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历史人物介绍17
李正斋
  李正斋,原名李庄,字正斋,1906年生于蓟县大田各庄(原属遵化县)一个农民家庭里,上有两位兄长。他小时随当村教师的长兄读了几年书,后因家境贫困,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富锦等地的布店里当过学徒和记帐先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推翻了沙皇统治,没收了地主、富农的财产土地分配给穷人,这些情况不时传到与苏联接壤的佳木斯、富锦等地,李正斋既感到新鲜,又受到了启迪,憧憬着中国穷人也能有这样一天。在给家中的书信中,他时常介绍这方面的情况,流露出这些
(19061941)
刘家鸾
  刘家鸾字幼生,1894年出生于今天津市东丽区(原东郊)于明庄。是刘氏家族中明德堂创始人刘景琛之长孙。20世纪初迁入市区,后长期住在南开区城隍庙街。其姑丈是曹锟时代的陆军总长陆锦。经他介绍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就读,第六期肄业后考入北京陆军大学肄业。历任东北第三、第四方面军团部参谋长、团长,东北第二军参谋长。1930年任平津卫戍司令部中将参谋长,1935年任天津保安司令。1937年7月27日接宋哲元自卫守土通电后,他与李文田联合发出通电声明,
(18941982)
李铁夫
  李铁夫,原名韩伟键,另名云岗,1901年生于朝鲜咸镜南道洪源。1919年4月,为了躲避日本警察署的通缉,从朝鲜来到上海,在《新大韩新闻社》当。1920年秘密赴日本就学,1924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重返朝鲜任《东亚日报》记者。1925年朝鲜共产党成立,转年春天他被选为朝共中央委员。1928年2月,朝共遭到大破坏,他再次到上海,同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秋任北平反帝同盟党团书记,1932年8月任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长。193
(19011937)
季安
  季安 (1909-1944)原名安禄,曾用名占中,蓟县太平庄人。1938年由李子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中旬,抗日武装-开始后任蓟县抗联第十六总队总务处长。1940年10月任蓟宝三联合县八区区委书记,1943年8月任中共蓟遵兴联合县县委书记。1944年5月16日,季安参在参加由冀东第一专署专员杨大章、十三团副政委廖峰等主持召开的干部会议时,于18日拂晓被三千多日伪军包围在窜岭庙地区,激战中,季安镇定自若,一边烧毁文件,一边指挥干部战士
(19091944)
郭长年
  郭长年,天津人,共产党员,抗日烈士。一二九运动后,受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追求进步,积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日军占领天津后,他坚持市-争,组织工人火烧公大六厂原棉仓库。后遭日军逮捕,任敌人威逼利诱,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1936年春,郭长年参加了地下党在东楼短期小学组织的读书会。他仇恨日本侵略者,不满国民党政府屈辱妥协的政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勤奋阅读当时的救亡报刊和党的文件,积极探寻真理和抗日救亡道路。他性格豪爽,
韩斌奎
  韩斌奎1945年1月,湖北南漳战役中,日军以优势兵力向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阵地发起猛攻。国民党第59军暂编第53师2团7连连长韩斌奎在南漳县的李家蛸,率领全连官兵与日寇展开了白刃战,战斗异常惨烈,最终该连除通讯员张振兴向后方给韩斌奎的家属送遗书幸免外,其余人员全部壮烈牺。韩斌奎是天津市武清县河西务乡大刘庄人,1921年7月4旧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镜湖公工1930年在安徽毫州警备司令部当小职员,因耳聋被解职,全家6口人立即陷入困境,后经友
黄白莹
  黄白莹 (1917-1941)原名黄冠义,笔名白莹、欧阳丽娜。1917年9月6日出生,在天津当童工期间,他仍坚持学习。进步书刊的引导,爱国知识青年的影响,使他明确了方向,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以诗歌为武器,沤歌劳苦大众,揭露黑暗统治,为抗战擂鼓呐喊。1937年11月黄白莹被党组织接纳为中国共产党的候补党员。1938年3月,已成为正式党员的黄白莹派往延安学习,回山东后,黄白莹任中共泰西地委任宣传部副部长。1941年3月21日,在肥城西南莲花峪
(19171941)
卜静安
  卜静安,原名卜占台,化名卜静安。1902年出生在蓟县板桥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卜大林,长年勤劳耕作,同所有劳动农民一样始终摆脱不了贫困,全家几代人挤住在三间又破又窄的草屋里。卜静安幼小读过私塾。由于家境贫寒过早辍学在家务农。他自幼喜欢读书,劳动之余经常借来《水浒》、《三国演义》、《济公传》等古典小说阅读,对书中绿林好汉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侠肝义胆行为甚为佩服。在当时腐败黑暗的旧社会里,青年时代的卜静安养成了疾恶如仇,刚直不阿,不畏-的
(19021939)
徐树强
  徐树强(1914~1951),字幼洲,天津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三十期毕业。为曾任凇沪警察厅厅长的徐国良之子。1939年任伪天津公署水上警察分局局长,天津警察局特务科科长。配合日特机关及宪兵队,在天津镇压抗日爱国人士和任意0商民,为虎作伥,无恶不做,为天津人所愤恨。1945年任唐山市伪市长兼警察局局长。建国后被处决。
(19141951)
魏元泰
  魏元泰(1872-1961),天津的民间艺人。以制作风筝享誉中外,人称“风筝魏”。由于家境贫寒,魏元泰16岁就在一家扎彩铺当学徒,他对制作风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魏元泰心灵手巧,肯下辛苦。四年学徒期满,他学会了做扎彩、风筝和其它小玩具的手艺,由父亲给他张罗在东门里大街开了一间扎采铺,起名“长清斋”,从此他就以做风筝为业。他除了做一般扎彩外,他还细心地、反复地研究观察蜻蜓、蝴蝶、老鹰、燕子等飞翔动物的身体、翅膀的比例关系和它们飞翔的动作姿态
(18721961)
朱宪彝
  朱宪彝(1903-1984)天津人。我国著名的内分泌学家和医学教育专家。1922年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30年毕业获博士学位,并以连续五年以上得第一名的优等生资格,荣获温巴姆奖学金。毕业后留协和任内科住院医师。1934年开始系统研究钙磷代谢。1936年秋,去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生化系进修,完成了肌肉细胞内液电解质及血清钙离子测定等课题的研究。1937年秋回国后,继续从事钙磷代谢研究,直至太平洋战起协和停办时为止。先后十余年中发表学术
(19031984)
杨以德
  杨以德(1873—1944),字敬林,绰号杨梆子,天津人,祖籍山东,落魄盐商后裔。杨年幼时家道中落,生计艰难,经人介绍在老龙头火车站(即今天津东站)当检票员。在此被天津北段警察督办曹嘉祥看中,派他到津榆铁路侦察处当侦探员。因破获大案,名声大噪,于是得到袁世凯的赏识。1906年,杨以德升任津榆铁路总稽查,兼任探访局总办,成为袁世凯的心腹爪牙。1908年,他兼任京津电报电话线路督察,同年9月,被赐为三品二等顶戴。1909年,天津设立北洋警务
(18731944)
张兰德
   张兰德(1876-1957),原名张祥斋,字云亭,天津市静海县南吕官屯人。清朝末代太监总管。清光绪二年(1876)生。出身贫寒。光绪十四年(1888),因被富人奚落,冒险自宫净身。光绪十七年(1891),入清宫“茶坊”当太监,拜太监“哈哈李”为师。在内宫太监里排兰字辈,序号张兰德,慈禧太后赐名“恒泰”,宫号小德张。在宫中不堪忍受-,曾装疯卖傻。光绪十八年(1892),被派入宫内南府升平署戏班学京剧武小生。小德张五官端正,技艺精湛,19
清朝末代太监总管 (18761957)
叶赫那拉·那桐
  那桐(1857—1925),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琴轩。1885年乙酉科顺天乡试,中试第112名举人。由户部主事历保四品京堂,授鸿胪寺卿,迁内阁学士。1900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理藩院左侍郎。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任留京办事大臣,随奕劻、李鸿章与联军议和。转年以户部右恃郎,赏给头品顶戴,授为专使大臣,前往日本。1902年又派充赴日本观博览会大臣。在参观博览会之余,他率领随员留心考察日本的警政、路政,这对他后来主管工巡局
(18571925)
陈光远
  陈光远(1872-1939),字秀峰,直隶武清(今属天津)人。在天津租界的北洋寓公中,是首屈一指的百万富翁。他19岁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历任武卫右军队官、北洋常备军军政司总务处总办、步队统领、北洋第四镇第八协统领。1918年冯国璋代理总统后,他被任命为江西督军,与江苏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合称长江三督,是直系军阀的重要骨干。1922年被免职,来天津作寓公。在天津,他通过亲家龚心湛在北洋企业中大量投资,购买了启新洋灰公司、开滦矿务
(18721939)
蔡成勋
  蔡成勋(1871—1946),字虎臣,行伍出身,直隶天津县人。1900年从北洋武备学堂毕业。1912年升任陆军第一师师长。1917年冯国璋在南京代理大总统后,被封为绥远特别区域都统,成为直系骨干。1921年5月14日靳云鹏正式任国务总理组阁时,蔡成勋任陆军总长,至1921年12月25日被鲍贵卿所取代。1922年6月15日,蔡成勋奉曹锟命,率部接江西督军陈光远的班,节制全省军队,并于当年9月2日正式上任江西督理一职,直到1924年12月1
(18711946)
孙仲凯
  孙仲凯,天津人,光绪十九年(1893)生。天津“新八大家”之一(辛亥革命后,天津流行“新八大家”的说法,其中如元隆孙家、敦庆隆纪家、周益兴范家、瑞兴益金家等多属于新兴资产阶级)。孙家以经营棉纱致富,是天津著名的绸缎庄——元隆东家。1921年后又开办庆生棉纱店,包销裕元纱厂全部棉纱,并先后投资元聚、元裕、通成兴、隆生等棉纱庄及普丰、祥丰、庆益等银号、庆义米面庄等,是天津著名的商业资本家。
石元士
  石元士(1849-1919)字次卿。是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杨柳青石家的代表人物,石家大院(现辟为杨柳青博物馆)的宅主。靠土地、0剥削及经商起家。1894年甲午战争时,在天津杨柳青镇首创地主武装团体。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因迎合清政府的媚外政策,保护地主阶级的局部利益,倡设杨柳青支应局,为驻扎在杨柳青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效力。又成立保甲局维护地方治安,至使杨柳青及津西一带免遭战火之灾。接纳天津的道、府、县、驻津衙门及在天津的眷属来
(18491919)
李吉甫
  李吉甫是李辅臣(天津籍人,任仁记洋行买办而发家,人称“仁记李”)之子,为英商仁记洋行买办。1910年李辅臣过逝之后,和其弟李志年接任该行洋行买办之职。兄弟两人各有分工,李吉甫负责进口,李志年负责出口。当时因为进口业务乏于出口业务,所以其弟李志年所做的一切为“仁记李”发财的重点。“仁记李”财产的另一来源是经营房地产,即借英租界扩充之机买进地皮,增价卖出,发了大财,并置有多处房产。李吉甫于1927年病故。
李辅臣
  李辅臣(?-1910) ,是天津本地人,早年家境贫寒,靠做小贩、摆小钱摊、兑换银钱、跑钱帖为生,他看到天津洋行中的服务人员的所得较丰,就托人到天津英商仁记洋行当工友,做担污水桶等杂活。由于他的这段经历,以致他发迹以后,人们在背地里还常常称他“泔水李家”。在清末,由于各地银两成色不同,银平各异,加上制钱、钱帖、拨码等复杂情况,洋行华账房在与中国商人交易支付时,须雇用有经验的当地人负责兑银、点钱、催账等。因为李辅臣曾干过兑杂银的生计,掌握一
[]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