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41、邱金兰
  邱金兰(1937-1982),女,乳名巧兰,沿村堡乡沿村铺人。出身贫寒,幼年丧父,以至一度与母亲乞讨为生。15岁时拜秧歌名艺人文明丑为师,以其圆润的嗓音,甜美的唱腔,逼真的表演,在舞台上崭露头角。金兰天生口吃,登台演唱时却字正腔圆,故尤为观众所喜爱,后得艺名盖平遥。1955年,入榆次秧歌剧团为主要演员,是当时秧歌剧团中的唯一女演员。1958年,在山西省文艺调演中,主演《偷南瓜》荣获特等奖。次年,被
(19371982)
142、张阿嫩
  张阿嫩,原名彭盛罗。1916年生于福建省古田县保溪村一个贫农家庭。幼时父母双亡,十岁帮人放牛,过着穷苦生活。后由舅父张新贵(顺昌县洋口镇邮工)所收养,定居洋口镇当临时邮工。1935年,舅父病故,由他接任邮工工作。建国后,阿嫩在顺昌洋口邮电局工作,他热爱本职工作,勤劳肯干。建国初期,洋口乡村公路未通,他每天要挑三四十公斤重的邮包,爬山越岭来回三十多公里,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歇。每逢雨天,他总是把局里发
(19161982)
143、陈捷先
  陈捷先(1921~1982年),福州市人,中共党员,福建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三明地区第一医院副院长、福建省血液病研究室主任、福建省医学院内科学教授、美国密执根州州立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国内著名血液病专家、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奠基人。陈捷先青年时期就读于上海同德医学院、上海德国医学院。民国36年(194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福建省立医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19211982)
144、廖昌林
  廖昌林(1916~1982.11.27),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乡富岭务郎坑人。因家贫,从小便离家外出到漳州等地当学徒。1932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8月转为正式党员。在红军中,先后任瑞金红军学校学员、红一军团司令部无线电分队青年干事、江西军区电台报务员、红一方面军二局机务员、参加过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保证了中央的通讯
(19161982)
145、罗兰花
  罗兰花(1910~1982年)罗兰花,女,出生于本县洪牌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毕业于城内私立淑明小学。1927年嫁到洪村。1930年前后,在马坪、西溪口当小学教员。新中国建立不久,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在激烈的斗争中,她带领当地妇女投入这一伟大的社会变革,积极工作,被选为洪村妇女主任。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后,她认为“社会主义是天堂,没有文化不能上”,就倡议村里兴办小学,亲自到家家户户动员学龄儿童入学。为
(19101982)
146、傅仁辑
  傅仁辑(1905—1982)傅仁辑,连城县新泉畲部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早年就读于连城县立中学。毕业后投身于教育事业,先后在东塔小学、朋口小学、儒川小学、金溪小学、鱼潭小学等校任校长、教员。1955年被选为连城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评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仁辑办学主张自力更生,勤俭建校。30年代,朋口小学借用当地一所祠堂作校舍,但附近村庄的学生大多希望到学校寄宿读书,可是校舍有限无法
(19051982)
147、刘永隆
  刘永隆,原名刘世盈,宁化县淮土乡淮阳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民国22年(1933年)7月,经中共宁化县委介绍,永隆加入工农红军宁化游击队。民国24年参加共产党。当过宁化游击队战士,历任红军独立营一连班长、新四军二支队三团二营五连事务长、五十五团三营军需、皖南支队铜陵大队军需、铜陵总队部供给科科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七师供给部科长、皖南军区司令部第四科科长等职。经历过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
(18961982)
148、娄学政
  娄学政(1915~1982)岚皋县城关樟树坪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秋,在兴安师范上学时任岚皋旅安学生会主席,领导学生开展爱国抗日宣传活动。二十六年(1936)一月,学生会创办《晓岚月刊》,他任副主编,以时论、杂文、小说、诗歌等宣传抗日救国的好人好事。四月二十二,发生国民党镇压兴师爱国抗日活动事件,娄学政等人被捕,《晓岚月刊》停刊。经中共安康地下党组织营救,于十一月释放。十二月到延安抗日军政大
(19151982)
149、寇悟先
  寇悟先 (1918—1982)又名寇良田。临淄县孝感乡寇家村(今属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 人。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35年秋入临淄县立初中读书。1937年10月参加临淄县青年学生志愿抗日军训团。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 参加邹平县刘家井子战斗,任排长。1942年任清河军区直属团二连指导员,1945年6月所部编入东北第七师二十旅五十八团二营,任教导员。此后,从东北转战至海南岛
(19181982)
150、贺耀天
   贺耀天(1905~1982年),又名贺景星,渑池县西阳乡贺滹沱村人。1925年在开封嵩阳中学上学时,经常受一些进步教师和同学的革命思想影响,萌发了爱国主义思想。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创造季刊》和《京汉工人-流血记》等进步书刊,孙中山逝世后,他参加了悼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还组织同学到街头宣传革命。同年10月经同学韩东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五卅惨案后,他和同学们一起声援上海
(1905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