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名人介绍(9)
161、刘漫天
   刘漫天(1906~1951年),维吾尔族。渑池县东关人。早年肄业于河南大学,黄埔军官学校四期毕业,后在庐山训练团、留学美国步兵军校高级班学习。历任国民党军队副官、科长、参谋主任、营长、团长、旅长、处长、师长。1937年,在第五军八十七师任团长、旅长时,曾参加淞沪战役,抗击日军对上海的侵略。1945年,任北平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 1949年,任国民党二四五师师长,同年9月22日在甘肃酒泉起
(19061951)
162、张秉仁
  张秉仁(1911~),河南省尉氏县人。1937年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被分配到鲁山县任教育局长。他看到鲁山地瘠民贫,教育落后,便集中义务教育经费创办了60所乡村小学。1945年受聘任山西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日本投降后,国民党集结大军进攻解放区,他忧心如焚,曾多次在报纸上发表呼吁和平的文章。1947年他又回到河南大学任历史系教授。1960年被抽调到河南省委领导的编书组,执笔宋、辽、金、元史的编写工作
163、曾永凌
  曾永凌,男,1957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现在县文联供职。自幼爱好书画,早年习隶书,临摹芥子园画传。1978年创作人物画《新春又到大娘家》入展信阳地区文联举办“新时期中国画展览”。1979年考入河南省潢川师范美术专业班。1987年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学习。1998年创作山水画《淮河东流去》在“河南省第三届美术新人新作国画展”中,获优秀奖。1999年创作的山水画《太行雄风》在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
164、柳凤岐
  柳凤岐(1923~),开封市人。194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历任河南军区医院、卫校及第八军医学校医师、教师。1954年任江西医学院外科主治医师、讲师。1960年自制塑料人工肱骨头应用于临床,并开展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在河南医学院亲自指导显微外科动物实验,为开展断肢再植创造条件。1963年入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1979年12月调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1980年晋升骨科副主任医师兼科副主任。1987年
165、王清念
  王清念(1925~),开封市人。194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工学院机械系。1950年入开封机械厂任技术员,1955年晋升为工程师。1952年负责试制韧铁任务,设计出一吨韧铁炉,填补了河南省一项空白。还设计有清理滚筒、筛砂机、小型轧钢机、24滚薄板校直机等设备。曾担任全自动包烟机、全自动织布机、26马力蒸汽机及多种机床、矿山设备、农业机械等多种产品的测绘试制工作。组织编写40型拖拉机500台的扩初设计,
166、张凤礼
  张凤礼(1939.4~),笔名余辰,河南省杞县人。自幼酷爱文学,16岁时发表处女作《王琳的故事》。1960年其小说《新同桌》获全国儿童文学作品奖,并被译成4种外文。196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后被派到一家街道小厂当领导。他带领全体职工,将一个街道生产自救组,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家专业化太阳能电池生产厂。他负责研制成功的废次单晶硅太阳电池,使国内每年价值数千万元的废次硅材料,得到利用,为国产太阳电池
167、庞修福
   庞修福(1914~1941年),又名秀夫,字三田,号咏莲,河南省嵩县人。民国25年(1936年)河南大学毕业,考入江西庐山军官学校,结业后任职118师上尉参谋。后因思想“左倾”被捕,得学友崔中芳营救获释还乡。次年8月,受聘到汝州高等小学任教。抗战开始,弃教从戎。于民国27年(1938年),庞动员青年学生、农民近百人,投奔第一战区抗日自卫军第二路阮勋部,庞任第二大队队长。次年5月下旬,国民党骑兵第
(19141941)
168、张家泰
  张家泰(1937~),开封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6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历任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古建筑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古建筑研究社国内理事、河南省城市规划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文物保护委员会委员。出版《少林寺》、《中岳嵩山》、《少林寺千佛殿壁画》(概述部分)等专著。发表《隋
169、金继钧
  金继钧(1931.11~),浙江省宁波人。15岁进上海大中华制革厂学徒,后当工人,1956年任技术员。1958年调开封制革厂。后任开封制革公司总工程师、开封市皮革研究所所长。1980~1983年,与河南大学化学系共同承担KS-1和KS-2鞣剂和涂饰剂研究应用项目,获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各一项。六五期间承担和完成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汉口路山羊皮提高服装革质量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七五期间承担和完成
170、王立群
  王立群男,汉族,1945年3月出生于霍山县。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山水游记、文选等。代表作有《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选)成书研究》(商务部印书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2006年年初,王立群教授接受邀请作客中央电视台《
171、张豁然
  张豁然 字通甫。1908年生于西阎乡大字营村。自幼学习勤奋,后到河南省会开封求学,1928年毕业于黎明中学。旋考入河南大学农学院,四年结业。1934年秋,河南省第十一区立农林高中在陕州成立,被遴选为校长,为各县建设局及所属苗圃培养了大批农林技术人员。1942年秋在陕州菜园乡创办第十一区联立师范学校并担任校长。因日军犯境,学校曾先后迁往洛宁和内乡县,抗战胜利后迁回陕州城里。张对豫西教育事业多有
172、王文金
  王文金(1939.12~),河南省罗山县人。196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系副主任、校教务处长、教授、副校长、校长,兼任河南省政协常务委员、河南省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独立撰写出版学术专著3部,与人合作编著《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李季研究资料》等书4部。在省以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中国解放区文学史》连获河南省社科优
173、刘效卿
  刘效卿(1927~1979)大岗李乡三刘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靠老师和乡亲资助读完大学。194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同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并在扶沟县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扶沟县高中校长、法院院长、县委宣传部长、县委副书记等职。1962年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西藏,先后任中共西藏自治区朗县县委书记、山南地区教育局长、中共山南地委秘书长等职。他工作积极,在西藏工作期间积劳成疾,于1979年病逝于郑州,为西藏的民族
(19271979)
174、乔靖华
  乔靖华(1907-1958),字寰青,孟县戍楼村人,是河南现代著名教育家之一。1932年河南大学毕业后,曾先后任西华师范学校校长,孟县教育局长,省立十四中(原在武陟,后迁至登封中岳庙)教导主任,后创办少林中学,他自任校长。1945年抗战胜利.他往省会开封与宋毓吾恢复了河南省立纺织印染职业专科学校(现为郑州纺织专科学校),任教务主任,为中原纺织工业输送造就了大量技术工人和纺织科研人员。解放后仍在纺校
(19071958)
175、徐伯勇
  徐伯勇(1931~),江苏省吴江县人。1949年参加工作。196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曾任开封一高教师。1962年调开封市博物馆工作,曾任副馆长、馆长等职。先后参加延庆观、相国寺、山陕甘会馆的改造和大修工程。参与古都开封、开封战役资料选、龙亭史话、铁塔史话等专集的编写工作。参加宋代文物陈列、解放开封等大型陈展的内容设计。著有《有关开封历史的几个问题》、《明代周府的终结》、《简介开封府题名记》、
176、杨力勇
  杨力勇(1920.11~1995.4),原名杨烈墉,济源市坡头镇槐树庄人。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姊妹六人中仅他一人上学读书。1933年济源泰山庙小学毕业后考人开封河南大学附中。因家中经济日渐窘迫,于翌年春回济源县乡村师范初中班就渎。在校期间,他经常阅读鲁迅的∨喊》、《狂人日记》等进步作品。1936年,由于受到中共济源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其叔伯哥哥杨伯笙的影响,于1937年6月参加中共济源地下党
(19201995)
177、王金河
  王金河,1962年4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暨河南省职业病医院党委副书记、所长(院长)。1985年9月入党,先后任河南省人民医院团委书记、党办主任、全国省级医院政研会秘书长、河南省卫生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先后就读于河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班。获得厅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和国家专利6项, 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国医
178、杜希唐
  杜希唐 (1914~2002)河南扶沟人。中共党员。193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英文系。历任中共陵川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修武县委副书记,中共温县县委书记,中共新乡地委秘书长,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处长,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河南省文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19142002)
179、邱光正
  邱光正(1930.7—)别名浦冬, 上海人。 擅长水彩画、油画。 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历任河南艺术学院、河南大学艺术系教师,苏州丝绸工学院副教授、美术系主任。1985年后任上海中国纺织大学美术教研室教授、研究生导师。作品有《0》、《新来的徒工》、《老人像》、《毛主席在农村》、《音乐家在民间》 、《炎黄子孙》等 。著有《服装画艺术》等。  
180、沈克明
  沈克明 (1962.12—)河南博爱人。擅长中国画。199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美术专业;1999年入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研究班学习。现在河南省博爱玻璃纤维厂任职。作品《一九四五·庆胜利·翻身大秧歌》入选建军70周年美展;《盛祥和》获世界华人书画展银奖;《赶上盛太平》获“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金奖;《喜庆》获庆祝澳门回归书画展优秀奖;《堤》获中国画三百家作品展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