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历史人物介绍4
李文英
  李文英(1926-1947)女,孟县东小仇乡东小仇村人。1945年在本村任农会委员。1947年随其爱人尚巾生到豫西三专署工作。同年12月,由于三专署机关遭敌人破坏转移,李文英被留在洛宁县继续开展地下活动。不幸于月底在洛宁县西山底镇被敌人逮捕,敌人妄图通过严刑拷打,使其供出三专署转移的地点和领导人名单。李文英始终一言不发。敌人无计可施,就将文英浑身衣服0,割掉乳房后又连刺数刀,英勇就义,时年仅21岁。
(19261947)
崔学易
  崔学易(1871-1945),字鸿鋆,孟县槐树乡崔沟人。18岁中秀才,22岁在家乡岭区办学。30岁被民众推荐为县参议员。1902年,清廷玩弄筹办新政的伎俩,他以孟县代表的身份赴省城参加议选。与会期间,他耳闻目睹了当时官场的恶劣现象,毅然弃权归农,在崔沟窑涧中办起了岭区大学,将终生志趣用在办乡村教育上。崔氏在办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行修养,他经常告诫学生:做人不能利己,一定要严守做人的规范。并警告学生:日后谁若变成-污吏,吾将引众起戈讨之
(18711945)
阎一洪
  阎一洪(1916-1942),原名阎庆谦,孟县南庄乡上口村人。1916年生,1937年参加革命。曾任晋豫区三地委(亦称条东地委)宣传部长,晋北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为晋豫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杰出贡献。1942年10月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不幸牺牲于晋城西北部庄村,时年仅26岁,
(19161942)
阎凌霄
  阎凌霄(1911-1941),孟县城伯乡武桥村人。1926年考入开封师范学校,接受马列主义思想,从事地下革命活动。他曾利用木刻艺术宣传李大钊、鲁迅的名著作品。1935年到孟县县立五小(西虢)任教,经常向学生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我是少年》等革命歌曲,使学校的革命气氛空前高涨。后被调到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队津南支队任宣传股长。1941年在山东省乐陵县吴官庄村化妆宣传时,不幸被日军杀害,终年30岁。
(19111941)
李希白
  李希白(1862-1938),字亦仙,孟县东韩村人。少年勤学,18岁成秀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举人。1920年出任滑县知事。滑县土地瘠薄,屡闹饥荒,抢劫偷盗者出没无常,致贫富皆难安度岁月,希白极为同情,痛匪恨盗,决计剿匪捕盗安定民心,对被捕入狱者一边进行教育,一边开办工厂,设理发、澡塘,使其温饱,悔改者即释放出狱。归家无以为生者,亦资助能谋其生,再犯者必重判不恕。任期3年,却卖掉祖遗土地10余亩。离任时,百姓载道挽留,以感其德
(18621938)
耿春宴
  耿春宴(1884-1931)字杏珊,孟县城关乡耿唐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宣统三年(1911)日奉早稻田大学毕业,为孟县近代著名教育家之一。戊戌变法以后,清政府颁布了废科举、兴新学的昭令。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在河阳书院任教的耿春宴,即把该书院改建成孟县第一所官立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孟县官立师范讲习所创立,耿春宴任监学兼讲师。由于学务出色.他被调选为河南优级师范学堂任斋务长。后留学日本.较早接受西方教
(18841931)
徐沛三
  徐沛三(1871-1925),孟县谷旦乡王庙村徐庄人。早年丧父,家境贫寒,16岁时远走他乡以卖针线谋生。在困苦生活中,他耳闻目睹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蹂躏,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他年轻的心灵里就萌发了要自由、要民主的进步思想。1921年初,因不甘受本村地主的破孩,全家迁至修武恩村生活。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焦作道清铁路工人率先响应,举行同情-。为了-取得胜利,徐沛三深入了解工人的疾苦和要求,宣传-的重大意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18711925)
阎永恭
  阎永恭(1875-1915),字季恪,孟县城伯乡武桥人。阎永恭性温和,好读书,锐于进取,且勤苦耐劳,深受亲友及坊邻所称颂。7岁入私塾,23岁成秀才,旋补增生,后随其兄永仁就读于明道书院。深知科举之虚学无补孟县人稠地窄之苦,以为非振兴工业不足以开财源。于是便主动弃学从工,并于1907年留学日本,入造纸厂,苦心学习,至学成回国,在家试办工厂。遂购机器,买设备,积两年之久,工厂初见规模,终因资金短缺和身体不支而负重病故。
(18751915)
和铃
  和铃(1820-1883)本名文秩,字敬修,号勉斋,东小仇乡大仇村人。孟县近代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和铃自幼好学,博闻强记,读书务求真解。年21岁成秀才,31岁成岁贡生。他性格端凝,于天文,地理、礼乐、河渠等多方面知识都有所研究,尤好读史鉴及理学之类书籍。26岁(1846)闻河内李文清公(即李棠阶)为理学正宗,遂往拜见,并从其学。经常向李棠阶提问难题,以求解惑,受到李棠阶所器重。和铃平生不慕荣利.不求宦达,晚年在本乡教授生徒,常与学生切磋为
[] (18201883)
乔腾凤
  乔腾凤(约1615-1700),字遥集.明末清初孟县缑村人。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明亡,隐居不仕,杜门著述。积书数千卷,于经史百家以及天文、地理,阴阳、医卜,无不探其精奥,归于实用。其为诗文,博大洽衍,不名一家,世传诵之,但多未梓。康熙三十四年(1695)主编《孟县志》十二卷,后又参与编纂康熙《怀庆府志》十八卷行于世。
[] (16151700)
薛所蕴
  薛所蕴(1600-1667),字子展,世居孟县城北五里缑村;县城北大街中段路西旧薛街有薛宅,薛所蕴晚年长期在这里生活。薛所蕴万历四十五年(1617)考中秀才;天启七年(1627)乡试考中举人;次年即崇祯元年进士及第,时年29岁。授山西襄陵县知县。崇祯六年(1633)皇帝召见了薛所蕴。见他举止非凡,言行大方,谈吐自如,学识渊博,就任命他为翰林院检讨,崇祯十六年被任命为国子监司业。1644年入清后,薛所蕴向清廷提出了许多安定局势、招抚农民起
[] (16001667)
刘思问
  刘思问(1518-1583),字汝知,明孟县太子人,嘉靖二十五年举人.三十五年成进士,授苏州推官。后任潞安推官,有政绩,迁湖广道监察御史,遏事敢言。巡按云南,时凤继祖举兵叛逆,思问谋讨平之,不久继祖就缚。再按江西,转大理寺丞、左右少卿、都察院金都御史,巡抚赣南等处。赣南处四省之际,寇盗常出没,思问用德威镇慑之,盗不敢出。后任福建巡抚。海贼林道乾为害闽、广,思问遣将授以方略,捣其巢,盗贼全部就擒。以左佥都回院协理。不久转刑部右侍郎改户部左
[] (15181583)
宁玉
  宁玉(1236-1302),元初著名将领,河南孟州河阳县(今孟县)孟州故城(下孟州)西门里富平坊人(后裔迁居今三道沟),幼聪慧,迥异群儿,成人后,才气超迈,惯习弓马。蒙古宪宗蒙哥二年(1252)水军万户张侯甚器重之,辟玉为盟津渡长。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二年(1262)建大都,宁玉从张万户经营其工程。不久由百夫长擢升千夫长。至元三年(1266)蒙古军围襄樊,宁玉受命开邓州七里河,引水注新野,通饷道。至元七年晋升万户。元军渡江,宁玉军功甚多。至
[] (12361302)
李元淳
  李元淳(公元738-804年),字遂。唐天宝末安、史作乱,元淳十六岁从军,随平北节度使尚衡与叛军战.冲锋陷阵.骑射骁勇。后受肃宗皇帝召见,授试右金吾将军衔,又随王玙出镇淮海,因功擢任兵马使。及至李希烈反.元淳率军忠勇齐奋,所当必破。因功加银青光禄大夫,封狄道县子,食邑三百户;进封祁连郡王,食邑三千户,加上柱囤兼御史中丞。贞元二年拜右神策军将军。四年授河阳三城怀州都团练使,兼御史大夫。元淳本名长荣,德宗皇帝特赐名元淳。次年任怀州刺史,加管
[] (728804)
刘永福
  刘永福(1921-1982),孟县西虢村人。是我国现代国防雷达事业奠基人之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他正在沁阳上中学。1938年阴历正月,他毅然离开了家乡,经西安、三原然后徒步9天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入陕北公学十九队学习,后经队主任韩忠的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5月被分配到通讯学校学习无线电报务技术和机务常识,12月毕业后又人军委三局工程班学习3个月。次年春即分配到晋西北根据地。随同15名同学徒步行军15天到达岚县土明镇三五八旅驻地。
(19211982)
谢北一
  谢北一(1920-1982),原名谢如金,孟县化工乡谢庄人。他早在中学读书时,即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想。1937年10月参加革命,不久加入民先组织,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39年至1945年,在延安先后任中共中央党校马列主义研究室、延安高级党校研究室教员、资料组长。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太岳四地委秘书长、孟县孟东指挥部政委、县委委员兼区委书记、洛阳市东站区区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长、市委常委、市
(19201982)
汤仲明
  汤仲明(1897-1980)原名俊哲,孟县城关乡中汤庄人。是近现代著名科学家、木炭汽车发明者。小时候家境贫寒,其父种地兼做皮衣裁缝。他6岁入学,15岁毕业干县立高等小学校,19岁毕业于怀庆(沁阳)中学。以后又先后到开封师范讲习所和北京法语翻译学校学习。1919年6月,他被选送法国留学,入南台国立职业学校学习3年,又入昂若国立工业专科学校学习3年,毕业时获机械工艺工程师职称。他在法国留学期间,先后在南台火车制造厂、巴不来格飞机制造厂、巴黎
(18971980)
董奥林
  董奥林(1917-1977)原名董希文,曾用名王守义、李毓三,孟县城内西街人。1917年出生于一个破落的经营地主家庭。自幼在私塾和县立第一小学读书,偏爱文艺、体育。1933年考入县立师范学校,品学兼优。由于受地下党员和进步教师的教育影响,逐渐接受了革命思想,因参与闹-,险被开除学籍。1935年夏,奥林考入省立开封高级师范学校。求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接近党的外围组织,结交了许多进步青年,积极参加了一二·九和一二·一六学生-运动。
(19171977)
刘锡五
  刘锡五(1904-1970),本名刘荣福,孟县堤北头村人。他的童年是跟随父亲在江苏淮安和家乡的私塾中度过的,1920年到1924年,在开封圣安德烈中学读书。这个时期发生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刘锡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学校他订阅了《新青年》、《向导周报》、《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从中吸取精神营养,锡五的表叔武怀让(即吴夫敬、武迈五,孟县南街人)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早年入党,经常向他宣传共产主义。1924年,
(19041970)
庞士谦
  庞士谦(1900-1958),回族.孟县南庄乡桑坡村人。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生,4岁就遵父训到本乡清真寺里念经.学海提,克海非数年。后入本村私塾读书。辛亥革命后。到洛阳、沁阳、郑州等地寺院里念经。22岁就受伊斯兰教名人马连三委托,在郑州清平里寺任教长之职。次年回原籍组建经汉小学校,数月后到晋城、许昌等地求师学经,25岁在郑州组建研究社。1930年,伊斯兰教名人马自成.马松亭在北平邀士谦到成达师范任教,士谦遂离郁北上.在北平成达师
(1900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