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91、古元
  古元(1918—1996)香山县金鼎那洲(今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社区)人。民国21年(1932)考上广州市广雅中学,迷上绘画。抗日战争爆发后,被逼停学回乡,在一所小学任代课教师。空闲时常同弟弟带着干粮和画具在家乡写生,课余绘制揭露日军暴行的宣传画张贴在街头上。后参加村抗日救亡宣传队,担任美术宣传工作,在谭福鑫(谭桂明)和杨维学的影响下,1938年奔赴延安,入读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
(19181996)
92、张秀山
  张秀山(1911-1996),陕西神木人。早年就读于榆林中学,带头参加学生-,曾任佳县同乡会领导人。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被中共陕北特委派到宁夏、甘肃从事兵运工作。1932年参与领导甘肃靖远兵变,成立陕甘红军游击大队,任大队长。同年秋去上海,入党中央训练班受训。随后返回被派到红二十六军工作,先后任连长、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委员、中共第四十二师党委书记
(19111996)
93、柳夷
  柳夷,原名陆鸿鹄,1913年6月生,今宗汉街道二塘头村人。早年就参加革命,1937年在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大队第一支队政治教育干事。是年8月,他给毛泽东同志写了一封信,要求解决申请入党时遇到的困难。当时,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正与王明右倾投降主义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且正在筹备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运筹帷幄,日理万机。10月30日,毛泽东亲笔给柳夷
(19131996)
94、钟麟
  钟麟,出生于1915年10月29日,广东省鱼类养殖学家,家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创始人。钟麟自小学习刻苦努力,成绩很好。小学毕业后,钟麟考上南海县石门中学。1935年,也就是钟麟在石门中学度过两年半的时候,国民党广东政府决定创办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怀着对海洋航海、水产事业的向往,钟麟在还有一个学期才初中毕业的情况下,说服石门中学的老师,以相当难度越级报考。经层层筛选,钟麟以优异的成绩,奋力拼搏,
家鱼人工繁殖之父(19151996)
95、张萍
  张萍(1916-1996)原名张保政,男,出生在霍山县漫水河镇平田村张家花屋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读过两年私塾。1929年7月,在霍山县第七乡加入童子团,先后任童子团分队长,中队长和县团部秘书。1929年11月,参加了霍山西镇-。西镇-成功后,被编人西镇游击队。1930年4月,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了由徐向前任总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曾任营参谋、副营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
(19161996)
96、李为衡
  李为衡,字公度,1915年7月生,云南普洱县人。1936年考入省立云南大学文史系,毕业后考入齐鲁大学(今山东大学)文科研究所做研究生,师从著名的史学大师顾颉刚,攻读中国历史地理。毕业后留在该所任助理研究员。1943年赴重庆,担任云贵监察使李根源的秘书,协助其校对、标印《曲石诗录》。1945年8月,应国立云南大学历史系之聘,回校任教,从而开始了其在云南大学的工作生涯,直至1996年去世。李为衡先生曾
(19151996)
97、姚传芗
  姚传芗(1912—1996) 男,江苏吴县人。昆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1921年8月入苏州昆剧传习所,从名旦许彩金等习艺,专攻作旦、贴旦。出师后,与周传瑛等组织“新乐府”、“仙霓社”,为发起人之一。后由著名学者张宗祥等人资助,再拜名旦钱宝卿为师,〉丹亭·寻梦》、《疗妒羹·题曲》获其真传。钱辞世后,从师丁兰生,《惊梦》、《思凡》、《琴挑》、《絮阁》四戏得其精髓。抗日战争爆发后,“仙霓社”解体
(19121996)
98、李沛谣
  李沛谣(1933.6—1996.2) 大坡镇料神村人。出生于香港,是著名的爱国民主革命家李济深的儿子。抗日战争时期,在桂林上小学,以后又在苍梧中山中学、香港培侨中学读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父亲来到北京,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制造系。1957年大学毕业后,自愿下到基层,接受锻炼,离开北京来到了江西。1957年至1958年任南昌航空学校教师。1958年调到南昌飞机制造公司,一干便是30
(19331996)
99、高增培
  高增培(1916—1996),陕西省横山县殿市镇李继先村(原李继迁寨)人,字高峰。出生在农民兼手工瓷业家庭。曾在横山县第一高级小学、榆林中学读书,担任小学教师,随伯父学习中医。1935年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赤源县、横山县政府干事和土地部、军事部干事、科长。抗战时期任中央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科长,中共绥蒙委员会秘书长,鄂托克旗、包头、乌审旗、城市工作委员会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
(19161996)
100、黄维礼
  黄维礼(1916~1996),曾用名小川,必进,枫朗镇大埔角人。他出生于贫苦农家,少年在新村私塾读书,后进入高陂乡村师范班求学,不久进入汕头海滨师范学校读书。师范学校毕业后,维礼返回家乡小学任教,嗣后受聘为广德公学校长。民国26年(1937)“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他对学生进行抗日救亡教育,发动学生参加儿童团、出版抗日宣传墙报、书写宣传标语。10月,他和赖以学组织广德乡青年军训队,初选为该队队长。
(1916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