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名人录
陈宧
  陈宧(1870-1939),湖北安陆人。1895年秋,入湖北武备学堂。1912年助黎元洪、袁世凯杀张振武、方维。1913年,通过政治拉拢、军事策反、经济收买等手段,帮助袁世凯镇压了各地的二次革命。1915年任四川将军。1916年和蔡锷护国军停战,宣布四川“独立”,反对袁世凯称帝。人物生平陈宧(1870-1939),湖北安陆城关人,世家子弟,7岁投奔舅父并入读于武汉自强学院。因小事忤逆得罪舅父,10岁那一年,他回到安陆。入读于安陆汉东书院,15岁那年(1883)考上秀才,第二年考上廪生。 1890年,21岁的他考上湖北高等学府——武昌经心书院。1895年受甲午战争的刺激以及军校提供军装伙食,投笔
(18701939)
郭令智
  郭令智(1915年4月4日—2015年8月5日),号叔明。出生于湖北安陆。地貌学家、区域地质学家、板块构造学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郭令智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任过山西运城、永济等县的知县,父亲毕业于山西大学堂化学系,在山西当过中学化学教师,深明科学救国之道。郭令智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喜爱自然科学,并喜欢阅读科学家传记。后来他读到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著作,受到很大影响,立志研读地质科学。1934年高中毕业后,考取中央大学地质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随校西迁,在重庆沙坪坝读完大学,1938年毕业,留校任助教,至1946年先后在中央大学、云南大学任助教,中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52015)
陈宦
  陈宦(1869-1939)北洋军阀首领。初名仪,字二庵,又作二安。湖北安陆人。早年入武昌自强学堂读书,后赴北京考拔贡生。1897年入湖北武备学堂。后官费留学日本,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任武卫前军管带。1904年经友人举荐入川训练新军,任帮统、协统,随四川总督锡良主办四川讲武堂。1907年随锡良入滇,任云南新军协统,后兼云南讲武堂堂长。1909年锡良出任东三省总督时,随同北上,先后任奉天(今辽宁)督练公所总参议,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并由锡良出资捐得四品京堂。与吴禄贞、蓝天蔚并称“湖北三杰”,领兵关外。1911年2月赴德国考察军事。同年回国,任奉天清乡督办。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出任北
(18691939)
钟仪
  钟仪(公元前601—公元前560)楚共王时期楚国设在郧邑(今湖北安陆)的行政长官,称作“郧公”,是有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古琴演奏家,世代都是宫廷琴师。楚共王七年(公元前584年),随同令尹子重讨伐郑国,为郑所俘,后又被郑人献给晋国。在晋都新田(今山西曲沃西南)过了两年多的囚犯生涯。晋人平时将钟仪囚禁在储藏兵器的仓库里。他在囚禁期间,心系家乡,不忘故土,想到楚国的战败,不免潸然泪下,面壁而泣,爱国之情,溢于言表。晋景公十八年(公元前582年),晋景公视察军事仓库时,看到钟仪仍然戴着楚国的帽子,就问他家世情况,钟仪说自己先辈是乐官。景公就让他操琴,他便弹起楚国的乐曲,景公再问起楚共王的事,他不说任何不
张君房
  张君房(公元1001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北宋藏书家、道藏目录学家。字允方。若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景德二年(1005)进士,官尚书员外郎、充集贤校理。大中祥符中从御使台谪官至浙江宁海、钱塘县令。当时宋真宗崇尚道教,尽以秘阁所藏道教经书交付杭州,令戚纶等人校正。戚纶推荐他主其事。于是朝中所降道书及苏州、越州、台州旧道藏,有道士10余人从事修校之事,编次为《大宋天宫宝藏》,共4565卷。又择其精要,纂成《云经七籖》122卷,为北宋道经目录中的代表。家中藏书甚富,居安陆时,同乡令狐揆常骑瘦马,携小童,冒积雪入城至君房家借书。因此令狐揆曾作有“借书离近廓,冒雪度寒溪”的诗句。后历任随州、郢州、信阳军
[] 北宋藏书家、道藏目录学家
王得臣
   王得臣(1036—1116) 北宋学者。字彦辅,自号凤台子。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王昭素之后,幼年师从乡人郑獬及泰州胡瑗,又得与程颐友善,学问广博,以文学驰名当时。嘉祐四年(1059)登进士第。历任岳州巴陵县令、管干京西漕司文字、为秘书丞、提举开封府界常平、开封府判官。元祐二年(1087)后,先后出任唐州、邻州、鄂州、黄州知州,福建转运副使。绍兴元年(1094)回朝任金部郎中、军器少监、司农少卿。绍兴四年(1097),以目疾管勾崇禧院致仕,赠太中大夫,卒年81岁。王喜读书史,至老不倦。政和六年(1116年)卒。著有《江夏辨疑》一卷、《凤台子和杜诗》三卷、《江夏古今纪咏集》五卷、《麈史》三
[] (10361116)
池际尚
  池际尚,石学家 1917年6月25日生于湖北安陆。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7年和1949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仑茂学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1月1日逝世。 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的岩组学论文具有当时国际水平。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负责山东等地区域地质调查及北京南口花岗岩科研工作,特别是山东金刚石原生矿的科研工作,发表了大量论文,提出了我国金伯利岩的分类、命名原则和方案,总结了各类金伯利岩的岩石学特征,对寻找金刚石原生矿有重要指导意义。80年代完成了获地质矿产部1989年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的成果“中国东部新生代玄
地质学专家 (19171994)
李仲平
  李仲平(1964.8.5- )航天复合材料专家。湖北省安陆市人。198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后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功能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材料分中心主任,总装备部先进材料技术专业组副组长等。 长期从事极端服役环境功能复合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负责并带领团队探明功能复合材料热力电行为规律,实现航天用功能复合材料体系及制备技术创新,研制出系列新材料与防热结构,成功应用于新一代航天型号,解决“热障”与“热透波”问题,支撑再入机动、精确制导和小型化等型号关键技术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许圉师
  许圉师,唐大臣。安州安陆人(今湖北安陆)人,许绍少子,先世自梁末徙至北周。许圉师进士出身,博学多才。显庆二年,累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三年,以修实录功封平恩县男,赐物三百段。龙朔中四迁为左相。龙朔二年(662年)冬十月,其子许自然因猎射杀人,圉师隐而不奏,为李义府所挤,许敬宗乘机奏说:“人臣如此,罪不容诛。”十一月,下狱。次年三月,贬官虔州(今江西赣州)刺史。后贬为相州刺史(今河南临漳县,又一说是贬襄州)。司宪杨德裔因徇私被流放庭州。圉师在相州时,政存宽惠,尝有官吏犯赃事露,圉师不令推究,但赐《清白诗》以激之,犯者愧惧,遂改节为廉士,其宽厚如此。离开相州后,当地百姓立碑纪念之。
[] 唐朝宰相 (?~679)
张大德
  张大德(?~?),字号不详,湖北安陆州人,一作钟祥人。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丁丑科武举会试第一人,据《明实录·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五年(1577),神宗命右春坊、右谕德何洛文、高启愚主考武会试,取中武举张大德等80名。又据《湖北通志》记载:张大德为湖北安陆州人,嘉靖元年(1522)壬午科状元。考嘉靖朝武科自二年始,故《湖北通志》记载有误,而应以《神宗实录》为准。有关张大德的史料很少,但张大德中武状元的万历五年(1577)却在明王朝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年的九月,也就是张大德大魁天下、春风得意之时,明代著名改革家、政治家张居正的父亲不幸去世。这对张居正的打击非同小可,按照传统礼教的惯例,父亲去
[]
郝处俊
  郝处俊(607—681)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生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其父为郝相贵,唐宰相许圉师的外甥。他10岁时就失去父亲,懂事很早,好读书,嗜《汉书》,贞观年间进士。吏部侍郎高士廉很看中他,让他做过甑山(今汉川)县令,故时人称其为郝甑山,累迁吏部侍郎。郝处俊是一个很正直的、坚决捍卫李氏唐朝的大臣,武则天当政时,极力反对高宗让位武则天,这遭到武则天的忌恨。李世民当皇帝时,郝处俊考中进士,袭封父亲的爵位。郝处俊和李治的关系很好,后来李治接李世民的班,郝处俊官运亨通,最后当上宰相一职。郝处俊对皇帝很忠心,有个叫卢伽逸多的和尚自称会炼制长生不老药,李治打算待他炼成后服用,郝处俊听说后立即
[] (607681)
李充
  李充(约291—约360)江夏安陆(故里在今安陆云梦一带)人。《晋书•李充传》称:“李充字弘度,江夏人。父矩,江州刺史。充少孤,其父墓中柏树尝为盗贼所斫,充手刃之,由是知名。”为东晋文学家、文论家、目录版本学家。晋成帝时丞相召他为掾。转记室参军。又曾任剡县令、大著作郎,奉命整理经籍。后迁中书侍郎,卒于任上。李充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大成就是他对目录版本学的贡献,以经、史、子、集为序的四部分类法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首先确定这一分类顺序的,就是李充。他的文学思想主要见于《翰林论》。《翰林论》是文体论在东晋发展的重要表现,对后世文学批评和总集编撰有重大影响。此书本是总集,共54卷,
[] (291360)
郑獬
  郑獬(1022—1072)北宋状元,诗人。字毅夫,安州(今安陆)人。皇祐五年(1053)举进士第一,初任陈州(今河南淮阳)通判。入朝,直集贤阁,知制诰。英宗即位,修建永昭山陵,需费甚巨,他上 书谏说国库空虚,希节俭爱民,请饬官吏减损其工程,之后,他又上 书进言:皇上初登帝位,希望下达诏令,允许朝臣向朝廷提出建议,尽量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臣子入朝觐见天子时,就向他们询问国家大政的得失,只要虚心求教,就一定能得到治理国家的有益策略。英宗采纳他的意见。宋神宗朝,拜翰林学士,在政治上倾向保守,他思想上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为人刚直不屈,特异不群,为官直言敢谏、一心为民;性格洒脱不羁,交游甚广。代理开封
[] 北宋状元,诗人 (10221072)
仲殊
  仲殊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
史长捷
  史长捷,无线电遥测专家。湖北安陆人。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建国后,历任解放军通信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技术员、助理研究员,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测控公司总经理,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委,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理事。长期从事航天遥测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火箭和人造卫星遥测系统的研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成绩,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生平史长捷,1925年10月10日生于北京,祖籍湖北省安陆县。父亲史青,字丹池,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土木工程系,欧洲中国同盟会首批会员,曾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土木局局长,后赴汉口江岸任平汉铁路第三总段总段长。母亲张浚民是一位思
郭俊
  郭俊(1897-)男,汉族,湖北安陆人。幼时,在本城杨觉生教师处读书。13岁时,到县北乡接官厅王家台子随舅父攻读古文。人物生平1912年,考入省立东汉书院。在这里,他受到新教育的启发,曾想学习工业,走工业救国的道路。1917年夏季,赴京投考高校。因发生张勋复辟事件,时局混乱,学校停考,旅费用尽,只得当卖行装南归。途中他曾向伙伴表示:“我将来若能从戎征战,定当尽力于治国安民。”次年,再次赴京报考,被高等工业学校录取,但因家庭经济困难,不久辍学。后考入官费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学习。学习期间,与40余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了以探求救国真理、促进中国革命为宗旨的社团“壬戌社”。后来,又与恽代英在湖北
革命烈士
廖正一
  廖正一(生卒不详)字明略,号竹林居士,安州(今湖北安陆)人。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七)。哲宗元佑二年(1087),为秘书省正字。六年,除秘阁校理(《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一二)。绍圣二年(1095),知常州(《咸淳毗陵志》卷八)。入党籍,贬监玉山税,卒。少时为文,藻采焕发,黄庭坚称之为“国士”。元丰二年(1079)成进士,授华阴司理,累官端明殿学士,后出知常州郡。与苏轼交游最善。撰有《白云集》、《竹林集》,已佚。哲宗元祐二年(一零八七),为秘书省正字。六年,除秘阁校理(《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一二)。绍圣二年(一零九五),知常州(《咸淳毗陵志》卷八)。入党籍,贬监
[]
史青
  史青(1886—1962)字丹墀、丹池,安陆城关人,1903年留学比利时,为欧洲中国同盟会首批会员。1903年冬,闻孙中山将旅居伦敦,史青立即偕同学四人手持介绍书,拟前往拜见。至比利时后,方知孙中山即将由美国抵伦敦,史青等人即刻在比利时留学生中筹得3000余法郎,准备前往康德黎家中,亲手送交孙中山,不巧未遇。直到1905年春,史青接孙中山信,相约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相见。2月,孙中山到达比利时,史青等人亲往海港城市俄斯当特迎接,孙中山来到布鲁塞尔,下榻史青寓所。孙中山与史青等人一见面谈了三天三夜,最后在史青寓所协商确定:在欧洲成立中国反清革命组织,并确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
(18861962)
耿丹
  耿丹(1892—1927) 字仲君,安陆城关人,1901年初,进入武昌普通学堂读书,接触反清革命党人、学校教习吴禄贞。1910年1月,考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组织革命团体“竟存社”。不久,加入“共进会”。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首义爆发,耿丹被任命为学生军大队长,后升任禁卫军团长。因不满辛亥革命果实被篡夺,1913年4月,与湖北革命党人秘密组成“改进团”,参加反袁“二次革命”,后因斗争失利,遭到通缉,隐匿北京。1913年冬,与李四光、赵师梅等12人由北洋政府资遣出国,进入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政治经济,以优异成绩荣获伦敦大学经济科博士学位。1919年6月,学成回国,任北京大学经济学讲师,结识同
革命烈士 (18921927)
全部安陆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