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81、徐志
  徐 志 男,河北省遵化县人,1910年出生,原名李傺仁,曾用名李介人、李德昭,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东地区投身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先后参加过宣传、组织和军事斗争工作,历任中共丰润县委秘书、宣传部长,中共丰(润)玉 (田)蓟(县)联合县委书记,华北抗日联军(丰润)第5支队政委,冀东特委宣传部长,晋察冀16地委书记兼16军分区政委;抗战胜利后,任冀热辽军区东北前进工作委员会(
(19101982)
182、张志忠
  张志忠(1909--1982),乳名锅锣,华县段村人。迷胡艺人。祖辈务农,家境贫寒。他自幼因受三叔支染,对迷胡非常喜爱,十一二岁即能唱出小段曲子。师张新彦、杨川祥、李庙义等迷胡老艺人,使演唱拭步提高。为了谋生,张志忠跟随师傅杨川祥、李庙义等老搭班,常年奔波在外。他演出的节目总计100余个,如《二度梅》、《三娘教子》、《宋江投明》、《临潼山》、《赴会》、《大上吊》、《庄子三探妻》、《杜十娘》、《曲江
(19091982)
183、孙鹤一
  孙鹤一(1903-1982),1903年出生,郴县永丰乡芙蓉村(今属白露塘镇)人。1927年2月,参加农民运动,任永丰乡农民协会秘书。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马日事变”后,被清乡委员会缉捕关押,敌人多次审讯毫无所获,无奈将他释放。1928年2月,参加湘南起义。4月,随部上井冈山,在红四军三十二团一营一连当战士。1929年,调任中共江西省宁冈县县委书记。是年,调任第八军四大队政委。1930年参加攻打
白露塘镇(19031982)
184、郭春秀
  郭春秀(1915—1982) 麟游县桑树原乡人。1952年参加县上举办的第一批接生员训练班,她起早贪黑,勤问硬记,结业口试获得较好成绩。回乡后除白天参加劳动外,每逢夜晚,把枕头当婴儿,把布条作脐带,继续练习接生技术,并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新法接生的好处。一次邻村同义沟妇女杜玉琴生第一胎,胎位不正,请来老娘婆束手无策,她主动施以人工助产,得到成功,但婴儿因产程过长,发生窒息,她即用嘴吸出婴儿喉头积
(19151982)
185、陈掖贤
  陈掖贤(1928年-1982年8月15日),是中国抗日烈士赵一曼的儿子。小名宁儿。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学校,任政治课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2年8月15日自缢而死。幼时的陈掖贤和母亲赵一曼1930年,陈掖贤出生后不久,赵一曼同志就被党组织派到东北进行抗日斗争,陈掖贤被寄养在大伯父家。解放后,陈掖贤的亲姑姑陈琮英(任弼时同志爱人)找到他,送他进入中国人
(19281982)
186、高希舜
  高希舜﹙1895~1982﹚,字爱林,号一峰山人、清凉山人,原源嘉桥乡企石村人,著名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高幼年受母亲绣艺的熏染,酷爱画画。1915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学,毛泽东文章第一,高国画第一,二人结下终生情谊。毕业后,应毛泽东之邀在其主持的一师附小任美术教师。1918年以第一名考入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又以第一名毕业。之后受聘北京师大附中美术教师。1924年创办京华美术学院,
著名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18951982)
187、刘家鸾
  刘家鸾字幼生,1894年出生于今天津市东丽区(原东郊)于明庄。是刘氏家族中明德堂创始人刘景琛之长孙。20世纪初迁入市区,后长期住在南开区城隍庙街。其姑丈是曹锟时代的陆军总长陆锦。经他介绍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就读,第六期肄业后考入北京陆军大学肄业。历任东北第三、第四方面军团部参谋长、团长,东北第二军参谋长。1930年任平津卫戍司令部中将参谋长,1935年任天津保安司令。1937年7月27日接宋哲元自卫
(18941982)
188、罗广庭
  罗广庭 (1901—1982年)北海市人。著名微生物学家,著名医师。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民国1—6年(1912—1917年)在北海读中学,后考入越南河内大学医学院并获奖学金,毕业后返北海法国医院任医生。值国内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法国医院院长兼法国驻北海领事威胁罗广庭加入法国国籍,否则不准许留院工作。罗广庭拒绝法领事的无理要求,15年,毅然辞职,在亲友资助下前往欧洲留学,进巴黎大学医学院深造。17年
(19011982)
189、周喜柱
  周喜柱,1933年10月5日出生于山西省榆次市东阳村。高小文化。1950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1970年4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周喜柱自参加工作以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忠于人民,忠于党,忠于公安事业。在多次同持枪不法之徒的斗争中,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在1980年12月抓捕持枪抢劫杀人犯刘廷升案件中荣立了二等功。1981年冬,在抓捕林忠、耿继生等犯罪集团斗争中,周喜柱与其他同志一起,连
(19331982)
190、陈甫媛
  陈甫媛(1912—1982),临武双溪人,自幼从母学编龙须草席,十八岁嫁到临武双溪大岭村,仍经常编织龙须草席出售,时人争先购买。临武的龙须草席,以柔软透气、折叠自如、冬夏皆宜而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但传统的龙须草席,一般是单色的水波纹路,工艺单一。陈甫媛积极探索龙须草编织新工艺,将龙须草染上各种颜色,根据设计图案或字样的不同需要,把相应的色草挑进席面里,这样一来,底色素净,花样突出,所织出的图案或文
(1912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