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41、许秀珍
  许秀珍(1902~1983),女,湖北汉阳人。幼年父母双亡,由长兄抚育成长。民国9年(1920年)8月,进教会办的苏州慧灵女中读书,英语基础较好。民国14年4月,她到上海英商惠罗公司选购衣料时,以流利的英语询问商品价格与性能,赢得该公司英商老板的赏识,当即被聘为该公司的职工。她刻苦钻研业务,勤奋工作,较快掌握绸缎呢绒的进销环节。民国35年3月,与人合伙在上海福利公司租设绸布呢绒柜,担任部经理。民国
(19021983)
142、萧月华
  萧月华(1910—1983),女,原名阿华,又名阿香,百侯人。她生于普通一农家,父母以耕田、挑担为活计。兄弟姐妹九人中她排行第六。因家境贫困,父母无力养活众多女儿,她刚出生,即被卖至侯南杨家为童养媳。民国13年(1924),她随杨家的伯父到海丰,进彭湃的父亲所开办的南丰布厂属下一间袜厂做童工。不久彭湃在海丰开展革命活动,常到工厂宣传革命道理。她开始懂得“要想生活好,就要干革命”的道理,第一批进夜校
(19101983)
143、李桂林
  李桂林(1916.11-1983.6)李桂林,巴彦县兴隆镇人。后随家迁至呼兰县康金镇前进村。8岁开始放猪、扛活、当长工、卖零工。1946年5月,被群众选为康金镇民主街街道主任和土改工作队的片长。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呼兰县东岗苗圃主任。1956年任康金镇党委副书记,1957年任三胜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1958年8月,任康金镇前进大队党支部书记。李桂林到前进大队任党支部书记时,社员
(19161983)
144、谢德龙
  谢德龙(1900--1983),乳名森娃子。碗碗腔名老艺渭南市临渭区交斜美王宫庄人。曾任西安市皮影社兰,西安市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理事,旨省戏曲剧院、省广播电台文工团碗碗腔艺术顾问。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只读过三年私塾。17岁就跟本地苟家村孙子录、庄庄子二人学唱碗碗腔皮影戏。因他嗓音条件好,又能勤学苦练,青年时群众就誉称“铁嗓子、“渭北红。他以后又在碗碗腔名艺人“一杆旗杜升初门下学
(19001983)
145、杨晦
   杨晦(1899.3.25-1983.5.14) 原名兴栋,后改名晦,字慧修。笔名丫、楣、寿山。辽宁辽阳人,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员。 杨晦出身贫苦,八岁入本村私塾,两年后入外村小学,后考入县立中学,因家乡灾荒,辍学考入沈阳东三省邮务管理局任邮务生。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为火烧赵家楼领导者之一。1920年毕业,任奉天(辽宁)沈阳第一师
(18991983)
146、陈武
  陈武(1906~1983) 国民党陆军中将。原名光武,号翊中,会文镇沙港村人。1924年春毕业于江西讲武堂,后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东征。历任教导一团三营九连排长、上尉连长,于克复兴宁、惠州之役中,建立战功。北伐时参与讨伐孙传芳之役,任十四师中校副团长兼第二营长。在龙潭激战和围歼孙逆之役立下战功。1928年,历经台儿庄、临城等役,积功升任团长。后奉准赴日深造,先后就读陆军步兵及自动车学校。
(19061983)
147、岳峻
  岳峻(1916—1983)博山县崮山镇岳家庄(今淄博市博山区岳庄镇岳家庄)人。福州军区顾问。青年时代,参加博山县联庄会,并担任班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抗日队伍, 活动在博莱边界一带。1938年3月,所在部队编入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 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人民军队后,历任排长、连长、四支队二营营长。1939年4月,曾率7人小分队夜间潜入博山茂岭五亩地煤矿日本据点,一举歼灭日军17人。19
开国大校(19161983)
148、鄢思甲
  鄢思甲,1916年7月出生,河南省光山县砖桥乡高泊镇人。193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7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一)鄢思甲出身农民家庭。他自幼读书,初中文化程度。1930年,鄢思甲参加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鄢思甲历任红四方面军10师29团7连警卫员、通讯员、红31-卫队警卫员、副班长、班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长
开国大校(19161983)
149、沈敏之
  沈敏之(1894~1983年) 沈敏之,女,上海人。沈从小受父(基督教牧师)熏陶,在基督教会开办的小学里接受初等教育,后毕业于美国圣公会创立的圣玛利亚女校,并留校任教。民国17年(1928年),经-介绍,受聘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今复旦中学),任英语教师兼训导员,管理女生宿舍。女生宿舍设在一幢两层四合院内,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她按章守则,每天熄灯后亲自巡视各寝室。 复旦校舍原是李鸿章祠
(18941983)
150、利铭泽
  利铭泽(1905~1983)利铭泽,广东新会人。出生于香港,是香港富豪利希慎的长子。少年时,其父聘请前清秀才教授《四书》、《五经》和古诗词,其后送他进香港皇仁书院读书。12岁时,又将他和7岁的弟弟孝和,由其管家陪同,到英国去读书。利在英完成中学课程后,考入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系。在牛津,曾被推选为英伦三岛中国留学生总会会长。民国16年(1927),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后返港结婚。新婚妻子黄瑶璧也打算入牛
(1905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