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朽】成语典故及主人公介绍
王敦
  王敦(266~324) 东晋初权臣。字处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士族出身,王导从兄,娶晋武帝司马炎女襄城公主为妻。早年任给事黄门侍郎,王衍荐为青州刺史,东海王司马越掌权时,任为扬州刺史。司马睿移镇建业,召为军咨祭酒,后又继刘陶任扬州刺史、都督征讨诸军事。与王导共同扶植司马氏的江东政权,消灭不从命的江州刺史华轶,镇压以杜□为首的荆湘流民起义。东晋的经济、军事重心在于荆、扬二州,王敦进位镇东大
(266324)
王导
  王导(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阿龙。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早年便与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先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
(276339)东晋丞相,始兴郡公
晋元帝司马睿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别名司马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公元318年司马睿于4月26日即皇位,改元太兴,重用王导,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见无法动摇王导势力,自己名为天子,号令却不出宫门,渐渐忧愤成病。公元323年1月3日,晋元帝忧愤病逝,终年47岁,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建平陵。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司马睿,公元276年(咸宁二年)生于洛阳,祖父琅琊王司马伷是
(276323)晋朝皇帝
司马承
  司马承,一名丞,或氶(264年-322年),字敬才,一说字元敬,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朝宗室、将领,晋宣帝司马懿六弟曹魏中郎司马进之孙,谯刚王司马逊次子。出仕后历任奉车都尉、奉朝请、广威将军、安夷护军等职,光熙元年(306年)因有奉迎晋惠帝之功被授为游击将军,永嘉年间南渡江南投奔琅琊王司马睿,担任军咨祭酒,其侄谯王司马邃被石勒所杀后袭封谯王。晋元帝司马睿称帝后先后担任屯骑校尉、辅国将军等职,
(264322)
甘卓
  甘卓(?-322年),字季思,丹杨(今安徽当涂)人。东晋初期将领,秦国丞相甘茂之后,东吴大将甘宁曾孙。官至镇南大将军,王敦之乱时一度起兵讨伐王敦,但因为人迟豫不决而延误时机,最终在王敦击败朝廷军队并执掌朝政后选择退回驻地襄阳。不久即被王敦秘密命人杀害。平定州乱东吴灭亡后,甘卓一度退居自守。后来先后任丹杨郡主簿和功曹,后获察孝廉,举秀才,担任吴王司马晏的常侍。太安二年(303年)十二月,因张昌部将石
(?~322)
乐道融
  乐道融,丹杨人。年少时怀有远大志向,勤奋学习从不倦怠,交往朋友言而有信,往往自己节用致力周济他人,具有杰出人物的风度。作大臣王敦的参军。王敦将要策划背叛朝廷,阴谋陷害朝中贤能,以此意告知甘卓。甘卓认为不可,迟迟不前往。王敦派遣乐道融召见他。乐道融虽是王敦辅助官员,却憎恨王敦的背叛行为,因而劝告甘卓说:“皇上亲自总理万机,并非专用刘隗一人。现时考虑到七国之乱重演,所以分割湘州借以削弱诸侯,但王敦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