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名人介绍(18)
341、庄辉
  庄辉(1935.1-) 浙江奉化人,病原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1961-1963年任中山医学院(现中山医科大学)卫生学教研室助教。1963年在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至今。1980年至1999年期间,3次作为访问学者赴澳大利亚Fairfield医院病毒科兼世界卫生组织病毒参考、生物安全性及协作研究中心进行病毒性肝炎研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342、黄群霸
  黄群霸(1900~1928),字翠如,出生于镇安县东川区崇家沟(1958年前属柞水辖)一个书香门第的殷实之家。时值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庚子赔款,正巧他出生,其父黄吉文(清末秀才)便给他起乳名庚子,学名群霸。 黄群霸幼年先后在宁陕县江口私塾、柞水县立高级小学校读书,聪颖好学,乐助校友。1920年毕业回乡,渴望进步自由。1922年变卖家产,求学保定,后转北京大学。1925年就业天津,曾到上海、南京
(19001928)
343、杨昌济
  杨昌济(1871-1920) 伦理学家,教育家。湖南省长沙县人,名怀中,字华生,1871年出生。两次乡试不中,后在家设馆授徒,常与密友杨守仁讨论国事,认为“非改革不足以图存”。1898年就读于岳麓书院,不顾山长阻挠,毅然加入进步团体南学会,努力宣传新学、新政,赞同谭嗣同的“以民为主”的政治思想。戊戌政变失败后,避居家乡,研究经世之学。无论是研究学问还是做人,都具有坚忍精神,他说:“吾无过人者,惟于
(18711920)
344、周鲠生
  周鲠生(1889——1971)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外交部顾问,法学家。湖南省长沙县人,原名周览, 1889年生。早年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先学实业,继攻政治经济学,加入了同盟会。1909年回国。1913年,与好友杨端六等在汉口创办《民国日报》,并任,抨击军阀专横,反对袁世凯-,因而报馆被查封,人员被通缉。他潜往上海,改名周鲠生。得黄兴协助,同年7月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
(18891971)
345、王自治
  王自治(1889-1965),字立轩,清光绪十五年(1889)二月生于甘肃省正宁县宫河镇南庄堡。为王宝珊之弟。少年时代,在村中私塾受教。年龄渐长,赴西安市上中学。清宣统二年(1910)十月,在西安上中学期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积极开展反抗满清政府的革命活动。民国6年(1917)十月,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时为3年制)。五四期间民国8年(1919)五月四日,作为北京大学活跃的积极分子,和同学
(18891965)
346、杨振声
   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山东蓬莱(今蓬莱市)水城村人。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 教授,曾任国立青岛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校长。另有同名人物杨振声,为出生于广东的主任医师。个人履历 杨振声少时在家乡读书,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 1918年与进步同学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任部书记。 1919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专攻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获博士
著名现代文学家、教育家(18901956)
347、赵伊君
  赵伊君(1930.11.26- )激光技术专家。北京市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60年代初参加了我国核0光辐测试分析工作,研制出最小照度到来时间测试仪等3种测试设备,并参加核试验。70年代起在从事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的过程中,开展了原子分子物理和物理力学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从原子微观结构出发求出辐射流体计算中所需材料或介质物性参数的一系列具体物理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348、曾士迈
  曾士迈(1926.4.8-2014.12.31)植物病理学专家。出生于北京市。原籍湖南湘潭。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曾任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系主任,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植保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和亚洲植物病理协会主席。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将系统分析方法引入植病流行研究,在国内率先研究植病流行的电算模拟,研制出多种病害的预测、决策、防治效果系列模
中国工程院院士(19262014)
349、胡亚美
  胡亚美(女)(生于1923.4.27- )儿科血液学专家。北京市人。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曾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现任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50年代研究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营养性贫血治疗和预防方案;60年代悉心研究婴儿腹泻的病因,临床和病理生理,制定并推广了合理的输液方案,使该病的病死率由20%下降至1%。70年代末,对组织细胞增生症X、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类溶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350、吴得昌
  吴得昌(1927.10.22- )毒理、辐射防护专家。江苏省武进县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兼任中国毒理学会理事长、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区与防护学会主任委员。1958年筹建我国第一个放射毒理学实验室,在国内首次阐明放射性落下灰的沾染规律、损伤人体特点及防护措施,具国际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70年代末率先开展吸入放射性钚危害的评价与医学防护研究。在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351、李春昱
  李春昱,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学家 1904年5月8日生于河南汲县。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8年8月6日逝世。 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地质和地质构造研究。早年与谭锡畴在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进行地质矿产调查,领导并参加四川地质工作,预测中梁山煤矿,后经证实。20世纪60年代参加组织领导全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41988)
352、沈渔邨
  沈渔邨(1924.2-) 浙江杭州人,著名精神病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于浙江省杭州市。读初一时,抗战爆发,随母亲逃难到上海,考入全国重点中学公立扬州中学。“八一三事变”后,越过日军的-线,到达昆明。1943年入西南联大先修班,194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生物系。“一二一” -期间,当选为西南联大学生自治会理事,负责联络、宣传、发动中学生的工作。1946年入北京大学医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353、张远航
  张远航(1957.7.9- )大气环境专家。重庆市城口县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0年在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气环境化学,重点研究城市与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制、环境影响及控制对策。主持在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开展了系列大型区域空气质量综合观测实验,取得大气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354、钱绍钧
  钱绍钧(1934.10.22- )实验原子核物理学家。浙江省平湖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常任委员、研究员。 1966年起从事核试验的放射化学诊断技术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核0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凝规律、核材料燃耗测定等课题的研究以及多项测试技术的改进、核数据的编评等工作,拓宽了试验放射化学诊断领域,提高了测试精度。组织领导了多项地下核试验工程技术的攻关,取得了突破,为建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355、孙承纬
  孙承纬(1939.12.12- )0力学专家。出生于上海市,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科技委主任,国家863计划八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0爆轰、激光辐照效应、应用脉冲功率技术等研究,并从事材料动态响应和高能量密度动力学等基础研究。爆轰物理方面系统的创造性工作,为-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提出激光辐照效应新模式,为激光应用技术做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356、朱建士
  朱建士(1936.3.28-2011.12.18)流体力学、0力学专家。湖南省长沙市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的理论研究、设计及检验-0性能的试验结果分析工作。为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参加了第一代-的改进和小型化工作,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研制任务;完成一系列有关理论研究,为以后小型初级中子点火的理论工作奠定基础。在第二代-的研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19362011)
357、金建中
  金建中,物理学家。原籍安徽黟县,1919年7月生于北京,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46年在辅仁大学研究生院毕业。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曾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员会委员,兰州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真空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主要从事真空物理与技术的研究,是中国真空科学的创始人与开拓者。负责研制出性能接近60年代国际水平的电磁双聚焦反应粒子能谱仪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91989)
358、傅鹰
  傅鹰(1902.1.19-1979.9.7)祖籍福建省福州市,著名胶体化学家,化学教育家。1902年1月19日出生于北京。1919年,由北京汇文学校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1922年赴美留学,1928年毕业于美国Michigan大学研究院,获科学博士学位。1929年秋回国,同年至1931年,先后受聘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东北大学。1931年,任青岛大学化学系教授。1934年,改任重庆大学教授、化工系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21979)
359、黄汲清
  黄汲清(1904年3月30日—1995年3月22日),出生于四川仁寿。大地构造学家、石油地质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4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黄汲清于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随即入北平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32年夏,他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下赴瑞士留学,在伯尔尼大学学习了半年之后转入浓霞台大学地质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41995)
360、关士聪
  关士聪,石油地质学家 1918年1月3日生于广东南海。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4年4月5日逝世。 曾任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高级咨询中心高级顾问、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从事地质工作40余年,在区域普查和矿田(包括煤、铁、有色金属、非金属等多种矿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49年后,长期从事石油普查和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8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