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7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11、胡诗俊
  胡诗俊(1906-1978),杞县城关人,自幼聪明勤快,垂髫之年即帮母亲烧火做饭,与烹饪结下了不解之缘。12岁拜名厨师朱培兰为师,在杞县明升楼饭庄当上了掌锅小师傅。 1927年他到大同饭庄操业,受其舅父、名厨师蒋士奇点拨,红白两案诸技日臻成熟,尤其精于蒸、溜、炸、扒和清汤制作,被众人誉为“胡小匠”,蜚声全镇。他所制菜肴工艺严谨,师古而不泥古,不断推出新品种:清汤制剂料全味鲜,洁净清澈;油花
(19061978)
112、孙兴奎
  孙兴奎(1915—1978)孙兴奎,山东沂水人。从小在家放牛,学木工。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入伍,历任山东省沂水县李仁乡组织委员、孙祖区区委委员、区抗日联合委员会主任等职。1945年,调东北联军排长,任中共集贤县沙岗区区委书记、县委委员。1949年2月随军南下任分队长,8月任中共新余县委组织部长。此后,历任县委副书记、书记、新余市副市长等。孙兴奎在新余25年如一日,为新余的党的建
(19151978)
113、朱理治
  朱理治(1907~1978)原名朱铭勋,化名王志、王刚、李迅等。江苏通州(今江苏南通市通州市)人。1927年4月在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系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清华大学支部书记、北京西郊区委书记、北京临时工委书记。1928年春,因组织遭破坏潜往上海,同年夏在家乡被捕,先后关押在南京、苏州监狱。1930年获释后发起成立上海社会科学研究会,任会长、中共党团书记。1932年7月调任共青团江苏省委组织部
(19071978)
114、韦丛芜
  韦丛芜(1905~1978),霍邱叶集人,原名崇武,又名立人、若愚,韦漱园之弟。民国7 年(1918 年)春入湖南法政学校。民国9 年入阜阳省立第三师范。民国11 年赴安庆,与李霁野合办《微光周刊》和《微光副刊》。后又去湖南岳阳湖滨大学附中、北京崇实中学、燕京大学求学。民国14 年与韦漱园、曹靖华、台静农、李霁野等创办“未名社”。民国17 年,未名社被查封,韦丛芜、台静农、李霁野同时被捕,50 余
(19051978)
115、胡敦复
  胡敦复(1886-1978)江苏无锡人。早年入南洋公学外院、中院读书,因成绩优异而有“神童”之美誉。1907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获理学士学位。回国后1930--1935年任交通大学科学学院数学系主任,被誉为微积分权威,为交大“五大教授”之一。因其胞弟明复、刚复均在南洋公学读书、在交大任教而在交大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18861978)
116、南式仁
  南式仁(1915—1978) 男,舞美设计兼绘景。浙江乐清人,出身于民间泥塑艺人世家。4岁丧父,仅读过小学一年。14岁从叔父学艺三年,16岁即外出谋生,在温州等地从事玻璃、妆奁、花伞绘画、祠堂、庙宇彩绘,塑佛像以及纸扎、彩灯装点实业。历25年成为著名的民间雕塑、彩绘专家。1955年,经浙江省文化局推荐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浙江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研究组,专攻雕塑。1956年夏调入浙江越剧团任
(19151978)
117、昌炳桂
  昌炳桂,1911年12月23日出生,江西省安福县泰山乡社上村(今上老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1930年8月,昌炳桂任红3军9师26团1连班长。1931年3月,昌炳桂任红3军排长。1932年11月,昌炳桂任红3军副连长。1935年3月,昌炳桂任红3军营长。1936年2月,昌炳桂任中央独立1团团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昌炳桂参
开国大校(19111978)
118、王道根
  王道根(1900~1978年),字焕培,吉安县固江镇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的败落家庭。幼年丧父,由祖父对他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6岁时入私塾,1914年考入上海同济中学,1918睥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学习经济。在这期间,他接触了中国新文化运动,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1922年,王道根留德国,攻读政治经济学,获德国吉森
(19001978)
119、何文隆
  何文隆(1899—1978),字明进,化名仲景,诸暨阮市何家山头人。192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佳山村农民协会会长。1930年,参加以诸暨为中心的浙西农民-,失败后被捕入狱。狱中宁死不屈,团结难友顽强斗争。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而获释,很快恢复党籍,并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不久,遵照组织决定出任人和乡(后人和、泌湖合并改称泌湖乡)乡长,以合法身份宣传贯彻党的抗日主张。1942年5月
(18991978)
120、王国昌
  王国昌(1911~1978) 化名老朱,出生在旧城一个贫农家庭,幼年聪明好学。高小读书时四叔父赠他一本《-》书,他十分欣赏,不时苦读,颇受影响。1925年,他与同学郭延年于城里高小组织了童子军,领导少年操练,宣传反帝反封建。当时,省立绥德师范(四师)和省立六中(榆中)派学生来吴堡宣传革命思想,散发革命传单,王国昌开始受到革命启发,经常偷阅《社会发展史》等进步书籍。1928年,共产党员慕嘉绩调吴堡县
(1911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