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名人介绍(18)
341、王敬久
  王敬久(1902~1964),别字又平,江苏丰县人,国民革命军第32集团军司令长官,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37年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后被调到顾祝同的抗日战争第三战区任第三十七军团军团长兼国民革命军第25军军长,后又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辖国民革命军第49军、国民革命军第88军防守浙赣线中段。1942年春,日军进攻浙赣线,王指挥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六军、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第49军
(19021964)
342、张赤男
  张赤男,又名希尧、尚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出生于长汀宣成长丰(今濯田长兰)一贫农家庭,6岁念私塾,12岁进县模范小学,14岁考入福建省立第七中学(今长汀一中),在校期间常阅读《新青年》、《向导》、《汀雷》等革命书刊。与罗化成、杨成武等发起成立汀州学生联合会。创办《长汀月刊》,宣传革命真理,抨击社会时弊。民国十四年(1925)“五·卅惨案”发生后,赤男等以学生联合会名义,发动中小学生及各界人
著名烈士(19061932)
343、王懋功
  王懋功(1891—1961),江苏铜山人,南京陆军第四中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科、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1920年加入粤军,任第一路统领,粤军第一军第一旅少将旅长。1924年任孙中山广州大本营参军,黄埔军校检阅委员会少将委员,第三期入伍生总队总队长,潮汕分校行营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中将师长,广州卫戍司令。1926年6月被撤职,奉派与贺衷寒、杜从戎、陆瑞荣四人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18911961)
344、伍诚仁
  伍诚仁伍诚仁,字克斋,又名宝瑜,浦城城关苏处衕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民国4年(1915)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堂毕业后,赴广东加入粤军第一师,民国12年入广东西江陆军讲武堂。次年5月5日,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任第三队分队长。毕业后,曾任教导团第三连见习官、代理排长,第四军补充团二营营副兼五连连长、黄埔军校步兵军官团八连连长等职。民国15年参加北伐战争,同年6月任第一补充团一团二营营长,10月
(18951970)
345、刘安祺
  刘安祺(1903年6月10日——1995年9月8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寿如,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早年投身军旅,历经东征战役、北伐战争以至剿共、讨逆诸役,由排长升至兵团司令官、青岛十一绥靖区司令官、军团司令。1949年到台湾后,历任台中防卫区司令、金门防卫部司令、陆军总司令、三军联合参谋大学校长、国防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09年,刘安祺7岁,在韩庄一家私塾读小学
(19031995)
346、曹素民
  曹素民,字兰芬,又名子明,化名一平,绍兴县青坛村人。从小受父亲熏陶,通过勤学苦练,能舞文弄墨,写的一手好字。贫困残酷的现实生活使他经常思索贫富不均的社会问题,幼小的心灵埋下了对一切黑暗势力仇恨的种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曹素民从报上第一次知道了“无产阶级革命”。1919年初,告别父母,来到上海,在上海严乾生中药房当装药工。1924年初,曹素民结识当时在上海书店工作的共产党员王承纬后,开始
革命烈士(19011930)
347、孙德清
  孙德清(1904—1932),安徽寿县人,早年读过私塾、小学;1923年南下广州到柏文蔚驻粤皖军司令部当步兵;1924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在学生第三队。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曾兼任红二军军长协助贺龙率军团转战湘鄂西地区参入多次战斗,后受王明左倾路线破孩致死。黄埔军校毕业后,分配在新编教导第一团学兵连第一排任排长。1925年2月参加第一次东征。在阿婆、淡水两次大战中建
革命烈士(19041932)
348、黄红
  黄红(1904~1941),双泉铺观音阁人。黄埔军校六期毕业后,任国民党284团团长。民国28年(1939),284团与283团,285团,驻防汨罗新市、黄柏、沙溪一带。黄治军宽严有度,常微服巡视属下官兵,体察士兵疾苦,士兵多愿为其驱驰。黄常与驻地百姓往还,多有称颂。 民国30年(1941),抗日形势严峻,黄部在新市银子坳一带建同乐平防线,西起黄柏车江冲背后山,东至沙溪牛形岭。黄率部修筑战壕、碉堡
(19041941)
349、胡灿
  胡灿 (1895-1932)兴国县潋江镇人。1924年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后留校担任第4期教官,翌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北伐军第4军营长、团长等职。1926年9月创建中共兴国县特别支部并当选为书记,并先后担任了中共兴国区委、临时县委的首任书记。参加了南昌起义并领导兴国县城乡武装-。后担任红6军参谋、赣西南红军干部学校副校长、校长、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长、江西省委肃反委员会主任等职,指挥江西地
(18951932)
350、徐天柄
  徐天柄,又名徐坚,字仲叔,曾用名吴青,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演丰镇昌城村人,1890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母以农为业,农闲时兼作小贩维持生活。与徐成章(即徐天宗)是堂兄弟,天资聪颖,灵敏过人,能说会道,还写得一手好文章。青年时期与徐成章一起加入进步人士组织的励志社。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4年,与徐成章、梁秉枢等人在琼山县演丰镇昌城村附近的白石溪设立海南讨袁总机关,以公开名义从事种植和
(18901930)
351、杨溥泉
  杨溥泉(1900~1927),原名本祖,号宗尧,又名文渊,六安县陵波人。幼时家贫,从读于苏埠镇六安名儒张侍臣。民国5 年(1916 年),虽年仅17 岁,但老成持重,离乡到六安县汪神庙独立开办塾馆。因其治学严谨,不以学俸为重而名传乡里,慕名从读者不绝。民国9 年考入安庆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土木工程科。学习期间,积极参加为争取安徽省教育经费独立的“六·二”-。次年夏,回乡度假,又积极参加六安驱逐知县
(19001927)
352、毛思诚
  毛思诚(1873—1939),原名裕称,字彩宇,号勉庐,奉化剡源乡岩头村(今属班溪镇)人。早年为秀才。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村上设学馆,二十八年为蒋介石训蒙老师,嗣后执教奉化龙津学堂、镇海培玉两等小学堂、宁波府中学堂、衢州省立第八师范学校。1925年4月,应蒋介石邀,任黄埔军校秘书处少校秘书,兼校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次年任广东潮阳县长,8个月后辞归。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校秘书
(18731939)
353、姚中英
  姚中英,字若珠,广东平远县人。国民革命军第83军第156师少将参谋长。 1924年于平远中学毕业,参加革命军,旋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1925年参加东征。毕业后参加北伐。后入陆军大学第八期,毕业后回广东任陈济棠部独立第一师二旅六团中校团副、燕塘军校上校教官等职。陈下野后,调任余汉谋第四路军教导旅上校参谋长。1937年,以上校团长职务由广东韶关奔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因功升为第八十三军一五六师少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18961937)
354、董朗
  董朗(1894.4.24-1932.10),原名董嘉智,号仲明。四川省简阳县(今属成都市)平安乡董家河村人。1919年到上海,受爱国反帝群众斗争的影响,入大中华纱厂做工,并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924年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大革命时期,1924年3月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在教导团任排长。10月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的战斗。1925年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18941932)
355、桂超亚
  桂超亚(1898~1960)原名雨融,字卓然,本县汤坪乡人。祖籍江西德安县,曾于湖北黄梅县安家落户。远祖高敏,参加川陕鄂白莲教农民起义,失败后携子复万逃隐秦岭深山后,落户宁陕县汤坪乡汤坪沟小廖家山,佃农为业。复万继业移居汤坪乡小沟口西庄。长孙光兴考取贡生,教书乡里数十年,晚年,得受平利县七品教谕。超亚6、7岁启蒙于乡塾,习读四书五经诗史文集。1915年入老城高等小学堂,1918年毕业后到西安入省立
(18981960)
356、李仲辛
  李仲辛(1912—1948),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六期、陆军大学第十一期毕业。曾任军令部无线电信教导大队少校队副。1935年任军令部上校科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侍从参谋,参加南京保卫战。1939年6月任第94军185师参谋长。1941年7月任第94军185师553团团长。1942年3月任185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3年10月任第66军185师少将师长,曾参加宜昌、鄂西
(19121948)
357、叶佩高
  叶佩高(1902~1987) 台湾“-”中将高级参谋。又名用迈,铺前镇高峰村人。年青时曾在铺前镇药店当药童。1925年入云南讲武堂第十八期步兵科学习,毕业后,先在黄埔军校任教官,后在国民党军中当参谋。1929年入国民党陆军大学第九期学习。毕业后,历任国民党军上校团长、旅长、师参谋长等职。参加上海抗日战役。1939年随师部在安徽徽州市整训,1940年调往湖南长沙,任国民党军第十一师少将师长。创办岳
(19021987)
358、黄梅兴
  黄梅兴(1897—1937),广东平远县东石镇坳上村人,1917年考入县立平远中学初中部就读。两年后辍学回本村富有小学任教。1921年前往广州宪兵学校读书,一年后投奔粤军第一师。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两次东征。1926年,参加北伐与军阀孙传芳作战,在激战中受伤。伤愈后奉命招募新兵,任团长。1931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264旅528团团长。19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18971937)
359、丘春光
  丘春光(1904~1951.12),又名求心、求薪,大湾乡成田村人。丘春光青年时就读柳州中学。 父亲病故后,辍学回乡,在乡小学任职。1926年1月,考入广州黄埔军校在政治科大队学习,为第四期学员。10月毕业,随军北伐,任连长、指导员。在北伐军中,潜心阅读《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并把这些书刊寄回家乡让他的学生李逖、张华等人学习。后帮助李逖投奔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对张华从事革命活动,也尽
(19041951)
360、王震南
  王震南,出生于光绪十八年壬辰七月十一日(1892年9月15日)。家有兄弟6人,他是幼子,族名良汉,别字子沛,浙江奉化人,蒋介石的表弟。浙江省立法政学堂毕业。1924年到广州,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军法处军法官,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军法官,广州卫戍司令部上校军法官,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法处少将军法官,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少将军法官。1930年1月任军政部陆军署军法司中将司长。1936年7月授陆军少将。194
(189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