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历史人物介绍11
张秉泽
  张秉泽,原名兴仁,字仲彝,清通州人。他刻苦励行有经营之才,清末在东海关做事,以功升授登州州同,佐助知州,分掌督粮、缉捕、海防、水利等事。他曾陪同海关官员办理中外交涉事宜,遇事据理力争,毫不退让。宣统三年(1911),升任青州知府,主持府事,管辖州县,颇有政绩。民国二年(1913),调任昌平知县,坚持厉行禁烟,督率官吏民夫拔掉大烟秧苗百余顷。既而调任万全、蔚县知县,所至皆有政声。1920年归乡,感世道黑暗混乱,乃隐居不出,潜心道学,致力于
张钦
  张钦(1476-1542),字敬之,号心斋。先世李姓,又名李钦,曾因祖父入赘张家而名张钦。明代通州人。明正德六年(1511)进士,受任行人,掌传旨、册封事,绩优晋升监察御史,负责巡视长城各关防务。正德十二年(1517)七月,武宗听信江彬怂恿要出居庸关去宣化游玩。李钦闻讯连夜上疏,以英宗北狩为例谏止,未纳。八月朔,武宗着便装行至昌平,急传开关。李钦命居庸关指挥孙玺紧锁关门,且亲自藏起钥匙。内朝官刘嵩欲往昌平拜见皇帝,他制止说:宁坐不开关死
[] (14761542)
张春彦
  张春彦(1892-1954),河北通州(今北京通州区)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8岁入陆华云主办的长春科班,学老旦,开蒙戏《钓金龟》,一年多即登台演唱。11岁因科班解散又拜老伶工徐春明改学老生,初学《审头刺汤》、《问樵闹府》等,后又广泛学习里子老生戏。时徐师对春彦的评价是搁在哪出戏里都成,无论正配角全拿得起来,如《铁莲花》之刘子明,《盗宗卷》之张苍,《捉放曹》之吕伯奢,《探母》之杨六郎等。春彦早年曾陪谭鑫培唱过《失街亭》的
(18921954)
张舒和
  张舒和,字小仙,号潞水十洲客,民国通州回族人。他自幼聪伶好学,曾入国学读书。他尤喜绘画,并且追宗古法,使作品突出淡雅静穆,将靡丽之风洗涤殆尽,达到力量宏深,襟怀高旷的境界和气韵,简直可与明代唐伯虎,元代倪云林二位著名画家相媲美,可以说是民国时人物画的典型。他兼善花鸟虫鱼,尤其精于篆隶铁笔书法,字体刚柔并具,还在诗文,医理方面也能各有所长,是通州当时小有名气的杂家。卒年70岁。其子张亦仙,渊源家学,也以医名于世。(八通网/通州名人)
张文炳
  张文炳(1887-1912),字雅堂,原籍浙江,寄居北京,他在通州从军,并在通州参加辛亥革命运动而壮烈牺牲。他任驻通毅军-教习,受王治增影响而加入铁血会,转入共和会,再入同盟会,并任同盟会通州分会副会长,为同盟会在通州南关毅军-联络员。他大力协助蔡德辰、王丕丞、王斌等深入毅军做推翻封建王朝的宣传鼓动工作,颇受士兵尊重,使不少人加入同盟会。在筹备辛亥革命通州起义间,他主管运输枪械和筹款事宜,并联络毅军官兵多人,制造旗帜、印信,购买军火。又
(18871912)
张士甄
  张士甄,字绣紫,号铁冶,清代通州人。自幼受家庭影响颇深,崇尚读书。顺治六年(1649)春,赴京参加科考,中进士,因其文学及书法均优,故选入翰林院内庶常馆继续学习,学满三年考试,成绩优良,初受任翰林院编修,负责编纂、记述等事。既而逐步晋升刑部尚书,掌管法律,刑狱事务。其执法公正允当,能够宽大者即从轻处理。后改任礼部尚书,再转任吏部尚书。在吏部三载,在集吏考试,量人授官职务中,其拒谢请托,任优淘劣,注重疏通贤而被屈抑者,尤其谨慎正己,颇得士
[]
张文烶
  张文烶(tǐng),字彦彪,号湛生,明代通州人,自幼好学不倦,崇祯七年(1634)春,与其弟文辉共同赴京参加科考,双中进士。其初任山东益都(今县)知县。该县长久以来风俗不正,民多桀骜(jiéào)不驯,暴虐狡猾,难于治理。他到任后,调查访问,摸清实情,便依法制服豪强凶暴蛮横狡黠分子,尽力保护善良柔弱百姓,尤其严厉打击衡王府内众多太监坑害良民的凶恶行为,使官吏不能以势欺民,桀黠(xiá)者不能横行乡里,境内肃静稳定。另一方面,大力兴办教育
[]
张汝济
  张汝济,字仁甫,号育泉,明代通州人。先世浙江鄞(yǐn)县,永乐间于通州卫从军,并定居通州,后代即为通州人。张汝济少年时代最好读书。他的兄长张汝源在嘉靖四十年(1561年)先参加通州贡院乡试,考中举人。成为他的老师。隆庆元年(1567年),他也在通州中举,没有再继续上考,而被朝廷调到山东蒲台任知县。在蒲台,存在一种惯例,即夜间巡逻都派在编户进行,颇为扰民。张汝济坚改此弊,而雇役强壮市民巡夜。城内安静。另一弊例是当征收粮食时候,大多由里甲
[]
张础
  张础(1232-1294),字可用,元代通州人。其祖先为渤海(唐代以靺鞨等族所建政权)人,金朝末期,其曾祖张琛携家迁徙到通州居住。祖张伯达,跟随蒙古兵左帅忽都忽那颜攻夺金朝燕、蓟地区,于成吉思汗十年(1215)正月,金镇守通州之右副无帅蒲察七斤投降献城。忽都忽秉承皇帝旨意,提任张础祖父为通州节度判官,分管粮务、水利、河道等事。成绩优秀,升任通州知州,成为一州长官。其父张范曾任真定(今河北正定)路劝农官。张础攻读并且传授儒学。蒙古蒙哥汗六
[] (12321294)
张亨
  张亨(1125-1202),字彦通,金代漷阴县(今通州)人。幼聪明好学,参加科考,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贡士,一路直上,至皇统六年(1146),他年方21岁,便参加廷试,应对皇帝策考,成为进士。不久,接受任命,前往樊山县任县丞,佐助县令(知县)治县。此间,他清廉干练,政绩显著,升任弘州(今河北阳原县)军事判官,辅理一州军事事务,后接连调任巨鹿、宜川二县县令。大定二年(1162),张亨补任尚书省令史,为中央执行政务总机构内部一位掌管文书的事务
[] (11251202)
张翼
  张翼(1846-1913),字燕谋、彥谟,直隶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人。清末朝廷一品大员、盗-有煤矿的官员。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生。为满族汉军八旗家族子弟,天性慈善。咸丰十一年(1861),清廷始设神机营,选拔精锐营兵守卫紫禁城。时张翼16岁,长得身材魁伟,臂力过人,被选入清军神机营。后被醇(chún)贤亲王奕譞(xān)看中,调到醇亲王府邸任侍从。光绪四年(1878),醇亲王保奏其捐任道员。光绪八年(1882),委办金陵洋务局。光
(18461913)
张廷桂
  张廷桂(1863-1929),字馨元,晚年号潜山。清代通州(今属北京)人,世居通州城南三垡乡(今永区店镇三垡村)。清末民初教育家。清同治二年(1863)生。自幼聪慧,悟性强。8岁入私塾读书,14岁学完《诗经》、《尚书》、《经易》、《礼记》、《春秋》等五种儒家经书,且深通其义,其诗文颇有文采,时人皆叹服其学绩。张廷桂步入青年时代,是通州知名的秀才。后来每届秋围,他在通州贡院举行的乡试中都因主考官和总裁没有采纳分考官荐举的意见,而一直未能中
(18631929)
张寿增
  张寿增(1876-?),字鹤岩,直隶宛平(今北京五环宛平城)人。历任奉天交涉局委员并代理该局会办、黑龙江省交涉局帮办、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提调、黑龙江省盐务局提调、黑龙江省交涉局总办、胪滨府知府兼中俄勘界随员等职。清光绪二年(1876)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毕业于北京俄文专修馆(另有说北京铁路学堂、北京大学毕业)。精通俄语,善于外交,能文能武,有勇有谋。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奉天交涉局提调,协助宋小濂与中东铁路管理局进行谈判
周寿
  周寿(1442—1509)明直隶昌平(今属北京)人。宪宗孝肃皇太后弟。袭职锦衣卫千户。成化初擢左府都督同知。封云庆伯。恣横不法,冒禁乞占庄田。成化十七年(1481)进侯,与弟周或并位三公。
[] (14421509)
周知裕
  周知裕(?—?)五代时幽州(治今北京西南)人,字好问。初为刘仁恭厅将,表为妫州刺史,久之改德州刺史。后奔梁,朱温为之置归化军,任为指挥使,屡与后唐庄宗激战。梁亡,降庄宗,累官房州、绛州刺史,宿州团练使,安州留后。长兴末入为右神武统军。清泰初卒于官。
[]
朱少文
  朱少文(?—?)清末北京人。艺名穷不怕,相声演员。初为京剧丑脚,后在北京天桥等处摆地摊演出相声。表演时以白沙子撒成字形,边撒边说唱,常演节目有《字象》、《拆十字》等。相声原系单人表演,对口的表演形式据说自他开始。
[]
朱克融
  朱克融(?—826)唐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西南)人。朱滔孙。本为卢龙节度使刘总偏将。刘总将入朝,被遣赴京师。朝廷久不安排,饥寒无地借贷,均怨忿。长庆元年(821),随新任节度使张弘靖还幽州。不久军乱,因张弘靖,推他为帅。朝廷不能制,因而任之。后军乱被杀。
[] (?~826)
爱新觉罗·嵩孚
  嵩孚,爱新觉罗氏,清朝皇室,政治人物。有弟宗室嵩溥。嘉庆年间,担任归绥道。嘉庆二十二年,任安徽按察使。嘉庆二十四年,改安徽布政使,护理安徽巡抚兼提督衔。嘉庆二十五年,任江西布政使、山西布政使、浙江布政使。道光元年,任广东巡抚,署两广总督。次年,任贵州巡抚。道光三年,任湖南巡抚。道光五年,任刑部尚书,署镶黄旗汉军都统。道光六年,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湖广总督,署湖北巡抚。道光十年,任喀喇沙尔办事大臣。
[]
孝昭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1653年-1678年3月18日),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帝第二任皇后,后金开国名将额亦都孙女,太师、果毅公、前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鳌拜义女,妹温僖贵妃。人物生平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出生。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入宫为妃。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立为皇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二月二十六日,崩于坤宁宫。二月二十八日,奉移大行皇后梓宫于武英殿。三月二十五日奉移大行皇后梓宫往巩华城,与仁
[] 康熙帝第二任皇后 (16531678)
黄廷桂
  黄廷桂(1690~1759),字丹崖,号前黄,北京房山区张坊镇南白岱村前黄自然村人,汉军镶红旗。唐进士崇文阁校书黄璞二十五世孙,曾祖黄宪章,福建巡抚黄秉中之子。雍正年间,由总兵擢四川提督。曾疏言地方行政,于修枪、养马、饬士卒诸事,皆有建白。乾隆年间,历任两江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职,与四川提督岳钟琪调解当地孔撒、麻书两土司相互攻杀。后奉命督办陕甘军需,佐清军进讨阿睦尔撒纳。以筹划有方,得乾隆帝称许,加太子太保
[] (1690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