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历史人物介绍8
司马伦
  司马伦(?—301年4月13日),字子彝,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母柏夫人,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司马伦在曹魏时封安乐亭侯,后进封东安子,任谏议大夫。西晋建立后,封琅琊郡王,后改封赵王。历任平北将军、安北将军等。任征西将军、镇守关中时,因赏罚不明引起羌族、氐族反叛,被召回京师。愍怀太子司马遹被杀后,司马伦趁机鼓动司马遹的东宫旧部起兵讨伐贾后。贾后被杀后,司马伦自封大都督、相国等头
[三国] (?~301)
司马肜
  司马肜(?—302年),字子微,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之叔。母张夫人。西晋宗室,诸侯王曹魏时封平乐亭侯,建立五等爵制后改封开平子,泰始元年(265年),西晋建立,司马肜受封梁王,拜北中郎将,之后历任平东将军、安东将军、卫将军、征西大将军等职。元康七年(297年),司马肜因与建威将军周处有矛盾,催促周处出兵讨伐齐万年,并且断绝其后援,致使周处兵败战死。后来,司马肜依附于
[三国] (?~302)
司马骏
  司马骏(232年—286年),字子臧。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七子,母伏夫人。为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之叔。西晋时期将领、藩王。 司马骏早年聪慧,历任散骑常侍、步兵校尉、平南将军、安东将军等职。西晋建立后接连受封汝阴王、扶风王,任镇西大将军,镇守关中。他施政仁义,安抚百姓,维护民族团结,深受爱戴。后因功加拜征西大将军,又派文鸯平秃发树机能叛乱,使二十万部族归附。进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持节、
[三国] (232286)
司马京
  司马京,字子左,晋宣帝司马懿第六子,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的异母弟。初封清惠亭侯,晋朝建立前去世,年仅二十四岁。
[三国]
司马伷
  司马伷(zhòu)(227年—283年6月12日),字子将,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五子,伏太妃所生。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的同父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父。他年轻时就有才气,在魏历任宁朔将军、散骑常侍、征虏将军等职,先后受封南安亭侯、东武乡侯、五等爵制建立之后改封南皮伯。西晋建立后被封为东莞郡王,入朝担任尚书右仆射、抚军将军,外出任镇东大将军。后改封琅邪王,加开府仪同三司。西晋伐吴时,率军出涂中,孙皓向他投降并奉上
[] (227283)
司马亮
  司马亮(?―291年),字子翼,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四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母伏夫人 ,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司马亮初封万岁亭侯,后改封广阳乡侯、祈阳伯,历任东中郎将、散骑常侍、镇西将军等职。西晋建立后,先封扶风王,后改封汝南王,先后担任骑司马、抚军将军、卫将军、宗师等。咸宁三年(277年),升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等要职,镇守一方。不久,入朝任太尉、录尚书事,兼任太子太傅。太熙元年
[] (?~291)
司马干
  司马干(232年―311年2月26日),字子良。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嫡生第三子,母宣穆皇后张春华,为晋景帝司马师和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弟。司马干在曹魏时被封为安阳亭侯,后进爵为平阳乡侯。五等爵制建立后,改封定陶伯。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司马干受封平原王,历任抚军中郎将、光禄大夫、左光禄大夫、卫将军等职。永宁元年(301年),晋惠帝司马衷复位后,任司马干为侍中、太保。永嘉五年(311年),司马干去世,享年八十岁。
[] (232311)
司马敏
  司马敏魏安平亭侯司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达,东汉京兆尹司马防之子。司马敏后为曹魏安平亭侯。因其兄弟八人的字皆有“达”字,故时人称作“司马八达”。
[三国] 司马八达
司马通
  司马通魏安城亭侯司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达,河内温县人,魏安城亭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之子,司马朗、司马懿之弟。
[三国] 司马八达
司马进
  司马进魏中郎司马进(生卒年待考),字惠达,司马防之子,司马懿之弟。
[三国] 司马八达
司马恂
  司马恂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生卒年不详。汉末河内司马防之子,司马懿之弟。
[三国] 司马八达
司马馗
  司马馗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生卒年不详。司马馗与大哥司马朗(字伯达)、二哥司马懿(字仲达,后追谥晋宣帝)、三哥司马孚(字叔达,晋朝安平王)、五弟司马恂(字显达,后代是晋朝济南王)、六弟司马进(字惠达,后代是谯王、高阳王)、七弟司马通(字雅达,后代是任城王)、八弟司马敏(字幼达)作为有名望的士大夫家族,被称为八达。
[三国] 司马八达
司马孚
  魏太宰、晋安平王司马孚(180年—272年),字叔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重臣。司马懿之弟,自曹操时代起,就任文学掾,而后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司马孚在“高平陵事变”之际,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曹爽-,后又督军成功防御吴、蜀的进攻,为司马氏政权的稳固多有功劳,但他性格十分谨慎,自司马懿执掌大权起,便逐渐引退,未参与司马氏几次废立魏帝之事。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为太宰,封安平王。晋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他
[三国] 司马八达 (180272)
司马朗
  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公元171 — 217年)字伯达。年少时就表现得很有见识。汉末-之际,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又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曹操-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后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征讨吴国,到达居巢。军队中流行瘟疫,司马朗亲自去视察,派送医药,因此染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 留下遗言说:“刺史蒙国厚恩,督司万里,微功未效,而遭此疫疠,既不能自
[三国] 汉末兖州刺史 (171217)
司马儁
  司马儁(113年-197年),字元异,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东汉大臣。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征西将军,父亲司马量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司马儁博学好古,倜傥大度。身高八尺三寸,腰带十围,仪态魁岸,与众不同,乡党宗族都依附他。为颍川郡(今河南禹州)太守。儿子司马防,孙子司马懿。
[] (113197)
司马防
  司马防(149年―219年),字建公,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东汉颍川太守司马儁之子。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马防去世,终年七十一。司马防生有八子,即历史上著名的“司马八达”,司马懿为其次子。司马防的性格耿直公正,即使在宴会这样的休闲场所,也保持着威仪。东汉末年的颍川名门“司马氏”的代表人物。殷国王室之后。爱读《汉书》的名臣列传,著有讽咏数十万言。曾多次赞扬曹操,是其伯乐。
[] (149219)
卜商
  卜商(前507~?),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以文学著名,与孔子论《诗》,独阐精微,孔子赞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在孔门弟子中,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之辈恪守孔子之道,而是颇具独创精神和异端倾向。孔子教诲他道:“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夏任莒父宰,问政,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从孔子的遵遵告诫中,已约略可见出子夏对正统儒学的偏离。子夏对“君子”的理解与孔子所说的“温文尔雅”颇有不同,
[春秋战国] “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 (前507~?)
晋恭帝司马德文
  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418年—420年在位3年。东晋的末代皇帝,孝武帝子,安帝同母弟,最早封琅邪王,后被封为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职。刘裕勒死安帝后,立他为帝。为刘裕所废,后又被刘裕派人用被子闷死,终年36岁。桓玄之乱后,刘裕当政,司马德文知道刘裕有篡位与杀害晋安帝的企图,而且晋安帝本人不辨饥寒,司马德文便随侍于晋安帝左右;直到有一次司马德文因病出宫,刘裕才派人杀害晋安
[] 东晋的末代皇帝 (386421)
晋安帝司马德宗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396年—419年在位23年。司马德宗字安德,是东晋的第十位皇帝,孝武帝长子,即位后,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安帝没有什么政治才能,被刘裕买通宦官勒死,终年37岁。谥号为安帝。
[] 东晋的第十位皇帝 (382419)
晋孝武帝司马曜
  晋孝武帝司马曜(352年——396年11月6日)372年—396年在位25年。司马曜,字昌明,是东晋的第九个皇帝,晋简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母李陵容。383年,与前秦有“淝水之战”,在谢安领导下,大败前秦军。谢安死后,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加上,孝武帝“溺于酒色”,时因酒后戏言,被张贵人命宫女用被子闷死,终年45岁。
[] 东晋的第九个皇帝 (35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