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51、唐素珍
  唐素珍〔女〕(1906~1982) 清光绪三十二年出生于廷水乡庙垭村。民国14年(1925)夏,陈浅沦在私渡河、廷水一带组织“大脚会”,动员妇女放足,但当时封建家规甚严,年轻妇女身受种种约束,不能走出家门,宣传很难深入。唐、陈二家相隔不远,素珍主动为“大脚会”充当联络员,成为浅沦的得力助手。她走家串户和缠脚妇女接触,扩大了宣传效果,并且联络一些小媳妇、大姑娘剪大脚鞋样,教唱放脚歌谣,终于使这
(19061982)
52、杜世询
  杜世询(1929~1982),普东镇杜家庄人。杜世询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即墨县灵西区粮库会计、代理主任,县粮食局购销公司副经理、购销股股长、秘书股股长、副局长,中共刘家庄公社委员会副书记,中共前进大队支部书记等职。1959年10月,杜世询调任中共刘家庄公社委员会副书记,当时正值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人民群众挣扎在极度饥饿之中,杜世询一边满腔热忱地努力工作,组
(19291982)
53、章之汶
  章之汶(1900~1982),字鲁泉,来安县相官乡板桥村人。幼时读书,18 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农学院。求学期间,在美国植棉专家郭仁凤教授指导下,用中棉育成“百万华棉”新品种,开创了在我国以中棉作亲本培育成功优良品种的先例,一举成为全院学生中之佼佼者。民国11 年(1922 年),他毕业后留母校执教,翌年,升任该校农业专修科主任。他为了以学理证诸实验,亲自主持该校的农业推广实验区(设于安徽省
(19001982)
54、毛万里
  毛万里(1903—1982),浙江江山人,毛人凤的胞弟。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八期,后任国民政府国防部保密局中美联合办公室少将主任。与籍贯江山的军统人员戴笠、毛人凤、毛森并称“三毛一戴”。后逃到台湾,毛万里到台湾后先后担任过国防部保密局内湖训练班副主任、中美联合办公室主任。1966年3月17日,国民党为纪念戴笠逝世20周年,着手编撰《戴雨农年谱》,毛万里就被打发去编书了,编到1978年才算完成。19
(19031982)
55、张义纯
  张义纯(1895~1982),字靖白,合肥人。曾任国民党二十一集团军代总司令、安徽省主席。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10 月20 日,张义纯生于今肥东县长临河乡张胜吾村。他家世代务农,父亲张仁吾曾在芜湖经营酱坊,家道小康。张义纯幼年就读于本乡私塾,12岁时,被姐夫、以后成为辛亥义士的王正藩接到武昌,投考了陆军小学。在该校,张义纯结识了同窗、离他家仅10 余公里的同乡张治中,后又考入保定军官预备学
(18951982)
56、尤扬祖
  尤扬祖,原名逢春,达埔乡蓬莱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幼年时家境贫寒,只读三年私塾。母亲做豆腐,他肩挑叫卖。稍长,先在一都当店伙,后到县城永同-店当店员。他工作勤谨,用心学习,得到店东提携,往印尼安汶谋生。初到安汶,在同德栈当店员。该店是做土产买卖的,他认真负责,深得店主信任。两年以后,被派到实勿濑同德分栈任司理,由于经营得法,业务蒸蒸日上。民国12年(1923),他和几位同乡集资到万鸦佬
(18921982)
57、冷寅东
  冷寅东(1894~ 1982),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四川省大邑县人,原名廷桂,字薰南。1894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生于大邑南门外冷石桥。1913年赴南京参加二次革命,后在四川从事反袁活动,1916年在成都被捕,四川反袁独立后获释,任护-左翼罗佩金部第12支队副支队长兼营长。1918年,赴川北杨柏纯部参加0战争。1919年,任川军第2混成旅陈洪范部参谋,后历任营长、川军第8师16旅32团团
(18941982)
58、杨开智
  杨开智(1898-1982)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长沙县人,1898年8月25日出生于长沙县板仓乡。父亲杨昌济是中国近代史上享有盛誉的教育家,胞妹杨开慧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他自幼受家学渊源的熏陶,刻苦学习,成绩优秀。1913年长沙第一高等小学毕业,1914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两年后转入雅礼大学预科。在此期间,父亲杨昌济执教于湖南第一、四师范,进步青年学生毛泽东、蔡和森等常到杨家
(18981982)
59、方原
  方原(1914~1982),原名赵方远,巢湖市岐阳乡唐家嘴人。17 岁时,在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经济系肄业。后考取警官高等学校。民国22 年(1933 年)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受中共北平中国大学支部领导,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次年夏,方原在警校毕业,经组织上批准于同年7 月间赴香港,任导群中学国文教员。秋间,国民党驻香港特派员王纲勾通导群中学校长强迫方原自首。他坚决拒绝。次年,王纲等继续进行-,方原被
(19141982)
60、陈碧岑
  陈碧岑(1893~1982) 女,安徽泗县人。幼年,父母双亡,赖姐抚养,刻苦自学。清宣统三年(1911年),与浙江富阳郁华结婚。后由夫指点习唐诗。民国2年(1913年),随夫及夫弟达夫赴日本,入东京锦秋高等女校就读;平时同达夫一起学习日语,切磋诗词。次年,随夫回国。民国21年,全家移居上海。民国26年,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陈碧岑参加红十字会上海分会,投身支援前线工作,救护伤员。同年8
(1893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