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公布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6)
王崇实
  王崇实,1915年出生于蓟县门庄子。父亲王秀冬(解放后任蓟县副县长)在村里义务教书,倡导新思想,主张教育救国。王崇实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进步思想的熏陶。王崇实少年时就颇具才华。十三岁临帖写字,笔锋刚劲有力,阅读安徒生童话、高尔基小说、鲁迅和郭沫若的作品。十四、五岁开始写童话、小说和诗歌,有《雕王的故事》、《麦田的风波》、《一粒真葡萄》、《一个农村姑娘》等作品。“九一八”事变后,王崇实在北平师
(19151938) 冀东抗日联军第5总队政治主任
王毓峰
  王毓峰(1897—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二师师长。原名王庆忠,出生在黑龙江宁安县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参加东北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一腔报国热情,脱离东北军,拉出一支反日队伍,加入到王德林的中国国民救国军,开展了积极的反日活动。1933年救国军失败,王德林等退出国境。王毓峰坚持抗日,他拥护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于是率残部二百余人参加李延禄领导的抗日救国游击
(18971938) 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2师师长
王德林
  王德林(1873~1938.12),原名王林,字惠民。抗日爱国将领。沂南县后崖子村人。出生于贫寒农家。1895年逃荒东北,当过伐木工、窑工、农工。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期间,应募为筑路工人,担任领工。俄国监工凶残地-工人,一次竟把一个工人鞭挞致死,而当地政府却不敢据理处置。王德林便于1899年7月联络百余人入山,自制刻有“反俄救国被逼为寇”字样的大印一颗,在吉林和黑龙江一带打击俄国入侵者,10余年间,他
(18741938) 中国国民救国军总指挥
毛岱钧
  毛岱钧(1902-1938),名恩知,字岱春,号重威,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人。两岁丧父,家庭贫苦,母亲节衣缩食,卖尽家什助其读完高小。他天资聪慧,好学不倦,得塾师喜爱。他好胜心强,常与二三小友角力草丛中,必胜乃止。稍长,考入湘潭县立高等小学。十五岁时,母亲病逝,由堂叔抚养,得以继续求学,并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明德中学。“五四”运动期间,他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踊跃参加反帝、反军阀的爱国活动。1920年春,
(19021938) 国民革命军陆军预备第9师35团团长
田耘
  田耘(1907—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5军13师37旅73团团长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19071938)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5军13师37旅73团团长
吕汝爽
  吕汝爽(1909-1938)山东清平县(今属临清)金郝庄乡张伴屯村人。山西北方军官学校毕业。任第32军139师1旅上校副旅长。1938年5月15日,139师奉命固守安徽萧县,阻敌北犯徐州。16日黄昏,吕汝爽率该旅抵达县城后立即投入战斗。与攻城日军苦战两昼夜,毙敌无数。18日拂晓日军3000多人在数十辆坦克和十余架飞机的掩护下,又向县城发起猛烈攻击。吕汝爽奋不顾身,屹立城头,沉着指挥。战斗极其惨烈,
(19091938)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2军139师1旅副旅长
吕晓韬
  吕晓韬(1893—1938),河北河间人,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四师五二一团上校团长。汉族,1893年出生于河北河间,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陆军第八十四师五二一团上校团长。1938年4月8日,日军由山西安泽县进犯沁源县,奉命率步兵两个营袭击敌后。当行至安泽县上、下宝
(18931938)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7军84师501团团长
吕基淳
  吕基淳(1914—1938),河北景县人,中央航校第三期毕业,1937年抗战军兴,吕基淳所属第四大队奉命守卫南京,8月24日于南京上空击落日机一架,同月26日在天长再击落两架,9月4日及7日分别又在上海、太湖各击落一架,战果辉煌,获颁四星星序。1938年2月18日,日军飞机38架空袭武汉。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配合中国空军第四大队,与日军激战12分钟,击落日机11架,第四大队大队长李桂丹及吕基淳、巴清
(19141938) 空军第4航空大队23中队中队长
朱仰兴
  朱仰兴(1915—1938)1922年随叔父读私塾,1928年参加当地秘密革命组织,担任交通送信工作。1929年冬参加六霍起义,后参加红军游击队任宣传员。1932年,他编入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在战火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营文书、团参谋。同年冬,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他随部队留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坚持反“围剿”游击斗争,曾任团侦察科长、参谋主任。1934年,随军北上抗日至陕北抗日根据地,被
(19151938)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1大队大队长
刘北海
  刘北海(1897—1938)又名文超,生于1899年,云南省西畴县西洒镇英代村人。国民党陆军第五十八军新编十师二旅四团上校团长。1938年初夏,刘北海赶到昆明后,被任命为陆军五十八军新编十师二旅四团上校团长。出征前,刘北海对部队进行了紧张的整训,几乎每天都到教练场指挥练兵,亲自为战士做刺杀、投弹、飞翻越障碍示范。在训练中,刘北海曾对官兵训话说:“日本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没有胆略和勇气!八路
(18971938)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8军新编10师2旅4团团长
刘礼年
  刘礼年(1909-1938)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委,1938年3月31日在山西省宁武县石湖河作战牺牲,牺牲时任八路军第120师359旅717团政治委员。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29年,任连政治指导员。1930年,入红军学校学习。1931年,任团政治委员。1932年,任师政治部主任。1934年,随红6军团突围西征,后参加长征。1
(19091938) 八路军第120师359旅717团政治委员
刘阳生
  刘阳生(1904年3月1日-1938年8月5日),抗日将领,字茂林,湖南省衡东县草市镇丫塘村人.属湘军一系,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五岁丧父,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在舅父的扶助下,读了两年私塾,1926年6月,被选送到军官队(湖南干部学校)学习,在抗日战争中屡立奇功,后在武汉会战中壮烈殉国,战后被追谥为陆军少将 。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为湘军70军19师57旅114团副团长,时军长为后
(19041938)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0军19师57旅114团团长
刘湛恩
  刘湛恩(1895~1938) 湖北汉阳人。幼丧父,家境贫寒。受其母刻苦自立精神的熏陶,发奋自强。自小学至东吴大学毕业,始终品学兼优。民国7年(1918年)获奖学金赴美留学,专攻教育,期以此为强国之本。留学期间,与爱国留学生一起,为维护国家在山东的主权举行反对列强的--。民国11年2月,在美国总统哈定的一次演讲会上,刘湛恩当场质问,批评美国的所谓公正立场,从而崭露头角。同年回国后被聘为中
(18951938) 上海沪江大学校长
关化新
  关化新(1906—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师师长。山海关人。知识分子出身。1934年9月,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在司令赵尚志的领导下取得了五常堡战斗的胜利,使哈尔滨东南部的珠河根据地得以巩固,抗日队伍也得到了扩大。哈东支队通过整编,关化新任司令部秘书处副官处长。1935年1月,哈东支队吸收地方青年反日义勇军,编成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主要活动在珠河铁道北部分地区及宾县、阿城一带。为
(19061938) 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2师师长
江惟仁
  江惟仁(1885~1938)字泽庵,号宅安,庐江马槽乡人。少年在家放牛。“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疯狂侵略中国,时任五十三军万福麟部一一六师副师长的江惟仁扼守山海关、界巅口、拉马洞,与日本军激战,并率领敢死队百余人冲击,敌人慌忙退逃,他身负重伤,仍带伤指挥作战。民国23~24 年(1934~1935 年)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受训,被任命为第九军何柱国部一○八师师长。民国26 年6 月调任江苏
(18851938) 江苏省绥靖公署参议
阮务德
  阮务德(1914~1938﹒10),曾化名张德民,河北山海关人。在天津法商学院政经系读书期间,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后,任天津学生会主席、天津学生总会代表。1936年,出席全国学生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一面为学联工作奔忙,一面培养党的积极分子。10月7日,在天津大经路的一次抗日-中,被反动-逮捕。无论是在敌人的法庭上,还是在监狱中,他坚贞不屈。1937
(19141938) 冀东抗日联军第23总队政治主任
纪鸿儒
  纪鸿儒(1899—1938),安徽太和人,幼儿有过目不忘之能,有神通之称,乡党许之为大器。纪鸿儒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37年8月,因淞沪战役中表现出色,升任国民党陆军第五十一师一五一旅三○一团副团长。12月在南京保卫战中又建战功,升任荣誉团长。1938年4月,任第五十一师三○二团团长。台儿庄战役后,在砀山、回龙集与日军展开战斗,乘夜击毁敌装甲车7辆。后在大小毛姑砦又给日军沉重
(18991938)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4军51师302团团长
远静沧
  远静沧(1901—1938)原名远绍华,字 生。河北任丘人。先后就读于河北保定师范、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任国语教员,后又在《中华大辞典》编纂处工作多年。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河南睢阳师范学校、山东青州(益都)师范学校任教。1934年夏被捕入狱。1937年经党组织营救获释。10月到泰西地区。1938年1月任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政治部主任。4月与日军作战时牺牲。
(19011938) 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政治部主任
严家训
  严家训(1898年~1938年4月28日),字诲诚,男,汉族, 1898年出生于云南省富民县永定镇永定街。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0军183师541旅1082团团长。 自幼家境贫寒,幼年丧父,15岁从军,离家时,祖母给他做了一双新布鞋,他舍不得带走,偷偷留下给家中兄弟,自己穿着一双草鞋出门而去。严家训入伍后,因其身材魁梧,作战勇敢,被选入唐继尧的侍卫军。当时龙云任侍卫军大队长,由于严家训为人忠
(18981938)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0军183师541旅1082团团长
李必蕃
  李必蕃(1892-1938),字子琪,湖南嘉禾县城关镇人。幼年入塾读书,刻苦用功,又爱书画。十五岁入长沙陆军小学,后入武昌陆军中学。1911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毕业后奉命到湖南各地见习,受到沅江驻军朱泽黄旅长的器重,留在朱旅任团副两年,后调戴斗垣部任参谋主任。1926年夏,李必蕃应同乡同学李云杰(唐生智第八军第三师第十六团团长)的邀请,前往其部任营长,随即投入北伐,转战湘鄂等地。
(18921938)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0集团军23师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