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7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71、郑曼青
  郑曼青(1902—1975),原名岳,字曼青,自号莲父,别署玉井山人,又号曼髯,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幼颖悟,从母张氏习诗书,过目成诵。10岁从汪香禅习画,14岁后画艺大进。1917年,到杭州,结识沈寐叟、马一浮、经子渊、楼辛壶等,相与研论诗、书、画。1920年到北京,因在报章与名士以诗唱和,受郁文大学招聘,讲授诗学,并得以结交郑苏戡、陈师曾、王梦白等,经六载之熏陶,诗画俱臻进境。1928年
(19021975)
172、李再含
  李再含,原名李其英。1919年1月生,四川富顺人。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贵州省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中共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1975年8月14日在大连逝世。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高中文化。大校军衔。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3月任陕北公学政治助理员、指导员。1939年4月任抗大1分校组织干事。10月任太南地方保安团
(19191975)
173、权铭信
   权铭信(1938~1975),权家窑人,出身贫寒,1961年毕业于卢氏一中高中部。1963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次年赴洛阳师范进修一年,结业后任卢氏东湾小学教导主任。1966年调人瓦窑沟公社观沟学校任校长,1973年调任张麻中学校长,后曾一度到沙河任教。 他四方脸,中等略高身材,性格内向,自尊自强,虽不善言谈,但忠厚率直,笑容可掬,平易近人,治学有方,每到一处都给当地群众和师生留下深刻印象。
(19381975)
174、司徒朝
  司徒朝(1888~1975),广东开平县人。自幼家贫,只读过两年私塾。光绪二十六年(1900)到美国投靠做劳工的大哥,在洗衣馆做零活,后得当地一位小学校长帮助半工半读。他聪明好学,两年时间掌握了小学阶段的知识,四年完成中学课程。后考入纽约些路乔士大学,毕业后在些路乔士市立医院等医院任医师。民国9年(1920)回国,先后在广州、湛江、柳州、容县等地行医。民国12年、14年曾两度出任广州市卫生局局长。
(18881975)
175、张学弟
  张学弟(1911-1975),清光绪3年11月29日生,山东省黄县马亭王家庄人。童年读过3年小学,尔后至青岛学木匠、做小工。1931年于黄县被国民党抓兵。1934年跑回家,做贩鱼生意。1938年3月,参加革命;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张学弟当时在山东省龙口八路军当战士。1939年在掖县八路军五支队六十一团三营七连任排长时,参加了山东费县钢石庄的埋伏战和新泰县龙亭镇埋伏战,作战勇敢,与战友击坏日寇军车9
(19111975)
176、黄妹
  黄妹(1898~1975),别名汉光,字影河,原籍广东省新会县,世居中山七路。14岁时就拜当时有名的周云生为师,初学洋庄绣品,后转学绣画。22岁时,不但绣工、画理全面,而且会染色、洗花,并独创八面旋转针法,以多种颜色的绣线掺合交错使用,色彩丰富,用来绣刻荔枝和孔雀的翎毛及鸡冠花最为神似,其法称为“立体绣”,当时被人尊称为“绣花王”的余德也称赞其法。黄妹还把旧式的直纹针法改为旋纹的针法,绣出十分逼真
(18981975)
177、何辑屏
  何辑屏(1897~1975),广州市人,住荔湾区昌华大街,一生从事商业,民国25~35年(1936~1946)间任广东省0联合会主席。抗战初期,任慰劳委员会委员及筹募公债委员会委员。广州沦陷后与张香圃、谭棣池等赴港,组织广州商人俱乐部,打击-商人。在香港经营汽车、轮胎生意,通过当时大后方与国外唯一的通道——滇缅路,为内地的运输补给尽力。香港沦陷时经济上遭到巨大的损失,仍坚持民族气节,不与敌伪同流合
(18971975)
178、牟宜之
  牟宜之(1909—1975)曾用名牟乃是,字去非。日照市东港区奎山乡牟家庄人。1925年入济南正谊中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到八路军驻西安、武汉办事处,要求赴延安,办事处负责人得知国民党元老丁惟汾是其姨父时,便派他到沦陷区开展抗日工作。 1938年初,担任国民党乐陵县县长。9月下旬,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委萧华率部进驻乐陵,建立冀鲁
(19091975)
179、金兆梓
  金兆梓(1889—1975),字子敦,号芚厂,金华城区人。父名城,号芷圃,家贫,早年为塾师,清光绪二年(1876)贡生,曾任金华府中学堂监督。兆梓少时考秀才,名列榜首。宣统元年(1909)金华府中学堂毕业后,进京师大学堂就读。1919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治系。次年母病辍学回家,应聘任省立第七中学国文教员,后任校长。1920年,任教北京高等师范,所编《国文法之研究》讲义,为汉语语法最早论著之一。1
(18891975)
180、张春雷
  张春雷 (1904—1975)原名张兴然。曹县人。柳子戏演员。9岁时入曹县温楼曾家长兴科班学戏,先后拜著名柳子戏艺人杨朝先、王福润为师,开始只演花脸,后兼唱红脸。1930年后担任长兴班主演及掌班,在鲁西南、豫东、淮北等地演出。新中国成立后,参加郓城县工农剧团,任团长。1954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戏曲会演,饰《黄桑店》中的秦琼、《五台会兄》中的杨五郎,获优秀演员奖。同年参加华东区地方戏曲会演,演出《黄
(19041975)