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11、马敦五
  马敦五(1913~1977),原名尽伦,蒙城县双涧马洼村人。马敦五家境殷富,幼入村塾。民国21 年(1932 年),于双涧小学毕业,考入蚌埠乡村师范后,参加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5 年毕业,回蒙城任乐育小学教员。民国27 年春,同其弟马彝伦赴陕北三原县安吴堡西北青年战时训练班学习。同年夏,结业回乡。组织蒙城青年抗敌协会,任理事会主任(后改称为秘书),创办《前锋报》,组织
(19131977)
112、张国斌
  张国斌,1911年出生,山西省代县城内东北街人。原名张守道。1939年12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张国斌生于贫农家庭。13岁进私塾,后辍学务农,18岁时因生活所迫到海拉尔大德裕铜匠铺学徒。1930年,张国斌到冯玉祥的西北军当兵。1937年,张国斌转入朱哲元部下任代理连长。同年进入民族革命大学第6分校学习。1939年12月,张国斌转入抗大第1分校学习。学习期间,认为“守道”
开国大校(19111977)
113、王历耕
  王历耕(1900~1977年),字华田,大桥镇沂洋村人,生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少年随父进建瓯培汉中学就读,毕业后入福州协和大学。后又相继进缃雅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深造。民国18年(1929年),历耕获美国雅礼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留协和医学院任外科医生兼助教,后至南京中央医院任主治医师。民国23年,赴美国进斯坦福大学进修泌尿科外科,翌年回国,先后在南京中央医院、贵阳中央医院任泌尿科外科主任
(19001977)
114、竹芳森
  竹芳森(1901—1977) 男,演员。艺名筱瑞丰,浙江省嵊县东郭村人。贫农出身,幼时进过私塾,粗识文字。1919年拜小歌班名丑张瑞丰为师。1927年到沪,在谢志云的戏班演戏。其嗓音好、音域宽,与女演员搭档能唱同腔同调。表演具幽默感,长、短衫丑角戏均擅,如扮演《王文与刁刘氏》中的王文、《双狮图》中的张有义和《箍桶记》中的张箍桶等角色,颇有声名。1937年起,在男班碧云剧团当演员。1944年冬,在
(19011977)
115、周筱芳
  周筱芳(1929~1977),原名周为干。江苏阜宁人。出生于梨园家庭,7岁开始练功,8岁随父登台演娃娃生,10岁跟舅父学京戏,练基本功。随父跑码头卖艺时,与兄、姐合演京剧《大报国》,深得观众赞赏。13岁改学淮剧,专攻小生,崭露头角,18岁时已是苏北的红演员。不久,赴上海演出,先后在南市、昌平等戏院主演《唐伯虎点秋香》和《郑巧娘》等传统戏,连满数月,艺名大震。后被邀参加淮剧泰斗马麟童的麟童剧团,主演
(19291977)
116、程朝章
  程朝章,长汀濯田洋赤人。生于民国五年(1916)。他小时在家牧牛、打柴,仅念过一年私塾,13岁学做香。民国十九年(1930)七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夏,在江西兴国高镇溪战斗中负伤。二十二年(1933年)任团部通讯员。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月,程朝章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担任通讯工作。翌年十一月,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抗日战争时期,程朝章曾任八路军115师通讯排长,特务营长,参加
(19161977)
117、林虎强
  林虎强,原名林汉标(1912~1977),凭祥连城人。民国7年,林进入凭祥县城厢小学读书,因家境贫寒,高小未毕业便辍学回家务农。1930年,龙州成立红八军。林步行到龙州参加红军,红军失利后他又回家务农。1935年林报考国民党龙州政教队。在政教队一年多,他勤奋学习,积极操练,得到教官的好评,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分配到上金县民团当教官。1938年,林辞职回到凭祥,在城厢乡二柳村当村长。不久,调到县府
(19121977)
118、孙玉泉
  孙玉泉(1920-1977)山东省黄县人。1938年2月加入由许世友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编入16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连指导员,1941年提任营教导员,1942年任胶东军分区后方医院政委兼院长。在此期间,在一次日寇扫荡拉网中,孙玉泉沉着指挥转移伤员,救出伤病员1000多人,荣立三等功。1945年部队整编,孙玉泉调任胶东部队6师13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孙玉泉参加了著名的莱芜战役、
(19201977)
119、张瑞贵
  张瑞贵(1890-1977),字玉麟,法名园亚,壮族,广东钦州(今属广西)贵台乡那统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素有“生张飞”之称,蒋经国誉其有“廉颇风骨”。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少年家贫,给人放鸭。喜习拳术。曾于钦防军官讲习所肄业。宣统元年(1909),受孙中山两次组织领导钦州王岗山、马山反清武装起义影响,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弃工从军,投入旧桂系部队当兵,历任伍长、十长、排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8901977)
120、梁兴歧
  梁兴歧(1891.2~1977.7),原名梁文,平南县官成镇官南儒贺村人,出身农民家庭,10岁在村中私塾就学。未几,辍学务农,兼做织土白布与加工面条等小手工业。当时,梁兴歧有个叔父叫梁俊山,在村中行医,颇通医理。他见梁兴歧生计艰难,便带其学医,精心指点阅读中医药物病理的重要论述,悉意传授诊病经验。1926年,梁兴歧对中医技术已初步掌握。当时,村中医生很少,很多病者都请他治病,他就边实践边学习,逐步
(1891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