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_白江口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刘仁轨
  刘仁轨(603-685),字正则,今本县张市刘向人。少时家贫,处隋末乱世,不能安居乐业。但仁轨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通文史。武德初,河南道安抚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之改定数言,任瑰惊异,遂上 书推荐为息州参军,不久转陈仓尉。仁轨上任后,闻部人折冲都尉鲁宁,依仗权势,豪纵犯法,历任地方官都不能制止。仁轨劝其不再犯,而他暴横自如,仁轨榜杀之。至此,陈仓一带百姓始得安宁,称仁轨刚强之尉。此事
(601685) 唐朝宰相
刘仁愿
  刘仁愿,唐初将领。有关刘仁愿的身世,《纪功碑》记曰:“君名仁愿,字士元,雕阴大斌人。” 依据碑文的记载,自北魏末年起,刘氏的先祖就居住塞上,进而成为塞北有名的豪族大姓。史籍记载高祖□□,散骑常侍,宁东将军,徐州大中正,彭州穆公。属魏室不纲,朱陵虐,东京沦丧,□□西迁,陪奉舆,徙居关内。寻除镇北大将军,持节都督,河北诸军事,绥州刺史,因官食封,仍代居之。□鼓□□之,□北州之望。曾祖平,镇北大将军,朔
扶余隆
  扶余隆(朝鲜语:부여융),(615年-682年),为百济义慈王之子,是百济的末代太子。644年,扶馀隆被义慈王立为王太子(《三国史记》又称后来扶馀孝为太子,但联系遗留的文物和唐朝的史料,扶馀孝为太子为误记)。660年,新罗及唐朝联军攻陷百济国都泗沘城,扶馀隆和父亲扶馀义慈向唐军投降,被唐军带到东都洛阳。百济遗臣鬼室福信及僧侣道琛等人拥立扶馀丰为王的百济复国
(615682)
唐高宗李治
  (628~683) 唐朝第三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 (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承乾谋杀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次年(650) 改元永徽。起初四五年间由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掌握朝政。太宗女高阳公主嫁
(628683) 唐朝第三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