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31、刘建航
  刘建航(1929.4.26- )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河北省深泽县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建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研究和设计含水软弱地层中盾构法隧道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拼装式衬砌,率先攻克衬砌结构防水关键,用以建成第一条黄浦江越江隧道及地铁试验段,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开拓盾构、沉管、连续沉井法,以建成困难地层的20条市政隧道。在江底高压沼气砂层建隧,解决喷发沼气流沙等世界罕见难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9292016)
32、张本仁
  张本仁,地球化学家 1929年5月28日生于安徽怀远。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20世纪80年代将成矿带地球化学研究与区域基岩地球化学测量相结合,开发出基岩测量数据在解决地质和成矿问题上的多种应用。接着将区域岩石圈研究与区域构造、岩石、矿产研究有机结合,深化对区域岩石圈演化、构造发展、成岩成矿规律的认识。9
中国科学院院士(19292016)
33、陈达
  陈达,核科学与技术专家。1937年3月22日生于江苏通州。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在核诊断学领域中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研究了在特定条件下各种核素的分凝规律及其关联关系,创造性地解决了裂变燃耗的测试技术难题。研究某些核材料在深度燃耗后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快速放化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创建了“增长法”诊断技术方法。创建了极端条件下诊断中子剂
中国科学院院士(19372016)
34、李荫远
  李荫远(1919年6月20日—2016),出生于四川成都。物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李荫远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1938年于成都石室中学高中毕业。因在中学6年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被保送入四川大学。在高中时,他已将大学的普通物理和普通化学的英文课本念完。在四川大学,他感到课程容易,额外听了一些数学课来充实自己。1941年,他转入西南联大物理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92016)
35、许学彦
  许学彦, 船舶设计专家。1924年5月11日生于江苏武进。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院708所技术顾问、研究员。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性能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主持设计了海军重点、批量生产并出口的“62”型高速护卫艇主持设计国家重点“718工程”中的主要三型船舶:即远洋跟踪综合测量船队的主测量船“远望号”、海洋调
中国科学院院士(19242016)
36、谭靖夷
  谭靖夷(1921.11.0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家。湖南省衡阳县人。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获学士学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顾问、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主持建成大坝8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3万KW,灌溉农田150万亩。其中广东流溪河拱坝、贵州乌江渡拱型重力坝和湖南东江拱坝均以质量优良著称。在坝址岩溶强烈、坝高165米的乌江渡工程中,首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9212016)
37、谢光选
  谢光选, 导弹与运载火箭专家。1922年11月生于江西南昌人。1946年毕业于兵工学校大学部。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顾问、研究员。曾任724厂专职工程师、-五院导弹总设计部主任、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航天部总工程师。研制战术火箭发射器及反坦克火箭;研制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远程火箭,任总体主任设计师;任导弹-实验技术协调组组长;主持参与长征三
中国科学院院士(19222016)
38、蔡启瑞
  蔡启瑞,物理化学家 1914年1月7日生于福建同安。193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50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厦门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阐述了过渡金属化合物对不饱和有机化合物以及一氧化碳的络合活化催化作用的理论概念,并用于关联含过渡金属及其他d-区原子或离子的活性位对某些类型的均相催化、多相催化和金属酶催化作用。提出了类立方烷型原子簇的固氮酶活性中心模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42016)
39、王守觉
  王守觉, 半导体电子学家。原籍江苏苏州,1926年6月27日生于上海。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8年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锗合金扩散高频晶体管,并在109工厂进行小批量生产,应用于我国研制的晶体管化高速计算机。1959-1963年负责研究成功全部硅平面工艺技术,并研制成功五种硅平面型晶体管。1974年成功地用自制的图形
中国科学院院士(19262016)
40、王世真
  王世真,核医学家。原籍福建福州,1916年3月7日生于日本千叶。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8年和1949年分别获美国依阿华大学化学硕士、博士学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同位素应用训练班,1998年又建立了我国最先进的正电子发射断层——回旋加速器中心。在我国创建了同位素标记物合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