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历史人物介绍2
侯伯宇
  侯伯宇祖籍河南省永城市薛湖镇侯楼村,1930年9月11日生于天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侯氏理论”创始人。生前系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教授,著名理论物理学家。198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10月6日,因病去世,享年80岁。侯伯宇同志长期从事理论物理和数学物理的研究,在前沿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创立了被誉为“中国的骄傲”的“侯氏理论”,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他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10多门基础课和专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19302010)
宋献策
  宋献策(?-1645)明末农民起义军谋士。河南永城人。外号“宋矮子”,或称“宋孩儿”。曾造谣言“十八子立神器”,以博得李自成信任,命为军师。入北京后,形势对起义军日渐不利,他散布谣言“我立为马上天子,尚有三年富贵”以鼓士气。清兵入关后,在西安附近为清兵俘杀。
[] (?~1645)
苏天福
  苏天福(?-1863)清朝捻军起义首领。一作添福。河南永城人。曾做过贩羊、卖油生意。开过粉坊,是贫苦农民兼小商贩。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打到河南,他结捻聚义,占据永城。1854年在安徽毫州与张乐行组成捻军,举行捻党起义,控制了淮北地区的广大农村和城镇。曾在夏邑击败河南团练大臣徐广缙,在归德(今商邱)城包围了以祝□为首的团练。1855年各路捻军齐集雉河集,举行会议,他被推为五大旗头领之一,任黑旗总目,称“顺天王”。次年雉河集失守,随张乐
[] 清朝捻军起义首领 (?~1863)
丁魁楚
  丁魁楚(?—1647年5月8日),字中翘,号光三,河南永城马牧乡丁老家人,明末大臣。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明亡后,丁魁楚与瞿式耜、吕大器等拥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清兵南下后,丁魁楚以三百余艘载黄金二十万两、白金二百四十余万两入岑溪,投降清将李成栋,许以两广总督的职位。清顺治四年(永历元年1647年)四月初四日,被开肠破肚,至夜断气。早年战功丁魁楚,河南永城人,是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
[] (?~1647)
鲁雨亭
  鲁雨亭(1899-1940)新四军第6支队1总队总队长原名鸿逵,又名鲁鹏,字雨亭。男,1899年11月18日出生,河南永城人,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在河南政法学堂毕业后,弃文学武,考入河南宏威军事学校。1920年后,历任河南陆军第2混成旅掌旗官、建国豫军军法处处长、河南省武安县(今属河北省)县长等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河南省政府保安处秘书长,积极响应中共抗日救国号召,组织民众参加抗日活动。不久,回家
(18991940)
彭士军
  彭士军,1924年11月5日生于河南省永城县李寨乡后彭楼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3岁丧父、4岁丧母,三个姐姐由舅父领养;他和仅大3岁的哥哥相依为命。他经常跟着哥哥到邻近的村庄讨饭。为了多要些馍饭,彭士军5岁时就学会打“撒拉吉”(一种在竹筒里串铜钱的乐器)唱地方小调,再加上每逢春节前兄弟二人上门贴“财神”画,生活才勉强维持下去。1939年1月,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永城,发动群众成立抗日群众团体。后彭楼除成立农救会、妇救会外,还成立了12
(19241951)
王卓然
  王卓然,原名王自力,1906年6月4日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东关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其父王守身系晚清秀才,终生教书。王卓然5岁随父入塾读书。9岁即熟读了“四书五经”。1919年春,王卓然考入永城县第一高等小学堂,开始了他新的学习生活。5月,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永城,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街头演讲,查禁日货等声援活动。1921年冬,王卓然高等小学毕业因家庭生活贫寒而失学。正当他在家为祖国的大好河山遭受列强瓜分而悲愤,为中华民族的
(19061947)
袁北海
  袁北海,1957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祖籍河南省永城县)。其父袁治义,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学院的一名大尉军官,参加过解放大西南等战役,荣立过两次战功,后来转业来到河南省平顶山兴州机械厂。袁北海是他四个子女中惟一的一个儿子。受父亲的影响,袁北海青少年时期有一股军人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在北海上初中时,有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他和几个同学相约到一条河里去游泳。这条河水流湍急,一个年纪最小的同学一不小心,被一个旋涡卷到了河心。同学们都傻眼
(19571987)
侯镜如
  侯镜如(1902—1994)生于1902年10月17日(清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十六)。河南永城人,原名侯心朗,以字行;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1月毕业后派任军校教导第1团(团长何应钦)第2营(营长陈继承)第7连第3排少尉排长。1925年2月侯镜如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冬,由周恩来、郭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7月参加北伐, 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十四师团参谋长。北伐军到达福州时调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第三师-表兼师政治部主任。 上
(19021994)
孟倩
  孟倩 (1937~)笔名天山。女。河南永城人。少年参军进入长春机要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先后在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和新疆阿克苏地委从事机要工作。1957年辞去工作,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61年毕业后从事教育和新闻工作。历任教师、、记者、主任记者。197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紫云》、《蓝色的天空》和《行走的荷》(中英对照)等。1982—2002年曾采写和发表企业、政坛和文化艺术行业大量人物专访
丁启睿
  丁启睿(1595年-1647年),字性如,号圣临,河南永城(今永城市马牧乡丁老家)人。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掌管明朝大军。李自成起义时,丁启睿率军消极抵抗,朱由崧在其伯父丁魁楚等人的拥立建立南明,丁启睿官拜兵部尚书,南明灭亡之后投降清朝,1647年(顺治四年)因所谓“京师王道士案”被杀。前期生涯1595年(明万历二十三年)生于河南布政司归德府永城县(今永城市马牧乡丁老家)的一个官宦世家。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
[] 明朝兵部尚书 (15951647)
赵婧
  赵婧 (1962~)女。河南永城人。1978年高中毕业。1979年参加工作,历任播音员,深圳旅游总公司秘书,深圳市作协秘书,专业作家。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三级。著有诗集《我走向你》、《走出孤独的雨季》等。作品曾获广东省第六届新人新作奖、《广州文艺》朝花奖、深圳大鹏文艺奖、深圳特区文学奖等。
孙广举
  孙广举 (1943~)笔名孙荪。河南永城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历任河南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助教、校报主编、院办公室副主任,河南省委宣传部干部,省社科院文研所所长、研究员,省电影制片厂厂长,省文学院院长,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省社科联第二、三、四、五届委员,省文学学会第二、三、四届副会长,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196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鸟情》、《瞬间解读》、《生存的诗意
李厚健
  李厚健 (1955~)河南永城人。中共党员。1972年高中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1978年后历任公社文化站长、县文化局创作员、县文联秘书。1987年任永城市-办公室主任、检察员。1998年起先后任河南省人民-《公民与法》责任、部副主任、主任。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剿灭中原黑帮》、《人大代表》、《终结狰狞》、《权力轨道》,报告文学集《通天大案》,主编报告文学集《反贪局专案》(三)。《剿灭中原黑
陈玉岭
  陈玉岭 (1951~)河南永城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68—1973年在部队服役。1979—1989年在永成供销社工作,1989—1998年在永城-工作。现为自由撰稿人。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柳叶集》,报告文学集《假如春天没有花》,诗集《岁月深处》,长篇小说《风生水起》,发表各种体裁作品100多万字。获各种奖项19次,散文《面对生活》获第六届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散文《眼睛》1996年入
班永吉
  班永吉 (1965~) 河南永城人,笔名班子。中-员。1984年10月入伍,1990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石家庄陆军学院。先后在陆军38集团军坦克六师、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军区油料训练大队任职,曾任政治部干事、副科长、科长、政治处主任,先后被评为集团军先进新闻工作者、北京军区优秀政法干部、全国法制宣传先进个人。2003年转业至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现为宣传教育局网络宣传处长。中央党校政治学理论在职研究生毕业。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
张麒
  张麒,明仁宗诚孝张皇后之父,永城人,洪武二十年,因为女儿是燕王世子的妃子,而被授予兵马副指挥。靖难之役后,世子朱高炽被册立为太子,张麒升任京卫指挥使,不久死亡。明仁宗即位后,追封他为彭城伯,赐谥号:“恭靖”,后又升为侯爵。
[]
明仁宗诚孝张皇后
  明仁宗诚孝张皇后(?—1442年11月20日),名不详,永城(今河南永城高庄镇张大厂村)人 ,指挥使赠彭城侯张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镇之祖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封皇太子妃。明仁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由于英宗年幼,张皇后便成为实际上的摄政。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十八日,张皇后崩逝,谥号“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
[] (?~1442)
丁奎岭
  丁奎岭,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6年3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市,籍贯河南永城。198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1990年在南京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手性催化合成领域的研究。针对不对称催化反应选择性和效率的核心科学问题,提出并成功实践了手性催化剂设计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建立了“组合不对称催化”方法,发展了一系列高效、高选择性手性催化剂并阐明了催化机制;提出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发洪
  陈发洪(1916~1980),原籍河南永城,民国12 年(1923 年)随父母逃荒至霍邱落户。民国19 年春参加区游击队,同年加入共青团,年底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农红军,后任班长、排长、红十二师三十五团交通队长、红七十三师二一七团连指导员。参加了商潢、苏家埠、潢光等战役。民国21 年10 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革0据地,向川陕边区转移。二一七团为开路先锋,年底攻占四川通江县城。陈发洪在战斗中负伤,治愈后,任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监察委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6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