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历史人物介绍2
戴瑞玲
   戴瑞玲(1906—1928年),女,紫金县古竹镇人,出身平民家庭。小学毕业后,随父迁广州东沙角居住。后考入执信中学,被选为广州市学生联合会执委兼宣传部长。1926年秋,加入中国0。7月调入0广东区委妇女工作部工作。1927年4月,由于坏人告密,她被国民党广州警备司令部逮捕。后将她释放,派特务跟踪。回家后,其父即秘密将她送往香港避难。但戴瑞玲认为,革命危急关头,党需要自己。毅然返回广州找党组织,又遭特务队围捕。后来,把她转交警备司令部。
(19061928)
李福华
   李福华(1907—1978年),紫金县龙窝黄洞村人,农民。1968年秋,他年逾花甲,发动本村7个老人组成“八老耕山队”,任队长。在龙窝望头嶂下,安营扎寨,办起小林场。经三年辛勤劳动,开垦荒山168亩,种上杉树、水果、木薯等,还养猪80多头。1970年《南方日报》专题报导了“八老耕山队”的事迹。1971年4月,0广东省委副书记王首道来紫金视察时,接见了李福华,称赞“八老”的愚公精神,并自荐担任耕山队的名誉队长,因此成了“九老耕山队
(19071978)
张光农
   张光农(1908年-?),又名奉先,字兆奎,紫金县中坝镇水口村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工兵科。同年7月参加北伐,转战中原华北,历任连长、营长、旅部参谋主任等职。在战斗之隙,他潜心钻研兵法,著有《练兵与用兵》一书稿。1937年8月,他率领独立营参加抗日淞沪战役,立功受奖。12月南京失守,他率广东子弟兵冲出重围,历尽艰辛转移到江西弋阳,重建抗日第三营。在江西省境内进行抗日战斗。后来,张光农率一个连精兵,在竹鸡岭反击日军偷袭作战中,
钟战群
   钟战群(1909—1931年),又名桂华,紫金县黄塘镇庙前村人,出生于书香世家。在柏埔高等小学就读时,结识了龚苑香、钟灵等革命青年,逐步接触了革命思想。1925年冬,0紫金县特别支部推荐他到广州农讲所学习。11月,加入中国0。1926年冬,钟战群回到家乡,成立了埔尾农会,组织年间武装暴动,任暴动委员会总指挥,取得胜利。1927年5月,他率队伍在紫河边境开展游击战,国民党军到处通缉,他毫不惧怕,继续进行革命斗争。同年冬,为配合红军和
(19091931)
黄肇青
   黄肇青(1910—1980年),又名时嘉,号黄九。紫金县龙窝镇龙南村人。青年时,拜龙窝彭坊村叶庆兴、钟云顺两位老中医为师,虚心学习,医艺大进,年轻时就成为龙窝知名医生。1956年8月,他被吸收为国家公职医生。1958年,被选送到广州中医学院进修。次年春,回紫金县中医进修学校主讲中医课程,培养本县中医人才。同年冬,黄肇青调回龙窝卫生院,晋升为主治中医师。他从医以后,一面潜心钻研医理,广征博采;一面努力探索中草药的特殊功效,积累了丰富
(19101980)
刘庆初
   刘庆初(1911—1932年),紫金县青溪乡南坑村人,出生于富裕家庭。1927年秋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小学任教。同年加入中国0。后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参加革命活动。1928年9月,他赴炮子革0据地工作。次年11月,任共青团紫河特区委宣传部长,和蓝蔚林接受县委指示,带领紫河游击队20多人回紫河边开劈新区,成立了0青溪区委,并任区委宣传部长兼南坑党支部书记。同月,他和蓝蔚林指挥紫河游击队和赤卫队200多人袭击青溪圩,攻克乡公所。1930年9
(19111932)
李素娇
   李素娇(1911—1933年),女,紫金县龙窝黄洞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常跟人打猎、割草、学唱歌。12岁被卖到黄布村一个地主家当童养媳。1929年,她逃出地主家,到南山嶂参加了红二师叶振强连队,当炊事员。一次,叶振强率部队进攻惠东县马山禾多布。李素娇和女友钟灵娇装扮成村姑,尾随部队来到禾多布通往炮子的必经之地赤溪坳山上砍柴。当部队取胜回师炮子时,民团尾追而来。李素娇俩人用山歌把敌2名尖兵引到山上,巧夺枪枝。当民团后续人马追
(19111933)
黄火坤
   黄火坤(1915—1948年),紫金县柏埔镇福田村人,出生于贫苦家庭。14岁起随父在东江河做船工。1947年11月,黄火坤加入紫金县人民抗征大队“黑风队”,在攻打柏埔警察所、乡公所及反击县警队“进剿”柏埔等战斗中荣立战功。不久,黄火坤参加东江河东分工委在河源黄村举办的学习班,加入中国0。后派任“黑风”队指导员。1948年春夏间,黄火坤率队由古竹转移到河源黄泥金村黄家祠,混进“黑风队”的叛匪围着黄火坤,威迫他一起变节投敌,遭到黄火坤义正
(19151948)
赖方平
   赖方平(1922—1948年),原名学粦,紫金县义容夏棠村人。出生于贫苦家庭。初中毕业后,受聘于南洋塘背小学任教。1946年6月,赖方平离开学校,参加革命,后来回乡发动一批青年参加游击队。10月加入中国0。1947年9月,赖方平被派到河源黄村总部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派到紫金人民抗征大队长春中队任指导员。他经常用革命思想教育战士,号召他们同心协力,消灭国民党反动派。中队成立后短短几个月,就打了4次胜仗。1948年2月11日,长
(19221948)
陈果
   陈果(1917—1977年),原名子如,别名陈强、陈棋。紫金县古竹水东村人,出生于贫苦家庭。1939年7月,陈果加入中国0,投身抗日战争。1940年春,0紫金县党组织转入秘密活动。他被派回家乡,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发展党组织,建立起古竹水东、河源黄泥金党支部,并任古竹区委书记。1944年春,古竹蓼坑成立紫金人民抗日锄0大队,陈果任大队长及总支宣传委员,领导抗日锄0斗争。1947年5月,九连工委在紫金恢复武装斗争,他任紫金县人民抗征大队
(19171977)
钟良
   钟良(1915—1958年),又名陈国良,紫金县南岭乡瑞邱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12月,南岭乡劳动童子团成立,年仅10岁的钟良带头报名参加,并当了团长。此后,钟良组织儿童学文化,为农会送信、贴标语,协助农民自卫军站岗放哨等。1928年3月,国民党军黄旭初部大举进攻苏区,不满13岁的钟良随着父亲和赤卫队转移到海陆惠紫边区的深山密林中,风餐露宿3年多。后因钟良患病及赤卫队所处的环境越来越恶化,他遵从父命,独自下山,流浪到揭
(19151958)
孙慧基
   孙慧基(1923—1946年),原名国仕,又名伟基,紫金县上义镇官田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春,他打听到多祝平山一带有游击队活动,即与乡邻孙杰等6人参加东江纵队,投身抗日战争。9月,东纵第六支队攻打高潭圩土匪,孙慧基奋不顾身,勇猛战斗,荣立战功。1946年3月12日深夜,孙慧基等人奉命送小队长李松到大队部开会。出发不久,即遇敌伏击,开展了激战。为掩护队长和其他同志脱险,他果敢地引开敌人,而遭围捕。后被杀害于惠东县多祝圩,
(19231946)
赖炎
   赖炎(1925—1948年),又名梦钦,紫金县义容南洋村人。出身于富裕家庭,高中毕业。1947年秋参加革命。后来,他发动家乡一批进步青年组成游击队,并把族内的10多支枪取到队里使用。10月,紫金人民抗征大队长春中队在南洋村正式成立,赖炎任中队长。后率队开往柏埔,截击前往柏埔征粮的县警大队;还帮助家乡建立农会和贫农团,进行减租减息,带头焚烧家里的田契、债簿,开仓济贫。1948年1月,国民党紫金县保安大队赴河源补充兵员和装备,路经义容
(19251948)
苏丹
   苏丹(1926—1949年),女,原名陈丽娟,又名逸平,化名苏丹。揭阳县榕城镇人,出生于平民家庭。在亲属资助下,于1940年到韶关第二侨民中学读书,后转入韶州师范就读。在读书期间的1946年加入中国0。师范毕业后转到香港教书。1947年,东江各地恢复武装斗争。她回内地,在惠东宝人民护乡团第一队任文化教员,后任“铁虎队”政治服务员、“白虎”和“黑豹”独立连指导员等职。1948年7月,解放军江南支队司令部命令攻打惠阳县沙鱼涌国民党守敌
(19261949)
钟汉光
   钟汉光(1948—1979年),紫金县龙窝镇慎田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紫金中学高中毕业。1968年春应征入伍,1969年冬加入中国0。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等职。1976年,他率部在“海练”中,炮舰内发生机械故障,引起0,他奋不顾身救出战友数名,荣立二等功。1978年,他带领战士练习投弹训练时,一名新战士把手榴弹投掷在人群中,他立即命令战士们卧倒,飞快地扑过去,将手榴弹投向远处,保证了战士们的安全。他所率的连队连年被评为先进连队,他
(19481979)
钟丁先
   钟丁先(1613-清康熙年间),字后觉、南山,号忏云,紫金县苏区乡永坑村人。自幼聪颖,才思敏捷。6岁时与群儿嬉戏,其兄(乳名山猴)出一联命其对:“井龙化作蛇孵卵”(井龙,丁先乳名),丁先反讥曰:“山猴笑看鹿衔花”。兄称之为奇才。钟丁先勤奋攻读,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壬午科解元。崇祯十七年,北上赴试,到达河南省,得悉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投考无望,折回原籍。不久,清兵入关,明幼主南下,钟丁先倾尽家产,招募几千人,屯于中坝凹下
[] (1613~?)
孙鼎标
   孙鼎标(生卒年月不详)。绰号孙大食。本县中坝镇发昌村孙屋排(原良庄甲公馆村)人。是孙中山入粤始祖孙友松第十一代孙,外迁香山(中山县)连昌公之父。 明朝末年,本县解元钟丁先起兵勤王,孙鼎标亦举兵千余,响应起义,成为钟丁先的得力部将。后率部至博罗县会同韩如炎部攻打惠州清军。孙鼎标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激战3天,攻破惠州。清顺治八年至十三年(1651—1656年),又与永安县令王孙兰大小百十战,声震清廷。
[]
钟时行
   钟时行(1737年-?),本县南岭乡东溪村人。自幼聪颖过人,在学时教师命其作南岭即景诗,他稍加思索,挥笔而就:“团圆-洞宝山河,铁锁城门正气多。龙跃不嫌波浪小,凤鸣偏向树婆娑。玉带两溪浮晓日,金钟一韵避邪魔。应知此地连城价,万古人文不漏科。”高度概括了南岭山川、风土、人情,老师称他为奇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甲午科中举,出任高州府廉江县令。在任时,体恤民情,清廉为政,政绩昭著,一连数任。告老返乡时,当地百姓恭送“万民伞”,并在廉
[] (1737~?)
刘名载
   刘名载(1769年-?),字其舆,号竹湄,紫城镇下厚街人。自幼聪颖,才学超群。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中举。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中进士。历任吏部稽勋司主事,山东曹州府、武定府、济南府的知府,署督粮道、江苏常镇道、海兵备道兼署两淮盐运使、河道总督,官至正三品中宪大夫。他功在政位,勤政于民。在总督黄、淮河道修筑事务时,深入实地,体恤民情,民多拥戴,称之为“刘青天”。其母70寿辰,也不告假,只托名师纪昀撰寿序寄回,以表孝心。 他
廖笃材
   廖笃材(1786—1850年),号介眉,紫金县龙窝桂山围人。少时聪颖过人,嘉庆十年(1805年)考取邑庠。道光元年乡试中举。道光三年(1823年)殿试中进士,敕封文林郎。道光十年被授为雷州府学正堂。在职期间,秉公办事,竟遭人诬陷,经朝廷派员调查,澄清是非,赞他是“清白无瑕之玉”。后死于任内,葬于家乡桂山围。
(1786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