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名人录
颜希深
  颜希深(1729—1780年),字若愚,号静山,又号浚溪,广东连平县元善镇人,贡生出身。 颜希深是落户连平颜氏的第五代,生于雍正七年(1729年)。母亲何氏出身书香门第,秉性慈惠,知书达理,嫁与颜氏后因家庭困难,常以种桑织麻供子读书。 颜希深自幼受何氏教育,聪颖过人,器宇不凡。任太原府同知时,适逢乾隆皇帝驾幸五台山,颜希深奉旨办理行营事物,以毫不扰民受到乾隆称赞。 乾隆十八年(1753年),颜希深任泰安知府。 乾隆十九年(1754年),颜希深主持创建了泰安试院(考棚)。试院建成之际,颜希深作《创建试院碑记》(见民国十八年铅印本《重修泰安县志》卷十二•艺文志选
[] (17291780)
颜检
  颜检(1757—1832年),字惺甫,号岱山,又号岱云,别号槎客,广东连平县元善镇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生于山东泰安,巡抚颜希深子,拔贡生出身。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颜检以拔贡生朝考入选一等,初授礼部七品小京官,再升仪制司员外郎、御前校射。此后连丁母忧、父忧,十二年后才升任主事。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颜检出任江西吉安知府,后又任云南盐法道,调任迤南(滇南)兵备道。 嘉庆二年(1797年),在迤南兵备道任上的颜检赴威远(在今云南思茅地区)剿匪(“猓黑军”,以彝族等为主),擒获匪首札秋,之后擢升江西按察使、河南布政使,嘉庆四年(1799年)调任直隶布政使。
[] (17571832)
谢国平
  谢国平(1885—1911),原名国南,字少知,连平陂头莲星村人。是策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朝连平州政权,建立民国连平县政权的第一任县知事。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谢长至10岁时,家里送他上私塾。在他13岁那年的某一天,有两位外国牧师到他家作客,赠给他数十本宣传新思想和民主革命的书籍。自此,他开始接触西方的宗教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光绪二十八年(1902),谢应科举童子试,考入了邑庠。光绪二十九年七月,他到广州求学,先后在广州师范、广州警察学校读书。光绪三十三年,他从警察学校毕业后,任广州市第五区警察署书记。目睹清廷腐败,他逐渐产生了救国救民思想,后经人介绍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并被推为同盟
[] (18851911)
颜伯焘
  颜伯焘(1788—1853年),字鲁舆,号载枫,别号小岱,广东连平县元善镇人,巡抚颜希深孙,总督颜检子,嘉庆十五年(1810年)顺天(北京)举人。 嘉庆十九年(1814年),颜伯焘殿试入二甲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借新进士巡游的机会顺便到浙江省亲。出任浙江巡抚不久的父亲颜检,拿出刚刚得到的、祖父颜希深任泰安知府时所刻官箴拓本,指示说:“你现在已进入前程无法预料的官场,应该研究公职人员做人做事的原则了。这是先前正派GY留下来的格言,实际上也可以说是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教诲。”颜伯焘郑重接过,只见拓本上 书有“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
[] (17881853)
陈万
  陈万(?~1631),连平内莞蓝州人,原为种蓝(是一种染料)、制蓝业主,拥有蓝房数十间,工人数百人,经营网点主要在九连、内莞等地。明朝末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连平九连种蓝工人在担杆滩揭竿起义,推陈万为首领。崇祯三、四年间( 1630~1631),万率起义军驻九连肚。与占踞粤东铜鼓嶂、活动于石窟都一带的另一支农民起义军钟凌秀部结盟,共同进退。陈、钟诸首领称红、黑、白九良星。与此同时,占踞乌岭、南岭的“曾阎罗”部及活动于惠、潮一带的刘粗鳞、叶袄婆、张文斌、邹崖鼻等部农民起义军也与陈、钟遥相呼应。于是,粤东、粤北、赣南、闽南诸府县为之震动。崇祯四年( 1631),陈万率起义军出和平、热水,由龙南太
[] (?~1631)
练廷璜
  练廷璜(生卒年不详),字笠人,连平元善镇东昌街练屋人。道光五年(1825)拔贡,朝考揀发知县。先后任江苏阳湖、丹阳、元和、上海、长州、宜兴、常熟、昭文、嘉定等县知县,官至松江府知府。诰授朝议大夫,例晋中宪大夫。练历任知县、知府,皆有政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任嘉定知县时的事迹。道光二十二年(1842)春,他一到嘉定,即大刀阔斧整饬吏治,严惩-,选用良吏,不久,县中“宿弊顿除”,深受百姓称颂。当年六月,英军攻陷吴淞炮台,守将江南水师提督陈化成阵亡,两江总督牛鉴从宝山溃逃,嘉定百姓大为震恐。练廷璜临危不惧,一面招募勇士冒着生命危险,冲人吴淞炮台把陈化成尸体运回嘉定城中,并在城内武庙举行人殓仪式,以激
[]
练恕
  练恕( 1821~1838),字辛福,号伯颖,连平元善镇东昌街练屋人,练廷璜之子。练恕聪敏过人,自小受父亲的教育和影响,7岁时随父于-一带读书,先习经学,9岁读完“五经”,并开始攻读《史记》、《汉书》和诸子百家著作。13岁已“通诸经三史,能为古文辞”,14岁阅完《资治通鉴》。时人称之为“神童”。练恕“性喜考证”,不愿为官,立志献身史学。其父曾“以习应试文字窥其意”,虽“甚易之”,但恕“弗以为善也”。他一心专注于志、表、史籍的研究与著述,在11岁至16岁的6年间,编著了《后汉公卿表》、《五代地理考》、《北周公卿表》、《西秦百官表》、《后汉书注刊误》等史学专著,写了11篇考史、论史杂文,其中前四部
[] (18211838)
何深
  何深( 1678~1743),字顷波,别字让川,连平元善镇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与其叔何多学同科中举人。康熙四十五年会试中进士,殿试中三甲第六名。历任河南扶沟县知县、山东高苑县知县、湖南长沙县知县等职。后告病回乡,旋被地方公举为孝廉方正,于瑞溪书院掌教。何深自幼聪颖,才华横溢,一生著述颇多,是当地颇具影响的文士。他曾参与编修《广东通志》、《连平州志》(“卢志”),著有《顷波四书文稿》、《晴窗偶录》、《出塞吟》等诗文集。《连平州志》收载了他的《连平形胜记》、《重修牟公祠序》、《望九连山》等散文以及赞美“连平八景”的诗歌共20余篇。
[] (16781743)
何秉钧
  何秉钧(1878~1911),字子衡,连平大湖油村何新屋人。何秉性刚烈,爱好武功,原是清末武秀才,因参加过“洪门”组织,当地办清乡时-逃亡到广州。后来,考入虎门武官学校。在该校就读期间,加入了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兴中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受到校方注意。校长曾带人到宿舍搜查他与革命党人往来的密信,幸而何为人机警,才没有出事。何秉钧从虎门武官学校毕业后,被委任为一名哨官,在广东阳江县供职。清宣统三年(1911)三月十二日,因参加反清斗争,在阳江县壮烈牺牲。国民政府成立后,何被追认为烈士,并在广州公祭。公祭后,国民政府发给抚恤金300元光洋,并置一烈士牌连同骸骨一起交其家属带回连平立墓纪念。
[] (18781911)
颜国华
  颜国华(?~1932),原名首愚,绰号“颜大炮”,连平县元善镇人。其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先后有过从商、从军、从政等经历。20年代起,先后在陈炯明部下任粤军第一旅第七、八营指挥,第十旅第二十团团长,第十旅少将旅长等职。尔后,出任汕头地区禁烟(鸦片)总办。民国2年(1913),颜国华往上海参加商务会议之后,放弃正在经营的连平县城广福烟庄的生意,到广州办起裕通银号、东成公司饷馆、米号(即粮店),还和友人合办先施公司。接着,又到惠州承包东江十属药膏公司。颜由此名噪一时,得到时任援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的赏识。陈多次劝他改行从军。不久,在时局冲击、生意遭受挫折后,颜国华决定改行,并接受陈炯明的封号,以粤军第四
谢静生
  谢静生( 1908~1953),字宗深,号志清,连平县陂头金中潋塘围人。民国15年(1926),谢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后留学日本,在日本釜山步兵士官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回国后,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连长、少校、参谋、少校教官、国民革命军教育部上校科长、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直属第五政治大队大队长等职。民国29年任清远县县长。民国32年后,在宋希濂部先后任少将处长、少将参谋、少将局长等职。民国35年被选为国大代表,同年出席南京制宪国民代表大会。谢早年离开家乡,一生戎马倥偬,但一直没有忘记家乡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或书信往来,或利用回乡探亲访友之机,关心家乡,造福故里。民国30年秋,谢回乡探亲,听
(19081953)
刘凤楷
  刘凤楷( 1769~1821),字岐甫,别字门冈,连平高莞高村大蓝屋人,出生于武术世家。其父刘道南是个身怀绝技、颇具声望的乡村武师。刘凤楷自幼聪颖,勇力过人,在父亲的督促、指导下,刻苦练就一身好武艺。乾隆五十年(1785),经县试、府试,考取武秀才。乾隆五十三年,乡试中第十二名武举人。乾隆五十五年,殿试中一等第六名武进士,钦点御前四品佩剑侍卫。乾隆五十九年,刘凤楷调出京城,以三品参将衔随清军辗转于山东、山西等省,平息匪乱。道光元年(1821)因年老力衰,辞官回家,不久即病逝。
[] (17691821)
颜以燠
  颜以燠(1793—?),连平县元善镇人。是清代贵州巡抚颜希深之孙,知县颜模之子,直隶总督颜检胞侄,闽浙总督颜伯焘之嫡堂弟。他于嘉庆己已年(1809)冬,府考中秀才,丙子年(1816)乡试中举人,以品学兼优,历任爱新觉罗官学教习、内阁中书、文渊阁检阅、内阁侍读等职。后以京察(即考核)一等,出任江苏徐州府知府,护理苏松大兵备道,赏戴花翎,继任淮徐杨海兵备道、河道,“特授”东河总督,兵部侍郎。 关于他“特授”(即破格提拔)东河总督一事,过去连平城人常以“哎嗨唷,颜以燠,河道升河督”这句顺口溜作歌唱,真的说起来,不但是历史事实,而且还带有传奇色彩。 原来颜以燠生长在官宦之家,自小受祖、父辈
[] (1793~?)
江任之
  江任之(1906~1942),小名梦麒,连平县元善镇人。连平县高等小学堂毕业。曾任小学教员、银梅(陂头)区立高等小学校长、广东省立仲元图书馆馆员等职。著有《思母篇》,主编过连平地方性刊物《铅刀》,是当时“连平三怪”之一。江聪颖过人,心高气傲。他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对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作品以及历代诗、词、歌、赋,均喜好研究。对新文学著作,也广泛涉猎,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则是梁任公的作品。他认为要改造国家,首先必须革新民众的思想,必须有“挑战群盲”的精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他认为做人最可耻的是阿附流俗,而要做一个真正的志士,则应敢于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他曾书一联自勉:“能受折磨乃铁汉,
(19061942)
吴泓生
  吴泓生( 1913~1976),又名连芃,连平县油溪大塘人,初中文化。民国28年(1939)12月,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龙和队到油溪大塘茶壶耳屋、吴屋、小溪麦屋、大湖弘毅小学等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时任大塘小学校长的吴泓生,在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龙和队的教育培养下,思想进步很快,由钟义、许惠然两人介绍,经龙川中心县委批准,于民国29年4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连平县最早入党的共产党员。民国31年春、夏之交,中共大塘小学党支部成立,吴任支部书记。民国35年(1946)3月,吴与忠信中学党员学生吴建昌等人组织忠中学生-,要求该校董事会答应学生代表提出的3条条件:1、不准开黄竹坑至大湖的公路(
(19131976)
颜筱园
  颜筱园( 1787~1879),又名尔梧,字凤甫,号蔼人,监生,连平元善镇人。曾任按察使司照磨,是清代连平一位著名的眼科医生。颜筱园生长于缙绅世家,却无意功名,一心学医,尤对眼科学有所得。其医术高明,远近闻名,曾治好不少眼疾患者。清道光年间,他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写成医学专著《眼科约编》,并刊刻成书传世。该书对眼病的预防,眼药的制法、药引、服法等方面均有独特的见解,在医学界影响颇深,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医学财富。闽浙总督颜伯焘为其书作序。
[] (17871879)
黄叔显
  黄叔显(生卒年不详),字介亭,连平长吉(隆街)梅洞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黄少时聪颖好学,白天放牧,夜间刻苦攻书。清乾隆元年(1736)考取举人。乾隆十年会试中进士,殿试钦点翰林院编修,钦命日讲起居注官。历任福建罗源县知县,广西永福县知县、顺州知州,四川会理州知州,直隶资州知州、茂州知州,广西思恩府、百色厅同知、镇安府知府,四川顺庆州知州等职,加两级记录5次。其家族多人考取举人,成为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连平州的名门望族,后逐渐衰落。
[] (?~9999)
颜希圣
  颜希圣(生卒年不详),字西埜,别字宜若,连平元善镇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中举人,雍正元年(1723)中进士,殿试钦点翰林院庶吉士。雍正二年,颜希圣不愿出仕为官,遂返回原籍。自此在家专心读书、做学问,不问外事。颜希圣聪颖好学,诗文俱佳。雍正年间,他曾参与编修《连平州志》(“卢志”)。《连平州志》收载了他的《圣迹岩记》、《何母颜孺人传》、《叶烈妇传》、《南楼野眺》和《圣迹苍岩》等5篇诗文。
[]
何廷楠
  何廷楠( 1704~1780),字鹤巢,别字松亭、乔林,何深之长子,连平元善镇人。清雍正七年( 1729)己酉科拔贡。乾隆元年(1736)丙辰恩科中举人,乾隆七年壬戌科会试中进士。历任甘肃庄浪县知县,壬申恩科乡试陕西同考试官,甘肃西和县知县,平凉府、庆阳府、宁夏府通判,直隶保定县知县,甘肃平凉府盐茶厅同知,署理平凉府知府等职。著有《四书文稿》、《怡情集》、《打鱼歌》等诗文集。时人称何深、何廷楠为“父子进士”。
[] (17041780)
全部连平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