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历史人物介绍2
赖际熙
   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号荔坨,增城市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攻读于广州广雅书院。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的科举考试中,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总纂。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他移居香港,谢绝国事,专心从事教育和国学研究。民国二年(1913)任香港大学中文总教习兼教授。民国十二年(1923),为提倡国学
(18651937)
顾海城
  顾海城,增城市人,祖籍江苏省海门市。1972年参军,历任文书、连长、团长、师副参谋长等职,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5次。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在一次战斗中率5人侦察小组深入前方,连续4昼夜侦察,为炮兵准确摧毁越军火力点立功。他刻苦钻研军事科学理论,撰写军事论文30多篇,在《人民炮兵》等刊物发表。1983年总部召开全军地面炮兵侦察现场会,他担任演习总导演助理,协助-出色完成任务。1984年提出改革战斗文书方案,由原来20多份
刘志芳
  刘志芳,福和豪迳村人。1979年在福和建筑队工作,1981年调县教育建筑工程队(第四建筑公司前身)任施工员、技术员,1982年8月任施工队长。他热爱本职工作,不怕苦和累,每年都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在工作中坚持严抓细管,规范施工,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在质量和安全生产方面取得显著成绩。10多年来他负责施工的工程未出现事故和技术失误。1994年获国家建设部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林镜清
  林镜清,派潭镇邓路吓村党支部书记。任村支书前,他是当地劳动致富的典范,自已经营120亩鱼塘和50亩果场,年利润30多万元。任村支部书记后,发展集体经济。2003年,引进广州市农业局扶贫项目,办起一个存栏量10多万只的现代化养鸡场,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1000元增加到15万元,并解决村民就业38人。他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多方筹集资金修建村道、饮水工程等,为村民办好事、实事。2005年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
周志堂
  周志堂,小楼镇西境村农民。1980年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靠着几年的积蓄和见识,毅然回家办养鸡场。同时,在承包的2亩责任田试种冬瓜,在上级部门支持下,引进优质种子,邀请专家授课,逐步掌握冬瓜种植技术,产量年年增加,年收益超过10万元,并带动和帮助全村扩大种植冬瓜,走种养致富之路。2005年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
朱怡共
  朱怡共,广州市中新塑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改革开放以来,他不惜代价招聘和引进、培训各类科技优秀人才,先后创办多家企业,积累经营管理经验,使企业越办越好。他重视产品质量,公司产品获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被评为“广州市名牌产品”。 他于2005年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
陈元深
  陈元深,石滩镇人,增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他团结带领全所人员研究推荐黄增丝苗3号、增珍粘3号、穗珍香、巴太香等优质水稻良种,通过广州市科委技术成果鉴定,并获国家、省、广州市科研成果奖。该所与省、广州市农科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展鉴定水稻育种、玉米新品种示范等项目。在朱村1000多亩示范基地推广示范九七香、巴太香粘、增珍香3个品种,均取得较好成果。他于2005年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
刘剑波
  刘剑波,石滩镇人,广州市如丰果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1986年创办如丰果子调味食品厂,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带动村民走共同富裕道路。他办企业坚持守法经营、注意安全生产,同时关心支持公益事业,先后为教育、救灾等捐款50多万元。2002年当选广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2003年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
吴冠云
  吴冠云,女,镇龙镇九楼村专业户。他于1981年承包5亩荒地,种值三华李、橙、木薯等,并办起养猪场;1986年承包合作社石场,由于善于管理,盈利逾百万元;1997年承包一片荒山,种荔枝、龙眼、芒果、白榄等水果,养殖80多亩鱼塘;2001年在果园内建餐厅、客房,兴办农家乐生态旅游。2001年被评为广州市“三八”红旗手;2002年当选广州市妇女第十一届大会代表,并被广州市妇联推荐为广东省“巾帼科技兴农带头人”;2003年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
刘伙源
  刘伙源,增城市--大队副大队长。他工作扎实勤恳,屡破大案要案。2000~2002年,组织和参与侦破省公安厅及增城市督办的特大案件6宗,破获各类重大刑事案件560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21名,摧毁盗抢机动车及入屋-团伙31个,为群众追回被盗汽车23辆、摩托车47辆及其他赃物价值近500万元。1998~2000年,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1年被省公安厅授予“广东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2002年被广州市-授予“羊城优秀青年卫士
石亚涛
  石亚涛,派潭镇人。1982年任县公路局派潭道班班长。他爱岗敬业,以道班为家,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巡路清障,那里有险情就出现在那里。他每逢节假日都在道班度过,有时连晚上及公休日也上路巡查,确保40公里公路行车安全。1990~1999年,派潭道班连续10年被增城市和广州市公路局评为文明单位,他本人于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
肖衍琼
  肖衍琼,女,石滩镇人,塘头村种养专业户。1993年承包山地种植荔枝,夫妻俩扎根果园,依靠科学劳动致富。早年种植荔枝850多棵,1998年挂果收入20多万元,之后再承包荒山140亩,全部种上荔枝。她富裕后,热心助人,出资购置台凳办起村种养技术学习班,自费邀请广州市专家前来授课、指导,为困难农户捐资、捐种苗,发展生产共同致富。多次荣获省、广州市“三八红旗手”、“种养女能手”称号,2000年被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邹细球
  邹细球,三江镇人。从1988年开始,先后在岗尾村上洲、黄牛公、庄窑岭(土名)承包旱地20亩、荒山50亩,用科学技术种果养鸡,实行立体化种养。经过10多年辛勤劳动,把昔日荒山变成“金山宝地”。1996年生产肉鸡2万只,收成龙眼1000多公斤、荔枝1250公斤,总收入40多万元。同年又在石滩镇郑田村承包山头300亩,成为当地种养大户之一。他富裕后将自己多年摸索的种养经验传授给村民,资助贫困户解决生产资金困难,帮助村民修鸡舍、嫁接荔枝和解决种
杨爱华
  杨爱华,女,永和镇人。1980年毕业于海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在增城中学任教。她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愉快教学”方法,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同时,运用“转换法”化难为易,使知识系统化。她担任4届高中毕业班班主任,高考英语均取得较好成绩。1993年后担任增城中学副校长、校长,实施“以法治校、以德治校和以情治校”的管理模式,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上线率居全市之首。1994年获增城市“十大教学能手”和市“先进
朱志威
  朱志威,增城朱村人,1991年参加公安工作。从警以后,一直在刑侦第一线,因破获许多重大案件,升任市--大队长。1997~1999年,参与组织指挥警队打掉各种刑事犯罪团伙40多个,抓获犯罪团伙成员221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49宗。他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宗旨,在公安队伍中树立良好形象,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获增城市、广州市和广东省劳动模范,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国优秀青年卫士”、“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4年
吴权深
  吴权深,新塘镇大敦村人。1996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党员干部搞好村两个文明建设,建成超二级标准大敦大道和占地460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并开发178亩土地招商引资,发展村办企业280多家,每年上缴国家税收1000多万元。1999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8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几年均为亿元村。他善于抓好党支部、村委会班子自身建设和文明村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社会治安良好,体育、健身娱乐场所一应俱全,还建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以及老人
丁枫
  丁枫(1933~2001),原名沈佛传,增城人,祖籍广东宝安。1949年于增城中学初中毕业,1951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小学教师、基层工会文化教员、县粤剧团及县文艺宣传队演员、县文化馆馆员、副馆长、馆长,县文化局副局长等职,还兼任广州市文联第二、三、四届副主席。1965年11月被评为全国农村和广东省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起先后加入广东省戏剧家、作家、民间文艺家、曲艺家协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
(19332001)
徐景华
  徐景华(1976~1998),增城新塘镇西洲村人。1998年7月从广州市警校毕业后到新塘卫山派出所工作。1998年11月21日凌晨5时许,徐景华与民警吴星杰等一起奉命清查辖区内新与美旅店房间时,突然遭到4名案犯开枪射击中弹,送医院抢救无效光荣牺牲,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省公安厅追记其个人二等功。
(19761998)
廖丽莲
  廖丽莲(1978~1996年),女,增城荔城镇廖村人,增城高级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共青团员。她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关心集体,助人为乐,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96年8月19日,廖村一名小女孩溺水,在危急关头,她不顾一切跳下水中救人。小孩得救了,而她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舍已救人的英勇行为,受到人们的敬仰。共青团增城市委追授她为“增城市优秀共青团员”,并号召全市共青团员、青少年向她学习。
(19781996)
黄炳财
  黄炳财(1969~1998),原籍东莞,后入籍增城新塘镇渔民村。1991年参加公安工作,任卫山派出所民警。1998年11月21日凌晨5时许,卫山派出所民警徐景华、吴星杰等执勤在清查新与美旅店房间时,突然遭到4名案犯开枪射击。正在执行公安巡逻的黄炳财上前截查,又遭到案犯开枪射击而中弹,送医院抢救无效光荣牺牲,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省公安厅追记其个人二等功。
(1969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