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好辞】成语典故及主人公介绍
曹操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曹操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据说父亲曹嵩出身不明,《三国志·武帝纪》中说他是“莫能审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
(155220)曹孟德
杨修
  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杨彪之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杨修为人恭敬,学问渊博,极聪慧,建安年间(196—220)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后改人丞相府仓曹属主簿 。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为人好学, 有俊才,建安年间被举
(175219)东汉末年文学家
蔡邕
  蔡邕(yōng)(133-192)字伯喈,尉氏蔡庄人。东汉著名文学家,杰出的书法家。少博学,师事于太傅胡广。蔡邕年轻时以读经为主兼授徒、写作。为了专心致志地做学问,曾辞过陈留郡的辟请、还拒绝了朝庭的徵用。他的《述行》、《释诲》两赋,叙述了这次拒徵的经过,抒发了不满现实的愤懑心情;表达了覃思典籍,蕴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的志趣;并广引历代做官的腾沉荣辱史事,意在戒励自己潜心治学,不要做官。他对当
(132192)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