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201、高东升
  高东升(1927~2006),文水县人。民国27年(1938)参加革命,民国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文水县武委会队长,汾阳县邮政局长、电报局长,汾阳县团委宣传部长,清徐县团委书记。1952年调到阳泉,先后任阳泉矿务局四矿团总支书记、三矿党委宣传部长,《山西日报》阳泉记者站站长,阳泉市委工业部科长,市委宣传科科长,市建工局党委书记,阳泉钢铁公司党委书记等职。在担任阳泉钢铁公司党委书记期间,他带领科
(19272006)
202、谢挺宇
  谢挺宇 (1911~2006)笔名谢德毅。浙江武义人。中共党员。193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文学院。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新华社译电员,辽宁省政府外事厅秘书,齐齐哈尔市政府外事科副科长、市政府工业局局长,沈阳市作协青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阜新市文化局副局长,辽宁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联常务理事。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毛泽东同志》、《崦嵫情思》,短篇小
(19112006)
203、朱民
  朱民1,原名裕民。1924年12月出生,江苏宿迁人。1938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秘书,大众日报社记者。1941年6月28日新华社山东分社成立,任山东分社第一任社长李竹如的秘书。历任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采访科长,新华社华东总分社通讯科长、大众日报社特派记者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主任,大众日报社编委、宣传组长、副秘书长、副总,中
(19242006)
204、任晓远
  任晓远 (1926~2006.11.19)原名任镐,笔名百川、光芒。朝鲜族。黑龙江牡丹江人。中共党员。1945年毕业于长春中央师范学院,1956年进修于文学讲习所。历任小学教师,牡丹江市《人民新报》、哈尔滨市《民主日报》、东北《朝鲜人民报》,《延边日报》室主任,《阿里郎》月刊主编,延边文联秘书长、副主席,延边歌舞团创作员,延边文艺创作评论室主任,中国作协延边分会第四届主席,吉林省文联第四届理事、省
朝鲜族(19262006)
205、田一农
  田一农(1927~2006)唐县南洪城村人。1940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至1949年10月,先后任唐县三区抗日青救会儿童团部指导员、唐县三区青救会童子军副队长、晋察冀边区政府文书、张家口裕华商店会计股股长、晋察冀边区政府生产科总会计、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三处股长。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财政部工作。1949年10月至1964年9月,先后任财政部会计处股长,财政部预算司副科
(19272006)
206、王甫
  王甫,1907年2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1929年参加牟平县南乡农民反对苛捐杂税的暴-动,被反动军阀逮捕,一年后获释。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三年又两次被敌人逮捕。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北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视导员,八路军蓬黄战区指挥部军法处处长,胶东行署联合办事处秘书长、民政处处长等职。抗战胜利后,任中组部组织干事、行政处处长、河北省建屏县委副书记、中央土改整党工作团副团长。北平和平
(19072006)
207、滕茂训
  滕茂训(1937.11~2006.11),男,汉族,夏津县田庄乡西滕村人,1956年毕业于德州农校,同年参加工作,1982年晋升为农艺师。历任农业技术员、农技站站长、农业局副局长、局长、新盛店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县科协主任等职务。其为人性情豪放,聪颖好学,毕生从事棉花的栽培管理研究。工作勤奋不辞劳苦,经常冒风雨,顶烈日赴田间观察棉花生长。在长期的实践调研中,获得大量数据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夏津的棉花
(19372006)
208、吴运乾
  吴运乾(1929-2006),1949年毕业于北京育英中学,1956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1951年与张亚男女士结婚。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先后在天津师范学校、第六干部中学、河西业余大学、天津市广播电视大学任教。1988年任副教授,1990年退休。2006年因突发脑血栓去世。生三子:长子吴晞,次子吴晔,三子吴星。吴晞,1955年生,1972年天津九十中学毕业后到河北省广宗县下乡,1982
(19292006)
209、吴昌炽
  吴昌炽(1915.12.25—2006),曾用名吴昌松。湖北红安县二程区叶家田村人。1915年12月25日生。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战士、班长、排长、警卫员、文书、秘书、参谋、通信股长、方面军总部作战参谋。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1至第4次反“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
(19152006)
210、郭秀仪
   郭秀仪,女,汉族,1911年5月生,广东中山人,出生于上海。1929年毕业于上海文艺女校。1931年到1933年在上海在苏浙皖区统税局工作。后与黄琪翔先生一起-德国。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常务理事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征募部副部长、国民党政府第11集团军司令部妇女工作队队长。1941年在湖北襄樊创办医务所。新中国成立后, 她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支持黄琪翔先生开展工作, 努力为新中国的建
(1915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