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讲武堂名人介绍(2)
21、常经武
  常经武,河北昌黎人。1900年生,字羡韬。国民党陆军少将。早年参加奉军,1921年毕业于东北讲武堂第二期步兵科。1926年,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28年回国后任东北陆军第十九师第一旅团长,步兵第一旅十七团上校团长(王以哲任中将旅长,少将旅附何立中、上校参谋长赵镇藩、第十七团上校团长常经武、第三十七团上校团长于兆麟、第七十九团团长由少将旅附何立中兼。)。1931年3月,升任独立第20旅旅长(代
22、姜鹏飞
  姜鹏飞 (1907-1946),原名姜凤飞,号龙涛,化名王冠英。辽宁省金县人。1924年毕业于辽宁省立第五师范。之后,入东三省陆军测量学校第二期、东北讲武堂第七期高等研究班和航空侦察班等军事学校学习。1931年派往黑龙江第二独立旅程志远部任团长。九一八事变后,随程志远投降日寇,参与围剿抗日武装。1933年被送入乙种军官学校和专科学校受训,毕业后被选派到日本陆军大学深造二年。曾受日本天皇接见。接受天
(19071946)
23、唐聚伍
  唐聚伍(1899-1939)国民革命军陆军东北游击司令原名福隆,字甲洲。男,满族,1899年出生,吉林双城人(今属黑龙江省)。早年投入奉军,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升任营长。1926年被选送到东北讲武堂第6期步科学习。毕业后被提升为第3军团卫队旅4团团长。1929年调任辽宁省边防军第1旅1团团副。九一八事变后任1团团长。1932年4月21日,唐聚伍率全团官兵及辽东14县-、民众起义,成立了辽宁民众自
(18991939)
24、鲍文越
  鲍文越 (1890-?),满族。辽宁省凤城县人。17岁入北京陆军小学,后考入在西直门的陆军大学,毕业后回东北,在奉军第二十六旅任中校参谋。被当时的旅长张学良选中,提升为上校参谋。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二十六旅改为三、四方面联合军团军团都,他被提升为少将参谋长,继任中将参谋长。1928年冬东北军被调任东北讲武堂教育长。1930年1月初,调至哈尔滨,任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长,1931年4月辞职。193
25、刘鸣九
   刘鸣九(1900-1996),字鹤龄,生于辽宁省海城市感王镇东粮窝村。1918年毕业于海城中学,到奉天实业厅任科员。1920年秋任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混成旅司令部少校书记官,在张学良身边供职。1923年秋,入东北讲武堂学习。1924年任奉军一、三联军司令部中校主任秘书。1925年后历任东北军三、四方面军军团司令部上校秘书、少将秘书处长兼张学良机要秘书,同时兼任京兆实业厅厅长、护理京兆尹。192
(19001996)
26、王瑞华
  王瑞华 (1891-1960),字频臣。辽宁省锦西市人。因父亲王子雅参加义和团运动,杀死连山天主教堂的法国神父,被官府处死,他-于1901年随其兄王瑞双迁至宁远州(今兴城市)落户。10多岁时离家去河北省保定陆军小学就学,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历任东北军郭松龄部第六混成旅第二十五团中校团附、东北陆军军士教导队上校队附,步兵第四旅少将旅长,东北讲武堂教导队中将教育长。1931年4月,调至哈尔滨,任
(18911960)
27、张树森
  张树森(1896—?),字少峰,辽宁沈阳人。成长经历1920年毕业于东北讲武堂第一期骑兵科,后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在奉军任职。1928年任陆军独立骑兵旅旅长,骑兵三旅旅长。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驻防通辽,后奉命增援锦州。锦州失守后,退入关内。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汪伪政权,任伪湖北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此后事迹不详。
28、李传玺
  李传玺(1907--1990)少将。号受天,辽宁海城人。东北讲武堂第期、陆军大学第10期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32集团军总部少将参谋处长,抗战胜利后曾任陆军大学教官,陆军总司令部少将高参,1949年12月在云南曲靖投诚。后任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战术教员,辽宁省人民政府参事。
(19071990)
29、王珩
  王珩(1911-1951)中国人民志愿军炮8师师长,河北省任邱县人。1938年入伍,1938年12月入党。王珩同志1928年毕业于简易师范后进入东北讲武堂辽宁本校步兵科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排长、连长、九一八事变后,因所在部队亲日,便自动请假回家,在冀东保安队任分队长。抗战全面爆发后率部于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任游击支队队长、大队长、团参谋长、分区参谋长、炮兵旅长、副师长、师长等职。1950年1
(1911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