部长。1939年至1940年任鲁南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1940年至1942年任鲁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1942年至1943年任鲁中区党委宣
迟立静
  迟立静,1983年3月10日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市,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表演系本科,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硕士,中国内地女演员、导演。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期间出演了话剧《三月桃花水》、《下一站,幸福》。2010年出演古装历史剧《唐宫美人天下》,饰演司苑房掌司方灵素,凭借该角色为观众熟知。2012年参演由陈伟田执导的古装剧《潘茂名传奇》。2013年10月参演古装传奇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2014年参演民国悬疑偶像剧《活色生香》。2015年出演古装探案
中国内地女演员、导演
杨赞周
  杨赞周(1918—1999),曾用名杨文郁,山东省蓬莱县长裕村人。杨赞周1935年初中毕业后,来到青岛德聚东商号店当店员。1938年,赴香港利源长号任总监理、万利成商号任副经理。建国后,他不顾帝国主义反动派的造谣中伤,谢绝了亲朋好友的挽留,于1951年由香港毅然回到青岛。得到青岛市人民政府的信任,任青岛万利成副经理。1954年,任公私合营土产出口组副组长。1955年,任公私合营出口处副主任。1956年,任山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业务专员、中
(19181999)
李有箴
  李有箴(1908—1975),曾用名李鸿基。山东蓬莱人。李有箴1929年3月毕业于烟台益文中学,1930年1月到澳大利亚克斯马斯公司任职员,1933年6月又到夫兰斯公司任副经理,1948年11月回国,1949年5月在青岛开设丰年针织厂。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李决议将丰年针织厂献给国家,未成,他又动员归侨出资捐先飞机、大炮,自己主动承担志愿军卫生衣、裤、雨衣等军需品的生产。1952年公私合营后任丰年针织厂副厂长。1956年参加民主建国会。195
(19081975)
肖文
  肖文,原名刘凤武,字绍文,曾用名陈晓斋,山东省蓬莱县人。1939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蓬莱县抗日民众动员会组织委员、中共胶东区委宣传部干事,中共安东省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中共辽南省委干部学校校长,中共海城县委书记,辽东省教育厅厅长,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厅长、党组书记。中共第五届辽宁省委委员。2月17日因病逝世,终年77岁。
杨考绪
  杨考绪(1927.10~2005.9),山东省蓬莱县人。1945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通讯员。194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4月至1947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热河17旅31团6连、独立8师1团6连文书、文化教员、副指导员;1948年5月至1956年8月历任东北1纵91团1连指导员、48军142师432团宣传股长、144师军事检察院检察长、144师430团政治处主任;1956年9月至1958年3月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6
(19272005)
汪亚臣
  汪亚臣(1911-1941)别名王景龙。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蓬莱,自幼家贫,随父逃荒,落脚于五常县冲河屯。十多岁给地主放猪、扛活、伐木,受尽剥削和欺辱,后被迫为土匪“保胜队”召纳。1929年,东北易旗,大举剿匪,“保胜队”溃散,被东北军第二十六旅三十四团收编。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东北,三十四团不战即降,编入伪军。国难当头,汪亚臣不堪屈辱,密秘联络几名爱国士兵,携枪出逃,树旗抗日,报号“双龙”。1934年,赵尚志在
(19111941)
崔烈
  崔烈(?—192年),字威考,东汉幽州涿郡安平县(今河北安平)人。崔烈乃幽州名士,中平二年(185年),耗费五百万钱担任司徒,后任太尉。初平元年(190年),崔烈因其子崔钧参与讨伐董卓,而被董卓逮捕入狱。初平三年(192年)董卓死后,崔烈出狱,担任城门校尉,同年六月,李傕与郭汜率领的凉州军攻破长安城,崔烈战死。人物生平买官名削崔烈,字威考 ,祖父崔骃,父亲崔盘,从弟崔寔,在幽州有名望,因此历任太守、九卿(廷尉)等职。中平二年(185年
[]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