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01、尹瘦石
  尹瘦石(1919—1998),江苏宜兴人,著名书画艺术家;他的艺术始终紧紧踏着时代节拍而歌,深得郭沫若、徐悲鸿等文化巨擘的赞赏;1945年在重庆为毛泽东画像,与柳亚子举办《柳诗尹画联展》。他的人物画注重以形写神,人物的性格、气质、特征流于笔下。所画奔马,神态生动,气象万千,是具有个人特色而取得较高成就的画家;书法上,早年涉猎多家,工于小楷,行草书尤所擅长。书法结体深稳,气势宏伟,流畅温润,遒峻内蕴
著名书画艺术家(19191998)
102、李向群
  李向群(1978-1998)海南省琼山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某部战士,上等兵军衔。1996年入伍。先后荣获3次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评为“优秀士兵”。1998年8月随部队赴湖北参加抗洪抢险,并火线入党。后因劳累过度病倒在大堤上。经抢救医治无效逝世。原部队党委追记他一等功。广州军区授予他“抗洪勇士”荣誉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李向群班”;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央
(19781998)
103、曾广福
  曾广福(1913~1998)莘县董杜庄人,全国劳动模范。1942年当选村农会长。1943年创办互助组,1949年创“兑地丰产法”,当选为聊城专区和平原省劳动模范并参加开国大典。1950年政务院授予他“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农业合作社社长,省、地、县委委员,地、县革委会副主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一、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九大至十二大代表。2015年8月,
抗日英烈(19131998)
104、丁维克
  丁维克 (1919-1998)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陕西省礼泉县人,1919年11月生。1937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西北战地服务团团员、山西省代县自卫队总队长、代县-局长,张家口市-所长、热西地区公安处副处长、天津市-科长。1949年6月随解放军南下湖南工作,任长沙市-科长。建国以后,任长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
(19191998)
105、苏祖斐
  苏祖斐,儿科专家、儿童营养学家、医学教育家。参与创建中国第一所儿童医院。她重视儿童营养,首创用鱼肌和鱼蛋白粉喂养婴儿,研制以大豆蛋白质为基础的代乳品和强化乳儿糕。拟订中国儿童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儿童营养学。在国内首次用化学疗法治愈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研究了儿童血吸虫病的分型、转归和治疗。又十分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勤于撰写科普读物。苏祖斐,1898年10月23日生于上海。
(18981998)
106、舒同
  舒同(1905年11月25日~1998年5月27日),男,字文藻,又名宜禄。东乡人(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区)。书法大师。原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舒同1905年12月14日(农历11月25日)出生在东乡县孝冈镇(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区孝岗镇),1998年5月27日在北京病逝。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1920年6月在家
(19051998)
107、刘詠尧
  刘詠尧(1909—1998) 国民党陆军上将,国民党政府“-代理部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9年7月10日生。1922年毕业于湖南省立岳云中学。1923年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1924年8月转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六队学习,成为黄埔军校同学中年龄最小的一名学员。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任冲锋队队长,在战斗中勇猛善战,多次负伤不下火线,被提升为营长。1925年
(19091998)
108、邓昊明
  邓昊明(1904-1998),又名邓裕斌、邓光汉、邓亮,永兴县程排源人。父亲邓启光耿直敦厚,读书多年,未获功名,替他取名裕斌,希望他长大后文武双全,光宗耀祖。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思想进步的二哥将他改名为邓光汉。1919年春,考入衡阳私立成章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接触进步民主思想,阅读大量的进步书刊,同时,发挥他演讲的天赋,登台宣传新文化运动,被选为代表,成为湖南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后又
(19041998)
109、洪泽
  洪泽同志生平(1918-1998)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上海市第七、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原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按副市长级待遇的离休干部洪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12月19日上午11时32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终年81岁。洪泽同志原名洪绍裘,曾用名洪绍唐,洪澈,1918年1月7日生,浙江宁波人。洪泽同志青少年时期受到革命思想熏陶,
(19181998)
110、李健章
  李健章(1912~1998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笔名晦之,安徽合肥人。193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国文教师。1941年应聘回武汉大学(战时在四川乐山),任中文系助教。武大复员珞珈山后去安徽大学一年,任中文系讲师。1947年复回武大执教,任中文系讲师,50年代晋升为副教授,“文革”后升教授,曾任中文系主任多年。主教古典文学课程,先后教过“先秦两汉文学史”及“明清文学史”
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1912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