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11、黄性贤
  黄性贤(1910~1992年)黄性贤,字心玄,又名敏武,别号轩,福州郊区鼓山镇前屿村人。其父黄昌澄是一个木匠,十分重视儿子的学业,因此早早地让性贤在私塾里读书,以后又送到“钟山小学”读新学。毕业后,性贤考入福州理工学校,攻读木科。但他十分喜欢武术,先拜谢宗祥拳师学习“白鹤拳”,后拜崇福寺陈世鼎拳师学习“罗汉拳”,拳艺日臻精湛。不久经人介绍,只身到上海寻师访友,并在潘家弄设馆收徒,又自乘机会学习“少
(19101992)
112、张国基
   张国基 (1894—1992) 全国侨联主席,华侨教育家。 湖南省益阳县(今资阳区)人,1894年4月出生于益阳县迎风桥乡一个偏僻的山村。1915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19年加入毛泽东等创立的新民学会。1920年,为了提高海外华侨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宣传国内的新文化运动,受新民学会派遣,远渡重洋,前往新加坡道南学校教书,并兼任华侨中学及南洋女中的教学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
(18941992)
113、林增平
  林增平(1923——1992) 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历史学家。江西省萍乡县人,1923年11月23日出生于安源。6岁入族学念书,老师为他改名增平。1935年南昌北营坊小学毕业。1942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国立中正大学(创设于当时江西省政府所在地泰和县杏岭)文法学院文史系。曾因豫湘桂战争和祖母去世而休学一年,在家乡濂溪小学教书。1947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1949年南昌解放后,继续在
(19231992)
114、修德
  修德(1921~1992),字石竹,著名书法家,潮海街道新建村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协会理事,曾当选为第十届青岛市人大代表。1921年10月,修德出生于即墨城一个农民家庭,叔祖父修景清是个民间中医,善画兰竹,尤长书法。在叔祖父的熏陶下,开始学习书画。1937年,修德考进青岛公华印刷厂做装订工人,业余时间坚持练习书法。抗日战争爆发后,工厂倒闭,修德返回家乡。1945年修德第二次来到青岛,
(19211992)
115、马富臻
  马富臻,1956年出生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家镇一个穷苦的回族农民家庭。他9岁上学,先后在张家川张家镇崔湾小学、张家川张川镇第五中学读书。在校学习期间,他好学上进,品学兼优。1973年初中毕业后,曾担任张家川镇崔湾大队第一生产队会计,任期内他刻苦学习有关财务知识,严格遵守财经纪律。1976年他入伍后来到海拔2700多米、条件艰苦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武警中队服役。由于他勤学上进,刻苦钻研,吃苦
(19561992)
116、邵庚泉
  邵庚泉(1923~1992),潮海街道南杨头村人。邵庚泉六岁时就跟其叔父邵化南学习绘画和书法,后来入塾学,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了许多古典诗词知识。同时,对当地农村妇女的剪纸、刺绣等颇感兴趣,上学之余,经常向左邻右舍的老妪、村姑学习剪纸、刺绣技艺。青年时期,邵庚泉还涉足民间乐器和京剧,由于颇具天赋,加之刻苦习练,他不仅能操京胡,还登台表演过青衣花旦。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熏陶,为他从事绘画艺术打下
(19231992)
117、张心一
   张心一(1897—1992),原籍甘肃永靖,生于兰州,早年留学美国,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金陵大学教授。1941年至1946年任甘肃省建设厅厅长。他根据甘肃缺水、贫困和资源利用情况,办起甘肃水利、林、牧公司,合股组织矿业公司、兴陇公司(轻工业)、水泥公司,合办电厂、机器厂等企业。他是我国近代农业统计与土地利用以及水土保持工作的先行者之一。30年代他所写的《中国农业概况
著名农学家(18971992)
118、唐弢
  唐弢(tāo)(1913—1992),原名唐端毅,曾用笔名风子、晦庵、韦长、仇如山、桑天等,1913年3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今宁波市江北区甬江街道畈里塘村)。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家和文学史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唐弢初中时家贫辍学,入上海邮局作拣信生,开始业余写作。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业余创作,以散文和杂文为主,其风格接近鲁迅,并因此与鲁迅结识。1933年起发
(19131992)
119、朱德熙
  朱德熙(1920.10.24.—1992.7.19.)江苏苏州人,著名语言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1920年10月24日出生在南京政府财政部盐务局一个高级职员家庭, 家境富裕。早年习字、背诵古诗词,十一二岁起读古典小说。中学时代接受了进步思想,在上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考取西南联大物理系,数学、英语基础都很好。一年后转入中文系,师从唐兰、闻一多先生学习研究古文字学和古音韵学,并得到罗
中国语言学大师(19201992)
120、张舜徽
  张舜徽(1911-1992)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古典文献学家。湖南省沅江县(今沅江市)人,1911年7月出生于一个书香门弟之家。其父亲厌恶八股文,终身不应科场考试,埋头钻研朴学,尤擅长天文算法。在父亲的引导下,他致力自学,掌握了许多治学的方法。他主张走博通的路,赞赏通人之学。自小学(过去学者称文字、声韵、训诂之学为小学)而经学。17岁写成《尔雅义疏跋》一文,指出《尔雅》、《说文》的异同和郝氏《
古典文献学家(1911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