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21、阿卜杜勒·拉扎克
  阿卜杜勒·拉扎克,或敦拉扎克(Tun Abdu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1922年3月11日-1976年1月14日)是马来西亚第二任总理。自从1951年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接任巫统主席职位之后,阿卜杜勒·拉扎克便出任巫统副主席。长期以来,他是为人所熟知的东古的有力助手和继承人。独立后,他出任副总理兼-长,一直到1970年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宣布退休之
(19221976)
122、徐泰咸
  徐泰咸,字晓春,宁化县曹坊乡根竹村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初一日生。其父徐国裕是个有名的武秀才,拥有土地500多亩、房屋20多间,生四子三女,泰咸居长。泰咸9岁读书,16岁考入宁化县立云龙高等小学,成绩优异,提前半年毕业。随即考入海滨法政学校,旋转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民国6年(1917年)毕业回母校任教。民国9年1月,他享受半公费赴法勤工俭学,初入木兰公学,民国13年继入国立鲁伦大学机械
(18931976)
123、李文
   李文(1905-1976)李文,字质吾,号作彬,今龙溪铺镇楠木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生,长沙岳云中学肄业。民国13年(1924)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等职。曾先后参加东征、南昌、龙潭等战役。民国19年(1930),参加蒋冯阎战争,任团长。次年,率部“围剿”豫东南之工农红军及豫鄂皖苏区工农红军。民国23-24年(1934-1935),先后升任第二旅旅长、副师
(19051976)
124、吴泓生
  吴泓生( 1913~1976),又名连芃,连平县油溪大塘人,初中文化。民国28年(1939)12月,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龙和队到油溪大塘茶壶耳屋、吴屋、小溪麦屋、大湖弘毅小学等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时任大塘小学校长的吴泓生,在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龙和队的教育培养下,思想进步很快,由钟义、许惠然两人介绍,经龙川中心县委批准,于民国29年4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连平县最早入党的共产党员。民国3
(19131976)
125、鲁世英
  鲁世英 (1897年~1976年) 字岫轩,清丰县高堡乡鲁家村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曾入县立模范小学、高等小学读书,1912年考入大名中学,1917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1922年又升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研究科。1919年,鲁世英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1924年教育研究科毕业后,先后在沈阳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北京香山慈幼院、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立大名第五女子师范等校从事中等
(18971976)
126、马柳庭
  马柳庭(1886-1976年),原名文英,号桐杆,陆丰县东海镇人。1906年就读于广州教忠完全科初级师范。马柳庭在学期间,暗中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年)9月25日(农历八月初四日),马柳庭尚欠一学期可完成五年制的学业,按邓铿函,从穗抵香港。邓铿授以“速回陆丰组织民军,准备响应惠州起义”密令,并领取会旗一面,炸弹两颗,广东毫洋200元,于29日夜潜回陆丰,10月1日往海防重镇碣石
(18861976)
127、邓学辉
  邓学辉(1921-1976年),原名英年,春城镇西门街人,生于1921年。学辉父亲原籍罗定县船步乡,家世贫穷,外出以小商贩为生,流落阳春,经多年积蓄,在春城开设小商店。学辉七岁丧母,十岁丧父,两位哥哥掌管家业各饱私囊,家庭争吵,感到毫无温暖,决心冲出封建牢笼。他从小读书用功,喜爱美术、音乐,1938年秋考进阳春县立中学,结识了共产党员黄昌熺、曾昭常、李希果,介绍阅读《通俗哲学》、《论持久战》等进步
(19211976)
128、蔡鹤汀
  蔡鹤汀(1909-1976年)字颐元,号枕石散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13年(1924年),以绘制商业广告为业。民国21年,转而从事舞台美术设计。自民国26年起,在上海仿效任伯年写意笔法,吸取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之长,深得笔墨意境之趣。民国33年,携画返闽,与胞弟鹤洲在福州、南平等地办画展。抗日战争胜利后,与弟鹤洲等人共赴香港举办画展,展品印成《狄芦絯画集》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鹤汀
(19091976)
129、韦悫
  韦悫(1896—1976) 原名乃坤,笔名普天,别号捧丹,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9月15日出生于香山县前山翠微村(今属珠海市)。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曾参与刺杀清廷广州将军凤山而被通缉。辛亥革命后,愤于袁世凯-窃国,1913年参加讨袁之役。1914年起先后到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美国奥柏林学院、芝加哥大学留学,1920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
(18961976)
130、谈月色
  谈月色(1891~1976) 著名书画、篆刻家。女,原名古溶,又名溶溶,号谈十娘、珠江老人。广东顺德人。4岁时被家人送到广州清泉街檀庵出家,15岁削发为尼。还俗后,于民国11年(1920)与蔡哲夫结婚。婚后参加革命的“南社”组织,并在蔡的指导下研习书画篆刻。又得到程大璋、陈达夫(兼善)、李铁夫以及黄宾虹、王福庵诸大师的悉心指导,深受教益。民国16年谈的篆刻技艺已崭露头角,以古玺、汉印、录书、佛像有
著名书画、篆刻家(1891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