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历史人物介绍2
谢文贵
  谢文贵(1922-1952),福建省长乐县玉田乡西社村人。生于1922年5月,1950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长乐县大队二中队船只驾驶员。1952年10月11日,国民党军调集陆海空三军偷袭福建沿海莆田县的南日岛。谢文贵所在部队承担运输增援部队任务,在战斗中落海后失踪。1982年2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认谢文贵为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19221952)
陈水龙
  陈水龙(1935-1957),福建省长乐县人。生于1935年7月,1953年6月参加工作,时任长乐县公安局潭头派出所民警。1957年10月3日国民党军派遣武装特务登陆长乐潭头骚扰破坏。陈水龙在围歼武装特务的战斗中壮烈牺牲。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烈士 (19351957)
张金俤
  张金俤(1946-1967),福建省长乐县鹤上乡洞湖村人。入伍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3师二团三营战士。1966年赴中越边界地区执行抗美援越交通保障任务,任总后勤部六支队34大队战士。1967年4月14日在抗击美军轰炸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安葬在越南奠边府中国抗美援越烈士纪念陵园。
烈士 (19461967)
林福泉
  林福泉(1940-1967),福建省长乐县潭头乡克凤村人。入伍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昆字第902部队34大队战士。1966年赴中越边界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交通保障任务,时任后勤六支队34大队战士。1967年5月7日在抗击美军轰炸的战斗中牺牲。安葬在越南奠边府中国抗美援越烈士纪念陵园。
烈士 (19401967)
林永梓
  林永梓(1944-1967),福建省长乐县航城乡泮野村人。1944年4月出生,196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铁道兵昆字第902部队高炮-士。1966年赴中越边界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交通保障任务,时任后勤六支队34大队高炮-士。1967年3月30日在对空防御作战中牺牲。安葬在越南奠边府中国抗美援越烈士纪念陵园。
烈士 (19441967)
陈冠民
  陈冠民(1940-1967),又名陈冠铭,福建省长乐县江田乡团结村人。1964年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昆字第902部队高机-士。1966年赴中越边界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交通保障任务,任后勤六支队34大队副班长。1967年5月1日在对空作战中牺牲。安葬在越南奠边府中国抗美援越烈士纪念陵园。
烈士 (19401967)
陈俊豪
  陈俊豪(1925-1941),福建省长乐县江田乡南阳村人。1925年10月出生,是闽中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抗日游击队)领导人陈亨源的次子,从小随父亲在闽中红军游击队参加革命斗争。1939年调入中共闽北特委学习,此后调新四军工作,北上皖南参加抗日战争。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突围战斗中牺牲。
新四军战士 (19251941)
李铭玉
  李铭玉(1920~1991年),原名宝祥,满族,长乐县人。10岁被卖入福州协民社闽剧班当学徒,艺名铭玉。师从叶开发学文戏,从名武生陈春轩学武艺。先学旦角,后改生行。民国24年(1935年),转入闽剧三赛乐戏班,向张江水学小生。在《梁天来》剧中饰苏佩之,崭露头角。与林芝芳同台配戏,演出《蔺相如》、《窦氏女》、《珍珠衫》等,成为闽剧著名小生。民国30年,入旧赛乐闽班,任主角。铭玉扮相俊雅,科套台步美观大方,水袖工夫洗炼干净,被誉为风流小生。
(19201991)
陈怀皑
  陈怀皑(1920~1994年),原姓郑,名衍贤,长乐县首占人,生于福州。民国30年(1941年),考入重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民国33年毕业留校,任演出总干事。民国37年,应张骏祥之邀,参加香港永华影业公司拍摄影片《火葬》,任副导演。同年10月,赴冀中解放区,后调华北大学文艺学院第三文工团,任戏剧队长。翌年,调文化部电影局工作。1950年,任影片《陕北牧歌》副导演。翌年,调入北京电影学校表演系任教。1953年,任电影演员、剧团导演。195
(19201994)
吴艺五
  吴艺五(1891~1976) 又名吴澍,别号艺夫。福建长乐人。中日甲午战争后,福建被划分为日本势力范围,吴艺五自幼生长在列强侵凌的屈辱环境下,激发着强烈的爱国心,少年时代即参加了同盟会,矢志为挽救国家的危亡进行奋斗。在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在旧军旅中曾任连长、团长、副官长等职。民国2年(1913年),孙中山兴起讨袁之役,吴随李烈钧、方声涛率先起义于江西湖口。失败后,于民国3年亡命日本,在日重新加入中华革命党。民国4年与谷钟秀等党人受
(18911976)
吴赋敏
  吴赋敏(1913~1973年)吴赋敏,又名启民、福祺,福建长乐县人,生于民国2年(1913年)6月9日。民国16年,赋敏跟叔父到上海外国人饭馆当洋厨学徒。民国20年,他在上海法商电车公司当车务练习生。民国22年后,他白天工作,晚上到夜校就读,结识中共地下党员王烈豪、王烈帆等人,阅读进步书籍、接受革命思想教育。民国28年10月,赋敏参加上海中法学校校友会,并在该校当图书馆员,经常参加时事讲座,和上海法商电车公司职工一起,开展反帝-斗争。是
(19131973)
曾以鼎
  曾以鼎(1887~1957年)字省三,长乐县感恩人,早年迁至东街孝义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烟台水师学堂毕业,后赴英国留学,回国任“应瑞”练习舰教练官,升为“江利”舰舰长。民国11年(1922年),率舰参加直奉战争,直系获胜升为“永健”舰舰长。翌年,离开“永健”舰,投奔皖系,出面收买海军倒戈反直,组成以林建章为首的海军领袖处,以鼎为参谋长。民国13年11月,段祺瑞临时执政,以鼎任“海容”舰舰长。民国16年,海军归附国民革命军,以
抗日海军名将 (18871957)
谢葆璋
  谢葆璋(1865~1940年)字镜如,女作家谢冰心之父,原籍长乐县,家住城内杨桥路。清光绪七年(1881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首届驾驶班学习。光绪十年(1884年),结业,转上“威远”舰实习。光绪十三年(1887年)赴英接收舰船。回国后,被任命为北洋海军右翼左营守备,“来远”舰二副。光绪二十年(1894年),升任-官。在黄海大战中,“来远”舰中弹起火,葆璋与广大官兵共同奋力扑救,保住负重伤的舰只。翌年2月,参加威海保卫战。同月5日夜,
谢葆璋 (18651940)
林景国
  林景国(1924~1949)林景国,营前镇东屿人,民国13年(1924)生于贫农家庭,当过电话架线工人。民国36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在东屿村开展革命活动,景国思想觉悟迅速提高。在抗丁、抗粮、减租以及禁止粮食外运等运动中,表现勇敢、坚决,于民国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8年初,部分福州地下工作者转移到福(清)长(乐)林(森)中心县委驻地长乐县黄石村参加武装斗争。在常有武装敌特骚扰情况下,景国尽力保护同志们的安全。不久,担任游击队长苏凌霄的
(19241949)
延国和
  延国和(1922~1981)延国和,山西省阳城县人,民国11年(1922)出生。民国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8年,随解放军南下到福建工作,在长乐县历任中共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共青团县委书记、中共县委合作部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务,后调任省林业厅副厅长。延国和长期在长乐县担任领导工作。参加和领导长乐县的土地改革、镇压-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他领导广大农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进行农业科学实验,使长乐县成为全省三熟三
(19221981)
陈锦娟
  陈锦娟(1921~1948)陈锦娟,女,吴航镇人,民国10年(1921)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店员家庭。民国29年,她就读于福安师范,组织同学阅读进步书刊,团结进步同学抵制在学校建立三青团组织和进行反动军训,被学校视为“危险分子”。在一次大搜查中,查出她抨击当时社会黑暗现状的日记和进步书信,遭到无理禁闭,逼她“改悔”自省。锦娟毫不畏惧,被送到宁德县保安队部关押。由于找不到确凿“罪证”,把她释放。锦娟回校复学后,被当成“异党嫌疑分子”受严密监视
(19211948)
陈亨光
  陈亨光(1920~1947)陈亨光,江田乡南阳村人,民国9年(1920)出生。10岁时到福清县海口镇亲戚开设的杂货店当学徒。亨光常到堂兄陈亨源开设的诊所串门,在陈亨源教育、影响下,渐渐懂得革命道理。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轰炸海口,商店倒闭,亨光回到家乡务农。民国27年10月,中共闽江工委在南阳村举办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亨光参加训练班的后勤工作。训练班结束后,亨光经陈亨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南阳村支部书记。民国28年初,亨光到莆田参加闽南
(19201947)
林象玉
  林象玉(1920~1949)林象玉,东屿乡人,民国9年(1920)生于贫农家庭。民国36年,中共黄石支部成立,象玉经支委林万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东屿乡成立党支部,象玉担任支部书记。象玉发动群众抗丁、抗租,扩大了共产党在贫苦农民中的影响。动员青年积极分子参加游击队,建立革命武装。民国38年春夏,正是青黄不接时节,乡中地主与不法奸商勾结,却把粮食偷运他乡,高价抛售。象玉带领群众以武力强行截留偷运稻谷的船只,将稻谷分给贫苦群众。8月
(19201949)
刘家煌
  刘家煌(1916~1945)刘家煌,吴航镇人,民国5年(1916)10月出生。祖父可三曾为莆田署教谕。父传赞毕业于福建省立甲种商业学校,不幸早逝,家煌依靠寡母抚养教育成人。小学毕业后升入私立长乐培青中学,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中途辍学,到县九溪小学任教。8月,随堂叔刘康(传昌)到福清县海口国民党政府盐务部门工作。后转入福清县国民兵团海口中队任督练员。到福清县后,刘家煌认识了陈金来、陈亨源等中共党员。民国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任督练员期
(19161945)
郑春敏
  郑春敏(1914~1947)郑春敏,玉田村人,民国3年(1914)9月出生。父亲郑潘潘曾开过钱庄、酒店,还有部分田产,家境富裕。春敏毕业于福州三民中学,后因与其兄思想产生矛盾而分家,与他人合股开办聚康京果店。民国30年4月,日军占领长乐。春敏目睹日军暴行,义愤填膺,回到家中即自筹资金买0,参加地方抗日自卫队,投身于抗日战争。此后,春敏结识了同乡、中共地下党员、时任国民党陆军上校参谋的郑乃之。民国31年下半年,他们二人合作在玉田乡龙卷墓创
(1914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